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和黄皓矛盾无法调节,导致蜀汉提前步入衰亡

姜维和黄皓矛盾无法调节,导致蜀汉提前步入衰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57 更新时间:2024/1/24 11:50:59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果断废除了丞相之位,对他来说已经不想朝中在出现第二个诸葛亮了。但刘禅并非一位明主,这就导致蜀汉内部逐渐分成几派,其中让宦官黄皓拥有了权利可以说是刘禅最大的失职。姜维在外连年北伐却得不到支持,反而使得他和朝廷的关系越来越僵,也正是因为姜维和黄皓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才会让蜀汉提前步入衰亡。刘禅无力治国,是蜀汉的不幸。

蜀汉即将灭亡之际,诸葛瞻在最后说出“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来作为最后的结束语,这无疑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蜀汉灭亡,黄皓、姜维都难辞其咎。那么姜维黄皓,对于蜀国的灭亡究竟负有什么责任?以下依据相关资料,简要分析。

首先讨论黄浩。

黄皓,生卒年:三国时期,具体不详。职业:宦官。此人在三国初期戏份并不多,在董允死后才开始参预朝政,准确来说是开始兴风作浪。要想概括一下这个人,我们可以翻来《三国演义》来一探究竟。

第一百十三回初次登场,他是宦官,被刘禅宠幸,日夜陪伴刘禅吃喝玩乐。魏国邓艾命令党均进入蜀国以重金贿赂皓,布散流言,皓奏闻刘禅,使前线处于优势的姜维班师回朝。

第一百十五回,刘禅听信黄皓之言,沉溺酒色,不理朝政。蜀右将军阎宇身无寸功,阿附黄皓,得到高官厚禄。阎宇听说姜维在祁山作战,请求黄皓让他代替姜维,又将战事中处于优势的姜维召回朝廷。姜维十分气愤,请求刘禅杀了黄皓,刘禅不同意,又让黄皓道歉,此事不了了之。姜维为避祸,出朝屯田。

第一百十六回,姜维上表说魏军将至,黄皓却找来一个师婆。师婆自称西川土神,说魏国疆土多年之后都归刘禅,刘禅重赏师婆并深信她的话,继续每日玩乐。姜维再上表军情,又都被黄皓隐匿。

第一百十七回,魏军攻入涪城,刘禅听说后召见黄皓,黄皓说是假消息。刘禅再宣师婆,师婆却不知去哪儿了,远近军情消息突然上报很多,于是军情再隐瞒不住。

第一百十八回,邓艾进入成都,听说黄皓奸诈阴险,想杀他。但是黄皓用许多金钱贿赂邓艾手下,得以免死。第一百十九回,刘禅迁到洛阳,司马昭因为黄皓祸国殃民,将他凌迟处死。

总结来看,黄皓用花言巧语,总揽朝政、操弄威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中写到:“皓奸巧专恣,将败国家,请杀之!”可谓高度概括了黄皓——奸佞败国家!

再来说说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于在诸葛亮反间计下于建兴六年投奔西蜀。诸葛亮擢升姜维为主管仓谷之事的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的姜维只有27岁,可谓年少得志。更有甚者的是诸葛亮总是对姜维另眼相看:

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这就是诸葛亮在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中对姜维的评价。并如同伯乐一般,示意朝中重臣向刘禅推荐姜维:

须先教中 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不久之后刚届而立的姜维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他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胜负。而后蜀中大臣大多反对姜维北伐,宦官黄皓也操弄权柄,姜维杀黄皓不成,前往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摆脱牵制自己的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

但邓艾却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敕令姜维向魏军投降。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对于姜维,历史上的评价大都是肯定的。例如郤正对于姜维的评价: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不难看出姜维着实是三国后期了不起的将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姜维在掌握军权后穷兵黩武,不断北伐。以至于蜀汉内部民不聊生,导致百姓更加渴望和平。

而正是因为姜维采用了敛兵聚谷之法来防御汉中,导致汉中失守,蜀汉咽喉被魏军遏制。正因为汉中丢失,再加上蜀汉常年征战而极度匮乏,这才有了曹魏伐蜀时蜀汉的灭亡。而姜维的死,不过历史潮河中的一点涟漪罢了。但实际上,姜维的死,代表着汉王朝就此灭亡。

