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对官员有哪些特定要求?勒石三戒指的是什么?

宋朝对官员有哪些特定要求?勒石三戒指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55 更新时间:2024/1/21 23:19:45

宋朝之所以能创造中华文明的高峰,和宋朝当时实行了全世界最为开明的大宪章有关。宋朝官员需要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有一条很出名就是不能杀士大夫,这个规定就是出自勒石三戒。只能说多亏宋朝每一任皇帝都能将太祖制定的开明政策给延续下去,使得宋朝虽然是独裁,但各方面的环境和之前相比已经好了太多。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需要宋朝官员遵守的特殊要求,以及勒石三戒的内容。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可以说,宋朝也是中国官吏制度逐渐完善的一个封建王朝,这不但对当时的宋朝官员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力,也很好的限制住了宋朝皇帝皇权的泛滥。

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些宋朝制定出的特殊规章制度。

先说第一条:当时的官员们是不能够去民间的酒家喝酒、吃饭的。这里,有一本反应当时宋朝生活趣事的笔记小说——《归田录》,记载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宋真宗一朝的太子老师鲁宗道,因为为官清廉,家里比较贫穷,使得他,连喝酒用的器具都备不齐。

但是,恰好他家附近就有一家全京城有名的酒家,所以,他家但凡了来了客人,他都会亲自带着客人去这家酒家里喝酒、吃饭。可是,当时的官员是不允许去大街上喝酒的,而身为太子的老师,他也是知道此项规定的,所以,他就换上一套便装去。

某一天,皇上要召见他,派去找他的人,就在那家酒家里找到了他。他却对来人说:“我虽然违反了规定,也请不要瞒着皇上,如实相告我在民间酒家喝酒的事。”宋真宗知道这件事以后,便责问:“你为什么知法犯法?”

鲁宗道解释道:“因为自己家中没钱,家里连招待客人喝酒、吃饭的器具都没有,所以,才去的。”宋真宗见他言行如此的诚实、磊落,虽心里已原谅了他,但是,还是无奈的说道:“唉,因为你已违规了,你很快会遭到御史们的弹劾的。”

再说第二条:皇室成员,无论是谁都不能去民间索取好吃的东西或土特产。这是当时宋朝的皇家内最严格的规矩。那么,严格到什么程度呢?据当时的笔记《邵氏闻见录》中的记载:宋仁宗得了一场病,皇后就想到一种产自于江淮地区的鱼很补身体,皇帝吃了这种鱼有望病愈。

而当时,这种鱼在京城的市面上却没有卖的。正巧此时,大臣吕夷简的夫人上门拜访,因吕夷简老家就是江淮地区的,所以,皇后对吕夫人说:“有一种很有营养的鱼产自于江淮地区,京城没有卖的,如果我想办法去江淮地区弄来,若被人知道了,就会被人说我去民间索取吃的,从而,就有犯皇家规矩的嫌疑了,吕大人老家就是那一片的,所以,还请你想想办法。”

吕家正好就有这种鱼,便立即送入宫内给了皇后。可见,当时堂堂的一国之母,对于此项规矩都得避嫌。

最后一条,就是历史有名的:不能够杀士大夫。关于太祖誓碑的记载有两条不同信息来源的史料:“勒石三戒”。王夫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宋陆游《避暑漫抄》也曾记载道:宋太祖于建隆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太祖命令有关部门,唯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可以说,在两宋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较以往朝代得到了极大的完善,这也使得更多的读书人进入到了官僚阶层。自北宋宋太宗以后,国家奉行的就是重文轻武的思想,也使得朝廷上下的主政官员,基本上都是文人出任,这些就造成宋朝文官集团的势力空前强大。

这种势力强大到什么状态呢?在宋朝,它能够很好的制约皇权。

如果,文臣获罪,皇帝可以贬他、罚他、抓他,但是,就是不能够直接判其死刑。因此,这条规矩能够保住文人的生命,也就使得宋代的读书人充满了节气。文臣敢于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据理力争,也让两宋的文官集团始终充满着生命力。

据传,此条规矩是宋太祖时期就立下的,对于此事,还有着很大的历史争议,但是,后来的不少史料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规矩的厉害。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宋神宗时期的一场战事失败,其实,一位负责漕运的官员负有主要责任,宋神宗愤怒之下要斩杀了他。

可是,身为宰相的蔡确却说不行,他说道:“咱们大宋自祖宗以来,就没有过皇帝杀士大夫的先例,我可不想让皇上您成为第一人。”宋神宗听他这么一说,只好将此官员收监,发配边疆。可以说,这个规矩使得当时的皇帝和主政官之间,达到了一种很好的政治生态平衡。

宋朝的这些独有的规矩,对于当时的官员们在廉洁奉公、敢于纳谏、加强自身修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皇帝,不仅能够有效的约束他手中的权力,也为宋朝的思想文化增加了活力,使国家形成了一股开明的风气。

但是,也有些不好的影响:

首先,因为皇权的缩小,文官集团内部往往意见不统一,从而,两宋期间党争现象频繁出现,让两宋内耗严重。

其次,过于重视文人,武将受到打压,使得与外敌的战争中,国家始终处于不利局面。

最后,这些规定,虽然能为国家吸纳大量的人才,但是,国家在去除庸官懒政上做的还是不够,最终,导致两宋的后期的官僚机构臃肿不堪。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参是一个怎样的人?曹参为何选择遵循萧何法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参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也是西汉第二位相国。不过曹参称相后依然选择遵循萧何的法度,所以此后便有了“萧规曹随”这个说法。轮才能,曹参或许不如萧何,但曹参也并非草包,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使相权,为什么却选择跟随萧何的步伐呢?其实这正是曹参的高明之处,也是他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

  • 邓禹是什么人?为什么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云台二十八将,是类似于凌烟阁功臣的那种,在东汉时期,协助刘秀恢复汉朝统治的二十八位功臣。不过,既然是武将的排名,自然是有先有后,而排在第一位的是一位名叫邓禹的大将。邓禹是什么人,他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有过怎样的功劳?他又是怎样才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位的呢?邓禹有何过人之处?邓禹(2年-58年),字仲

  • 姜维军事才能如何?浅谈姜维军事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姜维的军事才能要分为两个时段来看。刘备在世时,姜维能够在刘备给出的策略上做出一番延伸,并且往往能够出奇制胜,他曾多次击退想要入侵汉中的外敌,因此深的重用。但刘备、诸葛亮都不在以后,姜维的实力也打了一些折扣。钟会率军伐蜀,围困汉、乐二城,姜维和朝廷矛盾愈演愈烈,两边协调不当只能接受战败的结果。想要发挥

  • 冉闵究竟是英雄还是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冉闵,又被称为冉闵大帝,他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对于他所在的时代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个人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也不可能只有坏的一面,这一点用在冉闵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有人认为,冉闵是一个英雄人物,但是也有人说,冉闵是一个暴君,他虽然对南北朝历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从来没有出现在历史书上,

  • 晋楚争霸为何宋国能促成弭兵会盟?宋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大部分时期,都是由楚国和晋国争夺霸主地位。后来两国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交战,加上由宋国促成的弭兵会盟,两国基本处于平分霸权的状态。实际上大国频繁交手,倒霉的是其他诸侯国,以及周边小国,被夹在中间的宋国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宋国却能在晋楚争霸中起到一个调停的作用,宋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没有一定的智慧

  • 朱买臣妻子崔氏为何自尽?覆水难收的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期大臣,官至会稽太守、主爵都尉。朱买臣出生于寒贫之家,靠卖柴为生,后来经过同乡推荐,拜为中大夫。此后朱买臣向汉武帝献计,平定了东越反叛,因此获得重用。“覆水难收”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和朱买臣有关。当年朱买臣娶了妻子崔氏,但常年的穷苦日子让崔氏难以忍受,逼朱买臣写下

  • 戚继光的儿子犯了什么罪,为什么会被他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不乏一些因为自己的老爹是高官,所以就为非作歹的纨绔子弟,这种人往往犯了错,都有老爹出面替他摆平,别人看在他的背景的份上,也不会去招惹他,也就造成了他变本加厉。不过,有这种仗着自己权势大就为所欲为的人,却也有即便身为主帅,面对自己不听军令的儿子,直接下令斩首的,比如戚继光。据《仙游县志》载,戚继

  • 秦始皇的遗诏到底写了什么?真的是让扶苏继承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史记》当中的记载,秦始皇嬴政在临终前,写下了让扶苏回到咸阳主持大局的遗诏,虽然没有明白写下让扶苏继承皇位,但是这样的安排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只是后来被赵高篡改,毁了秦朝的未来。不过,虽然《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但是那份遗诏毕竟司马迁也没见过,究竟遗诏上面真的写了这样的话吗?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

  • 秦始皇遗诏内容是什么?为何会被赵高轻易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虽然成就一统全国的霸业,却没办法使得秦朝千秋万代。没想到秦始皇最后遗诏竟会被赵高、李斯擅自篡改,不仅将原本的继承人扶苏给逼死,还使得赵高成了秦的实际掌权人。其实对于秦始皇来说,他应该知道立嗣这件事对于整个大秦会有多重要,全国刚刚统一,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交接,恐怕这个政权便会被轻易瓦解。所以说秦始

  • 宣华夫人陈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宣华夫人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宣华夫人陈氏是南北朝时期陈宣帝女儿,封宁远公主。等隋朝灭陈后完成统一后,陈氏被选为宫女,后来成为隋文帝的嫔妾。隋文帝非常宠爱陈氏,甚至是冷落了文献皇后。等隋文帝身体抱恙他便封陈氏为宣华夫人。不过宣华夫人后来被卷入仁寿宫变,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又将宣华夫人再次请入宫中。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宣华夫人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