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和安禄山是什么关系?贵妃洗儿典故介绍

杨贵妃和安禄山是什么关系?贵妃洗儿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4/1/17 17:26:22

杨贵妃是唐玄宗妃子,不过好像杨贵妃和安禄山的关系也不一般,历史上曾流传一个名叫“贵妃洗儿”的典故,就和他们两人有关。有传闻说杨贵妃是安禄山的养母,《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为了拉拢安禄山收他为养子,那杨贵妃自然就成了他的养母。不过他们也有传出过绯闻,感觉关系还挺亲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为大家揭秘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关系,一起来了解下吧。

杨贵妃和安禄山的轶事,在当时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轶事的史料也非常多。其中有个最有代表性的轶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京城给安禄山过生日,当时就赐予了安禄山非常多丰盛的礼物。过完生日以后的第三天,杨贵妃又把安禄山召进宫中,让人把他抬进浴盆里,亲自给他洗澡。洗完澡后,还用锦被把他包缠起来,包得像个大粽子一样。唐玄宗看见了,不以为意,反而还哈哈大笑。这就是著名的“贵妃洗儿”的典故。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杨贵妃和安禄山的风言风语那么多,唐玄宗难道一点儿也不知道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看看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灰溜溜逃出长安,在路上的一个情景就明白了。当时,由于走得慌乱,没有准备更多的食物,以至于公子王孙都饿得不得了。老百姓准备一些粗食,那些公子王孙们用手抓起来就吃。唐玄宗当时看得流泪。

这时候,有个叫郭从谨的老人,走到唐玄宗面前,对他说,安禄山想造反,天下人都知道。当初有人给您反映,您就把他杀掉。后来,就没有人再敢向您老人家反映了。朝中大臣,大家都是一味地对您阿谀奉承,捡好听的说给您听。您要不落难至此,我又哪有机会给您说这番话啊……

从郭从谨的这段话,我们可以判断出,就算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有什么事,肯定也不会有人给唐玄宗说。一是唐玄宗这人听不进别人意见。要是别人给他说,很可能惹火烧身。二是唐玄宗这人疑心病很重,心中想法很多。您要是告诉他杨贵妃和安禄山有什么事,也许他会听进去。但是,你一定活不了。为什么呢?皇帝被戴绿帽,那是多么丢脸的事情,何况是唐玄宗这个自命不凡的皇帝。他当然不愿意别人知道他这个丑事。你告诉了他,说明你知道了。你知道了,就可能把话传出去。要让你不把这个话传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你,让你永远闭嘴。

由此可见,就算这样的话,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可是,又有谁敢给唐玄宗说呢!

没人给唐玄宗说,那么,唐玄宗自己对杨贵妃和安禄山的事情,怀疑不怀疑呢?

咱们来研究一下上面那个“贵妃洗儿”的典故。

不用说,这个典故,在古代是超越了男女之间的界限的。因为要给安禄山洗澡,安禄山必然要被脱得差不多。这种男女裸露相见,在古代礼仪社会里,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更何况是皇帝的妃子与大臣之间裸露相见,那简直就是大忌。而且,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还不仅仅是裸露相见。我们先不说,他们是否有暧昧的事情。杨贵妃既然要“洗儿”,她就要接触安禄山的身体,至少这一点,唐玄宗是明白的。所以,实际上,他们两人之间,已经超过界限了。

唐玄宗明白杨贵妃和安禄山的作为,已经越过了封建礼教所能允许的道德底线,而他却不以为意。如果没有其它一些考虑,只能用唐玄宗老年昏聩,以及他自身道德沦丧来解释。

说唐玄宗老年昏聩,是因为那时候,唐玄宗已经是60多接近70岁的人了。他早已失去了早年那种励精图治的样子。而且由于他专权擅杀,因此朝廷内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系。这些派系为了权力,互相倾轧。

其中最重要的倾轧办法,就是在唐玄宗面前告状,你说我的不是,我说你的不是。这样长久的倾轧,使得唐玄宗自己都已经失去了判断力。当他失去判断力的时候,就常常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对错是非。

比如安禄山这个人,虽然有不少人告诉唐玄宗,安禄山包藏祸心,有谋反之志。但是,由于安禄山对唐玄宗的极力巴结,同时又会演戏。在唐玄宗眼里,安禄山就是一个心无城府,忠厚老实的形象。安禄山害怕李林甫的样子,曾给李龟年绘声绘色表演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乐不可支。唐玄宗为什么乐不可支,因为他觉得,安禄山就是一个老实人,一个“乖孩子”。

