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管仲曾推行一项军事改革,却使齐国战力走衰

管仲曾推行一项军事改革,却使齐国战力走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4/1/20 3:01:07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改革家、经济学家,也是齐桓公能够称霸的头号功臣。当时管仲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上都推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而且效果显著。不过从长远来看,军事上的改革留下了一个后遗症,使得齐国战力渐渐走衰。管仲在军事方面推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措施,等于是把民间和军事全部结合起来,因为管仲认为他们长期居住在一起,如果打起仗来必定是“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实际上这样的方式也有一定的问题所在。

都说爱钱的权臣没好命,可在齐国管仲看来,即便是爱钱也能成为国之重臣,还能成为贤臣。

随着乱战在春秋战国成为主流,诸侯列国们对有谋略之人的渴求就越来越急盼,管仲流亡鲁国之时,就有人向鲁国国君出谋划策,说是要将管仲杀掉以防后患。因为管仲不只是个爱钱的人,还是个很有治国之策的能人。

齐国新一代人已经崛起,齐桓公初登君位,有着很多的选择权,在振兴齐国的这条道路上,齐桓公需要那种能干的人,管仲自然就是。至少从这个时期看来,齐桓公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决断力还是很强的。管仲跟齐桓公可能有着共同的爱好,史书中说齐桓公好色、好酒、好猎,这些爱好在很多人看来都是足以亡国的,但齐桓公有个大优点,就是对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朝臣很重视,比如鲍叔牙终齐桓公之世都是齐国的权臣,而高氏家族扶持齐桓公登位,则更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壮大,成为齐国最大的家族之一。因此,尽心辅佐齐桓公的管仲,终其一生也在齐国享有很高的待遇。

《史记》载:“富拟于公室”,孔子则说“其侈逼上”,就是说管仲很富裕,富得比齐桓公还要有钱。当然这本身也是源自齐桓公的宠爱,《论语》中曾经记载,说齐桓公把齐国的市租,也就是工商经营的税收,拿出了十分之三赏赐给管仲,这可说国家的财富排第一,管仲绝对不会排第三,管仲绝对是春秋战国福布斯榜单上的重量级人物。

管仲对于齐桓公的赏赐,史书中没有记载过拒绝,也就是说管仲可能全盘接受了齐桓公给予的财富,这种心安理得也就功高盖主的管仲可以有。管仲有了如此多的财富,但是头脑还是很清醒的,甚至还曾举一反三,用他经商人的思维,大胆的发展对内对外的经济贸易,对鲁国、楚国等诸侯国采取经济战争,就是所谓的“以商止战”,把其他国家的财富大量的输送到齐国都城,极大程度的发展了齐国经济,齐国都城也从这个时期开始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大都市。

齐国人在管仲的思维模式上,成为春秋战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以经济致胜的诸侯强国,齐国百姓也受到了管仲之影响,大力的发展经济,齐国人以商贸致富的可谓数不胜数,这种自上而下而后,又从自下而上的反哺国家的经济模式,成为齐国发展的超级车轮。但是当大量齐人都以商业贸易成为众人艳羡的富翁而后,更多的齐人就不再愿意投入繁重的生产劳动,更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战场上厮杀,齐国的军事改革与商业改革对比,是要退居其次的。

齐桓公虽然频繁的对外作战,站在国家层面上来看,这些战争是在践行齐桓公的“尊攘夷”,但是这是跟管仲所提出的“利出一孔”一脉相承的,管仲可能也认识到财富的聚集导致人心的离散,才要提出这样的理论,以强调国家对所有百姓和所有社会资源的绝对控制,齐国拥有大量的甲士和战车,但无法解决“为谁而战”的问题,这是机制造成的。

也许管仲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曾提出了著名的“利出一孔”思想,强调国家对百姓和一切社会资源的绝对控制和分配,这本质上是在反对逐渐萌芽的私有制体系,尤其是高门贵族们的利益。如果贵族们的财富为国君所剥夺,这些贵族们是否还会听从国君之号令,实在是难说。当然,聪明的管仲不会放任自流,任凭这样的问题影响国家的发展,在他的改革中还有军事改革之说。

管仲推行“三国五鄙”,就是把国都分成三个部分,而周围的齐国土地则分成五个地区。其中国都的三个地区,主要居住的是国人,也就是多少有着贵族血缘或者服务于贵族的上等族群,而更为广大的土地则分配给了乡民,这些乡民主要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这些人和居住在国都内的国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能当兵打仗,就是不能建功立业。五属只有行政诉讼,没有军政之权。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管仲在对改革所产生的弊端的让步,就是要向贵族们妥协,即便推行的是所有资源归国君控制和分配,可是这些贵族们只要不犯什么政治错误,就还是可以世代为贵族,不至于让那些居住在乡野的乡民们所推翻,资源控制在国君手上,贵族们只要听话,那还是齐桓公的好贵族。

任何时代皆为如此,爱钱的人总会与爱钱的人形成同盟,同样派系的人总会保护自己派系的利益,这即是所谓圣人的管仲也不能例外。管仲虽通过军事改革的方式,缓和了与国内贵族们的利益纠葛,军队实际上控制在贵族和权臣们的手中,这样的军队随着财富的增加和对外作战的每战必胜,无可避免的助长了他们的娇纵之心,齐国军队的战斗力也自然就要削弱。

