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的三千死士战斗力有多强?竟能直接控制京城

司马懿的三千死士战斗力有多强?竟能直接控制京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416 更新时间:2024/2/13 1:53:48

司马懿仅仅凭借三千死士就能控制整个京城,这三千死士的战斗力是有多强?虽然曹芳曹爽都出城了,但城内应该设置了足够的兵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叛乱,为什么会让司马懿如此轻松的得手呢。只能说曹爽还是轻敌了,司马懿故技重施,在家里装了好几个月的病,完全打消了曹爽的顾忌,所以才能轻易瓦解京城的防线。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曹爽竟然会毫无反抗的选择投降,让司马懿大获全胜。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带着三千死士,控制京城,逼迫曹爽投降,史称“高平陵之变”。这场政变标志着曹魏军权政权全部落入司马氏之手,曹家在实质上已经失去了对政权的控制,沦为傀儡。然而,我们不禁发问,司马懿发动政变夺权时,手中只有三千死士,但曹爽等人权倾朝野,手握军权,他的手中还有小皇帝曹芳,这样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司马懿为何轻而易举的就成功了呢?

事实上,许多人认为,司马懿的成功,是运气使然,他们相信,曹爽如果能听取桓范的建议,挟天子移营许昌,司马懿必败无疑。但是,他们忽略掉了一件事,如果曹爽会听从桓范的建议,他就不再是愚不可及的曹爽,司马懿也不会有胆量发动政变。

可惜曹爽终究还是曹爽,当曹家传承到第三代时,曾经人才辈出的曹家,已经走向衰落,事实上,政治眼光狭隘、懦弱胆小的曹爽,已经是曹家新生代里的中流砥柱。魏明帝去世前,将幼帝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他真正相信的,恐怕还是自家人曹爽,只可惜,曹爽辜负了他的期望。

如果曹爽胸怀宽广,能容得下司马懿,不给司马懿造反的空间,同时聚拢力量,司马懿自然无法造反;反之,曹爽若是能心狠手辣,权倾朝野以后直接将司马家族斩草除根,曹家也能稳固,可曹爽偏偏不上不下,既心胸狭隘,又目光短浅。

曹爽执政以后,曹操的老部下大多已经凋零,但他们的家族和势力还是支持曹家的,曹爽的政治资源对比司马懿,占据上风。可是曹爽狂妄自大自私自利,在幼帝继位以后,他立刻排挤司马懿和许多元老大臣,然后拼命的往权力中枢里塞自家人,也不管他们能力够不够。曹爽的做法引起朝中大臣们的不满,朝中其实早已经暗流涌动,但曹爽对此却一概不知,将司马懿架空的他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连郭太后也不放在眼里。

其实,司马懿夺权本是司马家族和曹家的交锋,是一场夺权政变,它关乎曹魏政权的生死,可是曹爽的做法,却令众人不满,他们都想让曹爽下台。而且,司马懿对曹魏居功至伟,在政变以前,他兢兢业业,对曹家忠诚无比,但曹爽却将他排挤出去,这令其他大臣十分同情司马懿。

所以,当司马懿发动政变以后,不仅大臣们拥护,就连郭太后也没有意见,在他们眼中,这不是政变,而是两位权臣的斗争。既然是权臣斗争,人们当然会选择德高望重、能力出众的司马懿,而不是贪婪的曹爽。失去了众人支持的曹爽,自然不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子产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人如何评价子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子产被认为是春秋时期执政者的楷模。他是郑穆公的孙子,曾辅佐郑国两代国君,期间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得郑国逐渐强盛。子产修订成文法,实行全新的用人制度,还为田洫,作丘赋,有人评价子产在政治经济上的改革,某种程度上推行了当时社会转型的方向,可以说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子产一生到底有哪些

  • 高仙芝是如何灭掉小勃律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世界的屋脊,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的青藏高原了。由于高海拔空气非常的稀薄,一般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到了那里就会出现眩晕、呼吸苦难等一些高原反应。在这种环境下,别说穿着一身盔甲是打仗了,就连走路都是上气不接下气的。可以说高原就是战争的禁区。然而在1300年前的唐朝,安西军大将高仙芝却

  • 孙权的四位女婿下场如何?只有一位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掌管东吴52载,却在立嗣一事上爆发两宫之争,看来明智如孙权这样的人,也没办法将儿子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最后孙和、孙霸都被赐死,吴国也无力同魏国争霸,被灭亡只剩时间问题。其实孙权还有四位女婿,也都是可造之材,但最后只有一人得以善终,实属可惜。可能这四人了解的朋友并不多,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感

  • 一女乱三曹是什么意思?曹丕为何要处死甄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大家都知道,三国是一个英雄备注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美女如云的年代。这貂蝉就被列为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江东的二乔也绝对是貌绝天下,被曹操视为了梦中的情人。而还有一位绝世美女就是甄宓了。然而关于甄宓的结局,相对于貂蝉最后的不知所终,二乔的孤老一生,甄宓只能用一个“悲”字来

  • 秦始皇为何情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建长城也不去攻打匈奴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公元前215年,如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地区,我国历史上秦朝时期的大将军蒙恬带领着以步兵为主要战斗力的秦朝大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由于秦朝当时刚刚统一天下,军队的士气正旺,于是便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而匈奴的残部便是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胜利的秦军后来得到的命令却不是继续攻占漠北,

  • 咸丰去世前安排的8位顾命大臣为何还斗不过年仅26岁的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相亲了解过清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咸丰皇帝驾崩之前有安排8位顾命大臣。大家也知道,最终掌握了实际权利的是慈禧,那么这8为顾命大臣却为何斗不过当时年纪轻轻的慈禧呢?可以说造成这一切后果的都是咸丰皇帝自己一手造成的。也可以说是慈禧利用了咸丰皇帝的失误,然后巧施妙计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

  • 袁绍死后为何曹操要为其哭丧吊唁?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官渡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身为四世三公的袁绍在整体实力上要比曹操可要强太多倍了。曹操很清楚自己没有袁绍那样强大,不过却还是执意挑起了战争。当然曹操也不是个傻子,他之所以想要与袁绍来一场正式的决斗,那是因为若不干掉袁绍,那么他肯定没有办法一统整个北方地区。也许是上

  • 和珅的儿子为何不姓和?丰绅殷德为何没有被一起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40年,和珅的儿子诞生了。这个时候的合身已经是一位正蓝旗副都统了,第二年就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这官职提升的如此之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儿子太旺父了呢?乾隆45年,乾隆爷看这个5岁的孩子可爱的不得了,于是便赐名叫做“丰绅殷德”,意思就是说“福禄兴旺&r

  • 石亨为什么要背叛朱祁钰,选择帮助朱祁镇复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石亨是明朝将领,早年曾率军抵抗瓦刺,立有战功。后来石亨还有徐有贞等人秘密发动夺门之变,将朱祁钰囚禁在南宫,拥立朱祁镇复位。实际上朱祁钰在位期间,推行了不少良政,而且知人善任,弃用了多名德才兼备之人。对外又击退瓦刺,使得大明江山转危为安,但朱祁钰为人也有缺点,这才使得奸臣有机会作乱。石亨会帮助朱祁镇其

  • 冉闵为何要颁布杀胡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杀胡令可能有不少人听说过,是唐宋之间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冉闵发布的一道命令。杀胡令,很明显就是杀掉胡人,当时政权混乱,有不少都是与中原人区别的胡人建立的政权,而每次这种时候,汉人的存亡总是会岌岌可危,那么冉闵颁布的这个杀胡令,到底是好是坏呢?他为何要颁布杀胡令,在当时有没有执行呢?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