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和萧何为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张良可以功成身退

张良和萧何为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张良可以功成身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68 更新时间:2024/2/5 7:05:46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中,下场最惨的是韩信,而最自由的是张良。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张良不仅保住一命,而且功成身退,最后带着自己的徒弟游历天下,得以善终。张良不仅谋略出色,情商也非常的高,早就看出刘邦称帝以后,会疑心大增,于是选择主动隐退。张良和萧何都是“三杰”之一,但这两人为人处世的方法完全不同,所以最后下场也不同,下面就来讲讲张良的高明之处,一起了解下吧。

一、张良其人

张良的家庭背景很显赫,他于公元前250年出生于颖川的贵族之家(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其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两人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只因秦始皇平定六国一统山河后,张良显赫的家景才中断。

张良由此走上反秦的道路,史载"古博浪沙刺秦"的故事讲的就是张良在公元前218年,散尽家资寻求勇士在武县刺杀秦始皇的故事。

只是刺杀失败,手拿一百二十斤重铁锤的大力士仅匝中秦始皇的副车。

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后,张良便隐于沂水之中。幸运的是,张良在此地得遇"圯上老人"即有名的高士黄石公,得其真传《太公兵法》。

于是,张良潜心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数年后,张良深谙韬略,成为当世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一代名士"智囊"。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领农民起义后,失志不渝的张良也扯起反秦的大旗,在下邳一带遇上刘邦的义军队伍后,张良毅然加入刘邦大军,还大赞:"沛公刘邦大概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吧"。

张良的这一"神话"吹捧,正是刘邦所需,便对张良产生了好感。

从此张良就坚定地追随刘邦,得其信任与器重,为之南征北战建立大汉王朝不遗余力地献计献策:劝谏刘邦撤出秦宫、笼络韩信灭楚、封赏雍齿安定人心、虚抚韩彭、暗渡陈仓等等。

可以说,张良为刘邦立下了不朽之谋,他无愧"谋圣"之称,其功不可没。最有名的就是"智斗鸿门",也就是"鸿门宴"的故事。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咸阳郊外的鸿门设宴招待刘邦,意欲杀之。宴前,张良先悄悄贿赂了项羽的季父项伯,与之疏通好关系后,才与卫士樊哙陪着刘邦共赴"鸿门宴",一番斗智斗勇,使得刘邦此行有惊无险。

当项伯成功阻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后,卫士樊哙马上保护着刘邦先行撤退,张良留下来处理善后工作,使得"妇人之仁"的项羽失去良机,埋下了后来"乌江自刎"的隐患。

二、张良懂得"功成身退",避免了被猜疑的风险

张良协助刘邦打下天下后,意识到可能"功高震主",便选择了"功成身退",避免了被刘邦猜疑的风险。

在刘邦称帝封赏有功之臣时,刘邦要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刘邦婉言谢绝,只选择了"留"这一小块地方,从此无欲无求地知足生活。

留侯张良的名号由此得来。刘邦一见张良此举,便放了心,不再怀疑张良有不臣之心。从此一以贯之,对张良尊重有加:将张良誉为"汉初三杰"之首,从不直呼其名,皆使用敬称"子房"。这是萧何、韩信从未享受到的待遇。

张良得以安度晚年,随师父黄石公云游四海,后来在黄袍山(今湖北咸宁通城县东南处,距张师山约50公里距离)修建良山道观隐居,修建伐桂书院教授孩子们读书,直到61岁时病逝(公元前189年)。

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曾游历于此,赋诗大赞张良:

牧童骑牛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张良死后,得赠谥号"文成",其子张不疑也得以封袭为侯。相传,张良羽化后成仙,位为大玄童子,宋时奉为"凌虚真人",其八世孙就是张道陵,天师道的创建人。

三、张良懂得"疏不间亲",避免了被算计的隐患

张良献计,为刘邦赢得天下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一生并不"居功至伟",始终追求诚和隐忍。

在刘邦入都关中后,张良见刘邦的帝位已渐次稳固,便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到"帝者宾"的地位,从不贪恋权位。

这就是精通黄老之术的张良,他真正做到了"进退自如",践行了"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立身处世原则。后来,刘邦称帝后,掀起了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

张良便恪守"疏不间亲"的古训,通常情况都以老病缠身为由,闭门不出,不为双方出谋划策,也不参与其明争暗斗之中。

由此,张良避免了被人算计的隐患,没有如萧何那样落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笑柄,还迎得汉室上下及朝廷大臣们的敬仰,视之为最靠谱之人。

四、张良懂得"明哲保身",还赢得吕后的敬重

刘邦后来宠信戚夫人,还一度打算立其子赵王如意为皇太子,让吕后心慌不已。她深知,若自己的儿子已立为皇太子的刘盈太子之位不保,被废后,她母子俩的下场可想而知。

吕后便问计于张良。因"立嫡立长"事关国本,含糊不得。在这个问题上,张良没有迴避。更何况,这不仅是帮助吕后,还是自己能否"明哲保身"的需要。

于是,张良义不容辞地向吕后建议,可请"商山四皓"下山,待之为上宾,陪伴太子刘盈一段时间。

这"商山四皓",即有名的"商山四老":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夏黄公,均系当世德高望重、节义清高年过八十的隐士。刘邦见太子刘盈身边有"商山四老"陪伴后,大惊,认为太子刘盈现在已"羽翼丰满",这样的高士都出来支持他,擅动不得,便放弃了改立太子之念。

