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为什么会败给朱棣?占据优势却惨败原因是什么?

朱允炆为什么会败给朱棣?占据优势却惨败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2/5 10:49:27

朱棣的作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他是造反,当时的皇帝正经的自然是朱允炆,是朱元璋传位的皇帝,但是朱棣起兵夺了朱允炆的皇位,不仅如此还弄得朱允炆下落不明,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依然没人知道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连皇陵都没有。不过,当时明明是朱允炆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为什么最终却还是败给朱棣呢?朱棣能够打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靖难之役简介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2.朱允炆失败的原因

朱元璋最早册立了皇太子朱标。朱标是马皇后所生,马皇后善良贤惠,陪朱元璋戎马一生,吃尽了苦头,是朱元璋最爱的女人。在朱元璋屠戮功臣时,太子朱标受到莫大的压力和惊吓,三十八岁就去世了。

在朱标的病榻前,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精心服侍,并代父亲照顾几个弟弟,这孝道的一幕,感动了朱元璋。朱元璋虽然强悍残忍,但内心也有他柔软的地方,朱元璋对亲情,尤其对马皇后和太子朱标是很眷恋的,朱元璋生命最后几年,都是朱允炆在精心服侍,因此,朱5璋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温柔善良,博学多才,但缺乏权谋。如何统治庞大的帝国是个问题。所以,老皇帝提前把几个作乱的藩王处置了,当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吓得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和谋士商量,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削藩(削减各地藩王的权利,免除后患),而削藩的主要对象就是燕王朱棣。

燕王常年随朱元璋的大将打仗,很有军事能力,封地北京有自己的藩王武装十几万人,是诸王里面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人。

建文帝继位后,朱棣跑到京城来致贺,见了皇帝极为不敬。当时有文臣卓敬提议,在京城把燕王朱棣解决掉,但建文帝念及叔侄之情不愿意。气的卓敬大喊:父子都反目,何况叔侄,杨广杨坚难道不是亲情父子吗?

朱元璋的祭日,各地藩王来京祭悼,而燕王不敢来。于是,派他三个儿子前来祭奠,以示重视。大臣齐泰建议,把燕王的三个儿子扣为人质挟持燕王,使之不敢作乱;燕王的二儿子朱高勋,彪悍又有武功,颇具野心,日后必成大患,更不能放回去。但是,建文帝还是拒绝了大臣的建议。燕王三个儿子回去以后,燕王大喜,他正在耽心儿子们的安全,正在为自己鲁莽的决定而懊悔。

后来,燕王公开造反,和建文帝的部队交战。建文帝派出的将领是李景隆,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和老朱家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李景隆是个纨绔子弟,很快战败,把皇帝交给他的五十万大军损失干净,百万担粮草尽数被燕王所获,自己空人跑了回来。按律当斩,但建文帝念及旧情,饶恕了他。后来,南京城被燕王攻破时,李景隆做了奸细,破城有功。

皇帝的部队吃了数不清的败仗,慢慢才发现,有一个可以和燕王抗衡的将军盛庸。盛庸以前在李景隆军队任职,和李景隆一起吃败仗,一起逃命,一起经历灰暗恐惧的时刻。

但是,他在和燕王作战时,慢慢摸透了燕王的路子,自己首创了一套战法,使用火枪和毒箭专门对付燕王的骑兵。他在东昌设局,引诱燕王部队,随之展开射杀,燕王损失惨重,大将张玉被射死,兵士死者无数。而燕王身先士卒,却毫发无损,原来,建文帝下密诏不能伤害皇叔性命。就这样,燕王朱棣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然后,组织部队再打,最后,攻破南京当了皇帝。

南京城破,建文帝失踪,朱棣开始大肆报复,比朱元璋更狠,文臣方孝孺被灭了十族。各种酷刑应有尽有!

建文帝追求的是以德治国,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实际也是看上了他的宽厚仁慈。一个仁君执掌皇权,收益的是皇子皇孙和天下百姓。但是,再伟大的君主,也掌控不了身后的事情,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3.靖难之役的影响

朱棣称帝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八日,恢复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爵位。随后恢复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爵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令周、齐、代、岷四王归藩。六月二十六日,成祖取消建文帝之父朱标的兴宗庙号,重新称懿文太子;七月十二日,成祖将朱允炆的三个弟弟由亲王降为郡王;十一月将朱标之子朱允熥、朱允熞废为庶人,囚禁在老家凤阳。

朱棣因为反对建文帝削藩而起兵,为了争取诸王拥戴,还改变祖制给予宗室更高的品级。如按照洪武年间规定,镇国将军(郡王之子)为三品,辅国将军四品,奉国将军五品,镇国中尉六品,辅国中尉七品,奉国中尉八品。而成祖“遂加镇国将军从一品,辅国将军从二品,奉国将军从三品,镇国中尉从四品,辅国中尉从五品,奉国中尉从六品”。

然而由于朱棣自己是武装夺权的,为了保证中央政权稳固,他即位后先将诸边塞王改封于内地,然后逐渐解除诸王的兵权:永乐元年(1403年)削代王护卫及官属;永乐四年(1406年)削齐王护卫及官属,不久废为庶人;永乐六年(1408年)削岷王护卫及官属;永乐十年(1412年)削辽王护卫;永乐十五年(1417年)废谷王为庶人;永乐十九年(1419年)周王见势不妙,主动献还护卫。洪武朝带兵的十三位亲王,永乐朝削去了六个护卫。与此同时,大封靖难功臣,将大批有经验的武臣保留下来,加强中央政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央和诸藩的军事力量对比。

