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卫权势有多大?

李卫权势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58 更新时间:2024/1/10 22:26:41

多年前一部《李卫当官》,讲述了清朝时期一位大臣李卫的事迹,不过作为电视剧必然还是有很多改编的,它会隐去很多的历史事实,让人们看到制作者想要人们看到的人物形象。而历史上真实的李卫,雍正时期一位非常受宠的权臣,但我们知道,权臣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那么历史上的李卫又是什么结局?为什么乾隆会那么痛恨李卫?

在雍正短短十三年的帝王生涯里,田文镜、李卫、鄂尔泰三人一直是雍正眼里的大红人,尤其是李卫,最受雍正帝宠爱。历数清朝官员,李卫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先祖曾是明朝的锦衣卫千户,传到李卫这一代虽没了官职,不过好在家境优厚度日无忧。李卫不爱诗书,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不过却十分向往当官。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入仕,做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升为户部郎中,管理钱粮收缴事务。虽然只是个五品小吏,但他十分刚直,不畏权贵,敢于揭发一些朝中亲贵违法乱纪之事。雍正帝还没即位时,就听说过李卫的事迹,对他颇为欣赏。于是登基后立即对李卫提拔重用,任命他为云南盐驿道(从三品),仅仅一年之后李卫就升任布政使(从二品)但仍兼管盐务工作。

康熙晚年,清朝上下已经严重腐败,雍正帝其实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盐政弊病严重,尤以云南为甚,当时云南的井盐由官府掌控,官运官卖,许多官吏趁机大捞油水,国家盐税亏空,百姓吃盐困难。李卫大刀阔斧,采取了招商行盐、降价拨销、追补盐课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改革了云南盐政的积弊,不仅增加了食盐的销量,还使原来亏空的盐课变成三万余两盈余,这些功绩,雍正帝都看在眼里。

盐课在古代社会一直是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民间走私最厉害的地方。眼见李卫在处理盐政上有独到心得,雍正三年李卫调任浙江巡抚,主管两浙盐政,当时两浙地区盐枭盛行,组织强大。李卫大力打击私盐贩子,设官兵巡缉查私,督饬将吏水陆巡查,打击盐枭整顿盐政。对参与私盐买卖的豪强地主及达官贵人,也绝不留情。这项工作也做得让雍正帝十分满意。

彼时江浙地区的社会秩序混乱,盗匪频频出没,李卫经走访发现之所以当地多盗贼,是因为人多地少,以致无业农民只能以偷盗为生,为此他招募百姓垦田晒盐,减少失业农民的数量,又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江浙地区在他的治理下,一改此前的积弊,以致"千里无盗贼"。雍正为此多次下发批示让各省官吏学习:“督抚中能察究匪类,惟李卫为第一,尔当仿效之。”。

雍正在总结李卫的工作成绩时,不吝赞美:“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竟视其为恩人,提升李卫为两江总督兼管浙江。两江总督本来就管理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加上浙江,也就是说东南4个省都在李卫的控制之下,这都是大清朝最重要的财赋来源之地,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说是掌控王朝经济命运也不为过。要知道李卫可是汉人,可见在雍正眼里他有多重要。

雍正七年,李卫封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后又升任直隶总督,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终雍正帝一朝,李卫官运亨通,风生水起,不过这也和雍正帝“取才”的用人方式有关。李卫虽然政绩卓著,但却恃才傲物,不懂圆滑为官之道,甚至仗着雍正帝对他的宠幸,不将上司放在眼里,和同僚间的关系也不好,屡屡被参。为此雍正帝多次告诫他“时戒血气,少务和平”。

李卫可犯了难,既要刚直不阿,又要有涵养、做个全人,谁能做到?干脆来了个“置若罔闻”,该咋样还是咋样。但是这个脾气到了乾隆时期就吃不开了,乾隆是个小心眼,吃软不吃硬,上台以后,他也有自己的心腹集团,并不喜欢李卫,但因其能秉公执法,特赐“四团龙补服”。后来李卫渐渐失宠,乾隆收回了很多雍正帝当初的赏赐,不过并没有为难他。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年五十一岁,乾隆以总督的规格厚葬了他,并赐谥号“敏达”,入京师贤良祠,其五子皆在朝为官。后来不知为何,乾隆突然非常厌恶地评价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如李卫地下有知,估计要庆幸自己死的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隆科多为什么背叛康熙?隆科多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隆科多是清朝大臣,也是康熙皇帝与雍正皇帝两朝交替时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大家多多少少应该了解康熙晚年的储子之争是有多么激烈,各种明争暗斗,损伤无数,而隆科多则是选择拥戴雍正帝。但隆科多的此番作为被认为是对康熙帝的背叛,那隆科多为何要背叛康熙呢?实际上“背叛”用在这里可能还不是很