唐玄宗既然觉得安禄山是个老实人“乖孩子”,他就坚信杨贵妃和安禄山是清白的,绝对不会有越轨的举动。

再说唐玄宗道德沦丧。我们在讲当时的礼教风俗的时候,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唐玄宗本人,本身就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他夺得自己儿媳妇的杨玉环,就是他道德沦丧的表现。

当唐玄宗自身道德沦丧的时候,他判断事情的标准就不一样了。杨贵妃和安禄山做出的那些事情,他肯定就不会觉得是不恰当的。这样一来,当然就不会怀疑他们有越轨的举动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邓芝生平简介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邓芝和邓艾,这两个名字怎么看都好像有点关系,都姓邓,并且名字里面都有草字头,如果他们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们应该是一个家族里面的平辈的亲戚吧。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邓芝和邓艾两个人,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呢?邓艾大家或许更熟悉一些,那么邓芝又是谁,一起来看看他的生平简介吧。汉末三国时期

  • 李玄霸为何改名李元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改名字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现代人来说,要办理很多手续,而对于古代人来说,可能会出现很多情况,让他们不得不改名字,比如被追杀,要隐姓埋名,或者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一些大人物有同字,那么自己就需要避讳。而历史上,李世民的弟弟李玄霸,就是改了名字之后叫做李元霸,那他又是为什么会改名字呢?《隋唐

  • 陆绩怀橘的故事,三国陆绩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陆绩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大臣,不过并不是一个在历史上特别出名的人物,但是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可能有人听说过,就是陆绩怀橘。说的是陆绩小时候去拜见袁术,袁术给他吃橘子,而陆绩在自己怀里揣了几个橘子,不小心掉出来了,他解释说自己想带回去给母亲吃,赢得了一众的称赞,夸他很有孝心。那么我们今天来具体看

  • 姜维和黄皓矛盾无法调节,导致蜀汉提前步入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果断废除了丞相之位,对他来说已经不想朝中在出现第二个诸葛亮了。但刘禅并非一位明主,这就导致蜀汉内部逐渐分成几派,其中让宦官黄皓拥有了权利可以说是刘禅最大的失职。姜维在外连年北伐却得不到支持,反而使得他和朝廷的关系越来越僵,也正是因为姜维和黄皓之间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才会让蜀

  • 王仙芝起义是怎么回事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唐朝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盛世时期,但其实在盛世的背后,也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唐朝末期,因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压迫,所以也是有一些农民起义,其中就有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是唐朝末期的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是后世一些文学作品当中的主角,那么王仙芝所领导的这一次起义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对后世又产生

  • 清朝最长寿的皇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中国古代,由于医疗水平十分的落后,再加上卫生情况也飞铲的差,所以使得当年人们的寿命是远不如现在的。不过凡事都会有例外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着长寿的人,不过这种情况在皇家发生的情况并不多见。自小便生活在尔虞我诈之中的他们,更是容易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死亡。不过,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皇子,此人名为爱

  • 蓝玉被剥皮之后为什么送给他女儿?朱元璋这样做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发明了非常多的可怕的刑罚,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剥皮实草,将人的皮肤剥下来,然后在里面填充上草,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刑罚了。而因此而死的人还不在少数,其中明朝大将蓝玉可以说是很有名了。不过,朱元璋杀了蓝玉剥皮实草之后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把他的皮送给蓝玉的女儿,当时成为蜀王王妃的蓝玉的女儿呢?朱元璋此举

  • 朱元璋为何要朱砂蓝玉家族15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蓝玉案,这是朱元璋晚年时期的一桩大案子,因为梁国公被以谋反的罪名判处了死刑。以他有关的家族同僚,亲朋好友等15000对人都被处决了。蓝玉的人皮甚至被剥了下来,然后填满杂草,作为教材被送往了全国各地进行示众,并指令蓝玉仅有幸存的女婿保藏这个标本。蓝玉是明初功臣,有剿灭残元的大功,又是朱元璋晚年最有

  • 樊於期与秦王有什么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荆轲刺秦”的历史故事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樊於期。荆轲最后献给秦王嬴政的,出了督亢地图,还有一个就是樊於期的人头。当时,樊於期正在逃往,因为受到了秦国的追杀,幸亏有燕太子丹救下了他,他也正是为了荆轲能够顺利接近秦王才甘愿自杀。不过,樊於期当时做了什么,和秦王有什么仇

  • 明朝开国功臣为何都讨厌刘伯温?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咱们国家历史上的明朝,可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一个朝代。因为在明朝统治时期,从来没有与其他国家签署任何不平等的跳跃,也从未割让任何一块土地。不过明朝与许多其他朝代一样,明朝的建立也是经历了许多的不和,特别是功臣与功臣之间的矛盾。在明朝的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愈发明显。主要原因除了比功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