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山国为什么也能称王?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中山国为什么也能称王?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98 更新时间:2024/1/17 1:48:05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因为这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而且战国基本上都是战国七雄的天下,其他小国基本上没有登场的机会,即便是有也都属于陪衬,所以少有人知道。不过,尽管中山国这个国家很小,但却也是一个能够称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山国拥有这样的底气呢?中山国又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中山国是战国时期,处于燕国赵国夹缝之间的小国。当战国七雄纷纷称王时,中山国君主不甘寂寞也称王。当时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都表示没有意见,可是齐国却很不满,并提出割让平邑土地给燕国和赵国,邀请两国共同出兵,攻打中山。一时之间,中山国战云密布!

中山国地处赵国与燕国境内,天生就是两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是有时候迫于形势,不得不暂时放下心中的不快强装笑脸招呼这个小弟弟罢了。现在,魏国和赵国虽然表面上答应了中山王,会拥护其称王,并建立邦交,可是如果齐国抛出平邑这块大肥肉,赵国和燕国还能坚守所谓的信义吗?

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信义,有的只是利益,更大的利益。后人经批评“春秋无义战”,而战国尝不是如此。

中山相国兰诸君听到齐王放出狠话,心里没谱了,究竟该怎么把这个紧巴巴的日子对付过去呢?还得请教中山国的奇人登。

张登听了兰诸君的来意,微笑着问兰诸君:“请问相国大人,为什么要害怕齐国呢?”兰诸君有点恼怒了,说:“这还用问吗?齐国强大,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现在竟然不惜降低身份,拿出土地来贿赂燕国和赵国,很明显,齐国是坚决要攻打中山国。这样看来,燕国和赵国很难坚守盟约。搞不好我们国家就要废除王号,甚至是国家灭亡啊。”

张登说:“哪里有这么眼中,请您叫燕国和赵国协助我们中山国,并且一直到王国的基础稳固为止,这样不就不用担心齐国了吗?”

兰诸君奇怪的看着张登:“你怎么能够这么笃定燕国和赵国就会帮助我们呢?难道要我们中山国拿出比平邑更大的土地来吗?”

张登笑了,摇摇手说:“相国大人说笑了。不如我们来个演习,您扮演齐王,我来游说您,如果游说成功那现实中也一定可以实现。”兰诸君笑了,说:“好,我也很期待先生您的精彩演说呢。”

演习开始了。

张登说:“大王您好,您之所以不惜割让土地给燕国和赵国,无非是想要废掉中山国的王号,以维护齐国大国的威严吧。”

“齐王”点点头。

张登说:“既然大王只是要达成这个目的,又何必要割让土地给燕国和赵国呢?要知道这可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割让平邑,燕国、赵国的实力就更加强大,而出兵攻打中山国之后更会引来无穷的纷争。对齐国的危害实在太大了。如果说,有一种办法能够让大王不必割地,甚至不必用兵,就可以让中山国主动废弃王号,大王您愿不愿意听听呢?”

“齐王”笑了,说:“是啊,我不得不问,先生您的策略究竟是什么呢?”

张登说:“大王您可以派遣使者告诉中山王:寡人之所以闭关和中山国绝交,是因为你们中山国和燕国赵国商量称王,却没有告诉我们齐国。如果中山王愿意再度与寡人盟会,寡人非常欢迎。”张登继续多,“中山国最担心的就是燕国和赵国接受齐国的土地,然后背叛自己,当齐国主动发出邀请,肯定会答应大王的要求前去盟会。而燕国和赵国也必然气愤中山国背着自己又和齐国搞在一起,这样的话两国就会和中山国断绝关系。这样,中山国不就人人嫌弃被孤立起来,又怎么能不主动废除王号呢?”

兰诸君一听急着,不再扮演齐王了,说:“先生,您这么说的话,我们中山国的王号确实废定了。可是我们现在是要保住中山国的王号啊,你这么做不是帮倒忙吗?”

