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为什么帮曹操围堵关羽?孙权堂弟发挥奇效

孙权为什么帮曹操围堵关羽?孙权堂弟发挥奇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436 更新时间:2024/1/23 12:37:03

孙权不惜打破吴蜀联盟,也要联合曹操围堵关羽,实际上这是因为孙权已经感到了关羽的威胁。当时关羽在襄阳取得大捷,如果不及时阻挡关羽,看蜀汉继续壮大,这是孙权不能接受的。关羽也是没想到孙权竟然会单方面背叛盟约,最后败走麦城。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的堂弟孙皎发挥了奇效,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孙皎到底是谁,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孙皎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部征讨屯驻在襄阳的曹仁,曹魏在荆州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于是曹操派出了左将军于禁,亲率大军赶往襄阳解围。当时又正好赶上汉水暴涨,关羽就趁机利用水军的优势击溃了救援的魏军,并抓获了于禁在内的三万多人送到了江陵。

此时的孙权,眼看着关羽在荆州的势力越来越来稳固,内心的惧怕与日俱增,所以就利用这次机会向曹操乞和,并表示愿倾全军之力为他代劳征讨荆州。乞和只是孙权使用的一种手段,他的真实目的就是借此稳住曹操然后自己拿下荆州诸郡,彻底铲除关羽这个威胁。

曹操对孙权的用意也心知肚明,但是他也乐意看着蜀、吴之间刀兵相向,最好打到两败俱伤的结果,他好坐享渔翁之利。所以就同意了孙权的请求并给曹仁下了命令,只允许闭城自守以弓箭据敌,不允许出城迎战,而孙权则开始实施偷袭荆州的计划。

在东吴这次征讨荆州的过程中,除了吕蒙朱然潘璋等这些为人熟知的名将之外,还有一个他极为重用的宗室成员孙皎,也被带入了大众的视野。

据《三国志孙皎传》中记载,孙皎是孙权的堂弟,是他小叔孙静的第三个儿子。孙静自孙坚起兵的时候,就纠结乡里以及宗室中的五六百人,跟随在其身边攻城拔寨、开疆扩土。在孙策时期,又辅助孙策破刘繇、入会稽,在平定江东诸郡的战斗中居功至伟。只是在江东平定之后由于恋家不愿意出仕,所以就一直留在故土直至病逝。

在孙静的几个儿子当中,最有作为也最被孙权看中的,就属孙瑜和孙皎这两个人了。孙瑜最早以恭义校尉开始统兵作战,在孙权初期的平定叛乱、征讨不服、出征江夏、北据曹魏等战役中屡建奇功。只可惜在正值壮年之际就英年早逝了,“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

孙皎是孙瑜的亲弟弟,最早以护军校尉开始统兵作战。在曹操数次出兵濡须的战斗中,孙皎一马当先每每率精锐前线迎敌,在整个战斗中功不可没,孙权对他也是极为的喜爱和重用。程普病逝之后,孙皎被晋升为都护征虏将军,程普的部属也划给了孙皎并屯守夏口。黄盖和孙瑜病逝之后,其帐下的部将也都归并到了孙皎的手下。

从这些史料当中就能看出,孙权对他这个堂弟是极为信任和重用的。当然,这其中除了宗室亲情之外,孙皎身上确实有很多特长比较瞩目。勇猛、果敢,这是武将身上必备的特质,孙皎除了这些特质之外还轻财好施、善于用人。尤其喜爱结交名仕,他跟当时同在孙权帐下效力的诸葛瑾就是莫逆之交,这从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

自从甘宁归附孙权之后,孙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跟甘宁争吵。当时有人就劝甘宁息事宁人,躲着点孙皎以免矛盾加剧。但是甘宁也是一个有血性且非常倔强的武将,不听劝阻依然我行我素,所以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也就逐渐加深了。孙权知道了这件事儿之后,就给孙皎写了一封长信,并专门让诸葛瑾带着这封信到孙皎面前重重地训斥他。

孙皎被孙权训斥了一顿,又经过诸葛瑾的开导,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任性,所以就上书向孙权承认过错,并和甘宁也抛开了所有的不痛快结成了至交好友。这就充分体现出了孙皎和诸葛瑾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对诸葛瑾本人也非常的信服。

在孙权派兵出征荆州之前,还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就是关于吕蒙和孙皎统兵的问题。据《三国志孙皎传》中记载,孙权在出兵之前,意欲让吕蒙和孙皎各任左右大都督一起统兵作战,但是这件事却遭到了吕蒙的抵制。吕蒙对孙权说:“主上要是觉得征虏将军行,你就让他统兵;如果觉得我吕蒙行,就让我统兵。早年周瑜和程普为左右大都督,共同领军出战江陵的时候,就因为不和睦差一点耽误了大事。虽然决定权在周将军手里,但是程将军却以资历持重力争,并且两人都是大都督,导致了江陵之战久拖未决。这是前车之鉴,不得不重视。”孙权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随即做出了决定:“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

