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蓝玉被剥皮之后为什么送给他女儿?朱元璋这样做有何用意?

蓝玉被剥皮之后为什么送给他女儿?朱元璋这样做有何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26 更新时间:2024/2/20 9:21:12

朱元璋发明了非常多的可怕的刑罚,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剥皮实草,将人的皮肤剥下来,然后在里面填充上草,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刑罚了。而因此而死的人还不在少数,其中明朝大将蓝玉可以说是很有名了。不过,朱元璋杀了蓝玉剥皮实草之后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把他的皮送给蓝玉的女儿,当时成为蜀王王妃的蓝玉的女儿呢?朱元璋此举究竟有何用意?

古时候的战争十分频繁,而且一场战争关系着两个国家的命运。所以说打赢一场战争至关重要,这时候军队的将军的指挥能力决定着这场战争的输赢,皇帝在选军队的统领时会考虑许多的因素,毕竟不是谁都能担当起这个重任。像我们熟知的汉代的大将军霍去病,还有唐朝的薛仁贵都是一等一的将帅之才,他们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皇帝的优待。今天小编想给大家讲讲明朝的大将蓝玉,他为明朝的江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却被朱元璋杀了,这是为何?

蓝玉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有着超高的军事才能,而且为人很聪明,他经过鄂国公常遇春推荐被朱元璋所知道,朱元璋为了磨练他就把他放到了军队里,当时的明朝军队里有许多的当时名将,蓝玉在军中学到了很多的战争的经验,为之后的出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候的明朝刚建立,虽然已经消灭了元朝,但是政权还不稳固,这时候北元政权建立起来了,于是朱元璋派人去消灭北元,刚开始蓝玉只是一个士兵没有兵权,但是慢慢的他开始崭露头角,不久就坐上了副将的位置。在还没有消灭掉北元时,明朝能出战的已经没有几个了,这时候蓝玉的机会来了,他一举消灭了北元,还俘虏了北元的皇妃以及其他的一些皇子公主。

蓝玉在这一战之后名声大噪,于是他开始变得膨胀起来,战争胜利后他居然奸污了北元的皇妃,北元皇妃不堪受辱就自杀了,朱元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不满,但是碍于他立下了打功就没再说什么。但是蓝玉却越发嚣张,他根本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朱元璋越来越对他不满。那时候的朱元璋年级已经很大了,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而他的继承人皇孙朱允炆太小,所以设计了蓝玉,之后蓝玉被抓进大牢。,原本朱元璋想把他碎锅,但念及自己的儿媳妇,蓝玉的女儿,他命令刽子手把蓝玉的皮剥下来,送给蓝玉的女儿蜀王妃。

有人说蓝玉要造反所以朱元璋抢先一步杀了他,又有人说蓝玉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不会造反,历史究竟是什么的谁也不知道,其实蓝玉错就错在不能功高盖主,就算他没有造反,朱元璋还是会杀了他。

中国历史上最喜欢“皮草”的大约真的是朱元璋了,他兴头一上来就爱杀几个人是真,用剥皮这种手法一定是讨厌到极点,也有告诫意思。首先朱元璋这个人吧,出身穷苦,在元末大乱的时期看尽世态炎凉,什么功臣什么好友,他统统不信,如果硬要相信谁的话,他只相信老朱家的血缘,相信自己最疼爱的太子朱标

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功臣可能是历史上最危险的皇家职业了,朱元璋在刚刚建国的时候就对他们十分严格,冒出一丢丢功高盖主的苗头就直接给抹杀了。特别是他在年纪大了之后更是宁错杀一万,不放过一个。这不是我在夸张,蓝玉案之中就牵扯了一万多名官员,包括许多王侯。

蓝玉是个良将,但是错过了那个可以出英雄的“乱世”,一直到后来扫平漠北元朝余孽,蓝玉才终于扬眉吐气了一番。蓝玉生擒北元除了皇帝和长子之外的皇亲贵族,趾高气昂得回程,这时候的他终于有了可以给自己贴上标签的大胜仗,不必位居先辈之下。但也因为太过自我膨胀,他开始连连犯错。

蓝玉作为一名明朝大将,在回程途中奸污元主的妃子,将这位妃子逼得自尽。朱元璋知道此事之后当然不爽,毕竟这事儿实在太猥琐,丢的是他的人。但是毕竟蓝玉有功在身,朱元璋暂且睁一只闭一只眼。

后来蓝玉到了喜峰关口,因为当时已经入夜,守关的官员没有给他及时开门,他竟然破城墙直接进去。他大约觉得朱元璋连自己强暴元妃都不计较,何况是一堵城墙呢。

但是朱元璋是记下了,毕竟这大明朝比朱元璋自己还嚣张的人真没有几个。朱元璋将本来封给他的封号梁国公改成了凉国公,约摸是想让他冷静冷静。而蓝玉呢,根本不知悔改,甚至将手伸向了军权,在军队之中培养自己的亲信。

