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厌恶单雄信?

李世民为什么厌恶单雄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83 更新时间:2024/2/9 18:01:57

单雄信李世民时期的一员大将,作为一名武将,自然是曾经协助李世民的,可是李世民对他却执意要杀掉。历史上李世民并不是一个会无故杀掉功臣的人,他不会做过河拆桥的事情,看他对其他功臣的态度就知道了,连魏征这样的人他都接受了,可为什么一定要杀了单雄信?其实是因为单雄信有一个性格特点太像关羽,不得不杀。

能安天下者,唯在用人。这是唐朝缔造者李世民成功的不二法门。隋末乱世,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个个都想逐鹿天下,取代隋炀帝成为新一任天下之主。众有的多武装集团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忙于抢地盘,有的忙于聚敛金银,有的忙于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李世民的做法与众不同。他最先敏锐意识到,争夺天下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储备的竞争。只有麾下聚集足够多的优秀人才,才能击败众多强劲对手,成为最后的胜出者。李世民在招揽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不管你是其他反王的部下,或者是太子建成的心腹,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会照单全收,几乎到了无底线的地步。

瓦岗军一度是隋末起义军中的龙头老大,瓦岗寨好汉中也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精明的李世民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瓦岗军失败后,瓦岗寨好汉几乎都被李世民网罗到麾下,成为唐朝开国战争中的骨干力量,秦叔宝、程知节、徐世勣等人,更是受到李世民厚待和重用,成为唐朝开国功臣,名垂青史。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瓦岗寨好汉中最为杰出的武将之一单雄信,下场却非常凄惨。惜才如金的李世民,对单雄信却另眼相看,不仅没有予以接纳和认可,反而对他非常厌恶。瓦岗寨失败后,单雄信投奔军阀王世充,武德四年,王世充在洛阳之战中遭到李世民围歼,穷途末路的单雄信也当了李世民的俘虏。

单雄信是隋末唐初有名的猛将,史书记载“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是难得的军事人才。然而李世民却毫不留情下令处死单雄信,徐世勣出面求情,“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称其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请求李世民留下单雄信为国效力。

一向胸襟如海的李世民这次却铁面无私,冷冰冰地拒绝了徐世勣,单雄信就这样死在刀下。李世民这一反常举止,引来了后人的无数解读和猜测。很多人认为,单雄信当年在战场上差点一枪挑了李世民,李世民怀恨在心,才会有意报复。

其实这种想法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世民的胸怀肚量远非常人可比,他日后重用的魏征、薛万彻,都曾是太子建成的忠实心腹,薛万彻在玄武门之变中赤膊上阵围攻李世民的秦王府,差点端了李世民的老巢,李世民照样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因此这种理由不成立。

事实上,李世民厌恶单雄信的真实原因只有一个:单雄信的一个特征太像关羽。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而逃,在华容道被关羽包围。关羽念及当初曹操的厚待,网开一面放了曹操一条生路。

单雄信也干过这样的事。公元621年的洛阳之战中,单雄信在战场上遭遇李世民,立刻挺枪跃马扑了过去,“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差一点就把李世民刺死。这时,单雄信昔日的结拜兄弟徐世勣在世民手下担任武将,他出面搭救李世民,大喊一声:“此秦王也!”单雄信看到徐世勣,念及兄弟情义,这才放了李世民。

由此可以看出,单雄信是一个非常注重兄弟情义的人。在他心目中,兄弟情义和江湖道义是至高无上的,甚至个人的功名利禄和君主的事业成败,都要为兄弟情义让道,这一点与义释曹操的关羽很像。

但单雄信此举却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他虽然放过了李世民,但此事给必然给李世民留下深刻印象,认定单雄信是一个不顾君臣大义、只讲兄弟小义的人。换而言之,当对主上尽忠和为兄弟尽义发生矛盾时,单雄信会选择后者。

而这对正在用人之际的李世民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武将们要是都像关羽单雄信一样,在战场上套交情讲义气,只顾江湖义气不顾国家大事,甚至干出放跑敌军主帅这样的蠢事,那唐朝一千年也别想统一天下。

