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天祥投降条件那么简单,为何忽必烈还要杀他?

文天祥投降条件那么简单,为何忽必烈还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70 更新时间:2024/1/3 15:44:52

说到文天祥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惨的,但是他却一直活在人们心中,他真的是非常的厉害,是宋末三杰之一,在江西和广东抗元,最后虽然被俘但是宁死不屈,其实文天祥当时有个说法,就是文天祥可以投降,但是必须让忽必烈答应他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也非常的简单,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文天祥最后还是被杀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吧!

公元1278年11月,元军攻入广东潮阳县境内,文天祥仓促率军与元军将领张弘范交战,结果兵败被捕,文天祥想吞药自杀却未能如愿,最后被士兵押送到张弘范的面前。

当时,左右官员都命文天祥向张弘范行跪拜之礼,但文天祥却傲视不屈,张弘范很佩服他的气节,便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并带着他一起来到厓山观战。

随后,张弘范要求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却回答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这可能么!”

后来,架不住张弘范强迫索要书信,文天祥在经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便写下名传千古的诗歌《过零丁洋》给张弘范,以示答复,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97年2月,张弘范率领的元朝军队在崖山大败张世杰的南宋军队,这一战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张世杰随后也溺水身亡,南宋就此覆灭。

厓山之战后,张弘范特意在军中置酒宴犒军,并再次对文天祥劝降:“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却留着泪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

张弘范自知无法招降文天祥,便派人将其护送到京师,交给忽必烈处理。在路上,文天祥一心求死,所以连着绝食八天,却最终还是没有死成,这时文天祥的求死欲望也就降了下来,他开始正常吃饭,并决定和元朝斡旋到底。

等到文天祥来到京师后,恰逢忽必烈正在大范围搜寻有才能的南宋官员,于是王积翁便趁机向忽必烈力荐文天祥,表示整个南宋都无人出其右。忽必烈听后大为震撼,便派王积翁前去劝降文天祥。

面对王积翁的劝说,文天祥回复了这样一段话:“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倘若元廷真愿宽赦我,那就让我出家做一个江湖道士了此残生,这样将来还可以以顾问身份为元廷效力。但是,如果现在立即给我高官,这不仅让我对不起那些为国家而牺牲的同僚,更是让我把自己平生所信奉的东西都给丢弃,这样的我又有什么用呢?

从这层意义上说,文天祥给忽必烈提出的要求,就是放他到外面出家做一个脱离尘世的道士,不再过问朝廷政事。至于将来,必要时他可以以道士的身份来给忽必烈提一些治国的建议,兼任忽必烈的顾问,这就像当年的丘处机对于成吉思汗一样。

王积翁听了文天祥的话,也觉得有道理,毕竟文天祥内心的忠义二字,也是需要时间来磨平,总不能让人家一转身就背信弃义,那也实在太无耻。所以事后王积翁便联合十个原先的南宋官员,一起向忽必烈求情,希望能够释放文天祥,让他出家做一名道士。

忽必烈本想同意,结果这时候一个叫做留梦炎的大臣站出来反对。

这位留梦炎和文天祥一样,都曾是南宋的状元郎,后来文天祥担任右丞相,而这位留梦炎则担任左丞相。但后来在元军进攻杭州时,文天祥选择誓死抗元,而留梦炎则率众投降。

投降元朝的留梦炎为忽必烈鞍前马后地忙碌,还亲自劝降了一大批南宋官员,由此他自己也做到了元朝丞相的位置。

因为文天祥与留梦炎的共同经历和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留梦炎自然对文天祥充满怨恨,他害怕文天祥将来会取代自己的位置。

所以,在忽必烈有心要释放文天祥时,他便跑出来对忽必烈说了这样一番话:“你今天释放文天祥,明天他又跑到南方号令江南义士抗元,这置我们于何地呢?”潜台词就是不要因为一个文天祥,就将我们这些积极归降的人置于尴尬位置,否则我们会寒心的。

由此,忽必烈便决心不释放文天祥,而是逼他投降,否则就处死。最终,文天祥在经受了长达三年的各种劝降以及五花八门的酷刑后,选择英勇就义,从而兑现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承诺。