这个时代之于姜维是生不逢时,而姜维之于这个时代确是一个加速器。但不论怎样,姜维的死确实是加快了蜀汉灭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王仙芝起义是怎么回事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唐朝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盛世时期,但其实在盛世的背后,也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唐朝末期,因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压迫,所以也是有一些农民起义,其中就有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是唐朝末期的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后世一些文学作品当中的主角,那么王仙芝所领导的这一次起义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对后世又产生

  • 清朝最长寿的皇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中国古代,由于医疗水平十分的落后,再加上卫生情况也飞铲的差,所以使得当年人们的寿命是远不如现在的。不过凡事都会有例外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着长寿的人,不过这种情况在皇家发生的情况并不多见。自小便生活在尔虞我诈之中的他们,更是容易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死亡。不过,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皇子,此人名为爱

  • 蓝玉被剥皮之后为什么送给他女儿?朱元璋这样做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发明了非常多的可怕的刑罚,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剥皮实草,将人的皮肤剥下来,然后在里面填充上草,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刑罚了。而因此而死的人还不在少数,其中明朝大将蓝玉可以说是很有名了。不过,朱元璋杀了蓝玉剥皮实草之后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把他的皮送给蓝玉的女儿,当时成为蜀王王妃的蓝玉的女儿呢?朱元璋此举

  • 朱元璋为何要朱砂蓝玉家族15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蓝玉案,这是朱元璋晚年时期的一桩大案子,因为梁国公被以谋反的罪名判处了死刑。以他有关的家族同僚,亲朋好友等15000对人都被处决了。蓝玉的人皮甚至被剥了下来,然后填满杂草,作为教材被送往了全国各地进行示众,并指令蓝玉仅有幸存的女婿保藏这个标本。蓝玉是明初功臣,有剿灭残元的大功,又是朱元璋晚年最有

  • 樊於期与秦王有什么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荆轲刺秦”的历史故事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樊於期。荆轲最后献给秦王嬴政的,出了督亢地图,还有一个就是樊於期的人头。当时,樊於期正在逃往,因为受到了秦国的追杀,幸亏有燕太子丹救下了他,他也正是为了荆轲能够顺利接近秦王才甘愿自杀。不过,樊於期当时做了什么,和秦王有什么仇

  • 明朝开国功臣为何都讨厌刘伯温?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咱们国家历史上的明朝,可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一个朝代。因为在明朝统治时期,从来没有与其他国家签署任何不平等的跳跃,也从未割让任何一块土地。不过明朝与许多其他朝代一样,明朝的建立也是经历了许多的不和,特别是功臣与功臣之间的矛盾。在明朝的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愈发明显。主要原因除了比功劳之外

  • 孔鲤是孔子第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的后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没有断绝,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延续了数千年依旧存在的家族了,而且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都很高,所以人们对于孔子后人也多了一些关注。而孔子的儿子一共有几个呢?很多人知道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那出了孔鲤之外还有别的儿子吗?孔鲤在历史上又有过什么样过功绩吗?孔子不必多说他的人生成就了,

  • 夺嫡之争李元吉比李建成更狠,差点率先击杀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单看玄武门之变这一起事件,可能有人会觉得李世民做事太狠,连亲兄弟都要置于死地。实际上当时的这场夺嫡之争异常激烈,李世民差点就率先领盒饭。李建成虽然是太子,但最狠的人却是他们的弟弟李元吉,李元吉支持李建昌,他曾打算安排杀手刺杀李世民,最后还是被李建成阻止。所以说要不是李建成,可能李世民还没机会发动玄武

  • 朱元璋为何那么凶残?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出身非常低微,早年期间家中非常的贫寒,幼时还是个放牛娃。后来遭遇了天灾,家里的亲人是一个接着一个去世了。为了图个温饱,他只能在皇觉寺出家当僧人。之后不久,农民起义爆发了,朱元璋加入到了起义军的行列当中。也就是从此刻开始,朱元璋遍走上了人生当中的另一条道路。时经二十余年,朱元璋从一名

  • 朱元璋为何要杀了欧阳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反贪这个词语到如今依然是非常盛行的,贪污腐败也一直是人们最憎恨的恶行之一。不论是在什么地方,哪个时代,这样的行为都被人所痛恨,很难逃脱惩罚。当我们回顾反贪史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了。因为在明朝,惩治贪官是非常严格的,是坚决地绝贪污走私这种行为的。当然这也是归咎于当年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对贪官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