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立吴那他有没有一统的想法?东吴注定不可能统一三国

孙权立吴那他有没有一统的想法?东吴注定不可能统一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4/2/19 5:36:19

孙权是三国中最晚称帝的一方,因为孙权实在找不到称帝的理由,贸然自立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让他看起来和曹魏更像是对立关系,孙权好像对汉室没有这么浓厚的感情,那他立吴以后又打算如何呢?孙权究竟有没有一统的想法?中国古代凡是当上皇帝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完成一统。孙权如果只是像当一方皇帝,那东吴自然不可能长久,终有被消灭的一天。

在三国历史上,魏国是明显的实力最强,具有正统性的国家,而蜀汉政权具有极强的开拓进取的意识,也被认为是先军政治的国家,但只有吴国,看起来怎么都不像一个国家。根据历史记载,吴国的制度有点类似于西方的封建时代,虽说有一个名义上的君主,但所有人实行领主政治。因此很多历史学家评价我国从骨子里面就没有真正的开拓进取的能力,它注定了无法统一天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它注定了要并入到魏国或者吴国,那么它为何还要在那里负隅顽抗,不直接早点统一呢?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没有仔细思考过。因为在历史记载中,吴国虽然实力居于第2位,但他从头到尾都处在一个中间位置,哪边强大他就去对付哪一边,既没有统一的实力,但却让天下始终保持着分裂的状况。因此历史学家对于这样的国家极为痛恨,因为虽说他的生存之道让人敬佩,但他这一做法明显在拖延历史的进程,让三国的分裂继续。所以很多历史学者评价当年的吴国政权,都认为它就是一个搅屎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存在,当年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既然天下以及吴国的命运已经定好了,为何他还要在那里捣乱呢?

其实答案非常的简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首先从吴国这个国家方面来考虑,整个吴国已经习惯了封建领主政治,在这样的制度之下,每一个人都不受政治的约束,每个人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看出来吴国非常的富裕,每个人都丰衣足食。而且吴国基本上不发动对外战争,每一个人都有着和平的日子,有生意做那自然每个人都喜欢。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它这种分散体制的存在,使得君主只能充当一个各方力量的润滑剂,他既不能发动战争,也不能强迫任何一股力量。所以封建领主制倾向于自由而反对统一,因为一旦统一的话,他们这种自由懒散的生活将会被取缔,严格的政治制度将会让吴国变成战争机器。

遥想当年,孙权在入主了中央以后,他多次想要把吾国变成统一天下的战争机器,但是内部的反对力量大的可怕,让他根本没有办法把这些力量集中起来,以至于当年他在合肥与张辽大战的时候,屡次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最终只能保持中立不再出战。而且从当年的赤壁大战,我们也能看出来,北方一旦爆发战争的时候,那些倾向于自由主义的人都集体反对战争,他们希望继续保持着和平的状况,甚至他们都主张集体投降,只要保住地方自治。可见当年孙权虽然非常了不起,但要想把东吴变成一个强有力的向心力组织也比较困难。

除此以外,还有就是孙权本人的欲望,要知道孙权从很小的时候就注定了不平凡,他这个人对天下大事看得很清楚,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有着很强的欲望和野心。虽说曹操诸葛亮,刘备的人都是他的前辈,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把这些前辈放在眼里,因此对待刘备的态度那就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妹夫,对待曹操的态度就是把他当做一个弹指之间樯橹灰灰洇灭的小丑。可以说孙权本人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打败了最强盛时期的曹操,打败了最强盛时期的刘备,他已经称得上是三国时代最顶尖的人物了。

既然他本人如此的厉害,那么他肯定不会甘愿臣服于哪一个人物,就连曹操与刘备都不能让他臣服,又何况是后来的刘禅曹睿等人呢?所以即使知道自己的国家无法统一天下,但他也绝不会轻易的投降,他只会在从中不断的斡旋,让天下分裂的格局继续,一直等到自己的后代上来的时候,那么他选择投降还是战斗,那就不由他决定了,反正在他活着的时候,吴国将战斗到底。

