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背后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985 更新时间:2024/2/20 9:14:53

前段时间《长安十二时辰》引发了一阵唐朝历史的热潮,随后又紧接着一部广告短片《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又再一次的唤醒了人们对于唐朝时期的那段记忆。该短片虽然仅仅只有16分钟的时间,是却以独特的角度再现了唐朝西域守军与唐朝中央政权失联的情况下坚守了数十年的悲壮史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秦时明月汉时关,大唐军魂万世传

首先纠正短片中的一处小瑕疵,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并非“漠北”,而是“西域”。在中国古代,“漠北”通常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地区。而剧中所提到的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州(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等地均属于“西域”,即今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自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设立西州都护府始,至开元年间,唐朝实现了对西域的稳定控制。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抽调西北精兵平乱,只留下3万兵力驻守西域,吐蕃趁机向河西地区大举进攻,先是攻占河西九曲地,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又攻占兰、河、都、洮等州,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攻占河西重镇甘州及肃州。河西、陇右的失陷使唐朝在西域的地位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河西、北庭、安西3道防线构成的防御体系被破坏,更加严峻的是西域与长安的联系也因河西走廊被吐蕃占据而切断,唐朝中央无法向西域派出援兵、提供粮饷,唐朝西域守军成为一支孤军。在代宗与德宗时期,唐朝虽两次派遣使者到达西域,对坚守孤城、力保国土不失的唐军将士进行褒奖,但这对改善西域守军面临的危急状况并无多大帮助。人数不多的唐军将士们在荒凉的西域,团结当地各族人民,克服极大困难自行筹措粮饷,坚守达半个世纪之久。如坚守西州的北庭军,在将领杨袭古殉国后,仅余160人,但仍继续坚守西州至少13年。

但以此身长报国,音讯虽隔奉正朔

片中所提到“龟兹发往西州的军费”是有“建中通宝”字样的钱币,反映了西域守军铸钱币以自救的历史。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后,唐朝西域守军在失去唐朝中央援助的情况下,为筹措军饷并稳定当地经济形势,自行铸造钱币。同时,铸币这一举措还有奉唐朝正朔,表明唐朝对当地管控的意味,更表现出大唐将士不忘故国、矢志不渝的决心。

安西等地的铸币始于唐代宗时期,其采用唐代宗年号“大历”,仿“开元通宝”的样式铸造了“大历元宝”。正是在代宗时期,唐朝中央在安史之乱后首次得知西域仍在大唐军队的坚守之下,有感于将士忠勇的代宗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发诏书嘉奖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周鼎、北庭都护曹令忠、安西都护尔朱某3人守卫疆土之功。

其后,唐朝中央与西域守军的联系再次断绝,直到唐德宗年间才恢复联系。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西域守军派出的使臣跋涉万里、绕道回鹘,终于来到唐都长安。此时安西唐军主将已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之侄郭昕——即剧中的“郭将军”。郭昕、曹令忠等人困守孤城的英勇事迹令唐朝君臣大为感动。德宗特下诏抚慰,封曹令忠为北庭大都护,赐姓李,改名元忠;封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此时,安西、北庭方面才得知唐朝君主和年号都已发生变化,因而又铸造了“建中通宝”。考古活动中,“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钱币多出土于唐朝安西都护府治所库车及周边地区,印证了这段历史。

然而,由于吐蕃横亘于唐朝内地与西域之间,两地之间的往来艰险万分,片中一个细节反映了这一史实。主人公之一说:“现在算起来应该是建中十一年了吧”,实际上建中这一年号只有4年,唐德宗在公元785年就已改年号为贞元,与唐朝内地失联许久的唐西域守军直到数年后才得知这一情况。

黄沙百战穿金甲,马革裹尸犹未还

吐蕃进占河西后,又开始向西域地区发展,此时唐在河西以西仅剩北庭、西州、安西等地。吐蕃一度试图以和谈方式逼迫唐朝自愿让出西域,遭唐朝拒绝。在幻想破灭后,吐蕃再次发动大军,围攻唐朝在西域的最后堡垒。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西域守军将士不负大唐军人的荣光,仍取得数次胜利。根据记录回鹘史事的 《九姓回鹘可汗碑》记载,唐军曾在回鹘军队的配合下重创吐蕃军队。安西、北庭孤军坚守几十年,这样的胜利想必不止一次。

然而,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军队联合葛罗禄、白服突厥等部再次来袭,北庭终于陷落。北庭陷落后,唐西域绕道回鹘到达长安的唯一通道——回鹘道被彻底切断,唐西域守军被分割包围在安西、西州两座孤城中,相互不得救援。

