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也有失算的时候,他是被谁骗了?

诸葛亮也有失算的时候,他是被谁骗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48 更新时间:2024/3/6 7:21:08

后人眼中的诸葛亮,大概是一个谨慎持重,做事情必定深思熟虑,堪称是“算无遗策”的人吧,但其实这些都是太过于神化了,诸葛亮是毕竟是人,他其实也是有失算的时候的。只不过,普通人如果失算,可能只会对自己造成一些小的影响,可诸葛亮肩负重任,他失算的时候,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的张良似的足智多谋的“奇人”。他的才能有如“皓月之明”,他的计谋更是“神出鬼没”。

周瑜被他戏弄于股掌之间,鲁肃三番两次的被他“忽悠”,司马懿甚至被他吓破了胆,好像天下人都被他算计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难怪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他“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也有失算的时候,曾经四次中了别人的计,上了别人的当。

诸葛亮的第一次中计发生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在听了徐庶水镜先生的推荐后,先后三次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远大理想。而诸葛亮得知徐庶向刘备推荐自己后,心中很矛盾。刘备固然是位“仁主”,是“皇叔”,自己辅佐刘备肯定能够得到重用,但当时刘备手下“文不过孙乾糜竺简雍,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况且没有牢固的地盘,没有强大的军队,实力太弱,基础太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难度确实很大,所以诸葛亮心里犹豫,拿不定主意。刘备第一次来访,诸葛亮躲了起来;第二次来访,诸葛亮出去“闲游”了。第三次来访时,诸葛亮干脆大白天猫在屋里睡大觉,不肯相见。

张飞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于是想出了一条计谋,故意大声对关羽说:“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张飞的嗓门高,诸葛亮自然能听得见,想到张飞是个粗鲁汉子,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况且自己的房子是“草房”,哪里能经得起用火烧,只好翻身起床,出来拜见刘备,并为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于是答应跟刘备出山。

诸葛亮跟随刘备来到荆州,拜见刘表。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只在旦夕”问计于刘备,刘备让他问诸葛亮,诸葛亮借故推托。到了第二天,刘琦又两次请求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又遭到了拒绝。于是刘琦对诸葛亮说:“琦有一古书,请先生一观。”乃引孔明登一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曰:“继母不见容,琦命在旦夕,先生忍无一言相救乎?”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撤去。(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诸葛亮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懦弱无能的刘琦会使出这么一招,如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又见刘琦连哭带跪,甚至还“掣剑欲自刎”,实在是没有了办法,只好为刘琦出谋划策,让他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不见兔子不撒鹰,刘琦在得到了自己能够“活命”的良策后,才命人安上梯子,送诸葛亮下楼。

诸葛亮在北伐中遇到的最强硬、最顽固的对手就是司马懿了,为了拿掉司马懿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诱惑司马懿出兵对打。但是精明的司马懿却“吃一堑,长一智”,甘心“忍辱负重”,不管你诸葛亮再怎么羞辱、挑战,我就是坚决不和你交手。软硬都不吃,司马懿铁了心的坚守不出,诸葛亮即使谋略再深,计策再高,也着实没有办法。

无奈之余,诸葛亮只得运用“下三滥”的手段,派人把一套“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连同一封措词极度羞辱的书信送到司马懿面前。司马懿看了女人衣服和书信后,“心中大怒”,这可是对一名将军莫大的嘲笑,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司马懿转念一想,马上看透了诸葛亮的用意在于让自己出战。于是装着很高兴的接受了诸葛亮的“礼物”,并重赏了使者。使者起初看到司马懿生气的样子,还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呢,想不到司马懿不但不杀他,反而对自己高标准的接待,未免心花怒放。

精明的司马懿揣摩透了使者的心理,于是不失时机、将计就计的向使者打听蜀军军情,问:“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三回)本来想用计谋引诱司马懿出兵,不料司马懿不但没中计,反而获得了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不能长久的最高军事机密,这一机密的泄漏,无论是对诸葛亮本身而言,还是对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言,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此刻,心理脆弱、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并由此而变的“神思不宁”,以至于旧病复发,最后死在了五丈原。诸葛亮被后人称为“中国历代贤相中第一奇人”。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遐想到他的足智多谋,他的鞠躬尽瘁,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聪明绝顶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即使像粗鲁野蛮的张飞、懦弱无能的刘琦,都能让满腹经纶的诸葛亮上当中计,更不用说遇到精明远虑的司马懿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太监王承恩与陈圆圆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王承恩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陈圆圆大家一定知道。王承恩是崇祯皇帝身边非常信任的一个太监,他虽然说对待崇祯犹如父子,但是却还是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不少。而他与历史上的名妓陈圆圆也有一些关系,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陈圆圆如何入宫,这一切与王承恩有什么联系呢?一起来看看吧。王承恩是明末太监,属太

