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功劳那么大为何最终还是惨死?

吴起功劳那么大为何最终还是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9 更新时间:2024/1/17 4:46:09

说到吴起很多人都会想到“吴起变法”,这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变法,而且在吴起的带领下,魏国建立起了让其他国家闻风丧胆的魏武卒,后来到了楚国,吴起依然是出力非常多,说是战功赫赫也毫不为过。然而,吴起为何会从魏国逃往楚国?而且他一生功劳那么大,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可最终为何还是会惨死?

吴起是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名将,在历史上和孙武并称孙吴,是兵家两位集大成者之一;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能傲视群雄成就霸业,吴起功不可没,正是在吴起的连番打击之下,秦国丧失了整个河西之地,战略空间急剧缩小,被压迫在洛水以西动弹不得,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新军大破秦军五十万更是让秦国雪上加霜。

不过其后吴起在巅峰时期却突然弃魏奔楚,使得魏国失去了一位天才的统帅,《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对吴起出走的原因交代得很清楚,简单点说就是吴起热衷于功名,魏国国相公叔痤害怕吴起和他争位,于是设计陷害和排挤了吴起,使得魏武侯不再重用吴起,吴起无奈之下只能离开魏国前往楚国,那么战功赫赫的吴起,为何却被逼远走楚国?公叔痤:不能全怪我,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简单,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魏文侯在称霸的同时,国内两股势力的争斗也随之悄然而起,这就是鬼谷学派和西河学派之争,其中鬼谷学派以平民出身之人为主,比如魏文侯前期深受重用的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就是出自鬼谷学派,而西河学派则由孔子弟子子夏在魏国夺取河西之地并设立西河郡后来此讲学而创立,他的弟子众多,其中公羊高、谷梁赤和段干木等人为其中翘楚,甚至魏文侯也拜子夏为师。

子夏虽是孔子弟子,但是他的思想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在主张恪守礼仪的同时,西河学派还融合了法家的权谋之术,它的核心思想是经世济用和忠于君王。魏文侯前期用人只重能力不重出身,所以平民出身的李悝、吴起、乐羊等人纷纷受到重用,可以说鬼谷学派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但是等到霸业初成,西河学派的思想却极大地迎合了魏文侯的统治需求,如此一来,魏国国内两种思想的碰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和鬼谷学派吸引平民不同,西河学派注重出身,为魏国培养了一大批公卿贵族出身的人才,其中以公叔痤和公子卬为代表人物,在魏文侯和魏武侯的扶持下西河学派出身的人才逐渐在魏国占据了上风,反观鬼谷学派,随着李悝、乐羊、翟璜等人的去世,吴起一人独木难支,在和西河学派的争斗中处于下风并逐渐衰弱了下去。

对于魏文侯和魏武侯这样的上位者而言,争霸和打天下自然要靠鬼谷学派,但是稳固统治却是西河学派更符合自身的利益,何况鬼谷学派大部分都是来自魏国之外的人才,而西河学派培养的却是出身于魏国的人才,自然更能得到重用。

所以公叔痤的陷害和排挤只是诱因而已,没有公叔痤还会有别人一样会排挤吴起,吴起被逼远走楚国的真正原因在于鬼谷学派在魏国的式微和没落,只要这样的局面不改变,不再得势的吴起离开魏国其实是早晚的事。

西河学派在魏国全面占据上风,对魏国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自此魏国朝堂平民出身的人很难再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吴起弃魏奔楚也是魏国人才流失的开始,魏惠王时期的公孙衍和张仪纷纷步其后尘,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战国的格局,如果吴起仍受重用,秦国将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公孙衍、张仪等人如能在魏国一展抱负,秦国又何谈崛起。

春秋中期以后,晋国在以“尽灭群公子”“灭公族”等手段打击国君近亲势力、加强国君权力时,楚国才开始任用公子执政。公子执政的初期,确实起到了强化王权的作用。但这实际是一种落后的任人唯亲的制度,其结果形成了王权旁落、大臣太重、封君太重的弊病。

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内形势混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竟不可思议地发生了楚国国王为“盗”所杀的事情。公元前401年,公子类继承父位,遂为楚悼王。国内形势不容乐观,国外形势也越来越不好,北方三晋逐步强大,渐渐威胁到楚国。

就在此时,著名政治家吴起从魏国来到了楚国。

吴起是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81年。年轻时,吴起外出游学求仕,散尽家财却终未成功,为邻居所嘲笑。一怒之下,他杀掉嘲笑者30多人后逃到鲁国,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修习儒学。

数年后,得知母亲去世,吴起觉得自己还没有实现理想,就没有回去参加葬礼。曾参看重孝心,很不满意吴起的行为,就将他赶出了师门。于是,吴起又改学兵法。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夫,娶齐女为妻。齐国攻打鲁国时,为得到鲁国国君的信任,他“杀妻求将”,带兵打败了齐国,崭露头角。立下了功劳的吴起因杀妻受到了旁人的诋毁,鲁君罢用了他。

吴起听说魏文侯是个贤君,正任用李悝变法,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就来到了魏国。

到魏国后,吴起被重用为大将,驻守河西地区,还与李悝等人一同主持魏国的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

