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的每件大事都是对的,为什么会亡国呢?

隋炀帝的每件大事都是对的,为什么会亡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20 更新时间:2024/1/22 2:38:41

恐怕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吧?但是如果翻阅史书仔细看看,隋炀帝所做的很多大事情,其实真的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比如说大运河,至今依旧在使用,是一个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可是为什么,既然他每件大事做的都没有什么问题,最终却还是亡国了?而且隋朝十几年就亡国,还那么短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朝,一个是秦朝,一个是隋朝,这两个朝代虽然短暂,却在中国历史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秦朝与隋朝在历史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秦二世与隋二世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玩出了帝国的下限,一个玩出了帝国的上限,最终却都将父亲建立的帝国玩的灰飞烟灭。

隋炀帝这个皇帝,在历史上一直都是暴君,昏君的代名词,他荒淫无道,他穷奢极欲,他残暴无比,最终将大隋帝国推进了毁灭的深渊。但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隋炀帝其实算不上一个完完全全的暴君,或许他只是不会做皇帝罢了。

隋炀帝的罪过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却很少有人细细思考这背后所发生的事情,我在这里并不是歌颂隋炀帝,就像评价隋炀帝的那句“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他只是做了“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功过始终都要分开来说。

隋炀帝做过很多很不错的事,首先就是科举,虽然科举首创是他爸隋帝,但是那会儿科举考试及第的人是不能入朝为官的,直到隋炀帝的时候,科举才真正的成熟,因为隋炀帝开创了进士科。开创进士科应该比单纯的开创科举考试要重要一些,因为这打破了隋朝以前由贵族把持朝政的传统,给了底层民众一个晋升的渠道。有时候真的想不懂,为后世的文人一个个通过隋炀帝开创的进士科出人头地之后,还要反过头来说隋炀帝一无是处。

其次就是三征高句丽,虽然最终无功而返,但是隋炀帝征高句丽的目的是明确的,也是正确的。最终还是由唐高宗将高句丽灭了,其中的唐太宗也征伐了一次高句丽,后来还经被韩国拿来拍成历史神剧,对,就是那个被射瞎了一只眼睛的唐太宗。由于高句丽鼎盛时期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不管隋炀帝残暴不残暴,昏庸不昏庸,他征伐高句丽是没有错的。

其三,就是修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在中国的历史地位相当于长城也不为过。历史上都说隋炀帝因为想去江南赏花,为了便利就修了条京杭大运河,我在这就只能呵呵了。要知道隋炀帝只是残暴罢了,却并不昏庸,他至少知道修建京杭大运河的利弊,以至于现在,京杭大运河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至于修运河去赏花的由来,那就多亏唐王朝了。

尤其是后世的一些文人骚客,没事就将隋炀帝修大运河所带来的影响与结果拿来大书特书,但是这些文人骚客们却不会去想,曾经的隋炀帝为了修这条大运河,断送了整个大隋帝国,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

再看看后世的一些皇帝,比如大明永乐皇帝,其实永乐皇帝干的事跟隋炀帝差不了多少,都是好大喜功,都想一辈子干完几辈子的事,都想做千古一帝,真实的大明永乐皇帝并不像历史书上讲的那样,但是为何永乐皇帝成功了,而隋炀帝失败了?

其实做皇帝也是一门学问,简单来说,就是隋炀帝不会做皇帝,而永乐大帝更会做皇帝,就这么简单。隋炀帝的每一件功业都与后世普通百姓息息相关,所以才有了“功在千秋”的历史评价。但是隋炀帝干的每一件事都跟百姓的幸福感脱离了,尤其是隋炀帝不知道怎么处理君、臣、民之间的关系,所以就有了“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

隋炀帝拥有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倾,这种建立在追求功业的英雄主义过于狂热,以至于忽略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百姓的幸福感,而这远比皇帝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力更大。那么以一句话来总结隋炀帝,那“志大才疏”与隋炀帝将非常匹配。哦,对了,隋炀帝的帝号是唐朝给封的,其实隋炀帝本来叫隋明帝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吕布死后方天画戟去哪里了?谁拿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吕布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都知道吕布的主武器就是方天画戟。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吕布被处死以后,他的方天画戟去了哪里呢?在《三国演义》当中,宋宪为了想曹操证明自己爹实力,然后将吕布给绑了起来,还将吕布的方天画戟给扔了。不过集体扔到哪里了,谁也无从得知。关于方天画戟去了哪儿有两种说法。第一,它变成