  • 唐太宗为何打不赢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唐朝李世民统治时期,唐朝周边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已经征服了,不过辽东地区的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位置却是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唐朝边境地区的稳定。所以李世民在进行调和失败之后,就开始主动的向高句丽进行进攻,但是实力强大的唐朝加上作战经验丰富的李世民,在征讨高句丽时却是以失败告终,而造成唐朝

  • 三国沔水之战关羽大战徐晃,最后是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沔水之战是魏国和蜀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因为双方将领是徐晃和关羽,他们作为各自阵营的王牌将领,此次正面对决必然受到极高的关注。不过最后徐晃是击败关羽,解救了樊城之围,关羽只能退兵。徐晃作为五子良将之一,他的真正实力其实被不少人小看,通过此役也能看出徐晃带兵的能力完全不输关羽。当时关羽可以说是士气正旺,捷

  • 后唐太祖李克用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克用的后唐太祖,其实是李存勖追封的,他并不是汉人,他本姓朱邪,是沙陀人,但是古代经常会有皇帝赐姓的情况,李克用的李姓,其实是被皇帝赐姓的,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很大的荣耀了。不过李克用的一生还是很值得了解一下的,五代十国时期因为混乱,所以可能很多事都不太能捋清楚,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后唐太祖李

  • 魏征本一凡人,为何在梦中能斩泾河龙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魏征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魏征小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是一位非常好的宰相,所以小编后来的感觉就是只要是当宰相的人都是好人,而且宰相都是有大作为的人,所以这个魏征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其实也并非我以为的那样,最近不少人也说了,这个魏征其实再怎么样也是凡人

  • 邲之战楚国大败晋军,开启楚庄王称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为了争夺霸主,曾展开多次较量,其中邲之战是楚、晋两国爆发的第二次大规模战役。最后是楚国大胜,从而开启了楚庄王的称霸之路。当时楚庄王派兵攻郑,晋国则出兵救郑,刚开始双方还势均力敌,但晋国内部却出现矛盾,导致将帅不和。楚国看准机会,对晋国发出致命一击从而占据上风,也让中原霸主之争的天

  • 李煜本名叫李从嘉?为何登基后要改名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很少有人会听说过李从嘉这个名字吧,如果要说李从嘉的话,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是谁,但是如果要说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就会恍然大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煜。虽然说他有两个名字,但是后世所知道的,恐怕就只有李煜了。为何李从嘉在自己登基之后,要给自己改名字叫做李煜?李煜这个名字,难道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李

  • 卢绾为什么反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卢绾和刘邦这两个人,关系是非常好的,他们俩出生都是在同一天,又是同乡,两人的父亲也都是好友,这样的缘分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一直在自己的家乡,或许一生也不会有太大的矛盾,可是后来刘邦成了皇帝,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自己的好友,燕王卢绾又反叛,一种说法是认为这是刘邦的人品问题,导致了卢

  • 唐朝和亲公主算不算假公主?没有一位是皇帝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国力强盛的唐朝也有和亲的历史背景,唐朝和吐蕃就曾有过多次和亲。不过这些和亲公主,虽然被称为公主但没有一位是皇帝的亲身女儿,导致有人说她们是“假公主”,这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实际上,唐朝并非是第一个这样做的朝代,而且和亲更多是一种外交手段,皇帝也不愿让自己的女儿大老远跑去受苦,但

  • 刘武是窦太后亲生吗?汉景帝该不该传位刘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武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也是她最为宠爱的一个孩子。窦太后曾多次表达想让汉景帝传位给刘武,可见刘武在他心中的分量。不过汉朝早有规矩,传位都是世袭制,只有继承给后代不会传给兄弟。也有人说窦太后此举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太后之位才会这样做,但为难的肯定还是汉景帝。以至于刘武和汉景帝之间的关系一度跌至冰点,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