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衍掌权后为什么要将国号改为梁,而不是沿用齐?

萧衍掌权后为什么要将国号改为梁,而不是沿用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70 更新时间:2024/1/23 13:57:10

很多人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萧衍掌权后要更改国号。当时萧衍大权在握,曾想废黜萧宝融,自己登基称帝,不过萧衍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出现。后来朝中有人想拥立萧衍为帝,然后逼萧宝融禅位,并且在民间为萧衍造势,说他登基是顺应天意。萧衍此后便在百官的请求中接受了称帝的请求,后来还将萧宝融赐死。南齐和南梁建立者都姓萧,为什么萧衍还要改国号呢?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续命王朝,比如东汉和蜀汉继承西汉法统、东晋继承西晋法统、后燕继承前燕法统、西辽继承辽朝法统、南宋继承北宋法统。这些续命王朝都有两个明显共同点:一是续命王朝的创立者与前代王朝的创立者都有直系血缘关系;二是续命王朝在创立初期实力都比较弱,需要利用前朝的声望为自己招揽人心。

就拿刘秀司马睿、赵构三人来说。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立国之初仅有河北一隅之地,且遍地都是西汉诸王后裔的割据势力,他必须要打汉王朝的旗号,否则他的政权就没有合法性;司马睿是司马懿曾孙,立国之初连自己嫡系军队都没有,全靠士族支持才继位。他如果不打晋朝旗号,根本没人理他;赵构是宋徽宗儿子、钦宗弟弟,子继父业,他也必须要打宋朝的旗号,否则一样没有继承合法性。

从以上对于续命王朝的论述可以看出,直系血缘关系和政治需要是续命王朝的创立者是否延续前朝国号的关键因素。如果这两条关键因素一样都不占,那么续命王朝也就没有必要打前朝的国号了。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萧齐和萧梁政权就是如此。

首先从实力来看,萧衍称帝前,他已经是大权在握的权臣,并不需要利用齐朝这个国号为自己招揽人心。他有能力改朝换代,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这一点是刘秀、司马睿和赵构等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其次从血缘上看,萧梁的创立者萧衍和萧齐的创立者萧道成之间没有直系血缘关系。萧衍的父亲萧顺之是萧道成的族弟。按照亲戚关系排序,亲兄弟>堂兄弟>族兄弟,萧衍的父亲和萧道成平辈,虽说两人共有一个祖宗,但那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祖宗了。如果按照清朝对宗室成员的分级,萧衍他连宗室都算不上,最多就是系红带子的觉罗,也就是二等宗室身份。而且萧衍其实连清朝的觉罗都不如,他和他的父亲虽然一直在萧齐当官,但是并不享受皇族待遇。

这一点从萧衍的个人经历就可以看出,他走的并不是宗室成员篡位的套路,而是权臣上位模式。他官任大司马,享受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和剑履上殿的待遇,就像三国时期的曹操司马昭一样,大权在握后再逼萧齐皇帝禅位。所以萧衍的继位,跟曹丕、司马昭和刘裕这种异姓大臣篡位没什么两样。

再往大了说,历朝历代,为什么皇帝更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兄弟?连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都会见外,信不过,更何况萧衍跟南齐皇帝的关系更远。因此他根本就没有必要打齐朝旗号。

当然了,大权在握和没有直系血缘关系,这还不是萧衍另起炉灶的关键原因。萧衍之所以要放弃齐朝的国号,主要还是因为政治上没有这个需求,他认为与其延续萧齐,不如改朝换代算了。为什么呢?

第一、萧齐的控制力不稳,真正有效掌控的地区只有扬州、荆州北部、益州北部,除此之外的大片地区,例如交州、广州和荆州南部,这些大片土地,朝廷基本无力管辖,任由蛮人作乱、百姓涂炭。边陲之地的闽越、俚洞和牂柯实际上是萧衍建立梁朝后才彻底征服的。

第二、萧齐的威望不够响。除了控制力不够之外,萧齐与北魏的战争基本没赢过,把刘宋的很多资产都给败完了。老百姓和士族对萧齐政权都没有信心。萧衍也是从底层爬上来的,这一点他太明白了。

另外还有一点,萧齐第五代皇帝萧鸾也是支庶入篡,他跟萧衍一样,也是皇族的小宗篡了大宗的皇位。他的篡位,严重影响了皇帝权力继承和皇族内部的和谐,此时萧衍一个出五服的偏支若再次入篡,那么未来萧氏内部的政治稳定性会大打折扣。同时也意味萧衍给自己找个一个大负担!萧齐那么多皇族该怎么安排?不是自找麻烦么?