单雄信是个重情重义的好汉,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却没有处理好国家大义与兄弟情义的关系,这是他悲剧结局的根源所在。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运动死了多少人?死亡人数超过二战死亡人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近期在四川宜宾长宁县铜锣乡一座海拔800多米的山脉上,一位村民指着一处保存非常完好的太平天国遗址。这座遗址被分为古城门与古城墙两个部分。古城门高达而挺拔,屹立在悬崖之边。城门的高度接近2米,宽度在3米左右,与古城门相连接的古城墙高2.2米左右,长约2000多米。太平军所到之处,没别的,孔庙、岳王庙、

  • 朱祁钰监国朝堂之上却发生惨案,有官员被活活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英宗御驾亲征,却遭受重大伤亡还被瓦剌俘虏。朱祁钰负责监国,朝堂内却发生流血事件。当时百官纷纷要求朱祁钰处理王振余党,毕竟是王振劝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却造成如此下场。当时王振死党马顺想要劝阻百官,却被群臣活活打死,连同王振的外甥王山也被一并打死。这起事件被称为午门血案,历史上在朝堂之上直接出人命还是极

  • 张良娣张皇后本想复制武则天之路,最后却被废为庶人幽闭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自武则天称帝后,唐朝女性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下一个武则天,所以干政之事频繁出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张良娣张皇后便是其中之一。张良娣是唐肃宗皇后,据说自幼聪明机警,能说会道,此后张良娣深的唐肃宗宠爱,等唐肃宗即位后张良娣册封为淑妃。但此后张良娣却与李辅国勾结,多次干预政事。被立为皇后后,为了能让自己的儿

  • 汉成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汉成帝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第十二皇帝,但他并非是一位合格的皇帝。汉成帝即位后,整天沉迷酒色,不务朝政,全权交给外戚参政,结果朝中大权全部落入太后宗亲手里。其实汉朝外戚问题一直就没断过,但像汉成帝这样甘愿放权的还是头一回,而汉朝的衰落也是从汉成帝开始,为此后的王莽篡汉埋下隐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汉成帝,据说

  • 丹阳在什么地方?为何三国时期出精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可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中,各地精锐部队有很多,就比如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曹操的虎豹骑,袁绍的大戟士,吕布的陷阵营以及刘备的白耳兵等等,这些都是成建制的部队。但若要是问三国时期哪里地方士兵的战斗力最强,那就不得不提天下知名的丹阳精兵了,这就像是古希腊斯

  • 宋朝对官员有哪些特定要求?勒石三戒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之所以能创造中华文明的高峰,和宋朝当时实行了全世界最为开明的大宪章有关。宋朝官员需要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有一条很出名就是不能杀士大夫,这个规定就是出自勒石三戒。只能说多亏宋朝每一任皇帝都能将太祖制定的开明政策给延续下去,使得宋朝虽然是独裁,但各方面的环境和之前相比已经好了太多。下面就为大家简

  • 曹参是一个怎样的人?曹参为何选择遵循萧何法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参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也是西汉第二位相国。不过曹参称相后依然选择遵循萧何的法度,所以此后便有了“萧规曹随”这个说法。轮才能,曹参或许不如萧何,但曹参也并非草包,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使相权,为什么却选择跟随萧何的步伐呢?其实这正是曹参的高明之处,也是他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

  • 邓禹是什么人?为什么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云台二十八将,是类似于凌烟阁功臣的那种,在东汉时期,协助刘秀恢复汉朝统治的二十八位功臣。不过,既然是武将的排名,自然是有先有后,而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位名叫邓禹的大将。邓禹是什么人,他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有过怎样的功劳?他又是怎样才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位的呢?邓禹有何过人之处?邓禹(2年-58年),字仲

  • 姜维军事才能如何?浅谈姜维军事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姜维的军事才能要分为两个时段来看。刘备在世时,姜维能够在刘备给出的策略上做出一番延伸,并且往往能够出奇制胜,他曾多次击退想要入侵汉中的外敌,因此深的重用。但刘备、诸葛亮都不在以后,姜维的实力也打了一些折扣。钟会率军伐蜀,围困汉、乐二城,姜维和朝廷矛盾愈演愈烈,两边协调不当只能接受战败的结果。想要发挥

  • 冉闵究竟是英雄还是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冉闵,又被称为冉闵大帝,他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对于他所在的时代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个人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也不可能只有坏的一面,这一点用在冉闵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有人认为,冉闵是一个英雄人物,但是也有人说,冉闵是一个暴君,他虽然对南北朝历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从来没有出现在历史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