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西逃过程中带了多少人?路上住在哪里?

慈禧西逃过程中带了多少人?路上住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01 更新时间:2024/2/3 22:44:58

公元1900年6月21日,此时的八国联军已经攻下了大沽炮台,清政府一反常态发布诏书动员各地区督抚积极备战以及彼等决一死战,这诏书也被称之为宣战诏书。本来是想着让这些列强们见识一下大清国真正的国威,那曾想到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八国联军就已经兵临北平城下。

此时京城虽尚有守军八万,虽数倍于敌军,但是慈禧对于京城防守已无信心,8月15日慈禧决定出逃做“暂避之计”,此时朝中已乱,西行队伍临时拼凑除光绪皇帝和皇后隆裕,大阿哥溥儁、御前大臣王文韶、刚毅等人随行外,大部分王公大臣和宫中女眷都留在京城。

对于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清朝史书将其美化成“西狩”,对于逃亡路上的种种也鲜有提及,反倒是野史、杂记等记载的颇为详细,其中时任怀来知县的吴永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比较详细的记录了“太后西行”这段历史。

七月二十三日,怀来知县吴永接到紧急公文,上盖有延庆州州印,方得知太后一行仅距怀来县十余里,随行人员,皇太后、皇上、庆王、礼王、肃王等人,且有神机营、虎神营、武卫军等护驾共约千余人。

这时的慈禧太后已经较出逃之初条件有所改善,路过延庆州时得到一些补给,延庆知州秦奎良也将轿子献给太后,但吴永见驾时太后一行人依旧狼狈不堪。

太后布衣椎髻,皇上身穿半旧元色细行湖绉绵袍,宽襟大袖,上无外褂,腰无束带,发长至逾寸,蓬首垢面,憔悴已极。

此时怀来县已被义和团所困,吴永脱困而出前来迎驾且献上米粥、鸡蛋、水烟、御寒衣物等让慈禧颇为欣慰,此时溃散的残兵聂士成部千余人也被马玉昆收编,驻防怀来县城。

七月二十五日,西行队伍黎明时分从怀来出发,知县吴永被委以重任前站督办粮草,路上又有甘肃布政使岑春煊率兵勤王且携带饷银数万加入队伍,慈禧一行人安全得以保障,但沿途兵荒马乱无从觅食,仅能勉强得一饱。

七月二十七日,行至宣化停留数日,住在宣化财主贺家,方得喘息补给,宣化驻跸期间发生了几件大事。

首先,光绪帝下了罪己诏,并着令留京的王公大臣和洋人交涉办理善后事宜,同时下令解散义和团。

其次,为了顺利出逃,慈禧下令圣驾经过,沿途十里以内,豁免本年丁粮。

最后,怀来知县吴永因接驾劳苦功高升为知府,宣化县知县陈本也得刚毅保奏,留军机处备案。

十一日,宿代岳镇。十三,过雁门关。十四,至崞县,宿原平镇,十五日至忻州,十六日至阳曲县,十七日抵达太原。

此时的慈禧较逃亡之初条件已大为改善,“入山西境后,威仪日盛,抵达太原后更是以抚署为行宫,堂皇壮丽,略有宫廷气象。”

慈禧在太原驻跸二十一天后再度起驾,九月初四圣驾抵达西安,从逃亡之日算起已经奔波了73天。

在西安慈禧又过上了奢靡的生活,两宫一天的开销就超过200两,在西安驻跸一年的时间,在京城的李鸿章已经促成议和并签订了《辛丑条约》,随着局势的稳定,慈禧终于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此时回宫的队伍已是数万人马,从西安到北京沿途也建好了富丽堂皇的37座行宫。

最后再说说在慈禧“西狩”路上备受重用的怀来知县吴永,他口述的《庚子西狩丛谈》一书成为了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吴永本人在两宫回鸾后被授予为广东高廉钦兵备道,兼统潮普等八营,督办高州清乡事宜,并未得到重用,也没什么实权,民国初年,他去托关系,曾任山东提法使,病逝于1936年。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没有岳飞?其中武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是宋理宗钦定的宋朝功臣,其中北宋16位,南宋8位,而这24人中武将仅有5位,他们分别是韩世忠、曹彬、潘美、曹玮和李继隆。但要说宋朝最著名的武将,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岳飞,为什么岳飞没有入选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呢?实际上还是因为当时岳飞身背千古奇冤,所以没办法入选。宋理宗的选择明显是偏向文

