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见深为何要肯定朱祁钰和于谦,为他们翻案了?

朱见深为何要肯定朱祁钰和于谦,为他们翻案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12 更新时间:2024/2/5 10:48:54

最近不少的人在看一些明朝的历史,发现这个朱见深还是有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了,朱见深这位皇帝非常的肯定了朱祁钰和于谦,还给朱祁钰和于谦翻案了,翻案这事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要做这事是非常非常需要勇气的,搞不好就身败名裂了,那么当时的朱见深为何要这么做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吧!

史笔如刀历史自有公论,其实英宗在晚年贬斥了所谓夺门之变的功臣的徐有贞处死石亨消灭曹吉祥的叛乱以后。已经对冤杀于谦十分后悔了,朱祁钰和于谦对于大明社稷是有功劳的。只是英宗不能也不愿意在自己在位时承认自己的错误,只能让自己的儿子来干这件事情。所以宪宗朱见深一继位就为于谦平反,召回其子于冕。加上当时于谦其实是力保朱见深为太子在代宗驾崩之后继承皇位的,也算是投桃报李吧。

1、盛世惊变---土木堡之变

公元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年仅23岁的明朝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攒动下拼凑齐二十万大军北征蒙古瓦剌部。大军出塞前明英宗朱祁镇立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又留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明朝北京附近几乎所有的明军都被王振搜罗一空,朝中文武大臣也大都随皇帝銮驾随行。由于王振胡乱指挥导致明军疲于奔命,先是王振想让皇帝到他的家乡蔚州去炫耀一下。走到半路又担心大军路过践踏了他自己家乡土地的庄稼,于是又临时更改路线导致大军后勤不畅。

大军退至怀来附近的土木堡,大军饥渴难耐瓦剌大军乘机发动攻击明军全军崩溃大臣大半战死。王振被护军将军樊忠锤杀,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明军粮草辎重都被瓦剌所获,明朝建国以来历朝积蓄和精锐的京师三大营也损失殆尽。据《明史记事·土木之变》记载:“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上与亲兵乘马突围不得出,被拥以去。英国公张辅,尚书邝野、王佐,学士曹鼐、张益而下数百人皆死。从臣得脱者萧惟祯、杨善等数人。军士脱者俞山坠谷,连日饥饿,仅得达关。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

2、力挽狂澜---北京保卫战

随后瓦剌大军挟大胜之威直逼明朝的首都北京,北京附近的明军都损失在土木堡了很多随行大臣也战死了。北京人心惶惶徐有贞甚至提出朝廷南迁的计划,这时候于谦站了出来表示京师是天下根本一旦迁都天下震动,并声称敢言迁都者斩。《明史·于谦传》记载当时:“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幸亏于谦阻止了这一危险的动议,避免了南宋南渡的悲剧。有鉴于太子年幼朝中无主孙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朱祁钰主持朝会大臣群情激奋殴死王振亲信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和党羽毛贵王长随三人。一时间朝上大乱朱祁钰大惊失色,多亏于谦挺身而出请朱祁钰赦免朝臣清算王振集团。鉴于北京兵马都在土木堡之变损失殆尽,于谦调集南方各地兵马北上勤王。《明史·于谦传》记载:“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

短短几个月于谦便集中了二十二万大军和可供北京军民数月之食的粮食。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稳定了人心,于谦也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总揽守御大权。并且在瓦剌大军的行进路上坚壁清野,调集辽东各地边军入京勤王。又起用有经验的石亨为总领京师兵马,分派各主战派大臣各司其职。由于太子年幼为了绝瓦剌用英宗要挟朝廷的念头,孙太后主持下朝臣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就是后来的景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见深仍为太子。

瓦剌太师也先挟持朱祁钰入寇北京,石亨建议坚壁清野等瓦剌师老兵疲再痛击之。于谦坚持以堂堂之师击败瓦剌,于谦分派诸将恪守各个城门。于谦率军列阵在城下亲自督战,数次击败也先。后辽东各地勤王大军来到,也先恐怕后路被断拥明英宗退走。

3、夺门之变

也先退走后,又在边关和明军发生几次战斗。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于是萌生了何谈的想法企图用明英宗换到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景泰帝起初并不想换回自己的哥哥,所以双方谈了几次也没有谈成。后来于谦表示迎接回来的只是太上皇,朱祁钰天位已定并不会因为朱祁镇回来而改变。朱祁钰才算松口同意不再阻拦,明朝派遣杨善出使瓦剌对也先一通忽悠,也先竟然同意无条件放了朱祁镇回来了。朱祁镇出发的时候是皇帝回来就成了太上皇,太上皇就太上皇吧总比在草原喝风吃沙子强吧朱祁镇心想。没想到回到北京比草原强不了多少,只是从一个牢笼转到另一个牢笼。

