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阳之战中刘曜是如何被石勒打败的?

洛阳之战中刘曜是如何被石勒打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54 更新时间:2024/3/22 8:42:23

说到洛阳之战历史上有很多次,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中的主角就是刘曜和石勒,话说刘曜当时在洛阳之战就被石勒打败了,那么有的人问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刘聪死后,汉赵分裂成了三部分,分别是关中的刘曜,河北的石勒,平阳老巢的刘粲。

刘粲是刘聪的儿子,是汉赵正统皇帝,名义上是刘曜和石勒的头儿。但是刘粲这个人太不成器,当了皇帝没几天,就把刘聪草草安葬,然后就把主要心思都花在他爹那些妃子身上。至于朝政,刘粲没当回事。

当时汉赵的司空靳准见刘粲昏庸,就设计把他杀了,顺带着把包括刘曜的母亲和兄长等在内的一票汉赵刘氏宗亲也杀了。

惹了天大的麻烦,靳准自知这件事无法蒙混过关。于是他就睁眼说瞎话,说自己杀得都是匈奴人,号召汉人老百姓跟随他赶走匈奴人,并且他向东晋上书请求庇护。(靳准自己也是匈奴人)

靳准的举动,东晋朝廷当然不信了。为了表决心,靳准就亲自率领大军征讨石勒。

刘曜听说靳准杀了刘粲以及自己的母兄,就出兵讨伐靳准,并且他还自立为帝,以汉赵皇帝自居。当时靳准正在打石勒,刘曜在西面抄他老巢,他被两面夹击,被打的很惨。

不久后,靳准的几个弟弟为了保命,就把靳准给卖了,并且还把传国玉玺送给刘曜,开城投降了刘曜。

石勒听到这个消息,气炸了。他一向对刘曜不服气,就命令侄儿石虎为先锋,猛攻汉赵都城平阳,最后一把火把平阳给烧了。

刘曜听说石勒居然把首都烧了,当时也是急眼了。就派人骂石勒,说现在朕是皇帝,你烧了皇宫,朕住哪?

石勒表面上赔不是,但心里很不爽,大骂刘曜算哪门子皇帝?反正他不承认。从这个时候开始,刘曜和石勒的关系就从一开始的面和,心不和变成了面不和,心也不和。

之后,刘曜还想拉拢一下石勒,就遥封他为藩王。石勒本来就是割据一方的实权派,刘曜封不封他,他都是事实上的藩王,所以对于刘曜的册封,他心里很不满。不过,既然刘曜主动给脸,他也不能不兜着,所以他还是派了使者去长安恭贺刘曜即位,并给刘曜献上很多珍贵礼物。

事情到这里,大家假模假样的恭维一番,本来就完事了。然而石勒派去的使者团中有个叫曹平乐的门客,贪图富贵,偷偷的对刘曜说,石勒派我们来这里,表面上是来给陛下道贺,其实是让我们当间谍的。待我们摸清楚了关中的虚实后,石勒就会来打您!

刘曜听了这话,勃然大怒,然后下旨把石勒派来的使团一齐斩首,只有一个叫刘茂的人逃了回去。

刘茂逃回去后,向石勒哭告刘曜屠杀使团的情况,石勒大怒,命令杀死叛徒曹平乐的三族,停止对刘曜的进贡。

之后石勒干脆就召集部将,表示自己想单干,自立为王。大家是个什么意见?

众人一听,您要称王啊?那好啊!您称王了我们都是开国元勋,我们都同意。

于是石勒就在襄国自立为王,也把国号叫做赵国。为了和刘曜的赵国区分,这个赵国被史学家叫做“后赵”。刘曜的则是“前赵”。

石勒和刘曜翻脸后,并没有马上开战,而是采取了大力发展经济的策略,先防守,后进攻。所以前几年都是风平浪静。

刘曜看石勒没来打自己,就把注意力放到了陇西一带,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横征暴敛。激起民众的反抗。虽然这些反抗后来都被平定了,但这给前赵后来的灭亡埋了一个坑。

