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巴寡妇清是什么人?为什么秦始皇允许她拥有私人军队?

巴寡妇清是什么人?为什么秦始皇允许她拥有私人军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22 更新时间:2023/12/18 10:33:47

古代对于拥有军队的管理,一直都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来说当然只有朝廷才可以拥有军队,即便是王侯将相也不可以私自招兵买马,否则就会被看作是造反,就算是没有兵马,有甲胄也是不可以的。但是,秦始皇时期却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巴寡妇清,就是一位名叫巴清的寡妇,她竟然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而且还是秦始皇允许的,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巴寡妇清原名清,是一个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巴郡枳县女人,由于在嫁入夫家后不久就守寡,所以被人称作巴寡妇清。她靠着夫家祖上传下来的采炼丹砂技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女企业家。

一向惜墨如金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巴寡妇清有着这样的记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在这段话中,司马迁不但将巴寡妇清的生平作了详细的记述,还把他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清楚楚。一个是一统六合,叱咤风云,高高在上的一代帝王;一个是身处穷乡僻壤,靠着丹砂致富的寡妇。巴寡妇清能得到秦始皇如此礼遇?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巴寡妇清富可敌国。

巴寡妇清18岁嫁到夫家,一年后,公公去世,四年后,家里的顶梁柱丈夫也去世了。22岁的清,于是成为了寡妇。她膝下无儿无女,也没有兄弟姐妹。但巴寡妇清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毅然接过了夫家留下的丹砂实业,独自一人承担起了振兴夫家辉煌的重担。经过巴寡妇清的不懈努力,鼎盛时期的她富可敌国。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平定巴蜀后,设置巴郡管理江洲、垫江、阆中、江阳、枳县等六县,这时候的巴寡妇清就已经是巴郡的首富了。

据记载,巴寡妇清家里有仆人上千,徒附家丁多达上万人。所谓“徒附”,也就是指依附地主豪强等有钱人而生活的人。要知道,当时的整个枳县不过寥寥5万人,而在巴寡妇清手底讨生活的人,就占到了五分之一,这个规模即便是现在,也是非常庞大的企业。于是,司马迁由衷地赞叹巴寡妇清“礼抗万乘,名显天下”。

众所周知,秦朝的政策是典型的重农抑商。统治者认为,国家要富强,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农业,保证粮食供应。只要打压商业,那么大部分人就会一心务农,就可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关于这一点,商鞅曾做过这样的论述:“圣人之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巴寡妇清能在这种极度恶劣的重农抑商环境中生存,并创造商业神话,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2.巴寡妇清手握特权。

巴寡妇清不但打造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商业帝国,还拥有近2500人的私人武装,用以保护其丹砂企业的生产和运输,这在秦帝国时期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因为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规定“天下兵器,不得私藏”,在全国大力收缴兵器,命人将兵器全部运到咸阳熔毁。可见秦始皇对兵器都如此忌讳,更不用说允许百姓拥有强大的私人武装。

但巴寡妇清却不但能逾越秦朝律法,还能触犯秦始皇讳莫如深的私人武装问题,建立一支护卫队伍,“用财自卫,不见侵犯”,足见巴寡妇清在当时实力之强大,也足见她在秦始皇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巴寡妇清之所以能在秦始皇的眼皮底下拥有武装,并非是想当然就可以成立的,必定是得到了某种特许,而给她这种特权的只能是一言九鼎的秦始皇了。

3.巴寡妇清皇恩优渥。

巴寡妇清晚年时期,秦始皇怜惜她年岁已高,并念她在乡下孤寡无后,诏她住进皇宫,给以公卿王侯的礼遇,并下令为她修建怀清台。据《长寿县志》记载,怀清台位于长寿县南30里的龙寨山,“周围石基数丈”。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为了专门表彰一个女子,为她修台纪念,这是极为罕见的。

巴寡妇清死后,秦始皇又遵照她生前所愿,将其灵柩运回家乡巴郡,厚葬在了长寿龙山寨。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对一个寡妇如此尊敬呢?

有人说,巴寡妇清太有财富,就像司马迁所说“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实际上,这个说法太过牵强。富有天下的秦始皇,肯定不是觊觎巴寡妇清的财富。要想将她的财富收归,那是易如反掌的事。也有人说,秦始皇要用巴寡妇清的丹砂炼制长生不老药,为自己的骊山陵寝提供朱砂和水银。这个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这和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以及希望死后和生前同样辉煌有一定的关系。

但秦始皇所需朱砂和水银数量巨大,远远不是巴寡妇清一家所能提供的。据史料记载,当时除了巴郡的丹砂外,贵州、陕西等地同样上贡了大量优质的丹砂资源。但是贵州、陕西等地并没有得到这样的优待。

