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给军人发军饷还要看身高?揭秘宋朝奇葩规定

给军人发军饷还要看身高?揭秘宋朝奇葩规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33 更新时间:2024/2/7 20:19:36

古代士兵领工资看什么?仁宗告诉你要看身高。这个奇葩规定在历史上还真出现过,在宋仁宗年间,当时的士兵领取俸禄跟身高还有关系,长得矮的人会比较吃亏。不过身高都是父母给的,自己又控制不了,为反倒成了一项区别对待的指标呢?实际上这还是当时的军制改革之一,目的是为了吸引身材比较高大的人参军。现代人的平均身高肯定比宋朝人高出很多,为了和强壮的游牧民族打仗,身体条件还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当兵打仗自然是为了口粮和俸禄。在封建社会,士兵没有那么多忠君爱国的思想,谁能让他们温饱,解决肚皮问题,就跟谁卖命。因此,发放俸禄成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最重要的一环。俸禄的标准很多,一般来说都是按照职位高低、贡献大小来发,有些时代还考虑到驻守边疆的辛苦。然而,号称千古仁君的宋仁宗,对于士兵薪水的发放则让人大跌眼镜。

宋仁宗不是昏君,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被人称为“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这恐怕是作为皇帝,得到的最高评价。然而,在对待军队士兵的俸禄上,他却以身高来衡量。个子高的多发点,个子矮的少发点,这就是宋仁宗发放军饷的原则。

其实,在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界面后,历代的宋朝皇帝选择士兵,也是按身高作为标准的。其它方面的能力,比如吃苦耐劳精神,服从意识乃至武艺方面都不好直观看出来,因此,身高则成为了硬指标。

在宋初的时候,战乱纷飞,百姓都愿意当兵,所以当兵的指标也相对较高。宋太祖挑选士兵,要去身高在五尺五寸以上,即现代的一米六八的样子。随着太平时代的到来,百姓参军的愿望下降,大家都安心种田,愿意为皇帝打仗的人变少了。因此,宋真宗时招募士兵的条件就放松多了,规定最低身高为五尺二寸,大概是一米六就可以了。

至于说到工资,可以根据职务、级别、岗位、兵种不同而有区别,甚至因为各地的物价不一样,地区之间也有差别。然而,不管有什么差别,却始终没有在身高上体现。

到了宋仁宗的时代,这一点终于被提及。宋仁宗雷厉风行地进行了改革,不仅彻了宋朝军队的选材方法,在招兵的时候有严格的身高要求,而且还奇葩地提出军饷俸禄与身高挂钩的制度。当时身高在五尺八寸以上的,月薪为一千;五尺七寸以上的,月薪为七百文;五尺六寸以上的,就只有五百文了。如果低于五尺二寸一下,即低于宋真宗时当兵的最低标准的,就没有月薪了,只安排吃住。

这种制度,固然能吸引大批的高个子投身行伍之中,然而却对小个子形成了令人绝望的壁垒。如果拿破仑等人生于北宋仁宗时代,如果还能当兵入伍,估计一定会因为薪水问题不平。

作为宋仁宗来说,他当然有他的解释。当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是靠的力气,身材高的人当然力气大,卖力也就更多,为什么要和矮个子拿同一样的工资?另外,当兵不打仗的时候,就是为了威慑地方,自然也是长得高大的士兵更有威慑力,为什么要和小个子同行一阳的薪水?

这个道理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却将打仗简单化了。首先个子高大或者矮小,与力气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另外,打仗更重要的素质、后勤、战术等一系列的复杂工程,而宋仁宗去仅仅那外貌做比较,这无疑就落入了下乘的见识。

到了宋仁宗之后的皇帝,虽然废除了这个荒唐的制度,然而整个北宋朝,不光重文轻武,而且还认准了一个死理。那就是个子高的士兵,一定是好士兵,一定能够大胜仗。北宋时代,都是按照身高为标准来挑选士兵,结果这支庞大的部队,也无法组织金军南下,制造了靖康之耻,断送了他们醉生梦死的好日子。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兴之战孙吴以弱胜强,诸葛恪一战成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病逝后,司马师准备对孙吴出兵,他派司马昭领兵15万,前去进攻东吴。魏军选择兵分三路,司马昭率领7万大军从东路进攻,遇上了诸葛恪的部队。虽然司马昭手上只有7万兵力,但还是比诸葛恪的4万要多,但诸葛恪利用各种计谋击败了司马昭,打赢了这场东兴之战。此后司马昭因为战败导致侯爵被削,而诸葛恪则是一战成名,

