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为什么要与赵高合谋,害死女婿扶苏帮胡亥上位?

李斯为什么要与赵高合谋,害死女婿扶苏帮胡亥上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43 更新时间:2024/1/24 3:51:09

李斯身为秦朝丞相,可以说一生中做的那么多事情中,只有一件对他来说是一个错误,那就是帮助赵高,杀了扶苏胡亥上位,他在被赵高害死之前,可以说是很后悔的了,但是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他的命也无法挽回。只是,聪明一世的李斯,为什么会在这件事情上糊涂一时?他放着自己的女婿不帮,却要帮赵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然偌大帝国却不及二世。后世归咎原因,毫无争议地认为赵高、李斯二人篡改遗诏,逼死贤明扶苏,改立无能胡亥。但问题来了,李斯为什么要与赵高合谋呢?

按理,李斯是秦朝丞相,权力仅次于皇帝,已是登峰造极再冒大险帮赵高又有什么好处呢?胡亥明显与赵高交好,深知仓鼠厕鼠区别的李斯难道丝毫不在意赵高与胡亥的私交吗?李斯与扶苏联姻,他是扶苏的岳父,他又为什么背弃女婿背弃政治联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那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沙丘政变"。

关于"沙丘政变"这一历史事件,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着详细的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开始了自己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东巡。这次出巡,他带上了左丞相李斯,而留下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国都,处理繁杂的政务。临行前,他最小的儿子胡亥也请求一同前往,始皇帝欣然同意。

浩浩荡荡的出巡队伍先是来到水域辽阔的云梦泽,一行人先是在这里祭拜了舜帝,又前往浙江祭拜了治水的大禹。随后,始皇帝前往东海之滨的琅琊郡。相传这里是他多次派出方士,前往海外仙岛求取长生不老药的地方。来到位于今山东平原县一带的渡口平原津时,秦始皇突发疾病,且病得十分厉害。

也许是冥冥中,始皇帝预感到了自己的大限将至。他开始厌恶"死"这个字,于是大臣们都小心谨慎,不敢提到死。不过,即使如此,这于秦始皇的病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随着病情的一天天恶化,这位千古一帝终于认了命,开始为他的身后事做准备。

此时,皇陵已经基本完工,皇陵旁的陪葬兵俑也已经排列整齐,剩下的问题就是接班人了。在秦始皇的设想中,他是"始"皇帝,而他的继承人则是二世、三世。他自己也曾解释道:"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于是,始皇帝便给自己心仪的继承人扶苏写信嘱托道:"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也就是说,让他把兵权交给蒙恬,自己则回咸阳主持葬礼。

信写好后,秦始皇将它交给了宠信的宦官赵高。毕竟自己万一最后没死,岂不是白叫扶苏回来了。七月,秦始皇在沙丘病逝,此时,"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也就是说,始皇帝生前没有定好真正的接班人,如果直接将书信给扶苏,或许会引起皇子们对权力的斗争,导致混乱。

这一局面下,李斯、赵高等人将始皇帝的死讯隐藏不发,对外则营造一切如常的假象。

随后,赵高暗中对胡亥说道:"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这席话刺激了虽然被哥哥扶苏各方面压制但还是想要登上帝位的胡亥,于是二人开始密谋篡改始皇遗诏。

赵高胡亥想要改旨意,李斯这一关是首先要过的。

首先李斯权力太大,他作为秦建立大一统后政治制度的策划执行者,很"称职"地将他担任的丞相定位在仅次于秦始皇的地位,为人又有才能。他帮助秦始皇制定吞并六国的计划,完成乱世到大一统的过度,是大秦功臣加权臣。这不是当时的赵高能比的,如果李斯不帮忙,赵高和胡亥成功概率很低。其次,秦始皇的真实旨意,赵高骗不了李斯。始皇帝的遗书虽然保存在赵高那里,但其中的内容,丞相李斯是知道的。所以,策反李斯是赵高,胡亥当务之急。

李斯也是经历大场面的人,他对秦始皇忠心不是可以轻易说动的。实际上,在得知赵高与胡亥之谋后,李斯大为惊诧,指责赵高如此为"亡国之言",并认为此"非人臣所当议"。但最后赵高还是劝服李斯参与政变。据《史记·李斯列传》,其实这之间存在长时间的交锋。

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

高曰:“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

面对李斯的斥责,赵高并不气馁,他搬出了与公子扶苏一同戍守边疆的大将蒙恬,指出李斯各方面都比不上蒙恬。所以扶苏继位后必然会重用蒙恬,甚至以他为相,这样一来,李斯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此外,赵高还用自己掌管文书的经历暗示李斯。历朝历代新皇帝登基后,原来的丞相往往没有好下场。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秦孝公重用商鞅,他死后商鞅便被车裂、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嬴政继位后便赐其自尽。

如今,李斯在始皇帝时受到重用,但到了新皇帝扶苏的统治下,或许便不会再官运亨通。在赵高的一番鼓动下,李斯终于动摇,于是赵高志得意满的向胡亥回禀道:"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随后,赵高、李斯篡改诏书,赐蒙恬、扶苏二人死,帮助胡亥当了皇帝。

