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之役中,建文帝还有30万的部队为什么没调用?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还有30万的部队为什么没调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4 更新时间:2024/1/15 18:03:47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被朱棣夺走,而朱允炆也下落不明,恐怕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费力安排的皇孙,最后会被自己儿子夺了皇位吧。不过,建文帝朱允炆当时还有一个三十万的军队在云南,面临自己皇位丢失的危机,为什么他不动用这只军队抵抗朱棣?为何建文帝没有调用这个军队呢?

在明朝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动乱,而事情的起因在于朱元璋固执己见地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可惜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并非是一个有能力之人,他因为没有正确估计敌我实力,强行执行削藩政策,最终引起了朱棣的反抗,并失去了江山。

朱元璋是一个凡事考虑比较周全之人,他知道自己传位给朱允炆必然会有人不服气,因此也为其做出了诸多的部署。但是最终,朱允炆还是落败了,大概是他能力不足。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建文帝在失败了之后,其实在云南还有一支精锐之师,但是朱允炆至死都没有使用,这是为何呢?

在云南的这个军队为沐家军,其领导者为沐英。沐英原本是一个年仅8岁的流浪儿,后来被朱元璋收为了义子,因此沐英对朱元璋可谓是忠心耿耿。在后面的日子里,沐英跟随朱元璋一同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是明朝不折不扣的开国功臣,也是朱元璋的心腹。

明朝建立之后,沐英为朱元璋平定了多次的战乱,其中便包括了西南地区。而沐英和朱允炆的父亲朱标的感情也十分之好,毕竟是一起玩着长大的伙伴。因此,沐英对朱允炆也是疼爱有加,愿意为他抛头颅,洒热血。

此时的沐英是著名的封疆大吏,拥有30多万的兵力,只要朱允炆一声令下,他定然愿意相助。但是可惜的是,朱允炆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沐英的帮助,而到了后来,颓势已经形成了,朱允炆已经没有机会寻找沐英的帮助了。

而朱允炆之所以获得如此的下场与他的优柔寡断有着密切的联系。试想一下,在战场之上的时候,谁不是提着脑袋拼杀的,但朱允炆性格过于温和,他崇尚儒学,主张仁政,其实,当时在战争中,朱允炆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获胜的,但是他害怕自己担上杀叔父的罪名。因此不允许军队伤了朱棣。即使朱棣被困之时,朱允炆还是时刻期待着朱棣可以改过自新。有着这样的一个领导人,又怎么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

当然,其实朱允炆的失败和朱元璋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朱元璋登基之后便大肆杀害功臣,使得朱棣的身边没有可用的大臣,而沐英等人远在天边,因此朱允炆在焦急之时,无人可用,最终落败。

这场战争叫做“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一共持续了四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朱允炆有多次机会调用沐英的这批军队,这可惜性格使然。朱允炆也在这场战争中不知所向,有很多关于他的说法,有人说他在战争中早已被杀死,也有人说他逃去寺庙做和尚的传言,历史的结尾总是留有悬疑,关于朱允炆的去处,真相到底如何,也无从查证了。

朱允炆是明朝继朱元璋之后的第二位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跟祖父朱元璋的霸道猛烈不同,朱允炆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他聪明机智,学东西也很快,拥有年轻人的热情朝气与冲劲。他从小深居皇宫,一直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学习,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战场上的厮杀搏斗,行军打仗于他来说是弱势方面。明太祖朱元璋深知这一点,于是留给了朱允炆一支王牌部队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在后来朱允炆的皇叔,时任燕王的朱棣造反发动“靖难之役”时,朱允炆却并未用上这支王牌军队,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朱元璋给朱允炆的王牌军队究竟是何来头。这支军队名为沐家军,第一任首领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沐英出身贫苦,自幼颠沛流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十二岁起便随朱元璋攻伐征战,期间多次立功,深得朱元璋器重。后来朱元璋派他去镇守云南,沐英更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守卫云南。虽然在朱允炆登基的时候沐英已经去世了,时任沐家军首领的则是沐英的次子沐晟了,但沐家军的强大的战斗力还是并未被削弱的。有人说,如果靖难之役时朱允炆调用了这支军队,朱棣是根本没有机会称帝的。那么,究竟为何,朱允炆没能用得上这支军队呢?

其一,建文帝朱允炆过分轻敌。朱允炆继位后便开始大肆削藩,一步一步削弱自己的皇叔们的权力。当时,朱允炆不仅回收了朱棣的兵权,还把朱棣的兵马全部调走了,此时的朱棣已然没有可以用的军队了。当他决心起兵谋反时,身边只有仅剩的800个侍卫。

虽然在后来朱棣的军队发展到了10万余人的规模,而坐拥朝廷30余万常备军的朱允炆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他相信自己不必调用沐家军也照样可以轻易打败自己的皇叔朱棣。正是朱允炆这样一种轻敌的心理蒙蔽了他的双眼,导致他在靖难之役时没有认清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其二,镇守云南的沐晟有心无力。沐晟在建文元年(1399)镇守云南,并且还承袭了西平侯的爵位。但此时的云南仍旧不安定,当地土司经常发动叛乱。在靖难之役之时沐晟有心支持建文帝,但他也面临着层层阻碍,此时云南各地在籍军户也就十余万,他调集这些兵马进京,不但需要朝廷的旨意,时间上也是很大的问题。