所以说当年吴国虽然实力不强,而且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但为了保证自身的自由度,同时也为了保住自己这个天下霸主的野心和尊严,孙权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在有生之年投降的。所以正因为孙权和吴国这个国家的坚守,才有了三国演义的继续下的可能性,不然孙权直接带头投敌了,那么接下来的历史我们就看不到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棣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身体残疾的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的继承人,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般而言,肯定得有才能的,身体健康的,这样不至于一点小病就把他击垮了,才能自然不用多说,没有治国的才能还当什么皇帝?还有一点,大部分皇帝都是上一任皇帝的儿子,兄弟继承也有,但是情况并不多。而朱棣在选择太子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一个身有残疾的儿子朱高炽呢?永乐二十二

  • 历史上郑袖和屈原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害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郑袖明明只是楚怀王的宠妃,为什么要陷害屈原呢?屈原被楚怀王疏远,到最终被贬,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来源于这个妃子,郑袖,郑袖害的人也不只是屈原一个,而至于郑袖对屈原两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感情,这一点是可以否认的,因为对于郑袖来说,屈原只不过是她害的众多人当中的一个而已。郑袖(生卒年不

  • 董昭是曹魏开国元勋,为何他在历史上却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董昭是曹操身边十分重要的一位谋士,也是曹魏的开国元勋。但董昭的名声却不如郭嘉、荀彧等人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董昭早年担任袁绍参军,后来投奔张杨,此后在洛阳与曹操相见。董昭一眼便看出曹操是能平定乱世之人,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之一。后来董昭深得曹操信任,曹操敢封魏公也是董昭建议的。只能说在演义中并没有凸显

  • 清朝时期农民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县级以下的谁管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现如今,关于清朝时期的影视节目或是书籍可谓是多的数不胜数,不过这些内容当中绝大多数都是讲述的不是后宫嫔妃之间的宫斗大戏,就是帝王将相之间的文韬武略。关于当年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很少有涉及到。那么在清朝时期,占全国人口五分之四以上的农村农民真实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清朝作为一个农耕帝国,农民在其中扮演着非常

  • 秦穆公为什么放走夷吾回国?晋惠公继位却不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晋惠公夷吾是晋文公的弟弟,骊姬之乱爆发后,夷吾决定逃往到屈邑。后来晋献公得知自己的儿子逃走,便要出兵讨伐屈邑,夷吾只能跑到靠近秦国的梁国。夷吾此后为了借秦国返回晋国,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贿赂秦穆公,还擅自答应他只要安全回到晋国,就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实际上秦穆公也是无奈,就派人把夷吾送回晋国,并且立为

  • 薄皇后为何是历史上第一位废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废后不少,或许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这些原本身为后宫之主的女性们,最终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废后,而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废后,比如陈阿娇、郭圣通、贾南风等。不过,有一位是历史上第一个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被废掉的皇后,就是汉景帝的薄皇后。这位皇后为什么被废,她姓薄,是不是和汉文帝母亲薄太后有什么

  • 婉容是不是自愿嫁给溥仪?婉容晚年生活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婉容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后,不过当时大清已经岌岌可危,婉容嫁给溥仪很难收获好的结局,为什么她依然愿意出嫁呢?实际上婉容也并非自愿嫁给溥仪,她出嫁时只有16岁,是溥仪选择了婉容而已。婉容美丽多才,能写一手好的诗词,据说她和溥仪的书信不少都是用英语书写的。所以溥仪早年就很喜欢她,还聘她当过一段时间的英语老师

  • 河北四庭柱排名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后人总是喜欢将古代的一些相关的人物放在一起,并且给他们起一个“组合名称”,比如著名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等,这些都是这样。而同样是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个号称“河北四庭柱”的四人组合,你知道这河北四庭柱分别都是哪些人吗?河北四庭柱四个人之间的排名情况又是怎

  • 八旗兵战斗力有多强?康熙率领八旗平定三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八旗兵曾是清朝最为强大的兵力组织,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立了八旗,在此后的军事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清军入关后,皇太极为了加强旗人的束缚,还要拉拢汉人,因此建立了汉军八旗。不过等到康熙继位,原本的八旗已经不再锋芒,就连康熙都感叹如今的八旗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这支部队还是平息了三番之乱,算是立

  • 万历皇帝为什么21岁就开始修建陵寝?使得陵墓闲置30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有48年。万历10岁即位,在他21岁时他的陵寝明定陵便开始营建,中间花费了6年时间,八百万两白银。万历皇帝为什么要这么早便开始修建陵寝呢?而且万历中间有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不上朝,有人怀疑万历是得了什么病所以才会放弃上朝。随着万历的明定陵被发掘,这个隐藏了百年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