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名将冯异是怎么死的?

东汉名将冯异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62 更新时间:2024/1/31 10:25:54

我们知道,唐朝时期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东汉时期,也有云台二十八将,他们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都是跟随皇帝,在建立新王朝当中有很大贡献的人,唯一不同的是,云台二十八将都是大将,凌烟阁功臣是文臣武臣都有。而在云台二十八将当中,有一个叫做冯异的将军,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大将他的生平吧。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

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

“披荆斩棘”、“坐树不言”、“畏天知命”、“以逸待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都与一个人有关。他,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他,是“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三位的征西大将军。他就是夏阳侯冯异。

冯异,出生年月不详,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中最杰出的一个。冯异原本是王莽政权中的一名地方官员,刘秀进攻颍川的时候,他故意被刘秀活捉,然后劝说颍川五县投降刘秀,此后一直为刘秀坚守父城,拒不投降更始政权。后来,刘秀任司隶校尉,经过父城。冯异立即开门奉献牛酒迎接,被任命为主簿,跟随着刘秀南征北战的日子便开始了。

更始皇帝刘玄即位后,忌妒刘秀哥哥的刘縯名望,找个罪名杀掉了刘縯。此时尽管已经经过了昆阳之战,刘秀立下了盖世奇功,但在刘玄和更始众将面前不敢显露悲戚之情,更不敢居功自傲,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这份屈辱和仇恨化为动力,只有这样日后才能为自己的哥哥报仇雪恨。处境悲伤的刘秀,经常得到冯异的宽慰,并趁机进言,劝刘秀乘机收揽人心以发展自己的势力。吓得刘秀说:“卿勿妄言。”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秀决定放手一搏。

此后,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到邯郸后,巡行各县,审理释放囚徒,抚养鳏寡。冯异还暗中调查各郡太守对于刘秀是否同心,对刘秀可算是忠心耿耿,是个实干家,当时刘玄想派刘秀去巡抚河北,遭到众将的反对。刘秀为人光明磊落,为人处事是弱项,求人办事更不是他的强项,他劝刘秀结好左丞相曹竟父子,这次还就用上了,在曹竟的努力下,刘秀终于脱离了刘玄的控制,渡河北上。此后,冯异随刘秀击破王郎、大败铁胫农民军,平定河北,因功被封为应侯。

刘秀被迫东奔西跑,这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冯异一直就在身边。他们从蓟县开始向东南驱驰,风餐露宿,冯异毫无怨言,为的就是能够辅佐刘秀建立霸业。冯异不仅带兵有一套,还相当有谋略,善用谋略,料敌决胜,治军严明。尤其是冯异平赤眉、定关中之功,深得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冯异平定关中之后,曾有人言冯异有为“关中王”之心,而冯异本人也颇不自安,提出要留妻子于洛阳,但光武帝则对此流言毫不在心,命冯异带家眷一同回关中,表示了对冯异的极大信任。

冯异作战的特点,不急不躁,攻心为上,稳健沉着,减少风险,事实上后来战胜赤眉用的就是冯异说的这个办法。冯异和赤眉军在华阴遭遇,双方相持六十多天,接战数十次,赤眉五千余人归顺冯异,刘秀加封冯异为征西大将军。但冯异相当冷静,知道赤眉战斗力强悍,恰在此时大司徒邓禹引兵向东,遇到了冯异。邓禹在关中征战多年,屡次败于赤眉,他邀功心切,要求与冯异共同进攻赤眉。邓禹是刘秀的同学,关系好的不得了,冯异心知肚明,他为了避免内部矛盾,没有坚决抵制邓禹的意见,结果被赤眉打得大败,虽然战败,冯异依旧没有气馁,也没有忙着去指责邓禹,反而自己积蓄力量,招集散兵,与赤眉军约定好日期后再战。

为何这么多人称冯异为“大树将军”,这个称呼又是从何而来呢?原来,冯异为人谦虚,从不自矜功伐,出行的时候与别的将军对面相逢,就带开马车让路。他带领的部队行止进退都有标志性的旗帜,号令分明,在各部队中号称整齐。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坐在一起,总是争说自己的功劳,冯异却常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部队里送他个美称“大树将军”。攻入邯郸后,给将领们重新分配任务,对部队也重新安排部署。这时,下级兵官都说愿意在“大树将军”麾下。光武帝因此很推崇他。

