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河北四庭柱排名谁最厉害?

河北四庭柱排名谁最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03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37

后人总是喜欢将古代的一些相关的人物放在一起,并且给他们起一个“组合名称”,比如著名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等,这些都是这样。而同样是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个号称“河北四庭柱”的四人组合,你知道这河北四庭柱分别都是哪些人吗?河北四庭柱四个人之间的排名情况又是怎样的,他们之间谁才是最厉害的那一个?

河北四庭柱,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为东汉末年时期割据河北的大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在三国历史中,最勇猛的袁绍部将本为鞠义。但在后世诸多的艺术作品中,最勇猛的四位袁绍部将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近代民国时期土匪则以此为历史背景基础,发展出四梁八柱的内部组织体系。在三国时期就可以看成是袁绍手下的四位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以及八位有名的谋士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辛评。

袁绍手下有四员大将,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号称“河北四庭柱”。“河北四庭柱”与“五子良将”、“五虎上将”齐名,是袁绍集团实力最强的四员大将,然而拥有河北四庭柱的袁绍却在官渡之战被曹操打的很悲惨,十万大军全军覆灭。那么袁绍的河北四庭柱,是徒有虚名还是名不虚传呢?

当然在正史记载中,是不存在“河北四庭柱”的说法的,不只是“河北四庭柱”,“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也是子虚乌有的,“河北四庭柱”是著名评书家张国良先生在《平话三国》中创造的概念。虽然“河北四庭柱”这个说法并不存在,但是袁绍手下的确有四员骁勇善战的大将,而袁绍正是凭借这四员大将平定的北方四州。至于被曹操打败,那是袁绍自身性格缺陷,不能“人尽其才”,遭逢许攸叛变,又不能采纳正确的建议导致的,并非四将实力不够。在正史中,这四员大将实力如何呢?

颜良的战绩

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其作战悍勇无比,在袁绍平定冀州、与公孙瓒的争霸中多有立功,因此深受袁绍器重。但是沮授曾经劝谏袁绍说:“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袁绍却不以为然,依然坚持让颜良领兵。

公元201年,袁绍派遣大将颜良进攻黎阳,曹操采纳荀攸“声东击西”之计,成功迷惑袁绍。曹操假装渡河袭击袁军后方,迫使袁绍分兵延津,待袁绍中计,突然改变方向,向白马进军,而颜良当时正在进攻白马,知道消息以后,曹操大军已经距离白马不到十里,只得仓促应战,曹操派遣张辽、关羽作为先锋进攻颜良,这一战成就了关羽的威名: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

文丑的战绩

文丑与颜良齐名,在三国演义中,也是被关羽斩杀,但是正史并未记载文丑死于谁之手,很大几率是死于乱军之中。袁绍得知颜良战死,命令文丑刘备率领五千精兵进攻曹操,欲为颜良报仇,曹操则故意放弃粮草,引诱文丑进埋伏圈,文丑率军过来以后,看到地上都是粮草财物,都下马去抢夺,这时候伏兵冲出,杀了文丑个措手不及,刘备见情况不对,赶紧跑路了,文丑则战死。

荀彧评价颜良文丑: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也。笔者觉得这个评价是非常精辟的,颜良、文丑或许勇冠三军,但是有勇无谋,这种将领,称不上名将。因此,笔者认为,颜良、文丑都当不起“河北四庭柱”这个称号,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的莽夫而已。

高览的战绩

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中名气最低的,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都记载不多,官渡之战,曹操袭击乌巢,袁绍派遣张郃、高览重兵进攻曹军大营,曹操攻破乌巢,张郃、高览却没能攻破曹操大营,在张郃的劝说下,高览投降曹操,被任命为偏将军。

再之后,就没有了关于他的记载,因此,他也是徒有虚名的。

张郃的战绩

张郃,同时属于“五子良将”和“河北四庭柱”,是唯一名副其实的名将。官渡之战之时,曾建议袁绍救援乌巢,未被袁绍采纳。袁绍如果听从张郃建议,就能够保住粮草,官渡之战不至于失败。袁绍派遣他进攻曹操大营,乌巢火起,张郃知道袁绍大势已去,于是率众投降曹操。汉中之战夏侯渊阵亡以后,郭淮推举张郃为主将,组织大军撤退。