南京与云南相距甚远,此时的沐晟也没有充足的物资支撑行军。并且路上耗费时间长,等沐晟的军队赶到时说不定胜负已成定局了。再加上沐晟如果贸然离开云南,那些蠢蠢欲动的土司说不定便会趁机叛乱,那么到时候沐晟的处境则会变得十分糟糕了。

靖难之役可谓时堪称史诗级的藩王叛乱,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地方战胜朝廷的叛乱。建文帝朱允炆抱着悠然自得的必胜决心,燕王朱棣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必死决心。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建文帝朱允炆身陷火海生死未卜,朱棣则胜利迁都北平开创永乐盛世。不得不说,这场战役中朱棣的胜利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时也命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孝和睿皇后和嘉庆帝感情如何?她和道光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孝和睿皇后是嘉庆帝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孝和睿皇后从侧福晋,一步步成为贵妃、皇贵妃、皇后、皇太后,一生颇为传奇。他对嘉庆帝的继承人道光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光帝并非孝和睿皇后的亲身儿子,只是他的继子,但要是没有孝和睿皇后,恐怕道光是没办法继承皇位的。不知道大家对孝和睿皇后有多少

  • 康熙设计擒鳌拜,为什么最后却对他宽大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智取鳌拜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康熙继位时只有8岁,鳌拜则是四大托孤大臣之一,一度权倾朝野,甚至是架空皇权。康熙为了夺回权利只能找大臣商议,如何能缉拿鳌拜。后来康熙通过智取,有惊无险顺利拿下鳌拜,并且宣布鳌拜30条罪状将他革职入狱。其实对于康熙来说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快杀掉鳌拜,不过康

  • 陈抟老祖为何号睡仙?他到底睡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奇人怪事,原本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越来越神化,到了最后就成了一个传说。相传,历史上有一位陈抟老祖,他是一个成仙的神话人物,而有传闻说他特别能睡,号称睡仙。那陈抟老祖究竟有多能睡,睡了多少年,能被人们称为睡仙?陈抟老祖最后真的成仙了吗?陈抟,字“图南&rd

  • 晋楚争霸秦国立场如何?为什么秦国会选择和楚国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晋楚争霸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说,如何站队就变得尤为关键。经过几场大战以后,晋国稍稍占据一些优势,但整体来说两国还是平分霸权。那秦国当时是怎样的立场呢?晋文公是在秦国的帮助下,才顺利回到晋国成为国君,所以当时晋国和秦国的关系很好。不过崤之战以后,秦国则是选择与楚国结盟一起对抗晋国。那秦国为什么会和晋国决裂

  • 刘秀为什么叫大魔导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历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个皇帝,能和刘秀这样有那么多的外号的并不多,而且刘秀的外号充满了魔幻色彩,比如有人给他起外号叫做大魔导师,还有的人叫他位面之子。刘秀创立东汉,他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但是却延续了汉朝的历史,取代了王莽这个“穿越者”。那刘秀的这些外号究竟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要这

  • 嘉靖皇帝为什么会看中13岁的尚寿妃?尚寿妃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尚寿妃是嘉靖皇帝晚年最宠爱的妃子,而她早年成为嫔妃的过程十分令人意外。当年嘉靖帝在大内诵经敲磬,结果将磬敲错,在场宫女都不敢做声,为有尚氏突然大笑起来。这个举动反而是引起了嘉靖帝的注意,此后将他纳为嫔妃,号尚美人,当时尚氏只有13岁。很难想象嘉靖帝竟然会看上一位13岁的宫女。相信大家都十分好奇这位尚

  • 刘秀为何要延续西汉,而不是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王莽篡汉后,刘秀此后战胜王莽重新夺回政权,不过刘秀本可以改朝换代,为何他还要延续西汉的国号呢?虽然刘秀是汉室后人,但他其实可以选择当一名开国皇帝,而不是继位皇帝。相比于西汉,似乎东汉除了刘秀以外,其他皇帝的知名度都不算太高,整个东汉持续了将近200年,和西汉的时间差不多。为什么刘秀称帝后会做出这样一

  • 乾隆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通商请求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乾隆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同商这件事情,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如果当时开放的话,后来的清朝也不会这么惨,但是又有人说乾隆是对的,那么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这问题的大前提就是错的——马戛尔尼的请求并不是通商,而且清朝一直都设有对外通商的口岸。首先,清朝就是靠

  • 明宪宗时期出现的狐妖是怎么回事?把朱见深吓得不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明宪宗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在位一共23年时间。可能明宪宗在明朝皇帝中的名声并不是很大,但他执政期间朝中曾传出一个故事,说每当半夜会有狐妖在后宫徘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古代很多奇闻异事的书中都喜欢记载关于狐妖的故事,《聊斋》便是其中之一,不过狐妖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是不存在的,那明宪宗到底看到了什么

  • 宋朝为什么禁止外国人在中国买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买房子是很多人一生中的大事,房子对于人们来说代表着一种安全感,虽然说家的概念不能等同于房子,但房子却从古至今都是很多人组建家庭非常重要的一件物品。不过,在买房子上,有一个让很多人好奇的问题,就是一个国家的人在另一个国家能不能买房子?这个问题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就出现过,而宋朝时期对于这件事情,是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