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建成为何不敢杀掉李世民?毕竟他已经害死了两位弟弟

李建成为何不敢杀掉李世民?毕竟他已经害死了两位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872 更新时间:2024/2/5 10:50:55

在《资自通鉴》里面记载了李元吉请父皇李渊、太子李建成以及秦王李世民到齐王府喝酒。当时李元吉埋伏了一名叫做宇文宝的杀后,准备将李世民灌醉后再杀掉。但是在关键时刻李建成阻止了李元吉的刺杀计划。

魏征在东宫当洗马,名义上是李建成的老师,实际上是李建成的谋士。魏征给李建成献计,让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杀了李世民。李建成下不了手,没有杀李世民。李建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结果被李世民杀了。

正史的史料表明,李建成至少有两次杀死李世民的机会,但是都没有下手。这两段史料,引起了史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说李世民念及兄弟之情,下不了狠手杀亲弟弟,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在我看来,李建成不杀李世民,不是顾及兄弟情谊。李建成曾经害死亲弟弟李智云,就足以证明李建成不是仁厚兄长,我先把这段史料给大家交代一下。

李渊在晋阳起兵之前,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五子李智云。

李渊前去山西任职,按照惯例要留下家眷,让他们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如果李渊忠心于朝廷,朝廷就会给他们封官。如果李渊谋反,朝廷就会杀了他们。

在李玄霸病死的情况下,李渊只带了次子李世民去山西赴任,留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智云在河东。李渊起兵造反之前,给李建成写信,让他带着两个弟弟李元吉和李智云逃到山西来。

李建成带着两个弟弟跑了一段路程,发现五弟李智云年纪小,跑不快。李建成心狠手辣,把李智云扔在后面,带着四弟李元吉就跑了。

可怜的李智云,当时只有14岁。他被哥哥抛弃之后,无力逃跑,结果被隋朝官军抓住。李渊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师,李智云就被开刀问斩了。李智云虽然不是李建成所杀,却是被李建成害死的。

这件事情,此事典出《新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原文是:“楚哀王智云初名稚诠。善射,工书、弈。隋大业末,从建成寓河东。高祖初,建成走太原,吏捕智云送长安,为阴世师所害,年十四。”

由此可见,李建成也是心狠手辣,不顾兄弟情谊之人。李建成能狠心害死李智云,为什么不杀李世民呢?答案是李建成怕两个人,一个是李渊,另一个是李元吉。

李渊是皇帝,他才是大唐一哥。在李建成没有实力控制李渊的情况下,他不敢杀李世民。李建成一旦杀了李世民,李渊就不会善罢甘休。李渊不止李建成一个儿子,就算是李世民死了。李渊还有李元吉、李元景、李元昌、李元嘉等儿子。

如果李建成在没有李渊默许的情况下,杀了李世民。李渊肯定会废了太子,改立其他的皇子为太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李建成不犯傻,就不敢杀了李世民。

李元吉虽然跟李建成结盟,但是兄弟二人各怀鬼胎。李元吉想借助李建成之手,杀了二哥李世民,然后取代李建成,登上太子宝座,进而坐上太极殿正当中那把椅子。李建成对于李元吉的心思,也是心知肚明。

李元吉埋伏宇文宝,准备刺杀李世民。李建成知道,一旦李元吉得手,肯定还有后招。李元吉一定会嫁祸给李建成,让李建成承担杀李世民的罪名。如此一来,李元吉就完成一箭双雕的计划了。李建成不傻,所以才会阻止宇文宝刺杀李世民的计划。

魏征献计,让李建成杀了李世民。李建成不肯答应,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李建成自以为稳操胜券。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文斗李世民,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李建成手握三大优势,让他怕乱,所以才想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李建成有父皇李渊的支持,这是他最大的优势。李渊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册封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虽然战功不如李世民,但也是功勋卓著。李建成不是传说中的草包太子,他在太原起兵之后,一直到攻入长安,功劳都与李世民并驾齐驱。

李建成当上太子之后,有击败胡马,剿灭刘黑闼等战功,威望也很高。李渊知道大郎不是等闲之辈,在太子与秦王党争中,一直支持李建成。李渊按照李建成的意思,把李世民的部属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调走,就是支持李建成的明证。

李建成有父皇支持,是他的一大优势。李建成有宰相班子的支持,是他的第二大优势。裴寂宇文士及等宰相,明里暗里支持李建成,使得李建成总能压李世民一头。

李建成的第三大优势,就是有庶母们的枕边风支持。《新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李渊的嫔妃们,经常对李渊说:“使陛下万岁后,秦王得志,妾属无遗类。东宫慈爱,必能全养。”

