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杀李建成为什么敢先斩后奏?其实李渊早被控制

李世民杀李建成为什么敢先斩后奏?其实李渊早被控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4/2/20 9:13:41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无疑是在进行一场生死赌博,他敢弑杀太子,大义灭亲,难道就不怕李渊和他翻脸吗?实际上李世民敢先斩后奏也是因为他有十足的把握,因为李渊早就被他控制起来了。虽然这段历史并没有详细的说明,但李世民敢这样做,必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要想名正言顺首先就是说服李渊,不然他将成为全国的敌人和罪人。玄武门之变的背后,到底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政变之一,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和唐朝的转折点,但如此重要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了无数疑点,其中一个就是:射杀李建成并意外坠马之后,李世民就突然从史料上隐身了,直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李世民才再度出场。

《资治通鉴》: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世民跪而吮(李渊)上乳,号恸久之!

从射杀李建成坠马到“跪而吮上乳”,中间还发生了很多事,比如李建成李元吉部下2000余人复仇攻打皇宫等,史书上不见李世民的记载,难道这一期间李世民真的是在养伤?原来,李世民去做了这一件更大的大事!

李建成、李元吉被杀之后,部下冯立、薛万彻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疾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随即就爆发了激烈的战争。

《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

一句“良久接战,流矢及于内殿”,说明打的时间长、很激烈,以至流矢都打到内殿了。

时间如此长的激烈战争中,李世民还在史书没有说明的地方养伤,的确说不过去。作为李世民人生中最重大的选择,这时就是拖着病体,也要站出来鼓舞士气才对。而且,李世民南征北战,区区坠马就让他无法动弹了?

因此,应该是史书故意隐去了李世民的踪迹。那么,在如此重要的时刻,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是单纯的只杀死李建成,而是为了皇位。

626年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爆发,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当时萧瑀陈叔达对李渊说,“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就是让李渊交出军政大权,所谓“无复事矣”,就不会再生事端了,其实是威胁李渊,不交权李世民可能会弑君。

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正式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八月初九,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从李渊态度来看,如果不是李世民武力威胁,何至于如此迅速的交权?

可见,玄武门之变的最终目标,不是李建成而是李渊,整场政变就有两个战场:一是诛杀李建成,二是囚禁李渊,逼其退位!所以,李世民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囚禁或控制李渊!毕竟,如果李渊大权依旧在握,那么完全可能处死李世民,反正李渊还有其他儿子。

那么,李世民真的囚禁了李渊?尽管史书没有记载这一丑闻,但透过一些奇诡细节,却能看到李世民的隐身,不是在养伤,而是处理李渊问题。

回顾整个玄武门之变,李渊行迹非常可疑:无论是李世民李建成的冲突,还是冯立、薛万彻等率2000人攻打皇宫,为何李渊却毫不知情的优哉游哉的“泛舟海池”?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李建成部下攻打皇宫时,李渊还在“泛舟海池”。这时,李世民派遣尉迟敬德入宫护卫时,李渊方才大惊,知道了“有人叛乱”。皇宫人员众多,外面打的叮叮咚咚,难道无一人听到、无一人向李渊汇报?(这里虽然提到李世民,但却没有说李世民在何处,依然是隐身)

唯一的解释:李渊“泛舟海池”是虚构出来的历史,或者李渊被囚禁在海池的船上,却被说成了“泛舟海池”。

然而,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等11人入宫,如此稀少的兵力,突然诛杀李建成可以,但如何囚禁护卫众多的李渊?

原因很简单,李世民率领“素所蓄养的八百勇士”,入宫控制了李渊。由于玄武门守将常何早已被李世民收买(出土的常何墓志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李世民完全能够调兵入宫。

《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新唐书·文德长孙皇后传》:及帝授甲宫中,后亲慰勉,士皆感奋。

显然,李世民带领秦王府精锐入宫了。由于秦王府精锐入宫,这也解释了李建成部下攻打秦王府时,秦王府留守部下为何会“将士大惧”了,因为留守的是老弱病残,主力跟随李世民办大事去了。至于带长孙皇后入宫,很可能是政变爆发之后,李世民需要她安慰李渊嫔妃。

这些细节再一次证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目标非常明确,根本不是李建成,而是李渊,早已精心谋划,连安慰宫内嫔妃的人都找好了。

综上,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之后,立即率军控制李渊和重臣,清除顽固分子,长孙皇后安抚嫔妃。至于囚禁李渊和重臣的地点,可能就在海池,因为四面环水,比较利于防守,所以史书说李渊“泛舟海池”,或许未必不对,只是不是李渊心甘情愿的泛舟海池。