因此在这种没有直系血缘关系,同时前朝的国号又没有任何号召力的情况下,萧衍想到了另起炉灶。他声称齐朝被萧鸾篡夺,齐高帝和齐武帝的子孙也被萧鸾这个乱臣贼子所团灭了。齐朝已经是萧鸾的齐朝,自己不能再用此国号。于是便建立了梁朝。这种法统依据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统胤转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郭松龄有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为何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郭松龄其实看起来还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也有一定的实力,话说当时他都打到奉天城下了,而且手握7万金兵,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奉军内部有三大派系。第一大派系,是以张作相为首的元老派。这一派,是张作霖起家的老班底、老弟兄,与张作霖的感情最深厚,也最得张作霖的

  • 武则天为什么处死鱼保家?鱼保家铸造铜箱却害死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鱼保家是唐朝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据说鱼保家从小就十分热衷各项发明,而且他不想通过科举这条路入仕,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特长来获得皇帝的青睐。鱼保家为了方便武则天体察民情,决定铸造一个铜箱,这个铜箱可以四面投书,每一面的内容都不相同。武则天看过此方案后,觉得这是一个上意下达的妙计,便马上派人去建造,鱼保家也

  • 夷陵之战蜀国损失有多大?有多少战死的主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期三大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结果其实还是和之前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有很大的不同的,蜀国虽然输了,但其实更像是嬴家,而吴国尽管打赢了,却似乎并不是一件太值得高兴的事情。蜀国战败,那你知道蜀国在这场战役中究竟输的有多惨吗?很多人可能觉得后来吴国来修好,所以蜀国没有太大损失,但其实远远

  • 隋朝杨素是一位怎样的将领?杨素感情生活秘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和杨坚感情十分深厚,他曾以元帅身份南下灭陈,此后被封为越国公。据说杨广能够顺利继位,杨素也是功不可没,在背后帮了隋炀帝很多忙。不过这次我们重点不是讲述杨素的功绩,而是他的感情生活,恐怕这是杨素鲜为人知的一面。说起来还挺不好意思,杨素虽然是位军事家,但面对儿女情长之事就好像变成了另

  • 上方谷一把火一场雨,烧毁了什么又浇灭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上方谷之战虽然是《三国演义》中虚构出来的故事,但其影响力非常大,很多没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也了解这场战事。诸葛亮将司马懿大军引入上方谷,打算用火攻将其消灭,结果上天此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司马懿得以逃脱,这个设定也是廷耐人寻味的。此战过后,诸葛亮再也难以占据上风,上方谷一把火一场雨,烧毁了什么又浇灭了什

  • 宋太祖为什么不立太子?宋太祖传弟不传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初期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逝世,但他生前并没有立下太子人选,此后赵光义拿出金匮之盟一说,顺利成为北宋第二位皇帝。封建时期,皇位一般都是传给儿子的,传给弟弟十分罕见,那宋太祖生前为什么不立太子呢,他究竟是有什么顾忌?这应该是大家最好奇的一点。那下面就来做个简单的分析,网

  • 大理多次请求宋朝册封,为何宋朝一直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宋朝一定会有很多人都会觉得,宋朝是非常的弱的,宋朝的战斗力并不高,因此总在战争中失利。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当大理想要想宋朝投降,想要将自己划归宋朝的时候,宋朝就不应该拒绝,毕竟对于宋朝来说,大理是非常重要的。可是为什么最终宋朝却一直都拒绝大理,难道接受大理不是一件好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大

  • 明朝为何下令灭了心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心学可以说是儒学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学说了,心学至今依然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意义,而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也被人们看作是一位心学集大成者,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思想家。然而在明朝,心学发展的时期,明朝却下令禁止心学,这是为何?后世有人认为,明朝的灭亡也和心学有很大的关系,这其中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王

  • 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老家凤阳有什么不一样的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人都在说了这个朱元璋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很值得人研究下的,最近有人想知道的这个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了,做了一些什么样的政策呢?从这个方面可以看看这个朱元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独特的感情,更何况是朱元璋,

  • 李景隆是朱棣的卧底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李景隆作为明朝时期,朱棣打入南京城后,大开城门迎接朱棣的朱允炆的大臣,他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李景隆还被人们戏称为大明战神,这个称呼当然是一句反话,真实的李景隆当然不是什么战神。但是作为建文帝的臣子,为什么李景隆要这样做,他和朱棣之间是什么关系?李景隆难道是朱棣的卧底吗?1.李景隆简介李景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