张郃跟随曹操以后,屡立奇功。刘备、诸葛亮都对张郃十分忌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正是张郃在街亭大破马谡,迫使诸葛亮放弃夺取的陇西三郡,退回汉中。据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劝谏司马懿,却没有被司马懿采纳其计,结果卤城之战,司马懿被诸葛亮打的丢盔卸甲。据魏略记载,诸葛亮因为粮尽退兵,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张郃反对,司马懿却强行逼迫其追击诸葛亮,最终身死木门道。

综述,“河北四庭柱”,只有张郃是名副其实的,其他三个都是凑数的。如果非要做一个排位,就是:张郃>>颜良≈文丑>高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八旗兵战斗力有多强?康熙率领八旗平定三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八旗兵曾是清朝最为强大的兵力组织,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立了八旗,在此后的军事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清军入关后,皇太极为了加强旗人的束缚,还要拉拢汉人,因此建立了汉军八旗。不过等到康熙继位,原本的八旗已经不再锋芒,就连康熙都感叹如今的八旗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这支部队还是平息了三番之乱,算是立

  • 万历皇帝为什么21岁就开始修建陵寝?使得陵墓闲置3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有48年。万历10岁即位,在他21岁时他的陵寝明定陵便开始营建,中间花费了6年时间,八百万两白银。万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早便开始修建陵寝呢?而且万历中间有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不上朝,有人怀疑万历是得了什么病所以才会放弃上朝。随着万历的明定陵被发掘,这个隐藏了百年的秘

  • 曹丕为什么灭不了东吴?一场关键战役却被气候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这也极大拖累了他一统南北的进程。此后曹操再也没机会发动大规模的南下战役,等曹丕登基称帝后,他曾想一举消灭东吴,便决定在225年麾军十万讨伐吴国。但这场作战依然没能取得成效,曹魏再次败给了当时的气候,导致最后无功而发,曹丕也染疾不起。虽然当时曹魏国力是在东吴之上,但南北作战条件不同,

  • 将晋国瓜分的三位诸侯是谁?最强的智氏反而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的序幕,当时晋国内部几大氏族相互争权,其中智氏最为强大。后来赵、韩、魏决定联盟,反而是智伯遭到盟友的背叛,导致智氏就此灭亡。此后魏武侯﹑韩哀侯和赵敬侯将晋室瓜分,分别成立了魏国、韩国和赵国,为什么在这次内斗之中反而是势力最强的智氏成了牺牲者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段历史,看看从春

  • 武则天选择重阳节登基,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做事情之前讲究算一算这天是不是个好日子,要办喜事的时候尤其如此,民间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皇帝了。女皇武则天登基的这天,就是一个重阳节,就在这一天武则天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皇。那么,武则天在这一天进行登基是不是有什么讲究呢?重阳节是有什么特殊含义,为何她要选择这一天?重阳节,节期在每年的农历

  • 诸葛亮建议杀刘封是为什么?真的是因为嫉妒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封虽然是刘备的儿子,但是毕竟还是养子,并不是亲儿子,而在后期,诸葛亮竟然建议刘备杀掉自己的这个养子,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封的嫉妒,那他嫉妒的是什么,难道是有什么东西,刘封拥有但是诸葛亮不曾拥有吗?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刘封和孟达共同驻军上庸地区,由于

  • 荀令君和曹操有什么矛盾?荀令君无奈却又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荀令君和曹操原本是知己,但两人最后却走上末路,荀令君空有无奈却又无能为力。实际上荀令君还是错看了曹操,他以为曹操能够继续为汉室效力,而曹操的做法却是在一步步取代汉朝皇帝,所以两人才会产生矛盾,导致荀令君从此不再被重用。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荀令君功不可没,但事后恐怕他会后悔万分,但汉室的衰落已经无

  • 那么多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唯独这个董卓下场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董卓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也是个狠人,他也干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没完,因为他的下场实在是太惨了,其实在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很多,为何唯独这个董卓下场这么惨呢?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研究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原因吧!“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十分英明的策略

  • 隋朝大粮仓是什么样子的?为何说现在的技术都无法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隋朝,这个朝代仅仅存在了38年的历史,称得上是我国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了。虽说历史不长,但是隋朝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却有着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就像今天小编要说到的洛阳边城的千年粮仓,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体现出了隋朝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技术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隋炀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即6

  • 真实的鲁迅其实是个逗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鲁迅,大概都是一个不苟言笑,用自己的文字来抨击社会黑暗一面的犀利的文学家吧,但其实,这些只不过是鲁迅的一面,而鲁迅还有另外一面,可以说是鲜为人知的一面,其实他是一个“逗比”,说话做事都十分幽默,很多事情都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究竟鲁迅有多逗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