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哀侯怎么死的?为韩国开疆扩土晚年却遭到刺杀

韩哀侯怎么死的?为韩国开疆扩土晚年却遭到刺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1/18 16:19:49

韩哀侯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也是带领韩国崛起的关键人物。韩哀侯是晋国韩武子后人,虽然在位只有6年时间,但他带领韩国灭郑,开疆扩土,使得韩国就此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不过韩哀侯最后结局却不得善终,而且死因成谜,看似背后还隐藏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两位大臣在朝堂之上产生冲突,最后却是把韩哀侯刺死,这件事也实在太蹊跷了,那韩哀侯的死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烧脑的悬案推理,解密韩哀侯之死。韩哀侯其实不是一个怂人。他参与了三家分晋,和魏赵两家一起将晋国最后的土地瓜分了,把晋国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同时开疆拓土,吞并了郑国。在他的治理下,韩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国内一片欣欣向荣。可就是这样一代雄主,却死得离奇,死后还被追溢为“哀候”,可真够悲催的。我们接下来看看他的历史悬案吧。

【原】五年(庚戌、前371)

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韩廆,兼及哀侯。

【译文】五年(庚戌、公元前371)

韩国严遂杀死韩哀侯,国中贵族立哀侯之子,是为韩懿侯。当初,韩哀侯曾任命韩廆为国相却宠爱严遂,两人互相仇恨至深。严遂派人在朝廷行刺韩,韩廆逃到韩哀侯身边,韩哀侯抱住他,刺客刺韩廆,连带韩哀侯也被刺死。

【解析】韩哀侯之死可谓历史上的一宗悬案。两个大臣有仇竟然会在朝堂上打起来,而且一方派的刺客竟然会把国君也连带刺死。这是一件颇为可疑的事情。

01

首先就是地点上。严遂和韩廆作为有头有脸的人物,就算私仇再大,关系闹得再僵,在国君面前至少应该都是和和气气的,面子上要过得去。选择在国君面前玩起了刺杀对方的游戏,这完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这个地点就很可疑。经过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韩廆势力太大,严遂在外面动不了手。严遂在外面想动韩廆,找到不到合适的机会。只好出此下策,在韩廆防御最为薄弱的地方,朝堂上动手。

2)韩廆势力太大,韩哀侯想除掉韩廆。韩廆势力太大,已经大到威胁到韩哀侯地位的程度,就诱韩廆来朝堂上来除掉他。这个类似于康熙除掉鳌拜那种方法。

3)严遂势力太大,不把韩哀侯放在眼里。严遂势力很大,不把韩哀侯当做一回事了,敢直接在朝堂上干掉韩廆,同时也震慑一下韩哀侯。

02

其次韩哀侯的举动很奇怪。发生刺杀事件后,韩廆逃到韩哀侯身边,韩哀侯抱住他去保护他,这一点很违反人性。

1)如果是韩哀侯派人刺杀韩廆,当事情发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躲起来,派人护驾,而不可能是待在原地。

2)如果是严遂派人刺杀的,事发突然,韩哀侯来不及反应。韩廆迅速跑到哀候身边,将哀候劫持了,没想到刺客直接连哀候一起干掉了。

分析到此,基本可以排除刺客是哀候派出的了。

03

那另外两种可能,那种可能性最大呢。接下来结合类似的例子一起分析。

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在这个例子中,魏武侯死后,没有明确具体的继承人,国内很快就发生了动乱。同样的韩哀侯此时也没有立明确的继承人就走了,但是他的儿子韩懿侯很快就上位,控制住了局面,国内并没有发生动乱。

那这件事就又引入了第三个最大受益人,韩懿侯。韩懿侯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1)幕后指使。韩懿侯幕后指使了严遂借刺杀韩廆来弑君。那韩懿侯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严遂来洗清自己的嫌疑,同时为父亲报仇了,表现孝心和忠心。

2)后期合作关系。严遂在突然干掉韩哀候后,懵逼了,控不了盘。就和韩懿侯做了交易,以保全自身性命为筹码,换取支持韩懿侯上位。但如果严遂控不了盘,韩懿侯上位控制了局面,很难说会遵守当时的约定,不去干掉严遂为父报仇,增加自己的合法性。

3)傀儡关系。严遂势力很大,能够控制局面。但是严遂不可能自己上位,就扶持了韩懿侯上位,自己也因为名声不好就隐居到了幕后。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严遂最后的结局,但是如果是韩懿侯控制住了局面,应该会除掉严遂。这个是表现孝心的时刻,史书不可能会漏记。而没有记载,就说明严遂活着的可能性很大,严遂退居了幕后,韩懿侯只是一个傀儡。最后一块拼图就此完成。

