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

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4/2/22 20:44:43

身为将领,自然是要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好一些,因为士兵上了战场,是不是能活着回来都说不准,那是真的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而且将士都是保家卫国,他们也是为国家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为什么在史书上有记载,说霍去病明明得到了有很多酒肉,但是把它们都扔掉,也不给饥肠辘辘的士兵吃,这是为什么呢?

提起西汉时期的名将,很多人都会想起李广卫青和霍去病,在这些名将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恐怕就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了。霍去病十七岁时便跟随舅舅卫青前往河西征讨匈奴人,在这场战役中,霍去病屡立奇功,回师后便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可谓是少年得志,成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从此便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军旅生涯。

在古代历史上,但凡那些骁勇善战的名将,大多都有着视部下为手足的性格,其中比较典型的便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和抗金名将岳飞。而同样身为名将的霍去病却并不拥有这种性格,起码在史书中,史学家记载的霍去病并不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

而在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而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霍去病出征之前,汉武帝会赏赐给他几十车的酒肉,以便在行军打仗时享用。可是当霍去病率军回师的时候,这些酒肉却还剩下了一大半,后来只能被霍去病扔掉,可是当时霍去病麾下的士兵都还在忍饥挨饿,霍去病并没有将这些食物分给挨饿的士兵。霍去病在塞北打仗的时候,由于当地缺少粮食,有很多士兵都饿的站不起来了,而酒足饭饱的霍去病居然还跑去踢球玩耍。

如果司马迁记载的这件事是真实的,很多看完这段话的读者都会觉得霍去病是一个不爱惜士兵的将领。熟悉一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司马迁虽然对霍去病和卫青等外戚都非常不待见,但是《史记》之所以被推崇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司马迁真实的记录了历史。而且《史记》成书的时候汉武帝仍然健在,如果司马迁故意在史书中抹黑霍去病,那么汉武帝是肯定不愿意的。

因此司马迁所记载的这件事可信度还是极高的。曾很多人认为是因为霍去病少年时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会在乎底层士兵的艰苦,再加上他带兵打仗时正值年轻气盛的年龄,在和部下相处时常常会暴露出一些缺点。而这种观点却遭到了一些历史学者的反驳,这些学者认为通过这件事就能看出霍去病是一个聪明人,有自己的带兵之道。

而这些学者给出的观点也比较中肯,他们以霍去病少年时经历的一件事来解释了霍去病为何会这么做。据说在霍去病少年时,汉武帝曾想要教授他名将孙武和吴起的兵法,但是霍去病却拒绝了汉武帝的好意,他认为战争只需要战术和策略就够了,没必要刻意去模仿古人的兵法。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霍去病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物。但是霍去病未必就没看过战国时期的兵法,或许他也曾了解过战国名将吴起的故事。根据史书的记载,吴起是一个非常爱惜士兵的将领,据说他用嘴帮助伤兵吸出脓血,可是这位伤兵的母亲见状后却嚎啕大哭。

这位伤兵的母亲告诉吴起,说吴起曾帮助过她的丈夫吸脓血,让她的丈夫十分感激,为了报答吴起的恩情,她的丈夫便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结果不久后便阵亡了。然后这位母亲认为吴起现在给自己的儿子吸脓血,那么自己的儿子也会对吴起感激不已,不久后也会因为奋勇杀敌而阵亡。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让霍去病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并且悟出了属于自己的带兵之道。而在当时的汉军之中,是非常赏罚分明的,一个士兵如果立下了战功,不但有大量的酒肉享用,还能在军旅生涯中步步高升。霍去病之所以把酒肉放坏了都不给士兵吃,可能只是想激励士兵奋勇作战,告诉他们只有当上了将军,才能享用着无尽的酒肉。

而霍去病少年得志,可能军中有很多年长的将士都对他不服气,因此霍去病必须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刻意的和士兵们保持距离。而霍去病带兵打仗多年,手下的士兵几乎没有发生过哗变,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霍去病对待士兵的分寸把握的非常好,也深知士兵们的心理,明白能够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并不是一顿酒肉,而是加官进爵后的荣华富贵。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奉天之难唐德宗做了什么?奉天之难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唐德宗在位期间发动了削藩战争,但过程并不顺利,接连导致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唐德宗只能被迫逃出奉天,好在李泌、李晟等大臣平定叛乱,这才解决一场危机。不过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奉天之难的爆发无疑是让整个国家再度陷入衰败。后来唐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也并没有做出太有效的改观。奉天之难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唐德

