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月饼起义是怎么回事?和中秋节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月饼起义是怎么回事?和中秋节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38 更新时间:2024/2/7 13:25:37

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当年带领的起义叫做斩白蛇起义,而历史上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个普通百姓出身,最终成为一个大统一王朝的皇帝的人,朱元璋也是通过起义才最终成为皇帝的,那你知道朱元璋领到过的一场起义叫什么吗?就是朱元璋月饼起义,月饼是中秋节的美食,难道说朱元璋月饼起义和中秋节有什么关系吗?

关于元朝的谣言特别多,例如“禁止菜刀”(类似的N户一把菜刀)等。其实许多谣言都是在清朝后期,反清人员借“反元”为名义编造的,到了民国时期因为时间相对远了,被一些县志就冠以“俗言”“传说”给以记录。

其实,稍微动动脑筋就能看出问题所在,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例如这个谣言:

话说,朱元璋在元末农民大起义时,准备联合各路反王发动起义。但因为朝廷管理甚言,“十户一把菜刀”由“刀头管理”,连起义的家伙都没有,而且同时起义怎么联系时间呀。朱元璋正在犯愁呢,军事刘伯温羽扇纶巾微微一笑,对朱元璋说:这个不难,八月十五人人都吃月饼,我们把“八月十五夜起义”放入饼子里面,人人看到也就知道了。

朱元璋一听哇哇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就按这一妙计。既然都是编,咱们不妨把两个谣言放在一起编呗。其实,动动脑子就知道纯属胡言。首先就是历史根本不对。

(1)历史根本对不上号,反元起义根本不是发生在八月,刘伯温的经历就可以戳破很多关于元朝的谣言

朱元璋不是起义,而是投军;刘伯温也不是起义参谋之一,而是,辞官的元朝汉人官员被请入已成规模的朱元璋队伍。

刘福通起义是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开始的。

1352年春,郭子兴在濠州起义,得到消息的朱元璋,当时还是云游讨饭的僧人的他前来投军。刘基(1311-1375年)在元朝属于服从元朝政府政治的汉人,他的一生可以戳破很多谣言。1323年,刘基参加了科举考试,12岁考中秀才。这就戳破了另一种谣言,即元朝没有科举制度。

1333年,22岁刘基参加会试成功,考中进士。但因为兵荒马乱,一直赋闲在家。1336年被授予江西高安县丞步入官场。

其后,刘基辞官。1343年,元朝征召其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任职一年多后辞职回家。1352年,清廷命其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平定元末农民大起义。因为刘基坚定认为必杀方国珍等才能震慑住反元起义,但元廷招安了方国珍。为表抗议,刘基第三次辞职。

1360年,已经成事的朱元璋把他请到了南京。这时,刘伯温才开始正式反元。

对于刘基刘伯温这样的人,首先出于儒家思想是看不起农民起义的,元朝灭亡后,许多像他这样的儒家汉臣跟随元顺帝北逃,终生都在反对明朝。刘伯温1360年才投奔朱元璋,在此之前对反元起义也是持反对意见的。他虽然抨击元朝政治腐败,但这与造反无关。

其次,刘伯温献计反元的传说,也只是后世将其“神话”的一种延续而已。就和姜子牙诸葛亮、徐茂功类似。包括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等基本都是胡说,只是将元世祖忽必烈手下的刘秉忠的故事附会而已。因为,刘秉忠在元朝、明初时民间的传说,到了明朝后期、清朝时期换成了刘伯温。

后世还有诸如刘伯温和诸葛亮两大“神仙”斗法的诸多胡言乱语。大家其实纯当酒后胡聊就行了。

再深刻一点儿就是:月饼在元代是什么地位。

(2)月饼在元代是否流行很难说,关于元朝的谣言有些人明知不可靠偏偏要去传

月饼到底出现在什么时代,什么人能够吃得上月饼,在民间是否流行到现在都是很难说的事情。元末农民大起义时期,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能够家家户户吃得上月饼?

再者,元朝时“中秋吃月饼”也并不是必然活动。无论在唐朝还是北宋、南宋,“月饼”都不是“中秋赏月”的必备。唐宋时期的“中秋”主要是赏月赏花,吃的东西大多是应季新鲜水果。南宋时期“月饼”词条开始出现,但具体什么样子、做法都不清楚。

只是到了元明时期,因为“中秋节”的节日活动有了“家庭团圆”“幸福安康”这些因素后,“中秋月饼”才逐渐从上层文人、有钱人向下转移,成为全国大众共同的节日。

这个谣言出现的具体时间比较难说,但可以肯定是清朝后期、晚清时期。有的人认为是嘉庆皇帝天理教时期,有的人认为是“义和团时期”。

限于篇幅我简单地说一下“菜刀谣言”和“六十而埋”。关于“禁用菜刀、几户人家共用菜刀”,其实拿一个历史记载就能说明。

朱元璋、李善长监督修订的《元史》应该不会有人说是“夸赞”元朝了吧。“列传四十八孝子”中就有这样一段话:王初应,漳州长泰人。至大四年二月,从父义士樵刘岭山,有虎出丛棘中,搏义士,伤右肩,初应赴救,抽镰刀刺虎鼻杀之,义士得生。