  • 武公伐胡的典故是什么?郑武公如何带领郑国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周朝建立以来,郑国一直都算不上一个强国,但这样一个诸侯国却在春秋时期突然爆发,成为第一个称霸中原的国家。郑武公继位后,打着尊王和爱民两面大旗,一边发展经济,一边对外扩张,一连拿下八个附庸国,使得周王都感到了威胁。后来郑武公为了打消周王的疑虑,决定让出制邑以西的土地,然后把重点放在了发展东南地区上。可

  • 管仲为了提升齐国经济,分别推出了哪些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过不少关于管仲的故事。实际上,管仲在处理民生方面也颇有心得,他为了提升齐国百姓的收入还有国库纳税,决定把副业当做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后管仲推出五项政策,使得齐国农工商皆重。实际上齐国能够顺利称霸,管仲是功不可没,没有他或许齐国难以展开霸业。这次就介绍

  • 赵高究竟是生于哪国?赵高身世之争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的身世一直存疑,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实际上关于赵高早年的事迹,史料上都记载的很少,有人认为赵高可能是赵国王室的疏族,也有说赵高的赵氏其实是秦国宗室的赵氏,也就是说赵高可能跟秦王室属同族。《史记索隐》记载赵高是赵国人,后来为了报仇才加入秦国,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历史根据作为支撑。但假如真

  • 夏原吉是个怎样的人?夏原吉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夏原吉是明朝初期重臣,曾辅佐明仁宗、明宣宗开创了仁宣之治。夏原吉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参加科举中举人,然后入宫专门负责写制诰。明太祖就十分欣赏夏原吉,将他升为户部主事,到了明成祖时期,夏原吉又被升为户部尚书,负责江浙一带的治水事物。可能夏原吉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大,但他的成就却是不可被忽略的。下面就为大家

  • 武则天为何没有庙号?为什么她没有皇帝的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很多皇帝都是有庙号的,后世人在称呼他们的时候,就可以用他们的庙号来进行称呼,大家也都知道说的是谁。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死后并没有庙号,其中就包括唯一的女帝武则天。我们现在称呼武则天的称呼很多,但是却没有像“唐太宗”“唐高宗”等等这样的庙号,这是为何

  • 刘荣为什么会被汉景帝废?栗姬坑惨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刘荣是汉景帝长子,18岁就被立为太子。但刘荣并没能如愿登基称帝,最后他向景帝写了一封谢罪信,然后就自杀了。实际上刘荣被废和他母亲栗姬失宠有关,栗姬在关键时刻多次惹恼景帝,也让景帝明白她有多么心狠手辣,所以不放心让她当上皇太后。刘荣本来不用死,但他占地建工被发现然后降了罪,窦婴悄悄把笔和刀交给刘荣,这

  • 雍正皇帝为什么和十三爷关系最好?胤祥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胤禛最后能够登基称帝,十三爷胤祥一路上帮了不少忙。而且要不是有十三爷在背后支持雍正,可能他的皇位都做不了多久。雍正有二十多位兄弟,为什么就和十三爷胤祥关系最好呢?实际上这份感情也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他们虽然是异母兄弟,但关系却比同母的更好。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雍正皇帝

  • 雍齿多次背叛刘邦,为什么刘邦还将他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臣子的背叛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哪怕是没有任何反叛之心,但是却有反叛的能力,也会引起皇帝的怀疑,加以打压甚至是杀掉。然而对于刘邦,这样一个杀了不杀功臣的皇帝来说,居然会放过一个多次背叛自己的人,不仅如此还将他封侯,这是为何?此人究竟有什么能力,居然可以让刘邦这样对待他?雍齿与刘邦什么

  • 北魏冯太后为何杀儿子?为了自己的情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确还是有不少杀掉自己的孩子的父母,这样的人无不是心狠手毒之人,连自己的孩子都能够下得去手,该是有怎样一颗狠毒的心。而他们杀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没有目的,大多数时候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而历史上的北魏冯太后,据说她杀掉自己的亲儿子,竟然是为了自己的情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中国历史上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