太子刘盈成功躲过此劫,后来顺利当上大汉的第二任皇帝,这就是汉惠帝。

张良由此得到吕后的敬重,也得到刘盈的感激。后来,刘邦死后(公元前189年),吕后掌权,对张良的爱惜认可更不亚于刘邦,还力劝张良不必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可以出山自由自在如"闲云野鹤"一样生活,大汉可保障他衣食无忧,一生平安。

张良的晚年,果真安然无恙,实现了寿终正寝的最好结局。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汉族,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8000年前是什么朝代?华胥国不知道大家听过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朝代的问题其实挺复杂的,首先你得自己发现,而且有资料记载,其实就是要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真正叫朝代。所以非常的复杂了。最近很多人也在问一些朝代的事情,话说这个中国的8000年前到底是什么朝代呢?那肯定不是夏朝了,所以到底是什么朝代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争议了,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8000年

  • 范雎和白起有何恩怨,司马迁怎么评价范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一代战神白起会被秦昭襄王赐死,实际上跟范雎有很大关系。因为范雎帮昭王巩固了王权,把秦国四大贵族给赶出,所以昭王决定启用范雎为相。后来长平之战爆发,白起将赵军全歼,在国内名声大涨,地位也得到了提升,这便引起了范雎的嫉妒和忌惮。按理说,两人一文一武互不干涉,但范雎还是容不下白起,最后借他跟昭王不和,进一

  • 民国奇探白幼宁喜欢路垚还是乔楚生,白幼宁结局和谁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民国奇探》今晚就要正式播出了,这部剧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主要集中在路垚、乔楚生和白幼宁三人身上,感情戏就是一段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三角恋。所以整体看下来《民国奇探》的重点,还是放在侦破各种案件上。但依然有不少粉丝关心路垚的感情戏,白幼宁作为唯一女主,她喜欢的人到底是路垚还是乔楚生呢?想了解

  • 李斯是秦朝丞相,为什么选择和赵高联手坑害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被尊为始皇帝,而李斯成为秦朝丞相,其权力达到了顶峰。但此后李斯却甘愿和赵高合作,一起将秦始皇长子扶苏害死,扶持胡亥继位。结果朝政大权全部被赵高所掌握,等赵高觉得李斯对他有威胁后,便想办法将他夷灭三族,下场极其惨烈。李斯作为非常有影响力的丞相,为什么会选择和赵高联手,最后还把自己给搭

  • 陆羽为什么可以跟孔子、关羽齐名?陆羽的茶道之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陆羽是唐朝著名茶学家,并且有着“茶圣”之称。历史上能以“圣”尊称的除了陆羽,还有“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不过论知名度可能陆羽会低于这两位,也有很多朋友不理解,陆羽为什么可以和孔子、关羽齐名呢?这就不得

  • 七国是现在的哪几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战国七雄大家也知道的在历史上是真的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了,而且天天被人说道,厉害是挺厉害的,战国时期也出了很多英雄,很多事迹,真的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时期,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战国七雄如果拿今天的地图来换算的话,那么这个战国七雄分别是现在的哪几个省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秦:陕

  • 许褚为什么不是五子良将?许褚战力水平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猛将许褚的身影,从第十二回一直贯穿到第八十六回。直到曹丕率军伐吴后,许褚便再也没有登场。许褚在曹操身边算是顶替典韦的工作,日常负责保护曹操安全,官渡之战时许褚就曾化解一场危机,成功除掉准备行刺的刺客,立下大功。许褚武力非常强大,和典韦不相上下,还曾击杀吕布手下大将。论资历和功劳,

  • 春秋最弱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春秋时期的国家实力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小编反正是分不清楚这个国家之间的强弱的,感觉楚国要强很多,其他的国家完全分不清楚了,但是其实他们之间真的是有强弱之分的,而且实力悬殊,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仔细的学习学习的。最近很多人也在问了,这个春秋时期有哪些国家实力最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 魏国为何会败给秦国?两次战役使得魏国跌下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国实力最为强大,并且迅速成为中原霸主。当时的秦国只是东方的一个小国,根本就不会对魏国产生威胁,虽然后来秦国靠着商鞅变法慢慢走强,但依然略逊于魏国。只不过魏国在两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中,都败下阵来,从此失去了霸主地位。魏国的衰落,更多因素来源于内部,从当时魏国流失的人才就能看出一二。那下面就

  • 中国九个爵位清朝是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清朝的一些爵位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理解,其实这个爵位还是比较复杂的,今天我们要说的中国清朝的九个爵位其实不是完全的,清朝的九个爵位应该是说的这个世爵爵位,这个世爵爵位刚好是九个,所以应该就是说的世爵爵位了,那么这个世爵的九个爵位具体是哪几个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大清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