由此可推断,短片中所说的“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应发生于此时。安西与西州守军成为唐朝在西域的两支孤军,两军之间的联系已被吐蕃切断。龟兹派出骑兵向西州运送军费,途中遭敌人阻拦,几近全军覆没,正反映了时局之万分艰难。此时距安史之乱已近40年之久,片中鬓发斑白的守军将士也表现出唐西域守军孤军坚守时间之长,将士皆从少年变白发。由于史料的缺乏,今天的我们难以得知龟兹与西州陷落的确切时间,但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两地最后陷落的时间不晚于公元808年。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龟兹、西州陷落,唐朝西域守军在失去外援的情况下,孤军坚守达半个世纪之久。短片即将结束时,戍守将士唱起的以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从军行七首·其四》为歌词的军歌,也许是对他们事迹和精神的最好注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男宠薛怀义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武则天的男宠,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有张昌宗和张易之两兄弟吧,其实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武则天还有一些男宠,而要说她的第一个男宠,就是一个叫做薛怀义的人,也叫冯小宝。不过这个薛怀义,在历史上却并没有什么好结局,这是一个有些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孰不知在武则天的眼里,他算不上什么,那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薛怀

  • 鬼谷子有四大徒弟,张仪为什么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鬼谷子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历史上最为神奇的一个人了,民间也一直都流传着不少有关鬼谷子的传言,鬼谷子也可以说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毕竟各种有关他的传说都太多了。而鬼谷子的弟子其中有四个人是非常厉害的,然而他们四个里面又有张仪是排名第一,张仪为何能够有这样的地位?其他三位弟子是谁,他们难道都不如张仪吗?鬼

  • 唐代宰相李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人如何评价李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绅是唐朝宰相,诗人,他的作品《悯农》相信大家都会背诵。李绅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参加科举中进士,招官翰林学士,开启了仕途之路。有一次李绅走访亲友,来到观稼台,当他遥望远方时,看到田野里正在劳作的农夫,内心潮涌澎湃,便随口作出了《悯农》这首诗。李绅和白居易、元稹等人都是好友,不过后人对于李绅的评价却是褒

  • 公孙衍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纷争,基本上都是在“合纵连横”当中发展的,各国合纵对抗秦国,或者瓦解掉合纵的连横,而在这其中,各个有名的纵横家,就显得非常的引人注意了,而且可以说是瞩目。在这中间,有一个名为公孙衍,他与秦国之前有很多的故事。他是合纵的支持者,但是在此之前他在秦国担任官职,

  • 刘邦那么多夫人,为何吕雉只针对戚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刘邦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他这个人别看是草根出生,当了皇帝之后也是膨胀了不少啊,但是这也是正常的现象,那位古代皇帝不是后宫三千的,今天我们来说说刘邦众多夫人中的另外两位,那就是这个吕雉非常的针对戚夫人,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下面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这是一个吊足读者胃口的话题,混

  • 三国时期内侯,亭侯,汉寿亭侯这些官职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张辽关内侯,张郃都亭侯,关羽汉寿亭侯,在两汉以来的传统是没有军功者不得封侯。不过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就打破了这一传统,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大多数都有这自己的爵位。当然公爵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自王莽之后也就只有曹操一人被册封为了魏公。所以曹魏封爵者基本上都是侯爵,那么张辽关内侯,张郃都亭侯,关羽汉寿亭侯

  • 清朝末年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清朝的气数已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灭亡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在社会当中发生的事情已经预示着大清的气数已尽。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大清国在灭亡之前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四件怪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戏子只知唱戏,不知屠杀将至,宛如行尸走肉这件事发生在旅顺,1894年11月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攻进了这座城

  • 年羹尧评判为何要放走罗布藏丹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雍正皇帝登基之后,作为他门人的年羹尧也是一起跟着水涨船高,从陕甘总督的职位上一跃而起成为了满清王朝的大将军。他这位大将军可是真正拥有着实际权利的大将军,手里至少掌管着十万平叛大军,另外还有陕甘地区的旧部,也都会听年羹尧的调遣。若是年羹尧不对雍正百分百忠心的话,那么年羹尧绝对是雍正皇帝生涯中最大

  • 李鸿章开了一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清末年间,清朝政府的自救与资本主义的萌芽都与洋务运动是分不开的,而洋务运动从开始到结束更是与一个人脱不开关系,这个人就是李鸿章了。说起李鸿章,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他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权臣、政治家以及外交家。当然在历史上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

  • 宋朝一共有多少位状元?宋朝状元姓名籍贯统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宋朝时期的文学十分发达,诗、词、散文都有着伟大的成就。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位是宋朝人士。苏轼的散文曾被当成是科举的范文,说到科举,宋朝的科举要比唐朝更加严格,几乎是杜绝了任何形式的作弊。在宋朝考出来的状元,肯定属于全国学者中的佼佼者,那南宋加上北宋一共出了多少位状元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