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建议杀刘封是为什么?真的是因为嫉妒吗?

诸葛亮建议杀刘封是为什么?真的是因为嫉妒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19 更新时间:2024/1/17 14:19:27

刘封虽然是刘备的儿子,但是毕竟还是养子,并不是亲儿子,而在后期,诸葛亮竟然建议刘备杀掉自己的这个养子,这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封的嫉妒,那他嫉妒的是什么,难道是有什么东西,刘封拥有但是诸葛亮不曾拥有吗?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刘封和孟达共同驻军上庸地区,由于两人不和,孟达背叛蜀国投降了魏国。在魏国来攻时,上庸太守申仪也背叛了刘封,刘封败走逃回了成都。刘备责备刘封侵犯欺压孟达,还置关羽危亡于不顾。诸葛亮劝刘备趁机除掉刘封,刘备于是将刘封赐死。刘封自杀后,刘备为之流泪。

对于刘封被杀一事,有诸葛亮起主导作用一说,又有诸葛亮是嫉妒刘封一说。对于前一种说法,谁是君主谁是臣子谁是主谁为次已经很清楚了,在此无需多说,那么,诸葛亮建议杀刘封,真的是嫉妒刘封,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吗?

刘封将来的位置是什么

刘封本姓寇,母家是长沙刘氏。刘备刚到荆州时,因为没有继承人,于是收养刘封为子。刘备刚到荆州时已经四十岁,这时候身边没有儿子,刘禅直到建安七年才出生,中间间隔多年。三国时期的人均寿命不长,四十岁没有继承家业的儿子,刘备收养刘封的意图很明显,主要就是为未来做打算。未来不管是做将军诸侯还是称王称帝,甚至于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刘备也需要这样一个人。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如果刘备一直没有儿子,这个刘封就可以继承刘备未来的家业,刘备称王他可以继承王位,刘备称帝,他可以继位当皇帝。只不过由于刘禅的出生,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而刘备称王后,封了刘禅为太子,刘封的地位就十分的尴尬了。孟达叛魏反攻上庸时给刘封去过一封信说:你和汉中王不是亲骨肉,却有着威重的权位势力,又不算君臣,却处于高位。这当中虽然有挑拨离间之嫌,但说的却是实情。假如这不是实情,完全是不合当时现实的捏造之词,《三国志》作者不会是全文记录,只需“间之”等语即可。也就是说,刘封既是儿子又是臣子,但儿子不像儿子,臣子不像臣子,所以才会显得尴尬。

诸葛亮有必要妒忌刘封吗?

刘备称王,意味着他是一定会当皇帝的。根据刘封的定位,将来“移世之后”,也就是刘备死后,刘封是可以封王的。如果不封王,那你怎样对待这个儿子?刘备明确收养过刘封,不可能像曹真曹休那样担任大将军之类的职务,否则,曹彰比曹真更有资格担任大将军。正因为如此,曹彰只能当王,不能当大将军,刘封也是此例。这样一说就可以看得很明白,诸葛亮是纯粹的臣子,他和刘封未来的升迁不在同一条道上,不会产生拥挤和竞争,又哪来的妒忌和阴谋?所以,诸葛亮担心的是刘封“刚猛,移世之后终难制御”。也就是刘封这个人性子太烈,刘备在世还好说,将来一旦刘备过世,一个柔弱没经过战阵的刘禅是没有办法制约他的。也就是这一点说动了刘备,否则,刘备阵营本来就将才不多,又怎能舍得杀一员猛将!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刘备,如果诸葛亮是为自己考虑而不是为刘备考虑,刘备是绝对不会杀刘封的,否则,他又怎会被曹操称之为天下英雄!

刘封的罪名该不该杀

杀刘封有两项罪名:一是侵陵孟达,二是不救关羽。先说不救关羽。孟达是宜都太守,他从秭归北上进攻房陵,进而攻上庸。刘备担心孟达独自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于是命令刘封自汉中来到上庸,统帅孟达的军队。攻下上庸后,上庸的太守仍然是原来的太守沈耽。这时候,驻守在荆州的是关羽,刘备给关羽的权力是假节钺,总督荆州。这个时候,不管上庸是属于益州还是属于荆州,只要孟达还是宜都太守,他带的这些兵就要归关羽调度。如果关羽没有失败,此事还能交代过去,但恰恰是关羽兵败被杀了。孟达不听关羽调度,荆州又丢了,稳定下来以后,刘备会对此没有一个说法吗?如果孟达和刘封两人和睦,刘封是个胸怀宽广之人还好说,但恰恰是两个人不和睦,而刘封还欺压限制孟达。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刘封侵陵孟达。孟达害怕刘备追究不救荆州的责任,而刘封既是刘备的儿子,又不是关羽直接的部属,刘封可以不死,孟达成吗?孟达后来又想回到蜀汉国,恐怕当时但凡有活路,他也不会叛逃的。因为刘封不能很好地使用孟达,导致了孟达叛变,而孟达的叛变又导致了上庸丢失,所以这罪名可想而知会有多大!不听关羽调遣(关羽活着事后也可以杀他)、导致关羽被杀、丢失荆州、丢失上庸,想想刘封、孟达该被处死几次?