张登说:“相国大人不要着急,只要我这么去游说,齐王必定会答应再度和中山王盟会,对不对?”兰诸君点点头。张登说:“只要齐王提出盟会,那么我们中山国就可以派出使者,去告诉燕王和赵王,说明齐王一方面做出割地的姿态蒙蔽燕国和赵国,另一方面却主动提出和中山国盟会。这样的话,燕王和赵王必然生气,认为齐国只是在欺骗两国,挑拨中山国和两国的关系,然后意图齐国自己和中山国建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齐国真的拿出平邑来,燕王和赵王也不会答应出兵的。”

于是,张登前往齐国,齐王果然再次邀请中山王盟会。于是,中山国就派出使者告诉燕国和赵国,不必前往齐国,燕赵两国也果然和齐国断交,共同帮助中山国建立王号,一直到王国的基础稳固。

张登的几番说辞,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十万雄兵也难以取得的胜利,真让后人赞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开国功劳大于李建成,为何李渊坚持立李建成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和李建成会拔刀相向,以至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李渊是要付上责任的。虽然李建成是长子,但大唐开国功劳李世民远大于李建成,加上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也不是李建成能比的。发动玄武门之变,很多将领都选择站在李世民这边,难道这样的局面李渊都没有想到吗?只能说李渊在管理自己儿子方面太过疏忽,或者把事情想的太简

  • 陶谦三次让徐州于刘备,为什么刘备都没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当时的刘备,手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他的势力还是太弱了,所以徐州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就如同现在人们创业,首要就是需要一个能够落脚的地方,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壮大,而徐州也不是刘备要过来的,而是陶谦要让位给刘备的,可是几次三番下来,刘备都没有接受,这是为何?刘备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才始终都

  • 安乐公主怎么死的?相当武则天亲手毒死父亲李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第七位女儿,据说安乐公主长相十分貌美,有着“大唐第一美人”之称。安乐公主不仅人漂亮,还有着十足的野心,以及残酷无情的手段。他在唐中宗时期想要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帝,逼迫唐中宗封她为“皇太女”,被拒绝后安乐公主竟然亲手毒死了自己的父亲。看

  • 西汉酷吏郅都怎么死的?窦太后为何处死郅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郅都是汉景帝时期酷吏,他是西汉最早用严刑峻法维护秩序的人。不过要对付这些豪强必须要拿出强有力的手段,不然根本毫无效果。可能后人对郅都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郅都的确为汉景帝做了不少事,或者说背了不少锅,但景帝最后却没能保住郅都。郅都因为得罪窦太后遭到罢免,然后以汉朝法律将他处死,其实郅都死的挺冤的,还让后

  • 秦国原本是春秋四强国之一,为何会在战国初期走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在战国初期并非一个强国,魏国、齐国、楚国国力都在秦国之上。不过秦国在春秋中期算是四大强国之一,秦穆公更是春秋五霸,那秦国到底是如何走衰的呢?其实纵看秦国的历史还是挺励志的,虽也出现亡国危机,但最后都是有惊无险,顺利挺过来了。经过商鞅变法以及六代国君的努力,成功让秦国一统六国,完成这番伟大的事业。

  • 五石散是什么东西?为何很多魏晋名士都喜欢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魏晋时期的历史的话,一定会知道“五石散”这种东西,这个听上去其实是有些像是某种中药的名字,但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魏晋时期有很多名士都喜欢吃这种东西,而且一吃就会上瘾,这样看来,这五石散似乎和现代的一些东西有点类似。但是,魏晋时期的五石散究竟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为什么会受到

  • 孙权为什么帮曹操围堵关羽?孙权堂弟发挥奇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不惜打破吴蜀联盟,也要联合曹操围堵关羽,实际上这是因为孙权已经感到了关羽的威胁。当时关羽在襄阳取得大捷,如果不及时阻挡关羽,看蜀汉继续壮大,这是孙权不能接受的。关羽也是没想到孙权竟然会单方面背叛盟约,最后败走麦城。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的堂弟孙皎发挥了奇效,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孙皎到底是谁,下面就

  • 马超的一生有多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皇帝已经没有了实权,群雄并起,各方的诸侯和势力都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了一番功勋,而马超就是其中之一了。马超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跟随自己的父亲马腾在西凉一代多次征战,勇猛无比。之后还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差点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之后投奔刘备之后被封为了五虎上将,与关羽、张飞等人并列。而这样一个威名赫

  • 史记为什么不给刘盈设本纪?司马迁为何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刘盈作为汉朝的第二位皇帝,虽然说在位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做出太多的功绩,但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可是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却不给他设立专门记录帝王的本纪,就连项羽都有本纪,为什么刘盈却没有?司马迁到底是怎么看待刘盈的,难道是觉得他不配当皇帝吗?《史记》里面刘盈没有本纪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一起来揭秘吧。看

  • 李世民四子李泰是个怎样的人?李泰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魏王李泰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为什么最后李泰却没能继承皇位呢?李泰从小便展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才华,此后更是成为出名的书法家。李世民专门允许李泰在自家开展文学馆,招来各方学士,好似想让李泰组建起自己的团队。其实李泰也有夺嫡之念,但大儿子李承乾已经突破了李世民的底线,为了控制他们不让玄武门之变重演,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