  • 吴班是一个怎样的人?吴班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吴班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跟随刘备出兵东吴,此后护主有功。诸葛亮北伐期间,吴班率军大破司马懿,此后官至骠骑大将军。虽然吴班在历史上的名声不算大,但在蜀汉的地位很高,因为他的妹妹是刘备皇后,他也算是皇亲国戚。吴班为人仗义,深的刘备欣赏,如果不是有吴班可能刘备还没办法在夷陵之战中全身而退。下面就来介绍下

  • 孙策周瑜死后,大乔与小乔的结局是怎样的?子女都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不仅仅是英雄人才辈出,而且还有很多非常出名的美女。就比如说博学多才的蔡文姬;绝世美艳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有着倾国倾城美貌的大桥以小乔。杜牧曾经写过一首诗是这样称赞二乔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二乔。二乔的美让远在京都的

  • 吴起为什么杀妻?只是为了能够博取功名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其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他所著作的《吴子兵法》也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军事作品。但吴起有一件事遭到后人诟病,就是他杀妻求将,为了能够获得将领职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妻子,这样的做法让后人对他的评价大打折扣。难道吴起杀妻就只是为了背后的功名吗?吴起虽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极高的成就,但

  • 魏明帝皇后是谁?为何只是问了很平常的一句话就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知道魏明帝曹叡,却很少有人知道魏明帝的皇后吧。其实魏明帝一共有过两任皇后,但是第一任皇后最终却是死于自己一句非常寻常的问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而在第一任皇后之前,曹叡明明有正妻,为何不将正妻立为皇后,却要选择一个出身低微的人?而且这位正妻最后也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死的,她又说了什么呢?古代社

  • 西汉田生是谁?刘泽被封琅琊王全因田生出谋划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刘泽是汉高祖刘邦远房堂兄弟,他带兵讨伐陈豨立下功劳,此后被封为营陵侯。等吕后手握大权,刘泽在田生的帮助下晋升为琅琊王,这位替他出谋划策的田生究竟是谁呢?史籍中关于田生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是西汉初年游士,生于齐地,当时田生缺少游说资金,便打算帮助刘泽献策以换取费用,这受到了刘泽的欢迎。下面就为大家介

  • 万贞儿的死对明宪宗有哪些影响?万贞儿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但明宪宗却对万贞儿情有独钟,不仅是娶她为妻还将她立为贵妃,十分宠爱。很多人不明白朱见深为什么会喜欢万贞儿,因为他们结婚时朱见深只有17岁,这段姐弟恋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后人解读一般是有两种说法,朱见深可能有着很深的恋母情节,还有一点就是万贵妃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人,才会让

  • 慈禧太后一天的生活需要多少人民币维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慈禧太后大家也知道的,是真的很有故事的,清朝也算是被她搞得乌烟瘴气的,但是这些也都不成问题的,最近很多人都说了,慈禧也是极其的奢华,一天的生活费极其的高,那么有的人说了,如果换算的话,这个慈禧一天的生活费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答案:在清朝有着对应的太监记载慈禧太后的每日花销

  • 诸葛亮为何一直扇子不离手?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只要一说起三国时期,相信大家很容易想起一个有着人,那就是诸葛亮了。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诸葛亮的形象便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那一种任何场景下都谈笑自若的气质意外,诸葛亮最让人注目的,显然便是他手中那一把不管任何时候,哪怕是在冬天也从来都离手的扇子,他为何要持有这么一把扇子呢

  •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慈禧真的是有不知道多少话可以说这个人,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他到底是怎么渡过的吧,话说也非常的有趣了,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话说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了!网上都在说,慈禧太后去世的前一天,很多人都在给她梳妆打扮。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在交代着身后事。慈禧太后去世前一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