事儿做到这个地步,朱元璋已经不能忍了,蓝玉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这到底是欲加之罪还是事实如此,我们已经无法考究。只是蓝玉这好好的将才就这样断送在朱元璋的割皮刀之下。因为蓝玉的女儿是朱元璋的儿媳妇蜀王妃,给他留个念想,而这个蜀王妃也是厉害,真的将父亲的皮流了下来,一直到明末还被农民军发现在蜀王府之中。

蓝玉是真的情商欠费停机的那种粗野将才。朱元璋那时候刚刚失去了太子朱标,朱标跟着朱元璋见过大世面也有着仁心,如果没有早死,应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帝。后来朱元璋一定是接受不了太子的早亡才把皇位传给朱允炆的,只是朱允炆太小了,没看过开国的艰辛,不懂得守国的艰难,像蓝玉这样的臣子留在身边早晚会成为后患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要朱砂蓝玉家族15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蓝玉案,这是朱元璋晚年时期的一桩大案子,因为梁国公被以谋反的罪名判处了死刑。以他有关的家族同僚,亲朋好友等15000对人都被处决了。蓝玉的人皮甚至被剥了下来,然后填满杂草,作为教材被送往了全国各地进行示众,并指令蓝玉仅有幸存的女婿保藏这个标本。蓝玉是明初功臣,有剿灭残元的大功,又是朱元璋晚年最有

  • 樊於期与秦王有什么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荆轲刺秦”的历史故事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樊於期。荆轲最后献给秦王嬴政的,出了督亢地图,还有一个就是樊於期的人头。当时,樊於期正在逃往,因为受到了秦国的追杀,幸亏有燕太子丹救下了他,他也正是为了荆轲能够顺利接近秦王才甘愿自杀。不过,樊於期当时做了什么,和秦王有什么仇

  • 明朝开国功臣为何都讨厌刘伯温?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咱们国家历史上的明朝,可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一个朝代。因为在明朝统治时期,从来没有与其他国家签署任何不平等的跳跃,也从未割让任何一块土地。不过明朝与许多其他朝代一样,明朝的建立也是经历了许多的不和,特别是功臣与功臣之间的矛盾。在明朝的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愈发明显。主要原因除了比功劳之外

  • 孔鲤是孔子第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的后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没有断绝,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延续了数千年依旧存在的家族了,而且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都很高,所以人们对于孔子后人也多了一些关注。而孔子的儿子一共有几个呢?很多人知道孔鲤是孔子的儿子,那出了孔鲤之外还有别的儿子吗?孔鲤在历史上又有过什么样过功绩吗?孔子不必多说他的人生成就了,

  • 夺嫡之争李元吉比李建成更狠,差点率先击杀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单看玄武门之变这一起事件,可能有人会觉得李世民做事太狠,连亲兄弟都要置于死地。实际上当时的这场夺嫡之争异常激烈,李世民差点就率先领盒饭。李建成虽然是太子,但最狠的人却是他们的弟弟李元吉,李元吉支持李建昌,他曾打算安排杀手刺杀李世民,最后还是被李建成阻止。所以说要不是李建成,可能李世民还没机会发动玄武

  • 朱元璋为何那么凶残?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出身非常低微,早年期间家中非常的贫寒,幼时还是个放牛娃。后来遭遇了天灾,家里的亲人是一个接着一个去世了。为了图个温饱,他只能在皇觉寺出家当僧人。之后不久,农民起义爆发了,朱元璋加入到了起义军的行列当中。也就是从此刻开始,朱元璋遍走上了人生当中的另一条道路。时经二十余年,朱元璋从一名

  • 朱元璋为何要杀了欧阳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反贪这个词语到如今依然是非常盛行的,贪污腐败也一直是人们最憎恨的恶行之一。不论是在什么地方,哪个时代,这样的行为都被人所痛恨,很难逃脱惩罚。当我们回顾反贪史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了。因为在明朝,惩治贪官是非常严格的,是坚决地绝贪污走私这种行为的。当然这也是归咎于当年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对贪官绝不

  • 赵构能当上皇帝有多少运气成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赵构能称帝建立南宋,在很多人眼里算是充满了偶然性。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就此灭亡,当时大宋子民对金兵已经充满了愤怒。赵构也是迫于民心才派出将领抗金,实际上站在赵构的立场来看,他才不想救出宋徽宗还有宋钦宗,不然自己的皇位可能就不保了。所以这也导致发生了民族英雄被冤杀的荒唐事件,不过赵构称帝看

  • 朱元璋为何诛杀潘富九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黑社会这个团体,在我国的历朝历代当中都有存在。这些人欺负老百姓,无恶不作,只要一说到黑社会,基本上都是人人喊打。但是老百姓的实力很有限,谁也不愿意去滩浑水,最终还是得依靠着政府官员去打压这些邪恶势力了。所以最终这些邪恶势力的结果都是惨不忍睹,没有一个能幸免被政府消灭。在明朝时期就有这样一个团伙,

  • 孙权立吴那他有没有一统的想法?东吴注定不可能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是三国中最晚称帝的一方,因为孙权实在找不到称帝的理由,贸然自立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让他看起来和曹魏更像是对立关系,孙权好像对汉室没有这么浓厚的感情,那他立吴以后又打算如何呢?孙权究竟有没有一统的想法?中国古代凡是当上皇帝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完成一统。孙权如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