说到底,秦始皇之所以如此对待巴寡妇清,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而且巴寡妇清所葬之处也叫“贞女山”。众所周知,秦始皇的出身一直是一个迷,有人认为他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而非秦庄襄王所生,加上他的生母赵姬早年与吕不韦苟且,后又与嫪毐淫乱,“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以至于酿成政变。

秦始皇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不得不囚禁了赵姬,杀了她和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同时将嫪毐满门抄斩。这件事一直是秦始皇的心病,对他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影响。因此,他制定了许多严惩淫乱行为的法律,并大力表彰女人的贞洁行为,而巴寡妇清恰好符合贞女的这个道德标准,是当时遵守女规道德的清美忠贞之女。因此巴寡妇清才会被秦始皇树为道德标杆,受到秦始皇的尊重,并彪炳史册。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宣宗李忱真的是傻子吗?他为何要装疯卖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的皇帝,似乎自从唐玄宗李隆基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出名的皇帝了,但是唐朝的历史毕竟并没有就此结束,只不过是最强盛,最盛世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然而在后世,还是有一位皇帝,他被后人称为“小太宗”,其能力之强,从这个外号中就可见一斑了。但是历史上却还有另外一种形象,那就是这个皇帝他

  • 武则天的母亲真的与外孙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发生的各种令人惊骇的事情并不少,私通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是恐怕还没有人见过祖母和外孙私通的吧?据说,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就是因为与外孙贺兰敏之私通,最终贺兰敏之被武则天处死的。但是这未免太过骇人听闻,究竟这件事情是真是假,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武则天为了除掉贺兰敏之而编造出来的借口呢?若论中国古

  • 朱厚照的豹房是用来作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豹房,听上去像是一个养豹子的地方,古代的皇帝权势极大,修建一个养豹子的地方,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就算是修建一个动物园,囊括天下珍奇动物,也不是办不到,然而明朝时期这位明武宗朱厚照修建的豹房,却不仅仅只是表面上听上去那么简单。那么,明武宗的豹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真的有传闻中那样不堪吗?历史上的

  • 李斯原本并不同意陷害扶苏,赵高究竟是有李斯什么把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和赵高联手篡改秦始皇遗诏,还逼死长子扶苏,最后扶持秦二世继位。实际上早期赵高找上李斯时,李斯并不同意陷害扶苏,但后来为什么又答应了呢?难道说赵高手里握有李斯的把柄?实际上赵高只是对李斯说了几句话,就动摇了李斯的想法。如果扶苏继位,李斯很有可能会被替代,或者直接弃用,让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设,但赵高就

  • 汉武帝一共有几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最小的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不解,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但他却选择传位给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导致刘弗陵继位时只有八岁,根本无法独自处理政事。此后还要靠霍光、金日磾等人辅政,依然延用的汉武帝后期政策,全国以休养生息为主。那汉武帝究竟为什么要传位给刘弗陵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段历史,看看汉武帝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立嗣一事,其背后的

  • 曹髦设计除掉司马昭有没有机会成功?差一步就将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曹髦是魏国第四位皇帝,只不过当时魏国真正的掌权者是司马兄弟,曹髦倒是沦为了当年的汉献帝一般,成了一个傀儡皇帝。但曹髦也是有骨气的,他秘密谋划打算除掉司马昭,最后却因为消息泄露惨遭弑杀。其实曹髦才能出众,平日早就看不惯司马兄弟嚣张跋扈的样子,他也知道此事风险极大,但还是愿意冒险一试,说明曹髦是有心改变

  • 商鞅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官职在不同时期也是有不同的称呼的,很多人大概了解一些,比如丞相、太傅、尚书、侍郎等等,而在看一些历史剧的时候,也有出现一些称官职,比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当过左庶长,而白起也当过左庶长,这个左庶长是一种什么官职?商鞅的左庶长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官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

  •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初期太子朱标于公元1392年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之余将皇孙朱允炆立为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后,与齐泰、黄子澄等老臣商议削藩。因燕王朱棣镇守北方,他成为朱允炆头号清除目标,随之发生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夺得大统恢复祖训,朱允炆则不知所踪,但是建文帝剿灭朱棣时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ldquo

  • 元朝为什么十户一把菜刀?大家平时怎么做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菜刀基本上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工具了,平时做菜做饭都是需要用到的,在古代大部分时候也会是这种情况,但是元朝时期就很不一样了,朝廷限制人们拥有菜刀的数量,每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其实是非常不方便的,那元朝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定呢?百姓们平时生活中,又是怎么做菜的?历史上的元朝时期,政府

  • 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石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无字碑相传是武则天立下的,墓碑一般是用来记录墓主人生前所做的事迹,但是武则天却并没有这样做,她为自己立下了一块无字碑,据说是将自己生平事迹,功与过都交给后人去评判,自己不多说任何话。不过,武则天立无字碑当真是这个原因吗?武则天立无字石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石碑有什么用呢?武则天,后世公认的唯一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