整个过程,赵高步步紧逼,李斯节节败退。李斯在政变的位置相对被动,他并不想,他是被赵高拉着。

赵高的理论很简单,你不如蒙恬,且在高位者,被赶下权力制高点后绝无善终可能性。

李斯为人处世理论也简单,在他知道厕鼠和仓鼠的区别他就会抓住任何一个机会。

最终,李斯妥协与赵高合作。他不仅是放不掉权力,更是在赵高的紧逼之下,最后软弱怯懦了。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斯低估了赵高。李斯是一个以一人扭转全局的人,他绝对没想到,胡亥登基后,他会败在赵高的手里。他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但政治家到底斗不过阴谋家。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金朝皇帝介绍在位时间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金朝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历史上一个朝代,因为它并非是统一的朝代,当时南宋与金朝对抗,又联合蒙古灭掉了金,之后就是蒙古和南宋的战争了。金朝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它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灭亡的呢?金朝有几位皇帝,这些皇帝分别是谁,他们在位期间有什么功绩?今天一起来看看吧。金朝,又称大金、金国,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

  • 唐太宗为人有何特别之处?竟能说服功臣和他一起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虽有“千古一帝”之称,但他为了继承皇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义灭亲一事也颇受争议。要不是此后李世民带领唐朝发展强盛,恐怕后人对他的评价就要完全颠倒过来了。实际上唐太宗应该是一位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不然也不可能说服那些功臣和他一起造反,中途一旦出现差错,或者李渊心狠一点,

  • 曹操打赢官渡之战有没有运气成分?官渡之战细节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是曹操能否一统北方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当时曹操兵力远逊于袁绍,根本没人相信曹操能够完成这场逆袭。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曹操以少胜多,打赢了这场奇迹之战。不过就从双方的兵力来看,袁绍兵力是曹操的五倍之多,特别还是在冷兵器时期,人多的一方肯定占据绝对的优势。虽然曹操在计谋方面领先了一步,但最终能够赢下

  • 清朝叫魂案是什么?为什么会波及上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相信人是有魂魄的,就算是死了之后,也是肉身的毁灭,但是魂魄依旧存在,很多神魔仙侠剧中都有这种设定。这当然是不存在的,只是古人对于人死之后的一种想象。而与此相关的有一些巫术,被认为可以接触到人的魂魄,而在清朝时期出的一起“叫魂案”,竟然牵扯了上万人,更是惊动了乾隆,这到底是

  • 乾隆3年太上皇的生活是如何度过的?防嘉庆,纳晋妃,坑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的历史上,一共出现了有400多为皇帝,而清朝的乾隆皇帝是其中最长寿的一位。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天下还算是比较太平的,百姓的生活也是非常富裕的,所以乾隆就开始自恋起来,觉着这些都是自己的功劳,并且自称在自己是一位“十全老人”,而且还吐槽朝堂上没有一个“能臣&rd

  • 明代宗朱祁钰的母亲是谁?她为什么会获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代宗朱祁钰的母亲是吴贤妃,而吴贤妃一生经历坎坷,是位薄命女子。吴贤妃原本是罪臣女眷,后来遇见明宣宗正好被看上,因此当上了朱瞻基的妃妾。此后生活逐渐有了好转,自己的儿子还当上了皇帝。但朱祁钰在位七年后,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位,朱祁钰则是被软禁起来。而他的母亲吴贤妃晚年也过得十分凄苦,下面就为大家介

  • 武则天为什么执意迁都洛阳?原来是怕这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迁都的事情不在少数,而迁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最开始是为了生存,后来就会加上各种其他的原因。历史上武则天也曾经迁都,从长安迁到洛阳,而武则天这样做也有很多原因,除了从国家方面之外,还有她自己的原因,她是为了躲避一些东西。武则天权势滔天,她还会害怕什么呢?一个王朝的首都,是一个王

  • 李渊22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争夺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皇帝子女众多,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像是秦始皇就有二十几个儿子,只可惜最终都被胡亥杀死了,曹操也有二十多个儿子,虽然他不是皇帝,但是死后也被追封了。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同样也是有二十多个儿子,只是历史上不管怎么看,都只有三个人在争夺皇位,那其他的儿子干什么去了?都对皇位不感兴趣吗?“玄

  • 为什么汉献帝皇后伏寿被曹操幽闭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皇后,像伏寿这样惨死的,恐怕还找不出几个人了。伏寿虽然贵为皇后,但却是汉献帝的皇后,汉献帝本身连自己都保不住,更不要说别人了,即便是自己的皇后他也无能为力。伏寿最终是被曹操罚幽闭之刑,现在所说的幽闭和古代是完全不一样的,古代的幽闭是一种刑罚,究竟有多残忍,会将伏寿折磨致死呢?曹丞相好色之名和

  • 唐朝第一大清官是谁?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贪官,相信很多朋友的大脑中第一反应就是和珅了,作为千古第一贪,和珅的日子过的可是非常滋润的。当然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贪官,那么肯定就有清官。和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但是大家有没有相关我国历史上第一大清官?据说这位清官太过于的清廉,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神专门传密旨叫他贪一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