最后推理的可能性最大就是严遂势力很大,在干掉韩廆的过程中,不小心误杀了韩哀侯,便顺势扶持了他的儿子韩懿侯上位,自己借此退居了幕后。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病已继位之后,为什么追封自己的爷爷为太子而不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古代的皇帝继位之后,都会为自己曾经的长辈追封,比如曹操生前没有当皇帝,而死后曹丕就追封他为皇帝,孙权也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了。然而,西汉时期刘病已当皇帝之后,对于自己的爷爷,也就是当年因为巫蛊之祸被汉武帝杀掉的儿子刘琚,只是追封为戾太子,而不是皇帝,而且这个戾字也是一个不好的字,这是为

  • 李斯为什么要陷害自己的女婿,选择扶持胡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是秦朝一代名相,但他的所作所为却遭后人诟病。他和赵高擅自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设计逼死扶苏,扶持胡亥继位,这样他们便能掌控朝中大权。不过扶苏怎么说也是李斯的女婿,李斯就真能下得了手?实际上李斯原本并不打算帮助赵高,但赵高却威逼利诱,这才让李斯就范。而李斯也没能如愿,最后死在了赵高手下,恐怕临死前他也

  • 司马懿手中没有实权,为何能通过3000死士就能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三国历史的小伙伴们肯定对司马懿这个人不会太陌生了,司马懿在老版的三国演义中被描写的老奸巨猾,隐忍了大半生终成为了窃国大盗,不过要说起司马懿这个人,到也没有窃国,因为那都是后人所干的事。但是要是没有他那三千死士发动的那场政变,他的后人也没有这个机会。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司马懿手中并无实权,为何还能政

  •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刚刚年满21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放下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物,专门来到了大明王朝皇帝的陵寝集合地天寿山。此次来到天寿山除了祭祀列祖列宗之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位年轻的皇帝还要给自己寻找陵寝。此前,按照万历的意图部署,内阁首辅张四维预先派出礼部、工部大臣和钦天监和风水

  • 在夺嫡之战中,曹植为何会输给曹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中的那些故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曹植与曹丕的那段世子之争了,这一直以来都是三国爱好者们所讨论的重点。相比于曹丕,曹植确实要更有才一些,更加受到曹操的青睐。可是为什么最后继承曹操衣钵的却是曹丕呢?下面我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点评。首先其实能继承曹操衣钵的并不是只有这两个人,比如曹冲、曹昂、

  • 东吴的三大酒鬼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志》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酒”这种东西充斥着整个三国时期的历史。不论是魏国、蜀国,还是吴国,都会有那么几位嗜酒如命,不饮不欢的人。与之相比之下,酒在东吴的历史显得就比较特别了。据悉,历史上关于“药酒”的记载,最早就是出现在东吴。不过我们今天要

  • 刘邦为什么不废了吕雉?他不是非常宠爱戚夫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的确是非常宠爱戚夫人的,不仅如此还非常喜欢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一度想要废掉刘盈的太子,让刘如意做太子,后来还是吕雉求张良帮忙,才终于保住了刘盈。只是,既然刘邦想要立刘如意,却为什么从来没有想过要从吕雉的皇后之位上下手,废掉吕雉改立戚夫人呢?俗话常说母凭子贵,为何戚夫人就没有当皇后的命呢?刘邦

  • 辛丑条约李鸿章签的什么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辛丑条约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条约是真的太尴尬了,真的是悲惨到哭,完全就是丧权辱国,话说当时李鸿章在条约上签字的时候并没有签自己的名字,那么有的人问了,那到底签了什么名字呢?那这个字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签这个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李鸿章晚清之风云人物,是清末时期慈禧太后最仰仗的一个

  • 隆庆皇帝在位多少年?他是如何开创隆庆新政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隆庆皇帝在整个明朝皇帝中并不算出众,他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只有短短6年时间。但就在这六年中,隆庆发挥了自己用人不疑的特点,使得社会能够稳定发展,海内大治,这段时期也被称为是隆庆新政。不过很多人评价隆庆,觉得他的一生颇为悲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可能隆庆皇帝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是不被人熟知的,那对于隆

  • 吴起在军事上的成就有多高?弃儒学兵成为兵家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吴起出生于富足家庭,但他为了谋得官职四处花钱,最后反倒弄得倾家荡产。吴起原本拜师学习儒术,但他并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说法回家奔丧守孝,因此他的老师和他从此断绝师生关系,这也让吴起决定弃儒学兵。吴起的确是位人才,他在兵法上的成就是一般人难以超越的,可以说一生没有打过败仗。那吴起在军事上的成就到底有多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