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的母亲真的与外孙私通?

武则天的母亲真的与外孙私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80 更新时间:2024/2/12 19:05:34

古代发生的各种令人惊骇的事情并不少,私通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是恐怕还没有人见过祖母和外孙私通的吧?据说,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就是因为与外孙贺兰敏之私通,最终贺兰敏之被武则天处死的。但是这未免太过骇人听闻,究竟这件事情是真是假,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武则天为了除掉贺兰敏之而编造出来的借口呢?

若论中国古时最开放的朝代,非大唐王朝莫属。唐朝的开放,甚至到了令人费解的地步,比如我们最熟知的:唐高宗李治娶了小妈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娶了儿媳杨玉环。而唐朝皇室最匪夷所思的畸恋却既不是“母子恋”,也不是“公媳恋”,而是外祖母与亲外孙之间的奇葩恋情,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个是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杨氏,一个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

《旧唐书》记载:“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蒸”在古代专指与母辈私通,此句翻译过来就是:贺兰敏之年轻英俊,与外祖母荣国夫人有不正当暧昧关系。而且,除《旧唐书》外,《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也有类似记载。

外祖母私通亲外孙,纵观古今,这种说法都算得上是耸人听闻。中间差了两个辈分,祖孙二人之间至少相差了30岁的年纪。而真实历史中,由于荣国夫人晚婚,她更是比贺兰敏之年长了整整63岁。

荣国夫人嫁给武士彠时已经44岁,婚后育有3女,长女武顺下嫁贺兰越石,次女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三女下嫁郭孝慎。而贺兰敏之正是武顺与贺兰越石的亲儿子,荣国夫人的长外孙。

武则天67岁登基为帝,80多岁仍宠幸张易之张昌宗男侍,人们普遍认为她是继承了母亲的风流本性和超强身体,因为荣国夫人与外孙传出绯闻的年纪也是80几岁,而贺兰敏之当时刚过20岁。

无论从年龄角度,还是从伦理角度,笔者在读这段历史时,都对此记载深表怀疑。常言道:“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荣国夫人无子无孙,对外孙格外钟爱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什么在史书中会被写得如此不堪呢?略加思考,不难得出答案。

关于荣国夫人与外孙的绯闻,源于贺兰敏之的死因。史料记载,贺兰敏之是被武则天处死的,罪状之一正是“与外祖母私通”。而根据出土的贺兰敏之墓志铭记载,他其实是死于与武则天的矛盾。

贺兰敏之与姨母武则天真的有什么矛盾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矛盾很大。贺兰敏之的母亲韩国夫人以及妹妹魏国夫人都是因为与唐高宗李治有私情而被武则天害死的,所以贺兰敏之与武则天有着不共戴天的杀亲之仇,而武则天也一直看贺兰敏之不顺眼。

贺兰敏之肆意妄为,玷污太子妃清白,强幸太平公主侍女,武则天却一直没有除之而后快,正是碍于荣国夫人的袒护。武则天虽然权势无边,但毕竟为人子女,还是要给母亲一个面子。荣国夫人溺爱外孙贺兰敏之,所以武则天如鲠在喉只能一忍再忍。

公元670年,荣国夫人薨逝,次年,武则天就处死了贺兰敏之。武则天对外甥贺兰敏之恨之入骨,于是便把最恶毒的罪名全都安在了他的头上,笔者认为,“与外祖母私通”很可能就是武则天的栽赃。

唐朝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性文化最开放的朝代了,在唐朝出现过许多其他朝代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比如李治娶了自己的继母武则天,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放在现代社会,大家也会很惊讶竟然会有这种事情。

不过更令人大跌眼镜的,还有因为“与外祖母私通”而被武则天赐死的大外甥——贺兰敏之。这个故事可不是小编杜撰的,它清清楚楚地被写在了《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里,历史上称贺兰敏之的死是“烝于荣国夫人”,烝在古代的意思就是指与自己的母辈私通,而这个罪名,也是贺兰敏之的姨母武则天亲自给安上的。也就是说,在母亲荣国夫人死后,武则天把自己的母亲和儿子全都给抹黑了,说他们有伤风化关系暧昧。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武则天的母亲杨氏,自小家境殷实,很小的时候就有非常好的读书条件,从小就被培养成一个大家闺秀,举止端庄谈吐不凡。但也因此她瞧不上一般的男子,44岁还是黄花闺女,要知道在古代44岁是可以做姥姥的年纪了。后来她嫁入了武家。据说武士彠曾开玩笑地称自己娶了两个22岁的姑娘。44岁的杨氏非常争气,婚后没过多久就为武士彠生下了三个女儿,虽是女儿但她们每一个都很出色,其中以武珝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最为突出。

武则天继承了母亲杨氏的所有优点,她在母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有非常高的智商和情商。后来武则天做了皇帝,封母亲为荣国夫人,此时杨氏已经八十岁高龄了。虽然已经年过八十,不过荣国夫人还是精力旺盛,她养了许多男宠。也就是在荣国夫人八十多岁的时候,传出了和自己外孙贺兰敏之的丑闻,这个时候的贺兰敏之不过二十岁出头。六十多岁的年龄差很让人怀疑这究竟是不是单纯地造谣。荣国夫人疼爱自己的外孙本是情理之中,怎么史书记录的就如此不堪呢?