先是迎接太上皇回銮的礼仪很简单,朱祁镇感到了自己弟弟的变化。曾经相亲相爱的兄弟俩再也没有了,兄弟俩进行了一场冷淡的会面就各自散去。这一别后朱祁镇就住进了南宫度过了痛苦的七年幽禁生涯,没有太多记载于谦对于太上皇被幽禁发出过什么声音。七年的幽禁生涯是否造成了朱祁镇的心理扭曲不得而知,但是肯定造成了后来于谦之死的悲剧。

朱祁钰也很惨,先是想废除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早夭而亡,朱见济还是他唯一的儿子。受此打击朱祁钰一病不起。这个时候于谦曾经亲密的战友石亨和內监曹吉祥,还有那个主张迁都被斥责的徐有贞正在策划一场惊天的阴谋。三人乘景帝病重之时先和南宫的朱祁镇取得联系,然后砸开南宫大门救出朱祁镇拥立太上皇复位。1457年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登基复辟废景泰帝为郕王。改年号为天顺,以意欲迎立外藩谋逆的大罪诛杀于谦王文等人。本来朱祁镇不愿意背上杀害于谦的恶名,《明史·于谦传》记载:“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

4、于谦之死

于谦被判斩首抄家,儿子于冕被充军。佞幸小人纷纷落井下石以求富贵,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罪当灭族,于谦所荐举的文武大臣都应该杀死。还有一个千户白琦又请求把于谦的罪行张榜公布,印刷告示天下,天下希望投机升官发财的小人都以攻击诬陷于谦作为幸进的捷径。史载:“希旨取宠者,率以谦为口实。”

于谦死时家无余财,唯有一间密室深锁。抄家的锦衣卫以为找到了于谦暗藏的赃款,打开一看只有景泰帝赐给于谦的宝剑蟒袍。于谦有大功于社稷而获爵位而固辞,景帝赏赐宅邸土地等一概不受。实在推辞不过的剑器蟒袍只是供于密室从不向人夸耀,围观的百姓抄家的兵士无不感动。《明史》记载于谦死时,(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

于谦死后,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石亨等人各个加官进爵。一时之间风光无限,景帝被削去帝号废为郕王病重而死,以亲王之礼葬于北京西山。景泰帝是成祖迁都北京后唯一一个没有入葬十三陵的明朝皇帝。没过多久夺门集团内部就开始狗咬狗,先是徐有贞被石亨曹吉祥整倒被发配充军。后来石亨以不法被下狱而死,曹吉祥以谋反受剐刑而死家族也被诛灭。

5、英宗的转变

英宗复辟初期,是十分不满景泰帝和支持景泰帝的于谦等人的。虽然也承认于谦的功劳还是杀了于谦,直到孙太后知道后一直叹息惋惜英宗才开始后悔。于谦死后陈汝言为兵部尚书,任职数月便被抓捕,朝廷查抄其家发现陈汝言家资巨万。明史记载: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两人的对比使英宗深深的后悔,不久边境频频传来蒙古入侵的警报。英宗感到深深的忧虑,恭顺侯吴瑾趁机对英宗说:“如果于谦还在,肯定不会使敌人如此猖獗。”英宗默然以对。后来英宗的叔叔襄王入京,澄清了于谦迎立襄王世子的谣言。英宗碍于天子的威信不能为于谦平反雪冤,只能嘱咐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继位后为于谦平反。

宪宗继位当年秋:七月丁卯,谕祭于谦,复其子冕官。先祭奠于谦后召回其子于冕,接着又按照程序于冕上书诉于谦的冤屈。宪宗立刻对于谦复官赐祭,宪宗的诏书上说:“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充分肯定了于谦的功绩,说明为什么要为他平反。弘治二年于谦被赐谥号“肃愍”,后来个性的万历皇帝又改谥为“忠肃”后世敬称于忠肃。

于谦后迁葬于西湖边,和另一位爱国英雄岳飞比邻而居。清朝的袁枚写诗曰: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于谦的人格也正如他所作的《石灰吟》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而景泰帝毕竟是英宗的亲弟弟,虽然英宗深恨其对自己的七年幽禁。但是英宗本质上还是一个好人,他复辟后只是削去了朱祁钰的帝号。没有像朱棣那样连建文帝的年号也革除,仍然保留了景泰的年号。也还是给于了朱祁钰郕王的封号,并在他死后以亲王之礼安葬西山。他也明白景泰帝是对大明有功的,没有景泰帝保住大明社稷也就没有后来的英宗复辟。所以英宗和宪宗父子也是很感激景泰帝的,但是为了英宗复辟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英宗不能为弟弟正名。

