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恪为何要处死自己的儿子

诸葛恪为何要处死自己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4/2/12 15:15:01

说到诸葛恪其实他在历史上也十分的著名,他这个人也不简单,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不理解,那就是他竟然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孙权晚年在封了儿子孙和为太子之后,又封了儿子孙霸为鲁王,大臣的儿子们选边站队,分别投入到两宫之中,很快就引起了吴国朝廷的派系对立。孙权杀了孙霸,废了太子,对于参与其中的大臣也是毫不留情地加以处置。诸葛恪的儿子也参与了其中,孙权把他交给了诸葛恪让其处置,而诸葛恪却把自己的儿子处死了。那么,诸葛恪为什么要处死自己的儿子呢?

事情要从孙权立太子说起。

长子孙登死后,孙权立了第三个儿子孙和为太子,但与此同时,孙权又立了第四个儿子孙霸为鲁王。刚开始的时候,孙权给予孙霸的待遇和太子一样,相互之间的君臣关系也并没有区别开来。朝廷上的大臣都议论说,太子和封国国王应该是君臣关系,所使用的仪仗、享受的待遇等方面都应该有所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孙权给他们分开居住,也给他们不同的僚属,但这也同时开了祸端。两宫各自任用了幕僚,同时也蓄养了宾客,而他们之间形成了党派,相互仇视猜疑,一直波及到了朝中大臣。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人认为太子是正宗,因而站在太子一边;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人则拥戴鲁王孙霸。这就形成了朝廷内外的全国的大臣选边站队。由于孙和的母亲和孙权的大女儿全公主不和睦,全公主就在孙权面前搬弄是非,孙权非常生气,以至于孙和的母亲忧惧而死。母亲死了,孙和的宠爱也受到了折损,常常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废黜。这时候的鲁王见有机可乘,更是觊觎太子之位一天甚于一天。大臣们更是在孙权面前争论不休,相互的对立更是越来越严重。孙权这时候已经有病,担心将来他的儿子们也会和袁绍的儿子们一样,相互攻杀,从而被他人各个击破,于是采取了措施,废了太子,赐死鲁王。因为孙权开始就有废太子之意,所以开始对维护太子的一派大臣先予以处罚,陆逊的外甥顾谭等人被流放,太子太傅吴粲下狱后死。诸葛恪的长子诸葛绰,当时任骑都尉,因为和鲁王的事有牵连,孙权把他交给诸葛恪,让诸葛恪教育他。诸葛恪的处置方法是:用药酒毒死了他。

诸葛恪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亲儿子呢?

孙权把诸葛绰交给诸葛恪时,《三国志》的原文是:“令更教诲”。也就是让他教育,最多也就是训斥,根本就没有杀他的意思,可诸葛恪还是将儿子杀了。虽然儿子诸葛绰依附的是鲁王,和父亲支持的不是同一个人,但这绝对不是诸葛恪杀他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诸葛恪要讨好取悦孙权,用此种行为向孙权表忠心,以便稳固孙权对他的信任和器重。两宫之争,孙权族诛、处死、流放官员数十人,连丞相陆逊都被孙权斥责忧愤而死,面对这种情况,诸葛恪会怎么想?一个昏聩几近于狂乱的孙权,不知道还要做出什么事情来。对诸葛恪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但也许他认为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他才会将儿子毒杀,从而让孙权放心。事情的发展也正是顺着这个轨迹在走,公元250年废了太子,处死了鲁王,十一月就重新立了太子。第二年的十一月,孙权感到病重,马上派人召回了诸葛恪,让他担任了太子太傅。反过来看,如果诸葛恪不杀自己的这个儿子,会不会像是身边留有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都说是虎毒不食子,可诸葛恪为了表忠心,连自己的儿子都要杀,那想想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出来?父亲诸葛瑾曾经说到过他恐怕对家门不利,就是这样一个狠角色,也难怪他会落下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飞逃跑忘记带刘备妻子了,刘备是如何处置张飞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刘备在小沛屯兵,这让吕布他们感到很不安,于是吕布便再次与袁术修后并率兵攻打了小沛。同年9月份小沛失守,刘备带着自己的人马跑了,留下了张飞断后。但是张飞断后逃离的时候却忘记带上刘备的妻子了,那么刘备是如何处置张飞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张飞与刘备会合,一见面就抱着刘备