公元325年,居住在河套地区的原来依附石勒的北羌王盆句除投靠刘曜,石勒的部将石佗发兵雁门关征讨,俘虏了三千多人准备回国。刘曜听说后,下令追击,在追击中击败石佗,并杀掉了六千多后赵军队。

至此,前赵和后赵终于是结了仇,石勒决定跟刘曜干到底。

石勒刚和刘曜结仇的时候形势十分不妙。南面和东晋有着漫长的边境线,祖逖的北伐军不断壮大,势头咄咄逼人。山东的原汉国大将曹嶷被石勒封锁后也就地称王,对石勒早就不怀好意。北方状况更糟,有鲜卑三虎之称的辽西慕容氏、幽州段氏、代国拓拔氏对石勒的领地不断蚕食。当时的后赵可谓是四面受敌,所以石勒不敢跟刘曜硬钢。

不过,此时情况不一样了。祖逖死后(就是闻鸡起舞的那位),东晋压力解除;北方段氏打内战,对石勒没有威胁;至于青州的曹嶷在发现周围的反赵势力都被平定后,其部将就把他绑了送给石勒当了投名状。(石勒把曹嶷以及其部将全杀了,一共三万人)

所以此时的石勒没有任何外患,他唯一的敌人就是刘曜。

325年6月,刘曜感觉石勒要来打自己,就先发制人,派遣重甲士兵五千,精兵一万进攻河东重镇孟津。石勒早就等这个机会了,遂即就让石虎领四万骑兵增援,把刘曜的部队杀了个精光。

刘曜听到前线大败的消息后,亲自率领部队援救。石虎听说,也率三万骑兵前来厮杀。

不过刘曜的亲兵战斗力很强,来势汹汹,石虎的先锋一见到刘曜的先锋就被吓跑了。石虎也感觉这一仗毫无胜算,正准备撤退回襄国。可谁知道,刘曜的部队晚上驻扎后突然炸营,士兵逃跑了一大半。刘曜只好退到渑池,石虎不战而胜。(所谓炸营,就是士气溃散了,大家趁机自相残杀,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杀完了趁夜逃跑)

更搞笑的是,到了第二天晚上,刘曜的部队居然又炸营了,上下一片混乱,于是刘曜只好率领昏昏沉沉的残部逃到长安。让石虎白捡个大便宜。

此一战,前赵军未战先乱,莫名其妙的发生两次炸营,损失惨重,可谓是元气大伤。

刘曜退回长安后,决定重整旗鼓,待整顿部队后再反击。不过他还没动,陇右被他欺负的少数民族和前凉国主张骏就来报复了。这帮人趁刘曜虚弱之际,纷纷独立,又给刘曜的后背捅了一刀子。

公元326年,石虎带领四万精锐趁势进攻前赵的河东(今山西南部)一带。河东五十多座县城守将看到刘曜打败仗了,都纷纷投降石虎。这时轮到刘曜陷入危机了,西北的张骏、西方的杨难敌、西南的李雄都开始在边境囤积重兵,准备趁石虎进攻关中时分上一杯羹。

刘曜知道形势不妙,就仔细研究了一下边境形势。他认为目前的颓势都是石虎那个杀千刀的导致的,只要赶跑了石虎,别人就不怕了。于是刘曜集结了关中全部可以调动的兵力,除了留一部分防卫陇西外,其余全部派出去进攻石虎。

这一战刘曜十万大军,士气虽然不高,但人多势众。石虎碰到这十万多人的部队,根本就抵挡不住,被连续追杀了二百里。

石虎惨败,他先前攻克的前赵府县又纷纷投降了刘曜。石勒听说前线惨败,只好宣布襄国戒严。然后他集结了六万多步兵和四万骑兵,亲自率领,与刘曜决战。

当时,刘曜把部队都集结到了洛阳。石勒的谋士对他讲:刘曜深入我境内千里,必定支持不了多久,大王最好不要亲自动手。

石勒对此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刘曜军队的士气还是有的,只不过刘曜在士气高涨时没有尽快进攻,现在竟然停在了洛阳。如果他在成皋驻扎,利用关口消磨我的士气,那是上策;在洛水驻扎,利用洛水与我对峙,消磨我的锐气,是中策,可现如今他却在洛阳坐守,坐等我跟他对攻,这就是下策了。他在等我,而我方部队已经养好精神。现在我就是要一股锐气杀过去,一战干掉他。

之后,石勒兵分三路进攻成皋。当后赵的十万大军抵达成皋关时,竟然发现关上真的无人防守,石勒听说后,喜出望外,拍着脑袋大叫:“这是天意啊!”