于是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宪宗继位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颁布诏命:“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遂上尊谥。敕有司缮陵寝,祭飨视诸陵。宪宗充分肯定了叔叔的功劳,然后恢复了景泰帝的皇帝称号。修缮改建了景泰的陵墓,并恢复用皇帝的礼仪祭祀朱祁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祁钰如果把皇位让出来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朝的事啊,就不得不说这个朱祁镇,朱祁镇这位皇帝也真的是有意思,作为皇帝竟然被俘虏了,然后了过了不久又被放回来了,朱祁镇其实能力还是有的,就是很奇葩,今天我们做个假设,朱祁镇被瓦刺放回来之后,假如当时的朱祁钰把皇位让出来,让朱祁镇重新上位,那么会出现什么不一样的情况呢?明朝的后续发展会受什么

  • 土木之变明朝几十万大军,为何会被瓦剌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带领的几十万明军,与瓦剌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最终导致朱祁镇被俘,朱祁钰登基。很多人都关心朱祁镇被俘之后的事情,但是,当时明朝也有几十万的大军,为何会被瓦剌几万骑兵打败,甚至连皇帝都被俘虏了?明军被击败的最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朱祁镇,还是明军本身?还是在瓦剌的身上?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揭秘吧。土

  • 明朝十六帝关系表,十六兄弟关系竟然如此密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是真的有太多的网友都在看这个《大明风华》了,厉害厉害,其实槽点很多,但是看的人却越来越多,人气也越来越高了,网友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学一些明朝的历史知识啊,明朝是有十六位皇帝的,那么这个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分别是什么关系呢?其实他们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了,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1、太祖朱元璋(1

  • 洮西之战姜维如何大破曹魏?这起战役对蜀国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当姜维得知司马师病逝的消息后,他觉得此时便是进攻曹魏的最好时机,于是在夏季姜维率领万人攻打曹魏。后来姜维在洮西大破魏军,此役魏军损失惨重,死伤有数万人,后来雍州刺史王经退保狄道。这场战役可以说是蜀国面对魏国难得的一场大胜,那姜维讲究是如何击败魏军的呢?洮西之战的胜利也让姜维的地位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

  • 在三国中后期,刘备为何走向巅峰而曹操总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就不得不说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反正就是死对头,但是纵观这个三国历史,这个曹操的条件还是要优于刘备的。但是到了三国的中后期,大家也应该发现了,那就是条件不好的刘备走上的巅峰,而且精明的曹操却总是失败,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先说刘备,为什么刘备后期崛起呢?这里有刘备

  • 燕国究竟有多厉害,毫无存在感却为何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燕国在战国七雄里面,可以算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了,我们讲到战国七雄的时候,很多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秦国、楚国、赵国这样的国家,他们之间的战争和联盟、往来与对立,但是燕国一说起来似乎就是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始皇这件事情了,除此之外很多人几乎感受不到燕国的存在。但是,能够位列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绝对不可能是一

  • 徐辉祖怎么死的?徐辉祖不降朱棣还保住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徐辉祖是明朝初期将领,他的父亲是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靖难之役时期,徐辉祖站在了建文帝一方,率领南军与燕军作战。本来徐辉祖在齐眉山大胜燕军,但此后他被调回南京,导致南军因势孤大败,后来徐辉祖也难以阻挡朱棣入京。不过徐辉祖到最后也没归降朱棣,朱棣本想将其诛杀,但他是元勋之后,只能作罢,只是将其软禁在家中。

  • 准格尔部实力有多强?为何能与大清帝国对抗6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有一处叫做准葛尔盆地的地方,我们在初中时期的课本中都能学习的到的。但是对于这个地方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名称到底是怎么来的。如今的准葛尔盆地其实就是300年前准葛尔汗国的腹地。当年强大的准葛尔汗国盘踞在中亚地区,阻挡着俄国人的南下,并且还与大清国抗争了60对年。那么当时的准葛尔汗国到底有

  • 陶谦主动让徐州给刘备?其实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陶谦的形象想必得到了不少人的尊敬。他曾参与到讨伐董卓的队伍当中,后来曹操前来争夺地盘,陶谦卧床不起,最后决定把徐州交给刘备治理,其深明大义之举让人敬佩。不过乱世中,各方诸侯都是在为自己打拼,也不是为朝廷,陶谦又有什么理由将自己的事业交给刘备呢?所以这件事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其背

  • 蒙古人与满洲人哪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蒙古人,大家都很熟悉,被称之为草原之狼,骁勇善战,曾经一度横扫欧亚大陆。满洲人,同样战斗力超强,被称之为北方的森林之虎。这两个都是骁勇善战的民族,那么群狼对猛虎哪个会更强悍一些呢?看一下铁木真时期的蒙古军与清军八旗兵的战绩,双方战斗力作下对比:一、铁木真的大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的战法是长途突袭、诱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