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为什么没有继承刘备的志向?他对汉室是什么感情?

刘禅为什么没有继承刘备的志向?他对汉室是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22 更新时间:2024/1/25 22:35:34

刘禅虽然是刘备的儿子,但他只是继承了刘备的皇位,并没有继承他的志向。刘备建立蜀汉就是为了能够匡扶汉室,但刘禅对于这个目标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斗志,最后魏军攻入成都刘禅已经放弃抵抗,选择直接投降。其实刘禅对于汉室的感情的确不如刘备来的那么强烈,但刘禅身为一国之君就应该坦率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司马昭说出“乐不思蜀”这样的话总感觉不该是刘备后代会做的事。

蜀汉后主刘禅(207—271年),自东汉末以来一直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某种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旷古奇冤之一。其实,刘备和刘禅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工于心计的帝王。前者靠他的人格和谋略使其亲手创建的蜀汉帝国在夹缝中生存了四十多年;而后者则靠其雅量与智慧使自己在外部条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安全地度过一生。

说起刘禅的雅量与智慧,不能不提到他早年的经历。

一段出自南北朝裴松之注引的《三国志》中的文字记载透露了刘禅早年颠沛流离的经历。那还是在刘备受曹操、吕布的夹攻,仓皇弃家出逃之时。时年“数岁”的刘禅“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到了建安十六年(211年),关中大乱,扶风人刘括避乱进入汉中,因系富豪,虽然是避乱,仍须有奴仆服侍。有人向刘括推荐,说有一个小童(即刘禅),可堪驱使,刘括遂将刘禅买去充做书童。一次闲谈时,刘括觉得刘禅言谈不俗,“知为良家子,遂养为己子”——把刘禅收为义子,还给他娶了个媳妇,并生下一子。

214年,刘备从刘璋手中夺得益州,派其部下简将军入汉中寻找阿斗。简将军见到刘禅,寒暄过后,刘禅一一回答了简将军提出的种种问题,曾做过刘备内侍的简将军终于认定,面前这个出落得一表人才的青年,就是当年赵云抱在怀里的阿斗。

这段难忘的与众不同的经历,对刘禅后来的性格影响肯定深刻。在刘禅看来,从小到大,他已从经历过的无数次大灾大难中学会了察言观色和隐忍,也知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而了解这一点,对于全面深刻地理解刘禅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年仅17岁的刘禅继位,开始与诸葛亮这个“相父”共事。在历史上多有前朝皇帝临终托付朝中重臣辅助下一任幼君之事,如公子异人让吕不韦辅助嬴政,顺治将幼小的玄烨托付给鳌拜等四大辅臣。而吕不韦跟四大辅臣中的鳌拜拥兵自重,把持朝政大权,甚至越俎代庖,视皇帝为无物,结果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做的事情与吕不韦、鳌拜并无二至,不同的是,他虽然骄狂,我行我素,但自始至终确无反心,一心一意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此之外,青年刘禅也懂得以大局为重,尽量委曲求全,将诸葛亮当做父亲一般尊敬。在刘禅看来,既然诸葛老师没有在老爸刘备去世之初取他而代之,自做皇帝,而是愿意继续当好“参谋长”,那么,他这个皇帝宝座诸葛老师是不会觊觎了!再则诸葛老师满腹才华,好为人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的越来越丰富,诸葛亮好为人师的愿望可以说是越来越强烈,那何不满足诸葛老师这个可怜的虚荣心,在他面前扮演一个好后辈、好学生的角色呢?

纵观刘禅四十多年的皇帝史,看起来几乎是无所作为,或者说是清静无为,不仅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建树,在生活作风上也基本属于乖孩子一类。看了这些,可能有人会认为刘禅之所以清静无为,是因为他没有能力作为。其实,刘禅是有作为的,他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将蜀汉政权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使西南一隅民族矛盾缓和,老百姓基本上安居乐业。而且他做甩手掌柜,放手让诸葛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君臣和睦相依相扶几近三十年(诸葛亮病逝于公元234年6月28 日)。

263 年5月,曹魏大举攻蜀。大敌当前,刘禅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南迁国都;有人主张归附东吴;光禄大夫谯周则力排众议,主张降魏。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刘禅接受了降魏的建议,派侍中张绍前往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军前呈递降表。由于刘禅“识时务”,因而深受敌方优待。曹魏大概也是为了借之安抚人心吧,就在刘禅肉袒出降的当场,邓艾就以“承制”的身份,代表曹魏王朝宣布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发布公文时与之合署。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自己回去复命,把后主刘禅留在成都。后来蜀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成都不大妥当,恐有后患,于是就派人让刘禅举家东迁。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邑一万户,建安乐国,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后世都称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刘禅真的是傻子吗?一个“通明智达”的贤主,何以在亡国后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实际情况是刘禅到洛阳之后,发现事情有些微妙:曹魏帝国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的实权派人物,刚刚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之心。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只得再寻求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装触景生情,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哀伤于心,但他一看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一下子就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阿斗”的司马昭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耶!”戏艺终了之时,司马昭戏问刘禅:“颇思蜀否?”一惊之后,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居然骗过了司马昭,甚至骗过了与刘禅一起降魏的蜀汉旧臣郤正。宴会之后,郤正对刘禅进言说:“主公方才的答话有些不妥。如果以后司马公再问您这类话,您应该流着眼泪,难过地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怎能不想念呢?’”