至大四年是1311年,也就是元武宗海山当政时期。连镰刀都不禁止更何况菜刀。

综上所述:通过“月饼起义”这个谣言或传说,我们谈了至少四个有关元朝的谣言:菜刀、科举、月饼起义、刘伯温神话。只希望“谣言”不再,对历史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去研究,可以不说但不要传谣、造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拜六国之相的是谁?他如何说服六国合纵抗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后期,有一人曾用合纵之策联合六国对抗秦国,其人也是第一位兼佩六国相印的人,最后逼迫秦国军队15年内不敢踏出函谷关一步。这位拜六国之相的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苏秦。苏秦是鬼谷子门徒,专攻纵横之术,学成后游历各国多年,最后提出要想制衡秦国的发展,其余六国必须结成联盟。苏秦能说服

  • 鲁迅林徽因张爱玲为何都瞧不起冰心?她为什么成了民国文人最不喜欢的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现代人来说,民国时期是有非常多的文学大家,他们的很多作品流传于世,也一直都在教育后世人。但是,即便是我们眼中地位非常高的文学大家,他们之间也有一个“鄙视圈”,而在这里面,冰心是遭到了很多人的鄙视的,有很多人都不怎么看得起她,这究竟怎么回事?冰心到底为何让这些人那么不喜欢?

  • 张良为什么只排在功臣第六十二?为何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朝建立之后,作为皇帝的汉高祖刘邦,自然是要对曾经跟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臣子们进行论功行赏。他自己也说过,有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帮助他很多,这三人也被后世称为“汉初三杰”。但是,萧何作为第一大功臣,排名功臣中的第一位,可为什么张良却只排在第62位?第二位是曹参,为什么他会比张良

  • 北宋宰相盛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盛度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盛度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盛度的仕途之路还挺励志的,从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一直做到了和宰相同权的枢密使。盛度从小勤奋好学,在26岁时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为官之路,当时宋朝内部党派纷争不断,盛度却能坚定立场,虽然中间几度起落,但最终还收获了不错的成就。多数朋友或许还不了解盛度这个人物,这次就为大家做个介

  • 三国曹魏重臣卫瓘为什么不出名?卫瓘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卫瓘是三国曹魏至西晋的重臣,曾参与灭蜀之战,并且平定了钟会之乱。卫瓘除了能够带兵大战,他还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书法家,被称为卫氏书派的奠基人。可能卫瓘能文能武的身份颠覆了很多人对三国时期武将的认识,其实在魏国像卫瓘这样的人并不少,曹操同样是文武双全。只是卫瓘和其他三国人士相比知名度低了不少,下面就为大家

  • 因为长得太帅被祖母爱上,最后成为国君的美男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对于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有很大的好感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而就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被称为古代十大美男之一的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就是因为长得太帅了,被祖母惦记上了,而且还因此成为了国君,这还真的是很少见的事情。究竟宋文公有多帅,他的祖母又是谁,真的是他的亲祖母吗?中国历史数千年来,王位继承并非固

  • 明成祖朱棣为寻找建文帝下落,让郑和七下西洋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击败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不过建文帝最后下落不明,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棣虽然称帝但依然对建文帝的失踪耿耿于怀,导致朱棣一度怀疑建文帝根本没死,而是成功出逃。有一种说法是说,郑和七下西洋其实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恐怕已经难以得知真相了

  • 秦始皇为什么要逼死吕不韦?吕不韦活着就是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吕不韦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位充满争议和神秘感的人物,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不是吕不韦恐怕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吕不韦被秦王逼死这件事,在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秦王对于吕不韦有着很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担心吕不韦会威胁到自己,另一方面吕不韦又是秦国的大功臣,所以到底要不要对吕不韦下手一直纠结了很久。最后秦王给吕不韦

  • 慈禧为什么害怕荣寿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清朝时期慈禧太后会害怕什么,很多人都想不出来吧,毕竟慈禧在当时也是一手遮天的人物,就算害怕那也应该是别人害怕她才对,怎么会有慈禧害怕的呢?但其实,还真的有一个人是慈禧很害怕的,那就是荣寿公主。可能有人不清楚荣寿公主是谁,那么今天就来介绍一些,这位让慈禧都感到害怕的人,而慈禧和荣寿公主之间到底是什

  •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能继承皇位?刘恒继位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刘恒是刘邦第四子,也是汉朝第五位皇帝。刘邦死后,吕后便一直牢牢掌控着朝中大权,汉惠帝性格软弱,根本无力抵抗吕后。眼看刘氏天下正在逐渐变成吕氏天下,刘氏宗亲和朝中大臣们决定反攻吕氏,此后也就发生了诸吕之乱。等吕氏集团被彻底消灭后,刘恒被迎为新帝。很多人说刘恒是运气好才能当上皇帝,因为他既没背景也没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