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蔡京竟然是忠臣?他是如何变成大奸臣的?

蔡京竟然是忠臣?他是如何变成大奸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52 更新时间:2024/3/3 14:19:54

人们对于蔡京的看法,大多数也是来自于《水浒传》,小说当中的蔡京是一个十足十的“奸臣”,这当然也是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与历史上的蔡京有很大的相同点。只不过,从来不会有一个人是只有恶没有善的,难道蔡京所做的事情全都只有坏事吗?也未必。其实,蔡京原本也是一个做过不少为民的好事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就变成了一代奸相呢?

在历史中,蔡京就跟秦桧一个模样,被批评得很惨,但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本文开头就说了,蔡京是一个权相,也就意味着他算不上一个奸相,并不是为他说好话或者平反,只是为了将他的好坏功过全部列出来,就算是十恶不赦之人,也有心软之时。

后人对蔡京的评价褒贬不一,客观评价蔡京是个,好书法,有文采也好权术的“文人”。蔡京还曾积极参与变法。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王安石变法,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但当时,反对变法者却众多,视新法为洪水猛兽,王安石被说成是乱臣贼子。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直到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遗志有人继承。

也正因此,蔡京与保守派“通天臣”势如水火,此外,蔡京以贪渎闻名。蔡京是北宋的宰相,曾权倾一时,先后四次任相,长达十七年之久。在任时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岗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他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以致币制混乱,民怨沸腾,时称“六大贼首”。最后,“皇恩浩荡”,将其发配到岭南韶关。刚走了一半路程,便一命呜呼。

蔡京当政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罕见的。其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北宋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正是蔡京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

崇宁年间主持"崇宁兴学",为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效果之首。主要举措有: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是北宋"兴文教"政策的集中体现,对宋朝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但是,说蔡京是权臣,自然也有他坏的一面,虽然他鼎力支持王安石变法,并且落实各项措施,但是位极人臣,难免为权利所污,就算是李德裕那样厌恶朋党之争的能臣最终也搅入朋党竞争之中,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朝廷之中,想要待下去,也容不得你不站位,站错了也是一路住下,朝堂上,没有永远的风平浪静。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蔡京自然是极力挽住自身的地位,保住自己的权势,弹劾异己,收敛钱财,但他毕竟是臣子,皇帝一句贬令,便能让他下马,他还没有强大到能任意左右君王意见的地步,但他始终他没有起谋反的心思。

后来,钦宗即位,贬斥了他父亲徽宗所任用的宰相,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他早已告老出朝,钦宗朝政他没有发言权,对金不论战、和,他都没有言行,既不主和,更没有去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在内讧问题上他也只有挨打的份。连徽、钦宗父子被掠北上,北宋灭亡这事情都发生在蔡京客死数月之后。又如何能让他去承担北宋灭亡的责任呢?

或许说蔡京是一个治国天才?没错。这确实是那个一向被视为大奸臣的蔡京。在一个道德意义上的“坏蛋”背后,他精明强干的行政能力和目光超前的经济制度设计都放射出掩藏不住的光彩。治世之才和奸佞权臣两重形象在他身上怪异的重合起来。这让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个人才变成了祸国殃民的权奸?中国历史上这样“有才能的坏蛋”层出不穷,是什么导致的?仅仅用道德能够解释么?答案自然是不能。蔡京的背后隐隐浮现出亡国之君宋徽宗的影子。我们正可以从中窥出,皇权专制的独裁统治结构,才是制造出一个又一个蔡京这样把才能用在为害上的“奸臣”的罪魁祸首。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蔡京是不是奸臣?蔡京或被后人误会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蔡京是北宋著名官员,曾四次担任宰相职位,期间四起四落的经历也是前无古人。不过后人对于蔡京的评价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负面为主,玩弄权术、凶狠狡诈、不知廉耻,这些都是被贴在蔡京身上的标签。不过蔡京也并非一位无恶不作的大奸臣,不然也不可能四次为相,那蔡京到底有什么功绩呢?可能在这点上,很多人都忽略了蔡京立功的