在出土的敦煌文书上,学者整理出一本书,即唐初民间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书中记载了一句话,地府判官崔府君问李世民,“大唐天子太宗皇帝在武德九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

可见,李世民囚禁李渊之事早已民间流传,只是如此丑闻,被李世民掩盖了下去。所以体现在史书上,就出现了李世民突然隐身,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才再度出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良栋一生有哪些功绩?他和康熙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赵良栋是清朝著名将领,河西四汉将之一。三藩之乱爆发,赵良栋被任命为宁夏提督,负责率兵平定叛乱,此后成功夺四川平云南,立下显赫战功。可能不少朋友都是在《鹿鼎记》中认识的赵良栋,在小说里赵良栋被韦小宝发觉,两人还结拜成兄弟。历史上赵良栋是清初十分重要的将领,但他此后受到权贵排挤,遭到降职,心灰意冷的他选

  • 齐国公子无亏怎么死的?沦为傀儡在位仅三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身为一代霸主,最后时刻的处境却是凄惨无比。齐桓公重病,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相互掣肘,直到齐桓公饿死都没人管他。易牙、竖刁两位奸臣决定立齐桓公庶长子公子无亏继位,后来宋襄公得到太子昭的求助出兵齐国,最后公子无亏被处以绞刑,仅仅在位三个月。公子无亏也只不过是一位傀儡国君,而外界又有宋襄公等人

  • 清代的侍卫一般多大岁数外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侍卫特别是清朝的侍卫,还是很有话说的啊,很多人都说了这个侍卫和太监可不一样的,但是话说这个清朝的侍卫都是年纪外放呢?或者说还有别的什么故事,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啊!1660年,清廷重臣鳌拜向顺治帝奏称自己选拔的一批汉人武进士,经过较长时间严格训练,已达到“学习骑射日久,

  • 康熙的大儿子为什么不能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康熙其实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儿子,古代都是长子接班的,但是这个康熙的大儿子却没有接班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啊?为什么康熙的大儿子不能做太子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康熙比较重视对皇储的教育,因而康熙的儿子们文武双全的很多。如果不是因为出于同一时代,基本上都是做皇帝的料。其实

  • 雍正当皇帝后为何从不去避暑山庄?真的是怕康熙的阴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雍正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多的不说了,今天说一件有趣的事情,话说啊这个雍正只从当了皇帝之后呢,就从来没有去过康熙喜爱的避暑山庄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是不是雍正非常的害怕康熙的阴魂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雍正去世后,他的儿子乾隆曾借父亲的口吻,解释过为什么雍正从不去

  • 尝后图真的是孟珙留下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宋朝时期的抗金名将,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还是岳飞了吧,岳飞虽然有名,但却不是唯一的抗金名将,今天要说的这个孟珙,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孟珙的曾祖和祖父虽然都曾经是岳飞的部将,但与孟珙相关的事情当中,却有一个说不明白的《尝后图》。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内容,一直以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呢?这张图真的和孟

  • 隋炀帝皇后萧氏真的嫁过五个皇帝?历史真相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有听说过,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作为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大美人,她先后一共嫁过五六个皇帝,而且最后还被李世民纳入自己的后宫当中,无一不在说明,这位萧皇后的美貌引起了众多皇帝之间的争夺。但是,在历史上事实当真是如此的吗?萧皇后究竟有没有嫁过这么多皇帝,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各种隋唐演

  • 司马懿死后,为什么把权力交给司马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的众多儿子当中,司马师和司马昭最为出名,而且他们兄弟俩也是少有的,没有因为权力的归属问题最终打起来的,否则的话司马家族最终恐怕根本就没有任何篡位的可能。不过在司马懿临死之前,却还是把权力交给了司马师,而没有交给司马昭,然而最终离皇位最近的人还是司马昭,这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三国后面的历史还是

  • 魏晋名士都很潇洒,为何最后都归隐山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魏晋名士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的,这些人都还是非常的有自己的一套风格的,其实不是说风格了,就是说他们生活态度,这些名士都过得非常的潇洒,感觉无忧无虑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很大一部分都归隐了山林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

  • 童贯是太监为什么有胡子?童贯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童贯是北宋宦官,被认为是当时的六大奸臣之一,他曾总览兵权20年,期间权倾朝野。童贯身体魁梧,而且生有胡须,这点的确不像是太监,不过以他当时的地位来看,也没人敢深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童贯是太监也是一名武将,虽然他极尽邪恶,招致祸乱,但一生也立过战功,算是为北宋挽回一些颜面。童贯作为奸臣我们已经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