在军事改革和实践方面,吴起的改革成果十分显著。他训练兵士非常严格,且十分有方法,创立了武卒制。吴起的思想兼容儒、兵、法各家之长,他主张为政应该“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在吴起的主持下,魏国“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大大地增强了国家实力,使秦国不敢向东发展,韩、赵两国不得不“宾从”于魏。看来,吴起对魏国的振兴起了重大作用。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后,吴起继续留在魏国,辅佐继任的魏武侯。约在公元前390年,由于大臣王错的排斥,吴起不得已弃魏至楚。

他曾在魏国帮助李悝进行变法,而且在打击秦国方面功劳很大。楚悼王久闻吴起的大名,在公元前382年任他为令尹,让他主持变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和李延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妃子,她长相非常美丽,但是在自己病重,汉武帝想要来探望的时候,她却果断拒绝了,因为她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在皇帝心里,即便是汉武帝来看了她,那见到的只有她的病容。这个妃子就是李夫人,而李夫人有一个乐师哥哥李延年,当初正是李延年向汉武帝推荐了自己的妹妹。不过,后世也有传闻,说汉武帝

  • 齐桓公为一女人攻打蔡国,却成为后人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虽是春秋五霸之首,但他也做过令人捧腹之事。例如,齐桓公就曾因为一个女人要出兵攻打蔡国,而且还是联合其他多国一起讨伐蔡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从这件事也能看出齐桓公是一个要面子之人,不过话说回来,蔡穆侯擅自把齐桓公的女人嫁给了别人,换做任意一个诸侯国的君主恐怕就接受不了这样的事。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

  • 曹操有多节俭?吃饭的时候只有一个肉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每顿饭会吃什么样的菜?如果不了解曹操这个人的话,可能很多人的想象中,会是皇帝级别的那种待遇,顿顿都是好菜,但是如果有一些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曹操这个人其实是非常节俭的,相比人们想象中的那种状态,曹操可以说是简朴至极。那么他究竟节俭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一起来看看这些例子你就知道了。曹操算是东汉、

  • 明朝官员想要成为首辅有多难?解析明朝首辅的仕途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内阁首辅是明朝内阁中权利最高的辅臣,其实明朝并没有明文规定内阁首辅到底是一个什么官职,但在当时的情况下,首辅拥有主持内阁的大权,而且掌握最重要的票拟权。抛开内阁,首辅也是众文臣之首,有时还能控制六部。后来通过张居正改革,内阁首辅的权利才有了衰退。当然,明朝的官员肯定都是以成为内阁首辅为目标,不过想要

  • 刘备的武功如何真的很弱吗?历史上他才是剑术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刘备,恐怕是没有办法与剑术、武功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刘备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不说他只会哭,但是要让他打个人甚至是杀个人,那一定是不可能的。可事实当真如此吗?《三国演义》其中的描写可能会让人产生误会,但是看历史上记载的刘备,那才是真正的剑术大家,后世有评出历

  • 左慈为何多次戏弄曹操还能保住性命?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戏弄曹操的人,像是祢衡那样的,最后结局大家也都看到了,祢衡虽然有才华,但是没有情商,几次三番挑衅曹操的底线,即便他是天纵奇才,曹操也容不下他。但是另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也戏弄曹操,可是曹操却一直都没有杀了他,这个人就是左慈。为什么左慈在戏弄了曹操之后却能够保住性命?左慈不是被曹操杀的,那他是怎么死的

  • 为什么朱祁钰不直接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钰和朱祁镇这对兄弟,生在了皇家,即便是兄弟,但是也会因为皇位而产生各种矛盾。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朱祁钰成了皇帝,但是他大概没想到朱祁镇还能活着回来吧。可是,回来之后,朱祁钰不肯交还皇位,还将朱祁镇囚禁起来,但是他为什么不直接斩草除根杀掉朱祁镇?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吗?朱祁钰究竟是什么原

  • 纪晓岚为何被说是火精转世?他和火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民间有一种说法,称纪晓岚是火精转世,火神下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历史上真正的纪晓岚和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纪晓岚区别还是挺大的,当然这个说法也是够传神。据说有人在纪晓岚出生时看到一束光火闪入,所以就认为他是火精的化身,可能这种说法纪晓岚本人也有听过,但他并没有做出什么解释。也不排除是他的崇拜者,对

  • 韩林儿为什么叫小明王?他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不了解韩林儿也没关系,因为据说韩林儿就是张无忌的原型。张无忌大家肯定都知道了,不过虽然韩林儿没有张无忌那样的经历,但是同样也算是比较传奇的了。而历史上韩林儿有一个外号叫做小明王,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呢?韩林儿最终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朱元璋杀掉的吗?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他的结局为何没像张无忌那样归

  • 齐景公本想让孔子留在齐国,为何晏子要极力阻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曾到齐国当高昭子的家臣,和齐景公也有过会面。齐景公十分欣赏孔子的为人,还有他的理念,打算把尼溪赏给孔子,让他留在齐国。但晏子却劝齐景公不要给孔子封地,他还称孔子的那套理论在实际场景中根本无法运用。齐景公算是默许了晏子的建议,此后不再和孔子提出封礼之事。此后齐国的大夫要对孔子不利,孔子明白自己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