再之后,石勒催动部队急行军到洛阳城扎寨。等他看到洛阳西连绵十几里的刘曜大营的时候,便胸有成竹地对部下说:“你们可以提前祝贺我了!”

石勒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决战时,刘曜却昏庸到了顶峰,他在洛阳天天就是喝酒,部将劝谏他,他就把提意见的部将一律斩首。后来他的前锋部队和石勒的小股兵力作战,活捉了几个俘虏,俘虏说:“大王亲自来了,人很多啊。”

刘曜顿时吓得变了脸色,命令部队收缩,打算抱团应战。

过了两天,石勒命令石虎率领三万步兵从北面出城往西进攻刘曜的中军,部将石堪、石聪率领八千骑兵从西面出城往北进攻刘曜的前锋。这时的刘曜居然还在喝酒,听说石勒出兵进攻,他为了表示自己的镇定,就又喝了几大斗酒,方才迎战。

混战开始后,双方的部队浴血搏斗,刘曜看着双方厮杀,感觉很过瘾,然后他就喝干了手中的酒,率领亲兵居然就冲入了战团。

由于刘曜是皇帝,他亲自出战必然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所以很快,石勒的部队就看到了刘曜的御旗,知道刘曜亲自上阵。然后石勒大军立即围了上去——不打杂兵,专门攻刘曜的御驾。

古代的军队,阵型一乱,必然要溃散。后赵的军队专攻刘曜御驾,所以前赵的军队立刻就大乱。刘曜被乱兵裹走,战马掉到附近河里的冰窟窿里,转眼间就冻住了,连人带马都动弹不得。

一会时间,后赵的追兵杀过来,追兵一看水里面的就是刘曜,然后就把他活捉了。

刘曜被活捉后,石勒停止追击,他派医生给刘曜治伤,并带回襄国软禁了起来。

石勒暂时没杀刘曜,当然不是因为他心慈手软,而是他想让刘曜写信给长安守军,让前赵的残部投降。

刘曜虽然昏庸了一点,但还算个爷们。他拒绝了石勒的要求,惹得石勒非常不满。不久后,石勒下令将刘曜处死,并派兵攻打长安。

当时守长安的是刘曜的小儿子刘熙,他没有刘曜的本事,把所有工作都交给他的哥哥刘胤来代劳。然而刘胤比刘熙还无能,当石勒的军队打过来时,刘胤就撺掇刘熙赶紧迁都天水,凡是出言劝阻的大臣一律斩首。

等石勒军队不费吹灰之力进驻长安后,刘胤却突发奇想,纠集了几万人要反攻长安。石勒听说这事,就让石虎率他的四万常胜军增援,石虎揪着刘胤就打,把从没指挥过军队打仗的刘胤都吓傻了,扔下部队就跑。

最后,刘熙、刘胤等前赵贵族百官约三千多人全部被活捉,并活埋。历时二十五年的汉赵政权自此灭亡。

汉赵灭亡后,石虎带着传国玉玺回到襄国向石勒请功。石勒收到传国玉玺,群臣向他请求进帝位。石勒再三谦让,先自称天王,到了第二年才称帝,封儿子石弘为太子,侄子石虎为太尉,大封群臣。自此,石勒这个奴隶出身的羯族人终于成了中原的皇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楚平王为什么要杀太子建?司马奋扬舍命救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楚平王曾做过一件荒唐事,他霸占了自己儿子太子建的妻子,此后还准备派人刺杀太子建。当时楚平王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司马奋扬,司马奋扬是太子建的侍从,所以最有机会接近他。但奋扬知道这件事与太子无关,最后还是不忍心下手,便抱着必死的决心向楚平王复命。但楚平王并没有处置奋扬,而是让他继续当官,这究竟是为何呢?下面