翻阅史书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端倪,说起这顶“与外祖母私通”的帽子,就不得不提及他与姨母武则天的一些恩怨。贺兰敏之的母亲和妹妹,都是因为与李治产生了私情而被武则天使手段害死的,所以武则天本来就视贺兰敏之为眼中钉。而一直没有对贺兰敏之出手的原因,主要也是顾忌着杨氏,杨氏非常袒护她的外孙。即使贺兰敏之玷污了太子妃,甚至在宫里强抢宫女,武则天都忍着没有下手。

直到荣国夫人去世,武则天立刻就处死了贺兰敏之。后来就是我们在史书里见到的那样,武则天声称母亲与外孙有染所以赐死了贺兰敏之。但毕竟历史都是人写的,是否是武则天出于怨恨而栽赃母亲和外甥,我们都不得而知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厚照的豹房是用来作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豹房,听上去像是一个养豹子的地方,古代的皇帝权势极大,修建一个养豹子的地方,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就算是修建一个动物园,囊括天下珍奇动物,也不是办不到,然而明朝时期这位明武宗朱厚照修建的豹房,却不仅仅只是表面上听上去那么简单。那么,明武宗的豹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真的有传闻中那样不堪吗?历史上的

  • 李斯原本并不同意陷害扶苏,赵高究竟是有李斯什么把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和赵高联手篡改秦始皇遗诏,还逼死长子扶苏,最后扶持秦二世继位。实际上早期赵高找上李斯时,李斯并不同意陷害扶苏,但后来为什么又答应了呢?难道说赵高手里握有李斯的把柄?实际上赵高只是对李斯说了几句话,就动摇了李斯的想法。如果扶苏继位,李斯很有可能会被替代,或者直接弃用,让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设,但赵高就

  • 汉武帝一共有几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最小的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不解,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但他却选择传位给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导致刘弗陵继位时只有八岁,根本无法独自处理政事。此后还要靠霍光、金日磾等人辅政,依然延用的汉武帝后期政策,全国以休养生息为主。那汉武帝究竟为什么要传位给刘弗陵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段历史,看看汉武帝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立嗣一事,其背后的

  • 曹髦设计除掉司马昭有没有机会成功?差一步就将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曹髦是魏国第四位皇帝,只不过当时魏国真正的掌权者是司马兄弟,曹髦倒是沦为了当年的汉献帝一般,成了一个傀儡皇帝。但曹髦也是有骨气的,他秘密谋划打算除掉司马昭,最后却因为消息泄露惨遭弑杀。其实曹髦才能出众,平日早就看不惯司马兄弟嚣张跋扈的样子,他也知道此事风险极大,但还是愿意冒险一试,说明曹髦是有心改变

  • 商鞅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官职在不同时期也是有不同的称呼的,很多人大概了解一些,比如丞相、太傅、尚书、侍郎等等,而在看一些历史剧的时候,也有出现一些称官职,比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当过左庶长,而白起也当过左庶长,这个左庶长是一种什么官职?商鞅的左庶长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官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

  •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初期太子朱标于公元1392年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之余将皇孙朱允炆立为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后,与齐泰、黄子澄等老臣商议削藩。因燕王朱棣镇守北方,他成为朱允炆头号清除目标,随之发生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夺得大统恢复祖训,朱允炆则不知所踪,但是建文帝剿灭朱棣时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ldquo

  • 元朝为什么十户一把菜刀?大家平时怎么做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菜刀基本上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工具了,平时做菜做饭都是需要用到的,在古代大部分时候也会是这种情况,但是元朝时期就很不一样了,朝廷限制人们拥有菜刀的数量,每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其实是非常不方便的,那元朝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定呢?百姓们平时生活中,又是怎么做菜的?历史上的元朝时期,政府

  • 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石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无字碑相传是武则天立下的,墓碑一般是用来记录墓主人生前所做的事迹,但是武则天却并没有这样做,她为自己立下了一块无字碑,据说是将自己生平事迹,功与过都交给后人去评判,自己不多说任何话。不过,武则天立无字碑当真是这个原因吗?武则天立无字石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石碑有什么用呢?武则天,后世公认的唯一一位

  • 曹操攻下汉中后,为何不乘胜南下消灭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向来是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必争之地,但是也因此会造成一件事情,那就是谁也不会轻易下手,因为一旦下手,另外的势力都可以联合起来进攻自己了。曹操当年攻下汉中之后,却并没有继续追击刘备,没有乘胜南下,这又是为何?曹操没有追击刘备,就又给了刘备喘息的机会,曹操为何要这样做,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汉中市北界秦

  • 曹操运兵道什么时候修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谜团,或者说有一些众说纷纭的解读,比如曹操运兵道。这个运兵道又被称为藏兵道,是曹操下令修建的一个地下军事设施,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这个运兵道能够保存至今,也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了,那么这个运兵道里面都有些什么,曹操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当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曹操运兵道又称曹操藏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