  • 诸葛亮也有失算的时候,他是被谁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眼中的诸葛亮,大概是一个谨慎持重,做事情必定深思熟虑,堪称是“算无遗策”的人吧,但其实这些都是太过于神化了,诸葛亮是毕竟是人,他其实也是有失算的时候的。只不过,普通人如果失算,可能只会对自己造成一些小的影响,可诸葛亮肩负重任,他失算的时候,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我们一起来

  • 太监王承恩与陈圆圆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王承恩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陈圆圆大家一定知道。王承恩是崇祯皇帝身边非常信任的一个太监,他虽然说对待崇祯犹如父子,但是却还是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不少。而他与历史上的名妓陈圆圆也有一些关系,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陈圆圆如何入宫,这一切与王承恩有什么联系呢?一起来看看吧。王承恩是明末太监,属太

  • 唐太宗为何打不赢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唐朝李世民统治时期,唐朝周边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已经征服了,不过辽东地区的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位置却是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唐朝边境地区的稳定。所以李世民在进行调和失败之后,就开始主动的向高句丽进行进攻,但是实力强大的唐朝加上作战经验丰富的李世民,在征讨高句丽时却是以失败告终,而造成唐朝

  • 三国沔水之战关羽大战徐晃,最后是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沔水之战是魏国和蜀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因为双方将领是徐晃和关羽,他们作为各自阵营的王牌将领,此次正面对决必然受到极高的关注。不过最后徐晃是击败关羽,解救了樊城之围,关羽只能退兵。徐晃作为五子良将之一,他的真正实力其实被不少人小看,通过此役也能看出徐晃带兵的能力完全不输关羽。当时关羽可以说是士气正旺,捷

  • 后唐太祖李克用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克用的后唐太祖,其实是李存勖追封的,他并不是汉人,他本姓朱邪,是沙陀人,但是古代经常会有皇帝赐姓的情况,李克用的李姓,其实是被皇帝赐姓的,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很大的荣耀了。不过李克用的一生还是很值得了解一下的,五代十国时期因为混乱,所以可能很多事都不太能捋清楚,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后唐太祖李

  • 魏征本一凡人,为何在梦中能斩泾河龙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魏征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魏征小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是一位非常好的宰相,所以小编后来的感觉就是只要是当宰相的人都是好人,而且宰相都是有大作为的人,所以这个魏征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其实也并非我以为的那样,最近不少人也说了,这个魏征其实再怎么样也是凡人

  • 邲之战楚国大败晋军,开启楚庄王称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为了争夺霸主,曾展开多次较量,其中邲之战是楚、晋两国爆发的第二次大规模战役。最后是楚国大胜,从而开启了楚庄王的称霸之路。当时楚庄王派兵攻郑,晋国则出兵救郑,刚开始双方还势均力敌,但晋国内部却出现矛盾,导致将帅不和。楚国看准机会,对晋国发出致命一击从而占据上风,也让中原霸主之争的天

  • 李煜本名叫李从嘉?为何登基后要改名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很少有人会听说过李从嘉这个名字吧,如果要说李从嘉的话,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是谁,但是如果要说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就会恍然大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煜。虽然说他有两个名字,但是后世所知道的,恐怕就只有李煜了。为何李从嘉在自己登基之后,要给自己改名字叫做李煜?李煜这个名字,难道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李

  • 卢绾为什么反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卢绾和刘邦这两个人,关系是非常好的,他们俩出生都是在同一天,又是同乡,两人的父亲也都是好友,这样的缘分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一直在自己的家乡,或许一生也不会有太大的矛盾,可是后来刘邦成了皇帝,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自己的好友,燕王卢绾又反叛,一种说法是认为这是刘邦的人品问题,导致了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