当然,罪名再大,刘备也可以不杀自己的儿子,但偏偏这个儿子不是亲生的,而他这个养子又不是一个守本分之人。所以,诸葛亮没有丝毫的妒忌之心,只不过是点到了刘备的痛处,给刘备提了一个醒而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荀令君和曹操有什么矛盾?荀令君无奈却又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荀令君和曹操原本是知己,但两人最后却走上末路,荀令君空有无奈却又无能为力。实际上荀令君还是错看了曹操,他以为曹操能够继续为汉室效力,而曹操的做法却是在一步步取代汉朝皇帝,所以两人才会产生矛盾,导致荀令君从此不再被重用。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荀令君功不可没,但事后恐怕他会后悔万分,但汉室的衰落已经无

  • 那么多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唯独这个董卓下场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董卓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也是个狠人,他也干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没完,因为他的下场实在是太惨了,其实在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很多,为何唯独这个董卓下场这么惨呢?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研究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原因吧!“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十分英明的策略

  • 隋朝大粮仓是什么样子的?为何说现在的技术都无法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隋朝,这个朝代仅仅存在了38年的历史,称得上是我国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了。虽说历史不长,但是隋朝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却有着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就像今天小编要说到的洛阳边城的千年粮仓,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体现出了隋朝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技术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隋炀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即6

  • 真实的鲁迅其实是个逗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鲁迅,大概都是一个不苟言笑,用自己的文字来抨击社会黑暗一面的犀利的文学家吧,但其实,这些只不过是鲁迅的一面,而鲁迅还有另外一面,可以说是鲜为人知的一面,其实他是一个“逗比”,说话做事都十分幽默,很多事情都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究竟鲁迅有多逗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隋炀帝的每件大事都是对的,为什么会亡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吧?但是如果翻阅史书仔细看看,隋炀帝所做的很多大事情,其实真的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比如说大运河,至今依旧在使用,是一个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可是为什么,既然他每件大事做的都没有什么问题,最终却还是亡国了?而且隋朝十几年就亡国,还那么短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中国历史

  • 吕布死后方天画戟去哪里了?谁拿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吕布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都知道吕布的主武器就是方天画戟。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吕布被处死以后,他的方天画戟去了哪里呢?在《三国演义》当中,宋宪为了想曹操证明自己爹实力,然后将吕布给绑了起来,还将吕布的方天画戟给扔了。不过集体扔到哪里了,谁也无从得知。关于方天画戟去了哪儿有两种说法。第一,它变成

  • 武公伐胡的典故是什么?郑武公如何带领郑国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周朝建立以来,郑国一直都算不上一个强国,但这样一个诸侯国却在春秋时期突然爆发,成为第一个称霸中原的国家。郑武公继位后,打着尊王和爱民两面大旗,一边发展经济,一边对外扩张,一连拿下八个附庸国,使得周王都感到了威胁。后来郑武公为了打消周王的疑虑,决定让出制邑以西的土地,然后把重点放在了发展东南地区上。可

  • 管仲为了提升齐国经济,分别推出了哪些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过不少关于管仲的故事。实际上,管仲在处理民生方面也颇有心得,他为了提升齐国百姓的收入还有国库纳税,决定把副业当做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后管仲推出五项政策,使得齐国农工商皆重。实际上齐国能够顺利称霸,管仲是功不可没,没有他或许齐国难以展开霸业。这次就介绍

  • 赵高究竟是生于哪国?赵高身世之争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的身世一直存疑,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实际上关于赵高早年的事迹,史料上都记载的很少,有人认为赵高可能是赵国王室的疏族,也有说赵高的赵氏其实是秦国宗室的赵氏,也就是说赵高可能跟秦王室属同族。《史记索隐》记载赵高是赵国人,后来为了报仇才加入秦国,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历史根据作为支撑。但假如真

  • 夏原吉是个怎样的人?夏原吉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夏原吉是明朝初期重臣,曾辅佐明仁宗、明宣宗开创了仁宣之治。夏原吉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参加科举中举人,然后入宫专门负责写制诰。明太祖就十分欣赏夏原吉,将他升为户部主事,到了明成祖时期,夏原吉又被升为户部尚书,负责江浙一带的治水事物。可能夏原吉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大,但他的成就却是不可被忽略的。下面就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