  • 齐桓公五个儿子谁的成就最高?齐昭公受认可度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有五个儿子先后在齐国担任国君,这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齐桓公带领齐国称霸,但他晚年却成了夺嫡的牺牲品,十分凄凉。这五位国君中,似乎也只有齐昭公的评价和受认可度比较高,齐昭公在位共20年时间,齐国还算稳固发展,对外也同晋国、宋国、鲁国、郑国等七国结为同盟。实际上齐国的这场动乱将其元气大伤,稍微处理

  • 为何历朝历代都会修长城清朝却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长城作为古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自从战国时期修建之后,秦朝将几个断开的长城连接在一起,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来,历朝历代基本上都会对长城进行修建,用来抵御北方的外族人,但是为什么到了清朝时期却不修长城了?清朝没有修长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觉得没有必要,还是不想修了呢?长城兴起于春秋战

  • 明孝宗为何会英年早逝?明孝宗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8年时间。明孝宗继位后大力整治贪腐,想要扭转朝政现状,驱逐奸佞。他启用多名忠臣,励精图治,开创了“弘治中兴”局面。明孝宗年仅35岁就驾崩,可谓是天妒英才,而明孝宗的真正死因此后也成了一个谜。后人对于明孝宗的评价很高,甚至拿来跟汉文帝、宋仁宗

  • 顾太清有哪些成就?顾太清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顾太清是清朝著名女文人,有着“清代第一女词人”之称。顾太清才华横溢,专攻诗词歌赋,并且造诣颇高。顾太清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她著写了《红楼梦》的续书《红楼梦影》,得到了较高的评价。顾太清嫁给乾隆皇帝五子永琪之孙,生有四子三女,其中有几位长大后都大有作为。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

  • 张议潮为何不把归义军传个儿子张淮鼎,而要传给侄子张淮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张议潮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哦,话说当时安史之乱之后,故事还在发生,这其中归义军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席位,话费了很大的力气打版图归还了大唐,但是之后就衰败了,但是张议潮最后把这个归义军传给了侄子张淮深,但是却没有传给儿子张淮鼎,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自安史之乱

  • 郭嘉的十胜论是什么?帮助曹操打赢关键一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郭嘉是东汉末年,曹操身边的谋士。喜欢郭嘉的人有很多,后人对于郭嘉也有着很高的评价,甚至有“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的确有可能改变三国的走向。当年郭嘉自创十胜论,帮助曹操战胜袁绍,打赢了关键的官渡之战,那这个十胜论到底有和厉害之处呢?其实这是一篇用来鼓舞

  • 傅友德为何在朱元璋面前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杀掉自己的开国功臣的皇帝不少,其实他们最担心的无非就是这些功臣最终会功高盖主,以至于盖过了自己的风头,明明自己才是皇帝,但是存在感却不如一个臣子,这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而死在朱元璋手里的他的开国功臣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傅友德。傅友德是什么人,他又是怎么死在朱元璋手里的呢?西汉名将韩信

  • 宋徽宗的女儿为什么不叫公主,而是叫帝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以来,皇帝的女儿被称作公主,这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除了一些非汉人统治的时期,称呼的习惯与汉人不同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宋朝时期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称呼,帝姬,比如很有名的柔福帝姬,她是皇帝的女儿,但是为什么不被称为公主,却要被称作帝姬呢?帝姬这个称呼是谁发明的,为何宋徽宗的女儿要有这样一个

  • 宋徽宗艺术造诣有多高?堪称史上皇帝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宋徽宗是古代少有,在艺术方面有着极高造诣和成就的皇帝。宋徽宗上位后,由于自己十分喜爱绘画,因此推动了很多利于发展绘画艺术的政策。宋徽宗还自创过一种字体,被命名为“瘦金体”,也正是因为宋徽宗在书画和诗文方面的超高成就,导致很多人都忘了他其实是一位亡国皇帝。好像大家对宋徽宗都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