  • 李渊那么多儿子,为何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渊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非常非常厉害的,毕竟建立起了唐朝,今天我们不说李元吉,我们来说说他的一些儿子,大家或许发现了,李渊的儿子里面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直在斗,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他儿子为什么不斗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三兄弟为什么争斗,公

  • 越国为何不能跻身战国七雄之一?其实越国只差一步之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越国一度成就霸业,强盛一时。可惜的是,越国此后发生了连续弑君事件,导致国力逐渐走衰,也就没能继续延续霸主的地位。楚越战争爆发,越国惨败楚国,也预示着越国将从中原争霸的梯队中彻底失去希望。所以越国就没能跻身战国七雄,如果历史上是战国八雄可能越国还有机会一试。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越国究竟是如何自毁

  • 洪武四大案是不是朱元璋故意制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这样,一开国就有“洪武四大案”,死亡不计其数,因为这四大案而受到牵连最终被处斩的人多达十几万,但是再看看案件本身,多多少少都有些漏洞,或者说是统治者,也就是朱元璋自己太“神经”,杀掉了这些他认为可能会给明朝带损失的人,但是

  • 孙传庭和袁崇焕的死对明朝造成哪些影响?或加速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孙传庭和袁崇焕都是明朝末期十分重要的将领,孙传庭曾因不满魏忠贤权倾朝野,从而辞官回乡,后来还是崇祯皇帝即位后,孙传庭才被重新启用。后来孙传庭率军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军,但最后战死沙场。袁崇焕和孙传庭的经历有些相似,他也因不满魏忠贤从而主动辞官,后来成为抵抗清军的主要将领,并且击退过皇太极。但崇祯

  • 庞会真的杀了关羽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庞会是曹魏的名将,三国时期纷争不断,不同阵营的名将之间自然也会在战场上相见,而上了战场可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了。不过在刘禅投降之后,蜀国宣告灭亡,蜀国虽然灭了,但是对于庞会来说却没有结束,因为他将关羽全家灭门。灭门这种事情,必然是有深仇大恨才会做得出来的,究竟庞会和关羽之间还有什么私人仇恨呢?公元21

  • 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身为将领,自然是要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好一些,因为士兵上了战场,是不是能活着回来都说不准,那是真的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而且将士都是保家卫国,他们也是为国家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为什么在史书上有记载,说霍去病明明得到了有很多酒肉,但是把它们都扔掉,也不给饥肠辘辘的士兵吃,这是为什么呢?提起西汉时期的名将,

  • 奉天之难唐德宗做了什么?奉天之难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唐德宗在位期间发动了削藩战争,但过程并不顺利,接连导致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唐德宗只能被迫逃出奉天,好在李泌、李晟等大臣平定叛乱,这才解决一场危机。不过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奉天之难的爆发无疑是让整个国家再度陷入衰败。后来唐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也并没有做出太有效的改观。奉天之难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唐德

  • 吴班是一个怎样的人?吴班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吴班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跟随刘备出兵东吴,此后护主有功。诸葛亮北伐期间,吴班率军大破司马懿,此后官至骠骑大将军。虽然吴班在历史上的名声不算大,但在蜀汉的地位很高,因为他的妹妹是刘备皇后,他也算是皇亲国戚。吴班为人仗义,深的刘备欣赏,如果不是有吴班可能刘备还没办法在夷陵之战中全身而退。下面就来介绍下

  • 孙策周瑜死后,大乔与小乔的结局是怎样的?子女都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不仅仅是英雄人才辈出,而且还有很多非常出名的美女。就比如说博学多才的蔡文姬;绝世美艳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有着倾国倾城美貌的大桥以小乔。杜牧曾经写过一首诗是这样称赞二乔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二乔。二乔的美让远在京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