虽然朱棣实现了朱允炆当年的目的,但只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并没有改变祖制;其子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仍然设立了三护卫。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叛乱,再次证明亲王典兵不是办法。亲征平定叛乱后,明宣宗利用其威望,迫使绝大部份藩王交出了护卫,并从各个方面对宗室加以控制。此后,宗室与中央的矛盾逐渐由军事上对政权的威胁转变为大量增加的俸禄对中央财政的压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苞到底有何能耐?为何他死了能让诸葛亮气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当中,当初在桃园结义的三兄弟的结局都不是很好。首先就是大哥刘备,因为不停诸葛亮和赵云的劝阻,执意要打孙权,最后战败。之后在白帝城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诸葛亮,最终羞愧而死。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杀死。张飞急于帮关羽报仇,喝酒后鞭打拿自己的手下,最后反而被自己的手下

  • 馆陶公主为什么不愿意和陈午合葬,而是同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其地位和各个诸侯王相同。馆陶公主是汉景帝姐姐,汉景帝继位后就将刘嫖封为长公主,封移邑是在今河北馆陶,因此就叫她馆陶公主。不过馆陶公主有一件私事让很多不解,她死后遗言称不愿和自己的丈夫陈午葬在一起,而是要跟情夫董偃合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位董偃又是什么人物?这次就来讲

  • 曹操刚入仕途就杀了蹇硕的叔父,他就不怕蹇硕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刚入仕途就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替他捏把汗的事。当时曹操用棒刑将皇帝身边的红人蹇硕的叔父给活活打死。可能很多朋友还不清楚这个蹇硕是谁,蹇硕当时官至上军校尉,手上握有兵权,汉灵帝对他非常宠信,曹操得罪蹇硕想要全身而退基本是不可能的。要不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太尉,可能曹操就要小命不保了。曹操也是年轻气盛,

  • 朱见深为何要肯定朱祁钰和于谦,为他们翻案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人在看一些明朝的历史,发现这个朱见深还是有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了,朱见深这位皇帝非常的肯定了朱祁钰和于谦,还给朱祁钰和于谦翻案了,翻案这事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要做这事是非常非常需要勇气的,搞不好就身败名裂了,那么当时的朱见深为何要这么做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吧!史笔如刀历史自有公论,其实英宗在

  • 朱祁钰如果把皇位让出来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朝的事啊,就不得不说这个朱祁镇,朱祁镇这位皇帝也真的是有意思,作为皇帝竟然被俘虏了,然后了过了不久又被放回来了,朱祁镇其实能力还是有的,就是很奇葩,今天我们做个假设,朱祁镇被瓦刺放回来之后,假如当时的朱祁钰把皇位让出来,让朱祁镇重新上位,那么会出现什么不一样的情况呢?明朝的后续发展会受什么

  • 土木之变明朝几十万大军,为何会被瓦剌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带领的几十万明军,与瓦剌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最终导致朱祁镇被俘,朱祁钰登基。很多人都关心朱祁镇被俘之后的事情,但是,当时明朝也有几十万的大军,为何会被瓦剌几万骑兵打败,甚至连皇帝都被俘虏了?明军被击败的最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朱祁镇,还是明军本身?还是在瓦剌的身上?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揭秘吧。土

  • 明朝十六帝关系表,十六兄弟关系竟然如此密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是真的有太多的网友都在看这个《大明风华》了,厉害厉害,其实槽点很多,但是看的人却越来越多,人气也越来越高了,网友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学一些明朝的历史知识啊,明朝是有十六位皇帝的,那么这个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分别是什么关系呢?其实他们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了,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吧!1、太祖朱元璋(1

  • 洮西之战姜维如何大破曹魏?这起战役对蜀国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当姜维得知司马师病逝的消息后,他觉得此时便是进攻曹魏的最好时机,于是在夏季姜维率领万人攻打曹魏。后来姜维在洮西大破魏军,此役魏军损失惨重,死伤有数万人,后来雍州刺史王经退保狄道。这场战役可以说是蜀国面对魏国难得的一场大胜,那姜维讲究是如何击败魏军的呢?洮西之战的胜利也让姜维的地位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

  • 在三国中后期,刘备为何走向巅峰而曹操总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就不得不说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反正就是死对头,但是纵观这个三国历史,这个曹操的条件还是要优于刘备的。但是到了三国的中后期,大家也应该发现了,那就是条件不好的刘备走上的巅峰,而且精明的曹操却总是失败,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先说刘备,为什么刘备后期崛起呢?这里有刘备

  • 燕国究竟有多厉害,毫无存在感却为何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燕国在战国七雄里面,可以算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了,我们讲到战国七雄的时候,很多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秦国、楚国、赵国这样的国家,他们之间的战争和联盟、往来与对立,但是燕国一说起来似乎就是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始皇这件事情了,除此之外很多人几乎感受不到燕国的存在。但是,能够位列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绝对不可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