  •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儿子全身的毛给剃掉?他的儿子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古代有各种各样惩罚折磨犯人的方式,各种酷刑应有尽有,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酷刑都是为了折磨人的肉体,还有一些是为了击溃犯人的心理,让他们体验一把生不死的感受。而剪头发,在古代是非常重的罪,对当时的人来说是一种很严重的惩罚,为何朱元璋却会将自己的儿子身上的毛都剃掉?他的这个儿子是谁,做过什么事

  • 杨贵妃真的有狐臭吗?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古代人,我们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很多人的印象还都是从各种民间传说当中来的,不知道是否经过了添油加醋,又加了多少,才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样子。民间有传言,说唐玄宗最喜爱的杨贵妃其实有狐臭,但是却并不能阻碍李隆基对她的喜欢,这一定也实在是太重口味了,可是,这究竟是真是假?如果是传言,又为什么要造这

  • 长乐公主为何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皇帝非常重视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将来可能会是继承自己皇位的人,但是对于女儿却也不会忽视,唐太宗李世民就非常重视自己的女儿,他最疼爱的女儿是长乐公主李丽质,而之所以最宠爱这个女儿,因为她的母亲就是自己最爱的人。那她的母亲究竟是谁,为何会得到李世民这样的宠爱?长乐公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关于长

  • 秦国为什么没有被大国吞并?地理位置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非子原本是一位养马人,因为马养的好,周王才封赏秦地给他,从而建立了秦国。不过当时来看,秦国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好,基本上是最西边的一个诸侯国,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如中原,还有东边的国家。但也正是因为秦国地处偏远,所以才能多次虎头脱险。早期秦国国力并不突出,如果给他安排一个好位置恐怕秦国早就被其他大国给吞并了

  • 历史上真有张德林吗?张德林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开封传奇》让我们认识了张德林这个人物。张德林是北宋枢密使,他因立下战功得到封赏,契丹更是把本国公主献给张德林。但张德林却在私下扩展自己的势力,干起了贪污等不法的勾当,最后是被包拯包大人给绳之於法。那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张德林这个人呢?实际上剧中的张德林是虚构出来的,不过有一人的经历和张德林颇有几分相似

  • 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藩之乱,指的是清朝初期发生的一次藩王动乱。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朝代建立之初,是非常容易发生这种藩王的造反的,朱允炆就是因此失去了皇位还下落不明,但是那是因为朱允炆想要削藩,可是没有做好,导致朱棣起兵。而清朝时期的三藩之乱又是哪三个藩王?他们是因为什么事情起兵,最终又是如何被平定的呢?三藩之乱是清朝初

  • 李渊当了太上皇之后,又生了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之后,也没当多久的皇帝了,李建成已死,太子之位被李世民夺走,甚至连皇位李渊也如坐针毡,索性直接退位,当起了太上皇。而这个时候的李渊,虽然成了太上皇,年纪也一大把了,可是后来却又生了不少孩子,李渊退位之后的生活究竟过得是什么样的呢?他又生了多少儿子,这些儿子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唐朝在历史

  • 朱元璋为什么不喜欢秦王朱樉?还要处死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秦王朱樉是朱元璋次子,虽然他有立下战功,但始终得不到朱元璋的宠信。朱樉知道太子之位不会是自己的,便开始有些自暴自弃,连朱元璋也渐渐不放在眼里。朱樉次妃邓氏是宁河王邓愈之女,后来是被朱元璋以“僭分无礼罪莫大焉”为由赐死。朱元璋干嘛要为难自己的儿媳妇的呢?实际上朱元璋不止一次这样

  • 安禄山为何轻易打到了长安?大唐的军队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时期,大唐的国力达到了整个唐朝的巅峰状态,各个方面都非常强盛,然而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让唐朝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不过,当时的唐朝既然是巅峰时期,那么为什么安禄山的军队很轻易就攻下了长安,唐玄宗不得不出逃?大唐的军队都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没人出来阻拦呢?难道大唐的盛世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