更可怕的是后来为补充兵源,管仲推行以兵甲赎罪的制度,也就是不管犯了什么样的罪,只要能够当兵,就能免除罪责。这样的制度对于贵族们而言,更是一种免死金牌,贵族子弟们就变得无法无天,贵族们的腐化情况可能在管仲后期非常严重,这种制度对后世荼毒更为深远。更广大地区生活着的鄙野之民,却被世代束缚在田野之上,无法成为士兵,为齐国打天下。这些人其实才是齐国人数最多的那类人,他们才是军队的最有效来源。随着齐桓公的数年对外作战,和齐桓公死后的公子内乱,由贵族们组成的齐国军队逐渐凋零,而对新生力量的兵源的需求量也就与日俱增。

管仲在世之时,尚且可以依靠权力压制那些贵族们,可是当其死亡而后,即便是与其形成同门派系的鲍叔牙等家族,便也无法再控制齐国乱局,齐桓公的公子们才要囚禁君父,搞出一场内乱来。公元前644年的这年是齐国的倒霉年,管仲在这年去世,管仲推荐的隰朋和鲍叔牙也在这年去世,齐国最厉害的权臣们,都是老年人,而且都是一个派系的人。他们死了以后,苍老的齐桓公没了左臂右膀,也就更难控制齐国。这即是管仲爱钱而重视商业,以在齐国推行经济强国所带来的后患,齐国经济改革强国,军事改革则在弱国,这是管仲性格所决定的,也是他无能为力之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什么要处死钩弋夫人?都是为了汉昭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巫蛊之祸让汉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在立新的太子,当时拥有继承可能性的皇子有四位,分别是刘旦、刘胥、刘髆和刘弗陵。刘弗陵虽然年纪最小,但最聪明,深的汉武帝的宠爱。因为汉武帝觉得刘弗陵跟自己小时候很像,所以就决定将他立为太子。不过汉武帝还做了一件事,他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给赐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

  • 刺杀李鸿章的日本愤青最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鸿章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不简单,也挺厉害的,但是他也签署了很多条约,但是也没办法嘛,话说在甲午战争之后,有一位日本愤青刺杀了李鸿章的,但是很明显没有成功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李鸿章最好的结局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马关条约时刺杀李鸿章的日本愤青叫小山丰太郎,他后来

  • 朱棣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大哥朱标妻儿的?朱允炆下落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恐怕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原本把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结果却为朱棣做了嫁衣。朱元璋十分宠爱长子朱标,但朱标英年早逝,他没有选择延续太子人选,而是直接把长孙朱允炆定为皇太孙,这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那朱棣成功称帝后,他是如何对待大哥朱标妻儿的呢?朱允炆最后是下落不明,死不见尸活不见人,成了一大谜题。那

  • 古代的江南省是如今的哪两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一直以来中国有着一个跟强大的省,这个省不但富裕,而且个方面实力都很强。不过遗憾的是,这个省最后被一分为二。因为若果不分开的话,这个省的影响力很有可能远远的高于皇帝对国家的影响。这个生就是就“江南省”,关于这个省还有着一个别称,那就是鱼米之乡。在中国汉语中,鱼米之乡

  • 明朝三大才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拥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出了无数个博学多才的人。诗词书画等在这个朝代当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之后后世根据能力以及才学做出了比较,前三个最出众的是解缙、杨慎、徐渭,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这三人在生前的时候可是风光无限,但若是看看他们三人最终的结局就会发现,这三人最后的命运差距

  • 为何说张居翰是史上最善良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监,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皇权下的一种特殊的产物。在多数我们所听到的很多历史故事当中,太监通常是专权、擅政的代名词。然而事实上,太监也是有好有坏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善良的太监,这个人叫做张居翰。张居翰是唐朝唐庄宗皇帝时候的一个小太监,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伺候晋王而已。由于他干得好,这

  • 和珅的靠山除了乾陵皇帝外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和珅,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贪官。和珅所贪污掉的银子足足能够装满大半个清朝的国库。有人认为,当年和珅能够这么肆无忌惮,完全是因为乾隆皇的宠爱,但是这个说法却有些偏激,因为和珅后盾可不仅仅只有乾隆皇帝。他在军中颇有权力的弟弟和琳,也是他的大靠山。兄弟二人的母亲因难产去世,九岁时父

  • 邬思道虽然是雍正军师,但得其真传之人却是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可以说是雍正能够顺利登基的大功臣。虽然这个人物虚构的内容为多,但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权谋之计相当厉害的人物。等雍正顺利继位后,邬思道明白此时该是自己隐退的时候了,雍正不会容忍一位知道自己所有秘密的人继续活跃在视野中。邬思道还当过雍正孩子的老师,而且要说得到邬思道真传的人恐怕还不是

  • 司马懿的三千死士战斗力有多强?竟能直接控制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仅仅凭借三千死士就能控制整个京城,这三千死士的战斗力是有多强?虽然曹芳和曹爽都出城了,但城内应该设置了足够的兵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叛乱,为什么会让司马懿如此轻松的得手呢。只能说曹爽还是轻敌了,司马懿故技重施,在家里装了好几个月的病,完全打消了曹爽的顾忌,所以才能轻易瓦解京城的防线。最让人想不到的是

  • 子产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人如何评价子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子产被认为是春秋时期执政者的楷模。他是郑穆公的孙子,曾辅佐郑国两代国君,期间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得郑国逐渐强盛。子产修订成文法,实行全新的用人制度,还为田洫,作丘赋,有人评价子产在政治经济上的改革,某种程度上推行了当时社会转型的方向,可以说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子产一生到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