至于这位留梦炎,虽然对元朝有着天大功劳,但无论是元代官修《宋史》,还是明初编订的《元史》,都没有留梦炎传记,他如同遗臭万年的秦桧一样,其为后人所不齿。后来乾隆更是下令,凡留姓子孙参加科举考试,均需先声明非留梦炎后代,才有考试资格。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其实是被逼无奈?为什么要这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由安禄山发起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不过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安禄山狼子野心想要造反,篡权夺位。但是如果能结合其他的史料记载,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安禄山为什么要反?只是因为他的野心吗?其实如果综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安禄山的经历来看,或许会发现,其实这是安禄山唯一的选择

  • 武则天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亲姐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咱们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虽说武则天没有像唐太宗与康熙那样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誉,但综合来讲也算是一代明君了。抛开政治不谈,武则天的私生活一直充满着争议,这也大概就是因为再她死后所立的功绩碑是一座无字碑的原因了。晚年的武则天反思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而最让她痛心的

  • 朱元璋为何要对自己儿子用髡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元璋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真的不简单,可怕的很,小编对朱元璋的感觉就是他不停的在杀人,不管好人坏人都杀了,不过这只是小编的印象啊,真正朱元璋是什么样的小编不知道,最近又看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朱元璋啊竟然对自己的儿子用了髡刑,我的个妈呀,这也太狠了吧,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

  • 汉桓帝为什么要把皇权下放给宦官?导致东汉陷入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汉桓帝刘志是东汉第十位皇帝,在位一共21年时间。这个时长仅次于刘秀和汉献帝,不过严格来说汉桓帝并不算一位合格的皇帝,虽然他曾让人寄予厚望,但最后却满是失望。汉桓帝继位后,由梁太后垂帘听政,梁冀掌管各项大权。此后汉桓帝联合宦官将权臣梁冀铲除,并清理掉其党羽。汉桓帝接下来终于可以亲政,但他却把皇权下放给

  •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他找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的下落一直都是一个历史迷题,明朝十六位皇帝,有三个人的陵墓都不在明十三陵,但是这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有陵墓,唯独建文帝朱允炆没有。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之后朱允炆就下落不明了,而关于他的下落,各种说法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连通明朝与外界,其实都是次要目的,主要的还是

  • 张飞坐骑是什么马?比赤兔更加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三国中最出名的战马,肯定就是赤兔马了。赤兔最早是吕后的坐骑,后来曹操将它赠与关羽。据说赤兔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是马中极品。此后“赤兔”二字一直都是神驹的代表,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赤兔虽然厉害,但三国中还有一匹战马同样出色,它就是张

  • 吴起功劳那么大为何最终还是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吴起很多人都会想到“吴起变法”,这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变法,而且在吴起的带领下,魏国建立起了让其他国家闻风丧胆的魏武卒,后来到了楚国,吴起依然是出力非常多,说是战功赫赫也毫不为过。然而,吴起为何会从魏国逃往楚国?而且他一生功劳那么大,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可最终为何还是会惨

  • 汉武帝和李延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妃子,她长相非常美丽,但是在自己病重,汉武帝想要来探望的时候,她却果断拒绝了,因为她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在皇帝心里,即便是汉武帝来看了她,那见到的只有她的病容。这个妃子就是李夫人,而李夫人有一个乐师哥哥李延年,当初正是李延年向汉武帝推荐了自己的妹妹。不过,后世也有传闻,说汉武帝

  • 齐桓公为一女人攻打蔡国,却成为后人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虽是春秋五霸之首,但他也做过令人捧腹之事。例如,齐桓公就曾因为一个女人要出兵攻打蔡国,而且还是联合其他多国一起讨伐蔡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从这件事也能看出齐桓公是一个要面子之人,不过话说回来,蔡穆侯擅自把齐桓公的女人嫁给了别人,换做任意一个诸侯国的君主恐怕就接受不了这样的事。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

  • 曹操有多节俭?吃饭的时候只有一个肉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每顿饭会吃什么样的菜?如果不了解曹操这个人的话,可能很多人的想象中,会是皇帝级别的那种待遇,顿顿都是好菜,但是如果有一些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曹操这个人其实是非常节俭的,相比人们想象中的那种状态,曹操可以说是简朴至极。那么他究竟节俭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一起来看看这些例子你就知道了。曹操算是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