  • 夏朝的敌人真的商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夏朝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争议很大,有的人说夏朝完全不存在,但是这些都被证实了,那么有的人问了,竟然真实存在,那么这个夏朝的敌人会是谁呢?谁会是夏朝最大的对手呢?夏朝的敌人会不会是商朝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这得从历史的典籍中去寻找。一、这第一个敌人当说是商夏桀无道,成汤趁机领导

  • 历史上夫差是怎样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欣赏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复国的故事,但这也算是有些断章取义了,勾践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是前提是当夫差灭掉越国之后,并没有杀了他,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没有杀了勾践,才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复国的计划。但是,为什么当初灭掉越国之后,夫差不直接杀了勾践,斩草除根呢?纵观整个的历史来看,任何事情

  • 武则天为了称帝手段有多残忍?亲儿子也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当武则天有了可以称帝的机会,她可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牺牲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孩子。武则天和李治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李宏和次子李贤都是被武则天给逼死,从而废除了他们的太子之位。等李治去世后,武则天的登基之路以无人能够阻拦。这也让他另外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顺利活了下来。武则天在当时绝对是最为强硬的

  • 三国管亥武艺如何?其实被严重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管亥是东汉末年黄巾军将领,其实在他演义中的戏份比不多,可能很多读者都对他什么太深的印象。不过管亥的战力已经非同一般,他可能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人物。管亥曾率军进攻北海郡,并且将孔融困在都昌,要不是刘备出兵相救可能孔融就危险了。而且管亥能和关羽大战数十回合才败下阵来,这在演义中也是少有的情况。下面就为大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真是慈禧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当年并成为两宫太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太后一般只会有一个。但是后世更为出名的很明显是慈禧太后,慈禧把持朝政,对国家大事更是有决策的权力,却从来不见慈安的身影,因为慈安在很早的时候就死了。难免会有人猜测,慈安的死会不会是慈禧造成的,那么今天就来揭秘看看慈安的死到底和慈禧

  • 为什么朱标死后,朱元璋立刻杀了蓝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或许也没想过要替换接班人,朱标一直都是他认定的太子。然而面对蓝玉,当朱标还活着的时候,蓝玉也犯过很多罪,但是朱元璋都没怎么动他,却在朱标死了之后,对蓝玉也没有手下留情,直接杀了他,为什么朱元璋对蓝玉是这样的?蓝玉到底做了什么事,这又与朱标有什么关系呢?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 杨坚是如何取代宇文氏建立隋朝的?北周静帝为何禅位杨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当时北周仅仅成立了24年,静帝便禅让杨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军事贵族,武帝时期杨忠被封为随国公,此后杨坚继承父爵,并为上柱国。实际上杨坚在当上大丞相以后就有了篡权的计划,只是在等一个最佳的时机,直到静帝继位后,杨坚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这才能逼静帝主动禅让

  •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多年前一部《至尊红颜》,将武则天与李君羡牵扯在了一起,但是很多人大概都认为,这个李君羡其实是电视剧虚构出来的人物,其实不然。李君羡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只不过和武则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要说的话,还是有一点关系的,那就是李君羡成了武则天的替死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君羡,洺州武安(今河北邯郸武安

  • 姜维北伐成效如何?十一次北伐仅有两场败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继续扛起了北伐大旗,他在238至262这24年间总共发动了十一次北伐,并且胜多负少,给曹魏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姜维连年征战也给蜀国造成了一定损伤,使得蜀国国力消耗过度,朝中更有声音说姜维是穷兵黩武,导致姜维和朝廷关系一度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姜维带兵能力毋庸置疑,但交际能力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