  • 赵匡胤为何不重用自己的子女?皇位竟然传弟不传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一直是个谜,而赵匡胤死后皇位竟然是被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而非他的儿子,这点也有些令人感到奇怪。可能很多人会问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太子,实际上赵匡胤四个儿子中有三位早亡,只有次子燕懿王赵德昭健康活了下来。但赵德昭一直都没能被立为太子,甚至在宋太祖在世时,赵德昭连一个王位都没有,这到

  • 徐庶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并非因为母亲被挟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徐庶是刘备身边的谋士,他在刘备屯驻新野时决定投奔旗下,还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在演义中,徐庶以孝子闻名,当时曹操南下俘获徐庶母亲,徐庶被逼无奈只能向刘备请辞,回家照看老母。徐庶还答应刘备,就算自己进了曹营也不会为曹操贡献一计一策,此后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不过徐

  • 中兴之主什么意思?明朝有哪些中兴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中兴之主是指古代那些带领国家开创中兴局面的帝王,例如汉宣帝、光武帝、唐太宗、唐宣宗等都算是中兴之主。不过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明朝时期的中兴之主,明朝也曾经历弘治中兴、万历中兴,使得国力重新复苏,这次的男主角就是创造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朱祐樘。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一共18年,虽然时间不算特别长,但

  • 秦始皇为什么是祖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虽然不像后世的皇帝那样,死后还有一些庙号、谥号什么的,但是单单就“始皇”两个字,就已经足够让后世的皇帝们望尘莫及了。而秦始皇的称呼不止这一个,还有一个“祖龙”,这个称呼又是什么意思呢?秦始皇为什么叫祖龙,这个称呼是谁起的?今天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到

  • 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其他顾命大臣都反对为何李勣却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勣是唐朝初期名将,曾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破东突厥,灭高句丽,平定碛北,立下无数战功。李勣一生经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位皇帝,并且深受信任。当时唐高宗李治想要废王立武,于是他把一众顾命大臣叫来商议,李勣称病缺席。当李治说出这件事后,其他大臣都是持反对意见,坚决不同意废除王皇后。李治没办法只能再次

  • 赵飞燕是个什么样的人?赵飞燕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赵飞燕是汉朝汉成帝皇后,她出生于平民之家,后来被选入宫当宫女,从最底层一步步当上婕妤、皇后、太后,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历史上赵飞燕以美貌出名,和杨玉环齐名,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赵飞燕为什么不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呢?因为赵飞燕曾利用自己美貌诱惑皇帝,陷害许后,这就不是很光彩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

  • 李元昊怎么死的?为什么会被自己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李元昊身为西夏的开国君主,但是最终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竟然是被自己的儿子给杀掉了。史上儿子杀老爹的事情不在少数,在皇家这样的事情尤其多,那么李元昊的儿子杀了他是因为皇位的问题吗?李元昊生前也不是什么好人,他的母亲也是被他杀掉的,还杀了儿子抢了儿媳,李元昊这样的结局,或许也是自有定数吧。李元昊是在中国

  • 街亭之战谁能替代马稷?除了魏延还有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诸葛亮派马稷当主将镇守街亭是个错误的选择。马稷擅自违抗命令,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旅也以失败告终。那当时有谁能够替代马稷完成此次任务呢?魏延算是选择之一,不过除了魏延还有另外一个人选。诸葛亮也是看在马稷跟他学了这么久,自认为比较了解马稷,也想多培养几名将领,所以才会做此决

  • 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皇帝是谁?宇文觉多少岁建立北周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开国皇帝就是指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但并不是指参与建立国家的先辈们,就比如说曹操、成吉思汗、朱元璋等等。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多的国家和王朝,那么谁才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皇帝呢?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看看是谁吧,看看他是如何成为开国皇帝的。我国最年轻的开国皇帝就是北周的宇文觉,他是南北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