这一段记载,倒并不一定说吕蒙和孙皎之间有什么不和睦的地方,只是有了前车之鉴,吕蒙也是害怕在战场上再度发生类似于江陵之战中的情况。经过吕蒙的争执之后独得了兵权,保障了征讨荆州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优良的战绩。而这也是吕蒙自被重用以来,唯一一次因统兵的问题跟孙权发生的争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马超的一生有多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皇帝已经没有了实权,群雄并起,各方的诸侯和势力都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了一番功勋,而马超就是其中之一了。马超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跟随自己的父亲马腾在西凉一代多次征战,勇猛无比。之后还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差点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之后投奔刘备之后被封为了五虎上将,与关羽、张飞等人并列。而这样一个威名赫

  • 史记为什么不给刘盈设本纪?司马迁为何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刘盈作为汉朝的第二位皇帝,虽然说在位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做出太多的功绩,但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可是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却不给他设立专门记录帝王的本纪,就连项羽都有本纪,为什么刘盈却没有?司马迁到底是怎么看待刘盈的,难道是觉得他不配当皇帝吗?《史记》里面刘盈没有本纪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一起来揭秘吧。看

  • 李世民四子李泰是个怎样的人?李泰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魏王李泰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为什么最后李泰却没能继承皇位呢?李泰从小便展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才华,此后更是成为出名的书法家。李世民专门允许李泰在自家开展文学馆,招来各方学士,好似想让李泰组建起自己的团队。其实李泰也有夺嫡之念,但大儿子李承乾已经突破了李世民的底线,为了控制他们不让玄武门之变重演,李世

  • 曹操的头痛被骂好了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有头疼病,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而且在小说里面,华佗还是因为去医治曹操,结果因为他说要开颅手术,就被多疑的曹操给杀掉了,临死还在后悔不应该杀掉华佗。历史上当然没有这回事,这也都是后世瞎编的。不过,曹操自己却也说过,他看了一篇骂他的文章之后,头痛居然好了,这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文章,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

  • 北宋大臣为何敢频频向皇帝施压?是皇帝太软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虽然有着非常辉煌的文化成就,在各个领域也都有非常不错的发展,但就是遭不住邻国的入侵。因为北宋特殊的制度,使得重文轻武已成常态,不过反映在朝廷内部还有一件趣事,就是北宋的皇帝似乎老是被大臣施压,弄得很没面子。历朝历代的皇帝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失去了威严,但北宋的皇帝似乎就不怎么在乎这点,这到底是怎么一

  • 齐桓公吃过婴儿是怎么回事?最终却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齐桓公身为春秋霸主之一,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相当有名的,在那个群雄并立的时代,能够成为霸主,除了他手下的臣子们十分厉害,齐桓公本人也必然是雄韬武略。可是,这样一个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人,居然还吃过婴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吃掉的是谁?他身为一代霸主,为何最终却会被饿死在宫殿里呢?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

  • 刘伯温为什么死前给朱元璋留了一筐鱼?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人都说刘伯温是神机妙算,有很多与他有关的故事,都是在表现他的聪明智慧,只不过,因为在流传过程中,或许被很多人加入了一些元素,所以我们看到的刘伯温未必就是当年那个真实的刘伯温、而据说,刘伯温在自己临死之前,留给了朱元璋一筐鱼,但是朱元璋想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直到17年之后,朱元璋才终于明白了。俗话说

  • 齐国大将田忌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以前应该都读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吧,对于孙膑给田忌出的主意,很多人一定都觉得非常厉害。历史上的田忌确实是齐国的一位名将,而且孙膑也是因为受到了田忌的赏识,才成为了田忌的门客,田忌本人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对于田忌的生平你知道多少?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齐国大将田忌的生平简介。田忌是

  • 司马迁被阉冤不冤?其实只受宫刑没受死刑已是恩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后来因为替李陵辩解遭到宫刑。说起来司马迁也是有点倒霉,他是因为相信李陵的人品,觉得他不会倒戈,所以才站出来帮他说法,没想到李陵却真的待在匈奴。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也就顺手拿司马迁出气,不过以汉武帝的脾气来说,他没赐死司马迁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说明他还没彻底失去理智,不然司马

  • 澶渊之盟到底屈辱不屈辱?为什么有人说很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澶渊之盟是宋朝与辽国订立的一项合约,相当于停战书,两国之间因为有澶渊之盟,所以后来的百年之间基本上没有过什么大的战争,而且还相互帮助,看上去一派祥和。但是,澶渊之盟背后的代价却是,宋朝每年都要给辽国非常多的钱。从这样两个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到底应该算是耻辱,还是一种成功呢?在多数人看来,澶渊之盟确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