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武四大案是不是朱元璋故意制造的?

洪武四大案是不是朱元璋故意制造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30 更新时间:2024/1/23 13:21:04

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这样,一开国就有“洪武四大案”,死亡不计其数,因为这四大案而受到牵连最终被处斩的人多达十几万,但是再看看案件本身,多多少少都有些漏洞,或者说是统治者,也就是朱元璋自己太“神经”,杀掉了这些他认为可能会给明朝带损失的人,但是这些人实际上真的会这样做吗?也难怪会有不少人怀疑,洪武四大案其实都是朱元璋自己故意做出来的了。

如果说做一个开国皇帝的创业之路艰难度表,那么朱元璋一定能荣膺最佳。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朱元璋没有亲戚的支持,不像秦始皇有前面六代人为他的一统做铺垫,那么刘邦总和他一样了吧?从一个小官做大,但是刘邦的对手只有项羽,楚汉争霸完就是天子了,而朱元璋却要面对张士诚陈友谅和北边元的势力。

同时,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南打到北的皇帝,北打南那么有战马,打不过大不了跑,但是南打北靠腿,所谓兵贵神速,交通这一点上,朱元璋就吃了大亏。总而言之,老朱打下这个江山是费了老大的劲了。所以,当他坐上了皇帝的位子,摸着那把龙椅,这好不容易坐上的龙椅,他不得不思去考如何去坐得更稳。于是,就有了明朝洪武年间的四大案。

第一件大案就是和宰相有关,有一日朱元璋收到胡惟庸的奏疏,说自己家里的一口井突然开始涌出酒水来,这是大吉之昭啊,希望朱元璋能到自己家里去看一看,朱元璋欣然答应了,但是在前往的路上,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太监,死死拉着朱元璋的车不让他继续往前走了,手还指着胡惟庸家里。朱元璋心头一凛,就往回走,在路上又打听到了那个小太监在西华门做事。

于是就亲自登上西华门,从西华门正好可以看见胡惟庸家里的情况,里面有武士和身穿铠甲的士兵埋伏着,于是胡惟庸造反这件事就被发现了。这是胡惟庸造反的历史书的记载,但其中有很多的疑点,后人不得不怀疑这是朱元璋的栽赃陷害,为的就是废除宰相制度,使得皇权独大。

第二件大案就是空印案,按照当时明朝的税收制度,应该是地方的官员清算完地方的税收之后带着印着地方大印的册子和税款送到中央,由中央再一次清算后算是结清。但是如果中央政府核算后,发现有出入,就需要重新再拿一本记账的册子来记录,那么就代表着需要重新按一次地方的大印。有一些远的行省,离南京太远,那些官员们就想到先把官印按在一本空白的册子上,万一出问题就可以直接写在空印册上。

此事被朱元璋发现后,朱元璋十分的生气,连杀了许多官员,其中不乏好官清官。空印案结束以后,明朝的政治严谨度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后来的郭恒案和空印案差不多,是一次对官场的整治,郭恒等人贪赃枉法的事情被揭发后朱元璋下令彻查,接着发现了明朝地方官员有许多在收税方面做手脚,十分的腐败。于是朱元璋下令斩杀了所有地方税收的官员。这两件案子都是事出有因,但是为了矫正却下手过重,朱元璋的意图是好,但他个人杀伐太重,使得无数无辜的人受到了牵连。

最后一件蓝玉案则又是朱元璋亲手策划的栽赃陷害功臣的案件。蓝玉为朱元璋南征被罚,可以说是打下了半壁江山,使得大明边境安稳。但是蓝玉为人乖张,多次触怒了朱元璋。原来太子朱标活着,并且和蓝玉十分的要好,朱元璋就觉得蓝玉能够辅佐朱标,娇纵一些也没有关系,但是朱标突然暴毙,使得朱元璋开始忌惮蓝玉。终于,在蓝玉平定了南边的叛乱,没有利用价值之后,朱元璋把他叫回了京城,以谋反的名义杀掉了。洪武年间这几次重大的案件,可以说成是四次巨型的屠杀,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孙子的统治对外人是赶尽杀绝,没想到后院失火,给流氓朱棣捡了个便宜。

一、空印案(洪武十五年)

明朝时每年各个布政使司下属府州县都需派出审计官吏前往京师户部,核对其所在衙门缴纳中央官府的钱粮、军需事宜。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方能结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

明太祖朱元璋获知此事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官员相互勾结的欺君重罪,因而下令处罚所有相关官员。空印是一种源自元朝时的做法,朱元璋对这一惯例大开杀戒毫无疑问是想移风易俗使得官吏更尽心的为明朝卖命,洪武四大案的空印案毫无疑问是杀人立威,杀鸡儆猴。但株连过广,用刑过重图增冤魂而已,对于朱元璋本来彰显皇威,移风易俗的目的很难说得上有裨益。

二、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

因朝廷重臣怀庸在朝中私结党羽、独断专行,经常不经朱元璋就私自处决一些案犯,久而久之就被人举报有谋反之心,因此被朱元璋处决,但是考虑到其党羽问题,因此朱元璋将所有与胡怀庸有牵连的大臣都一一诛杀。洪武四大案的胡惟庸案便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牵扯到的人也越来越多,被朱元璋诛杀的人也越来越多。

洪武四大案胡惟庸一案让朱元璋意识到大臣对自己地位的威胁,因此在诛杀了胡怀庸之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丝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其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也就是说再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位了,朱元璋皇帝之位是大臣们远远不及,高不可攀的,因此他的地位得以捍卫。

三、郭桓案(洪武十八年)

朱元璋怀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赵全德伙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吞盗官粮,于是下旨查办。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外,还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并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朱元璋令审刑司拷讯,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总计一共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担,“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史称“郭桓案”。朱元璋在《大诰》感叹说:“古往今来,贪赃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这麼过分的,实在是不多!”