几天以后,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马昭又一次问起刘禅是否想念故国,按照郤正的指教,刘禅背出了那几句话,并装作一副悲伤的样子,只是竭力不让眼泪流出来。司马昭见了,心中有数(大概早与郤正有过沟通),突然说道:“你的话怎么这么像郤正的腔调?”刘禅假作一惊,睁开眼,说:“您怎么知道?这正是郤正教我的!”司马昭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自此以后,司马昭忙于篡魏,不再对刘禅生毒害之心。

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性命,而且包括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的政策。所以,他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才可以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而阴险奸诈、疑心病特别重的司马昭居然真的被他骗了。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确实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271 年12 月,刘禅在洛阳病逝,终年64岁。在中国历朝历代亡国之君中,刘禅的下场恐怕算是最好的。纵观刘禅一生,多数时间,命运多蹇。出生不久,即被父亲遗弃;小小年纪,被人买来卖去;当了皇帝,还是活在父辈的阴影之下;临到最后,当了亡国之君,仍然要强颜欢笑,整日装傻,人生如此,活得真是太累太累了。

古人云,宁当圣世犬,不为乱世人。问题是不管乱世圣世,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困境和磨难往往更能造就英雄。而就刘禅而言,了不起的英雄也好,扶不起的阿斗也罢,中国传统的封建道德和政治秩序,注定了一个二世君主刘禅的一生只能是悲剧。可叹刘禅生于帝王之家,其雅量和智慧不幸被后人误读,留下的竟然是一个“乐不思蜀”的笑柄和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的骂名,更是悲剧中的悲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主父偃一生有哪些功绩?为何最后会落得一个悲惨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早年主学纵横之术,因为在赵、燕等诸侯国中不受礼遇,后来直接上书汉武帝反而得到了重用。此后主父偃就向汉武帝表示,应该加强中央集权,此后只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封给他们的后代,这样便能限制各个诸侯国的发展。实际上主父偃提出的这一套政治主张对汉武帝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说对整个汉朝一统的稳

  • 勾践的女儿是谁?她嫁给谁了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越王勾践的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了,人们对此也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不过,对于其他很多与勾践相关的人物,有多少人会比较了解呢?勾践身为越王,必然有自己的子女,儿子自然是与王位有关,那么女儿呢?勾践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是谁,叫什么名字?她在历史上的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或许大家对吴越之争也都是非常的了解,

  • 海昏侯刘贺死因是什么?墓中出土的香瓜子有毒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海昏侯刘贺,虽然也是汉朝历史上的一位皇帝,但是却也是一位被废掉的皇帝,他继位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是书上记载他却是坏事做尽,虽然有很大的夸张的成分,但他“海昏侯”的封号却是坐实了。而海昏侯墓中,却发现了一些有毒的香瓜子,难道说海昏侯最终是被这些香瓜子毒死的吗?刘贺的真正死因到

  • 崇祯为何跪下来求大臣,也不将他们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最终是非常穷的,很多事情要做的话需要用到钱,然而国库里面根本拿不出来,无奈之下的崇祯只好去求自己的大臣们,求他们拿出钱来,然而即便是皇帝给他们下跪也不好使,他们即便是拿出来的也只是自己拥有的九牛一毛。这种情况下,崇祯为何不把这些大臣们抄家,这样一来他们的财产不就都清楚了吗?崇祯皇帝是非常勤奋

  • 越王勾践剑上的同心圆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其工艺水平令人称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越王勾践剑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被发现。越王勾践剑制作十分精美,剑高55.7厘米,宽4.6厘米,重875克。剑身上还刻有“钺王鸠浅”和“自乍用鐱”八个字,证明是越王勾践自己使用的剑。越王勾践剑剑身有着规则的菱形暗格花纹,剑首

  • 杨素和杨坚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杨素和杨坚都是隋朝时期的人物,而且两个人都姓杨,杨坚为隋文帝,开创隋朝,杨素是隋朝重臣,虽然在后世很多的演绎中,杨素都是一个反派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杨素对于隋朝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那么,杨素和杨坚两人之间有没有什么亲属关系呢?杨素除了隋朝大臣之外,他是不是隋朝的皇室贵族?杨素和杨坚同为弘农华阴人,

  • 钟离春是怎么成为齐国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有著名的四大美女,但是每一个的结局都不怎么好,而相应的也有四大丑女,虽然长相极其丑陋,但是最终却有一个很完美的结局,没有那么多的苦难波折,而且命运相对来说也都很不错。其中,齐国王后钟离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人物,不过既然她那么丑,为什么还会被齐王看上,当上王后呢?钟离春的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钟离春的

  • 李卫权势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多年前一部《李卫当官》,讲述了清朝时期一位大臣李卫的事迹,不过作为电视剧必然还是有很多改编的,它会隐去很多的历史事实,让人们看到制作者想要人们看到的人物形象。而历史上真实的李卫,雍正时期一位非常受宠的权臣,但我们知道,权臣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那么历史上的李卫又是什么结局?为什么乾隆会那么痛恨李

  • 隆科多为什么背叛康熙?隆科多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隆科多是清朝大臣,也是康熙皇帝与雍正皇帝两朝交替时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大家多多少少应该了解康熙晚年的储子之争是有多么激烈,各种明争暗斗,损伤无数,而隆科多则是选择拥戴雍正帝。但隆科多的此番作为被认为是对康熙帝的背叛,那隆科多为何要背叛康熙呢?实际上“背叛”用在这里可能还不是很

  • 赵匡胤为何不重用自己的子女?皇位竟然传弟不传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一直是个谜,而赵匡胤死后皇位竟然是被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而非他的儿子,这点也有些令人感到奇怪。可能很多人会问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太子,实际上赵匡胤四个儿子中有三位早亡,只有次子燕懿王赵德昭健康活了下来。但赵德昭一直都没能被立为太子,甚至在宋太祖在世时,赵德昭连一个王位都没有,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