李建成在有父皇支持,宰相支持,庶母支持的优势局面之下,肯定怕杀了李世民,会让李元吉渔翁得利。李建成求稳,只要稳定过渡到父皇万岁,李建成就是新皇登基的不二人选。李建成最怕李元吉浑水摸鱼,所以才阻止了李元吉和魏征杀李世民的计划。

李建成不杀李世民,不是因为顾及兄弟之情,而是投鼠忌器。李建成前怕狼,后怕虎,结果让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在我看来,李建成不是死于宅心仁厚,而是死于优柔寡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在朱姓王爷里面选一个继承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一些继承制度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毕竟都是长子继承嘛,但是当时明宣宗驾崩后,他的长子才几岁,这个要怎么继承皇位呢?当时明朝为何不在朱姓的王爷里面选一个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明宣宗驾崩后,因为英宗朱祁镇当时才九岁,主少国疑,刚开始朝廷内外确实曾经传出过张太后要立她自己的儿子襄王朱瞻墡为帝的

  • 朱祁镇是明朝最糟糕的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朝的皇帝大家也还是都知道的,非常的辅助,兄弟们干来干去的,最后把这个朱家王朝给干没了,最近不少人也说了,这个朱祁镇总体来看应该是明朝最糟糕的皇帝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朱祁镇真的很糟糕吗?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朱祁镇其人,既愚蠢,又善良,既受尽苦难,又享尽荣华,还得善终,既冤杀功臣

  • 太上皇地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朝,这是我国封建王朝期间自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若是算上东西两汉的话,前前后后延续了有400多年的时间,而它的开朝者就是汉高祖刘邦。在刘邦的身上拥有着数不清的传奇故事,并始终为史学家所津津乐道,也是拍摄各种影视剧作的热门题材。吊丝的逆袭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混混,平日里喜欢浪迹街头、喝酒吹牛、

  • 蒙恬的遗言中到底说了什么?为何曹操每次看都要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时期的奸雄,心狠手辣的。然而他每每读到蒙恬的遗言的时候就要大哭。那么蒙恬的遗言中到底说了什么似的曹操那么动容呢?接下来我们就把时间拉回公元前210年,这一年先是秦始皇驾崩,接着又是公子扶苏被胡亥矫诏命令自杀。起初蒙恬认为这是胡亥等人编造的谎言,他不相信秦始皇会把皇位传

  • 朱棣皇后死后还有妃嫔,为什么让太子妃管理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在《大明风华》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朱棣还在世的时候,他的皇后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后宫中还有几个妃子,一般来说,皇帝的后宫不是应该交给皇帝的后妃来管理吗,皇后没有还可以立一个贵妃来管理,但是为什么朱棣要把管理权交给自己的儿媳,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妃呢?其实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的,那为何当时是太子妃的张

  • 信陵君早已料到魏国会亡于秦国之手,强行替魏续命数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是魏国非常厉害的政治家、军事家。当时魏国已经不在巅峰,并且持续走衰,东边的秦国却日益强大,对魏国虎视眈眈。信陵君便想效仿孟尝君,开始养士,后来两次击败秦军,将魏国从死亡边缘给拯救回来。其实以信陵君的才智,他早就知道魏国会被秦国所灭,但他依然拼尽全力替魏国续命数十年。只可惜最

  •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是怎么对待朱祁钰的后妃和孩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发动的夺门之变,终于重新夺回了皇位,他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当皇帝的人。而面对将自己囚禁起来,过了七年被囚生涯的朱祁钰,即便是亲兄弟,朱祁镇也不愿意放过他,朱祁钰也成为三个没有葬在明十三陵当中的皇帝之一。不过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又是如何对待朱祁钰那些后妃的呢?还有朱祁钰的孩子,朱祁镇对他们又是

  • 唐朝是怎么炫富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炫富”虽然是一种争议很大的行为,但是却也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历史上很多时代都出现过很多炫富的情况,比如西晋时期的“石崇斗富”。其实除了石崇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在唐朝时期,其实也是有不少炫富的情况发生的,只不过大家炫富的标准不太一样。那么,你知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只有一年,为何历史评价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朱高炽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吧,但是在位的时间却只有一年,其实别看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一年,反而他的历史评价却不低,算很高了,那么这个是为什么呀,是不是明仁宗朱高炽做了很多好事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

  • 如果朱高煦不作死,朱瞻基会杀他全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看这个《大明风华》,发现这个朱高煦是真的喜欢做死啊,各种骚操作,他们全家都要造反,其实都是为了皇位,最后的结局却十分的悲惨,朱高煦全家都被杀了,那么假如的话,朱高煦没有这些七七八八的动作,他的命运会有所改变吗?会善终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朱高煦的迷之操作。其实可能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