四、蓝玉案(洪武二十六年)

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大将军蓝玉,而蓝玉是洪武时期的主要将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15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人,大胜而归。此后,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封为凉国公,位居大将军之职。而蓝玉却自恃功高势大,骄横不法。在军中,他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不听君命。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就将他处斩,并族诛了三族。平时与蓝玉有关系莫逆的许多将校,也都被定位“逆党”,遭到了抄家灭族的下场。当时因这个案件而被诛杀者多达1.5万人,军中的骁勇将领差不多都被杀戮殆尽。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皇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五、评价

光明初四大案中,因贪污受贿的全国官员被杀的不下万人,许多衙门连官老爷都没有。一把手被杀的,由二把手顶杀去,二把手被杀的,由文书顶上去。到最后老朱基本上是事必躬亲,累都会被累死,但就是这样仍然止不住贪污成风。

总的来说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气肃贪的,但效果并不是太好,这是很值得分析的,大凡在封建朝代开国时期,官吏是比较廉洁的,而洪武年间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官员因贪污被杀,应该说,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的不法行为,但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孙传庭和袁崇焕的死对明朝造成哪些影响?或加速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孙传庭和袁崇焕都是明朝末期十分重要的将领,孙传庭曾因不满魏忠贤权倾朝野,从而辞官回乡,后来还是崇祯皇帝即位后,孙传庭才被重新启用。后来孙传庭率军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军,但最后战死沙场。袁崇焕和孙传庭的经历有些相似,他也因不满魏忠贤从而主动辞官,后来成为抵抗清军的主要将领,并且击退过皇太极。但崇祯

  • 庞会真的杀了关羽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庞会是曹魏的名将,三国时期纷争不断,不同阵营的名将之间自然也会在战场上相见,而上了战场可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了。不过在刘禅投降之后,蜀国宣告灭亡,蜀国虽然灭了,但是对于庞会来说却没有结束,因为他将关羽全家灭门。灭门这种事情,必然是有深仇大恨才会做得出来的,究竟庞会和关羽之间还有什么私人仇恨呢?公元21

  • 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身为将领,自然是要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好一些,因为士兵上了战场,是不是能活着回来都说不准,那是真的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而且将士都是保家卫国,他们也是为国家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为什么在史书上有记载,说霍去病明明得到了有很多酒肉,但是把它们都扔掉,也不给饥肠辘辘的士兵吃,这是为什么呢?提起西汉时期的名将,

  • 奉天之难唐德宗做了什么?奉天之难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唐德宗在位期间发动了削藩战争,但过程并不顺利,接连导致四镇之乱和泾原兵变。唐德宗只能被迫逃出奉天,好在李泌、李晟等大臣平定叛乱,这才解决一场危机。不过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奉天之难的爆发无疑是让整个国家再度陷入衰败。后来唐德宗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也并没有做出太有效的改观。奉天之难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唐德

  • 吴班是一个怎样的人?吴班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吴班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跟随刘备出兵东吴,此后护主有功。诸葛亮北伐期间,吴班率军大破司马懿,此后官至骠骑大将军。虽然吴班在历史上的名声不算大,但在蜀汉的地位很高,因为他的妹妹是刘备皇后,他也算是皇亲国戚。吴班为人仗义,深的刘备欣赏,如果不是有吴班可能刘备还没办法在夷陵之战中全身而退。下面就来介绍下

  • 孙策周瑜死后,大乔与小乔的结局是怎样的?子女都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不仅仅是英雄人才辈出,而且还有很多非常出名的美女。就比如说博学多才的蔡文姬;绝世美艳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有着倾国倾城美貌的大桥以小乔。杜牧曾经写过一首诗是这样称赞二乔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二乔。二乔的美让远在京都的

  • 吴起为什么杀妻?只是为了能够博取功名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其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他所著作的《吴子兵法》也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军事作品。但吴起有一件事遭到后人诟病,就是他杀妻求将,为了能够获得将领职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妻子,这样的做法让后人对他的评价大打折扣。难道吴起杀妻就只是为了背后的功名吗?吴起虽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极高的成就,但

  • 魏明帝皇后是谁?为何只是问了很平常的一句话就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知道魏明帝曹叡,却很少有人知道魏明帝的皇后吧。其实魏明帝一共有过两任皇后,但是第一任皇后最终却是死于自己一句非常寻常的问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而在第一任皇后之前,曹叡明明有正妻,为何不将正妻立为皇后,却要选择一个出身低微的人?而且这位正妻最后也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死的,她又说了什么呢?古代社

  • 西汉田生是谁?刘泽被封琅琊王全因田生出谋划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刘泽是汉高祖刘邦远房堂兄弟,他带兵讨伐陈豨立下功劳,此后被封为营陵侯。等吕后手握大权,刘泽在田生的帮助下晋升为琅琊王,这位替他出谋划策的田生究竟是谁呢?史籍中关于田生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是西汉初年游士,生于齐地,当时田生缺少游说资金,便打算帮助刘泽献策以换取费用,这受到了刘泽的欢迎。下面就为大家介

  • 万贞儿的死对明宪宗有哪些影响?万贞儿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但明宪宗却对万贞儿情有独钟,不仅是娶她为妻还将她立为贵妃,十分宠爱。很多人不明白朱见深为什么会喜欢万贞儿,因为他们结婚时朱见深只有17岁,这段姐弟恋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后人解读一般是有两种说法,朱见深可能有着很深的恋母情节,还有一点就是万贵妃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人,才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