此后,冯异一直在陇右征战,往往是一边作战,一边抚民,既是军队将领,又代行太守职务。光武帝建武十年,在进攻落门的时候,冯异病逝,一代将星陨落在落门。他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知战略又知战术,既能征惯战又无比忠诚,既能够上阵厮杀又能够运筹帷幄,他还颇知做人之道,和同僚众将处得相当不错,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他死得太早。建武十年,冯异与诸将攻落门,落门尚未攻下,冯异便病死于军中。刘秀得知后,赐谥号为节侯。天妒英才,冯异这颗军事天才就这样陨落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朝基层官员待遇如何?工资低还有可能随时被辞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官员在朱元璋时期可没那么轻松,特别是对于基层官员来说,俸禄偏少,而且晋升渠道几乎没有。朱元璋对付贪官污吏很有一手,说朱元璋残暴基本上都是在他对待官员方面的作为,对百姓还是比较公正的。不过明朝此后也出过几位不怎么负责的皇帝,所以此时部分官员相对来说能过上一段好日子。不过明朝的内部运转体系,在常年的

  • 司马懿没有夺权曹魏政权也难以持久,曹爽和曹芳矛盾难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夺权使得曹魏政权走向灭亡,不过当时魏国内部局势也不算健康,完全是由曹爽一人把持朝政,而且曹爽根本不把曹芳放在眼里,其行为早已触动皇权。所以就算司马懿没有发动政变,等曹芳长大后,和他曹爽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两人必定会上演一场夺权之争。曹芳毕竟不是曹睿的亲身儿子,因此曹爽的顾忌也少了许多,群臣

  • 秦始皇到底是叫嬴政还是赵政?如何区分这两个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嬴政,是我们用来称呼秦始皇的名字,很多人也已经习惯了用这个名字来称呼他,但是在先秦时期,姓和氏两样还是需要区分一下的,一个人的姓和他的氏是不一样的,称呼起来和现在的称呼也不一样。那么,究竟秦始皇是应该叫做嬴政,还是应该叫赵政呢?嬴政和赵政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现在基本上都叫嬴政了?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赵

  • 雍正将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这到底是个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年羹尧一夜之间便从雍正皇帝的宠臣变为罪臣,不仅是被削官夺爵,最后还赐令自尽。当雍正皇帝发现年羹尧已经渐渐脱离自己掌控,并且不把皇权放在眼里时,也就注定他的好日子基本要走到头了。雍正借年羹尧把“朝乾夕惕”写成“夕惕朝乾”一事向他发难,解除了他川陕总督一职

  • 马嵬驿兵变死的不是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长久以来,我们都知道,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最终其实是下落不明的,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是死在了马嵬坡,还是没有死,亦或是逃到了日本,这些结果最后其实都没有确切的证据,不然的话就不会还流传有这么多关于杨贵妃下落的传言了。不过还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其实当年死在马嵬驿兵变的其实根本就不是杨贵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刘禅两立张飞女儿为皇后是出于真心吗?背后有着怎样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一生共有两位皇后,而这两位皇后刚好都是张飞的女儿。其实皇帝要立谁为后,是他的自由,一般大臣很难干预,不过这种事发生在刘禅身上就要另说了。刘禅虽然是刘备长子,此后继承为帝,但他手中并没有多少皇权,他的婚姻也都是由外人替他包办。这也导致刘禅此后的婚姻可能会遇到挫折,毕竟感情是很难勉强的,至于刘禅最真

  • 天子守国门到底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句话,内容就是“天子守国门”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小编听说过这句话,但是也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下吧!天子守国门的意义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忧和外患对中央政

  • 李成器为何要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皇子们来说,皇位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了,生活在皇家的人,为了夺得皇位,可以不择手段,即便是杀掉自己的亲人也在所不惜。但是唐朝时期却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人,但是为什么他居然坚决要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自己对这个皇位没有任何的想法呢?一、一个教训。这个教训就

  • 刘伯温有师父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刘伯温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神人”了,不过这个“神人”其实大部分还是因为有民间对他的推崇,或者说是一种崇拜性的神化,将他说的堪比诸葛亮。不过,厉害的人是如何成为这样一种厉害的样子的呢,他是不是有师父教给了他很多技能?刘伯温的师父究竟是什么人,能够有这样一

  • 安禄山为何会造反?这其中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安史之乱,相信小伙伴对这段历史绝对不会陌生了。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统治末年至唐代宗初年有唐朝著名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所发起的战争,是一场与唐朝政府争夺统治权的一场内战,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当初安禄山为什么非要造反呢?事实上如果是你也处于当年安禄山那个处境的话,也会选择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