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薛万彻有多厉害?薛万彻最后怎么死的?

唐朝名将薛万彻有多厉害?薛万彻最后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76 更新时间:2023/12/20 1:40:20

薛万彻是唐朝著名将领,他的父亲是隋朝大将军薛世雄,所以他本来是隋将,后来跟随自己的兄长薛万均投靠大唐。薛万彻则是加入李建成幕府,可以说李建成手下最值得信任的将领就是薛万彻。玄武门之变爆发时,薛万彻率军差点攻入秦王府,后来得知李建成被杀才决定南逃。李世民也清楚薛万彻是个人才,所以不想浪费其才能,多次遣使招谕让其复出,那薛万彻到底是有多厉害呢?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和李元吉结伴而行,去内宫对质。前一天晚上,李世民向李渊告密,指控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嫔妃有私。李渊下诏让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对质,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到玄武门,等待他们的是惊天动地的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了,东宫和齐王府的余部集合在一起,在猛将薛万彻和冯立、谢叔方的率领之下,向玄武门发动了猛攻。战斗打响之后,薛万彻率领的部队,很快就取得了优势。李世民阵营的云麾将军敬君弘和吕世衡被打死了,秦王府兵看到情况不对,赶紧撤退。

《资治通鉴》记载,以勇猛著称的猛将尉迟敬德,眼睁睁看着敬君弘和吕世衡被杀,躲在玄武门之上见死不救。尉迟敬德的武力值,获得了正史高度赞扬。那么能打的尉迟敬德,为何不选择固守不战呢?

原因很简单,李建成手下不是没有将才,他的心腹猛将薛万彻,就有万夫不当之勇。尉迟敬德没有必胜薛万彻的把握,所以选择了固守待援这样稳妥的策略。薛万彻的勇猛,在正史上有许多史料记载,我们透过正史的白纸黑字,就能理解尉迟敬德为何会躲在玄武门城楼之上不出战了。

薛万彻出身河东薛氏,他们家是军功世家。薛万彻的爸爸薛世雄是隋朝太守,镇守涿郡。薛万彻和哥哥薛万均一起随父镇守涿郡。薛万彻和薛万均后来被罗艺器重,成了幽州猛将。窦建德攻打幽州的时候,被薛家兄弟打败了两次。

薛万彻兄弟二人打窦建德的战绩,为他们赢得了好名声。薛家兄弟投奔李渊的时候,凭借打窦建德的履历,获得李渊的重用。李渊让薛万彻和薛万均去柴绍麾下效力,参加攻打梁师都的战争。梁师都是突厥支持的“解事天子”,梁师都挨打了,突厥人肯定会支援。

薛万彻和薛万均各率一百骑兵,在青海遇到突厥铁骑。薛家兄弟以少敌众,向突厥铁骑发动猛攻。这一场恶战,让薛家兄弟名扬中夏大地。薛家兄弟以二百骑兵,击溃了突厥的大部队。这一场恶战之后,正史《新唐书》给薛家兄弟的评价是“勇盖三军”。

薛家兄弟的勇猛,让李世民和李建成都垂涎三尺。李建成和李世民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战,李渊见两个儿子争来争去,就玩起来平衡术。李渊让大哥薛万均追随李世民,弟弟薛万彻追随李建成。薛万彻来到李世民麾下之后,成了李建成最得力的武将,没有之一。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薛万彻先是率部打死了敬君弘和吕世衡,再加上他有“勇盖三军”的威名。尉迟敬德权衡利弊,觉得出战未必有必胜的把握,才选择了闭门不战。薛万彻虽然勇猛,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他也无力回天。

李世民获得胜利之后,展现了大肚能容的王者之气。李世民非但没有为难薛万彻,反而几次三番派人去请薛万彻。薛万彻被李世民感动,决定一心一意跟着李世民走。李世民收服薛万彻之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李世民命令李绩攻打薛延陀,薛万彻作为副将参战。这一场战役,薛万彻再次展示了猛将属性。薛万彻率领几百个骑兵,绕到敌军阵地后面。薛万彻一马当先,率领部下发起猛攻。薛延陀铁骑挡不住薛万彻,被打得阵脚大乱。薛万彻率部斩首三千级,缴获战马五千匹,取得了一场大捷。(此事典出《新唐书》语:“副李勣击薛延陀,与虏战碛南,率数百骑为先锋,绕击阵后。虏顾见,遂溃,斩首三千级,获马万五千。”)

到了李世民攻打高丽的时候,尉迟敬德主动请缨,要求挂帅出战。李世民觉得尉迟敬德老了,就让他担任军乐队队长(太常卿),兼任一路部队的指挥官。尉迟敬德在讨伐高丽的战争中没有立功,就是去打了一回酱油。

跟尉迟敬德差不多年纪的薛万彻,也参加了讨伐高丽的战争,并且被李世民委以重任。薛万彻被任命为青丘道行军总管,率领三万人马讨伐高丽。薛万彻所部打了两个大胜仗,先是击溃了高丽一万多人马。又打败了高丽三万多援军。(此事典出《新唐书》语:“以青丘道行军总管帅师三万伐高丽,次鸭渌水,以奇兵袭大行城,与高丽步骑万余战,斩虏将所夫孙。虏皆震恐,遂傅泊汋城。虏众三万来援,击走之,拔其城。”)

李世民曾经评价说:“李绩和李道宗、薛万彻是当世名将。李绩和李道宗老成持重,打仗不会大胜,也不会大败。薛万彻勇猛无比,做事不考虑后果,打仗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当今名将,唯李勣、江夏王道宗、万彻而已。勣、道宗虽不能大胜,亦未尝大败;至万彻,非大胜即大败矣。)”

薛万彻做事不考虑后果,结果成了人生输家。薛万彻曾经是人生赢家,他娶了大唐丹阳公主为妻。只可惜,薛万彻为人刚猛,得罪了太多的人。向李世民告发薛万彻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李世民爱惜薛万彻的勇力,把告发薛万彻的奏疏烧了,然后劝薛万彻要改过自新。

薛万彻脾气太硬,就是改不了。李绩对李世民说:“万彻位大将军,亲主婿,而内怀不平,罪当诛。”

李世民没办法,只好下诏免除薛万彻的官职。薛万彻对大唐朝廷怀恨在心,结果走向了谋反的死路。薛万彻最后的结局,是因为谋反被唐高宗下诏斩首,结束了彪悍的人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嫁给李显还是终身未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似乎很少听说上官婉儿有丈夫的,上官婉儿一生都在皇家,她虽然不是皇室子女,但是武则天十分欣赏她的才华,将她留在身边,成为了一名女官。但其实,上官婉儿是有丈夫的,也许是因为上官婉儿本身的其他经历已经十分吸引人,很多人的关注点也都落在了上官婉儿的其他方面上,对于上官婉儿的其他方面,也就没怎么关注过了。上官

  • 司马错为何坚持让秦惠文王伐蜀?司马错认为得蜀即得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他主张伐蜀,还因此和张仪有过争论。不过以当时秦国的国力来看,进攻蜀地的确风险比较高,但司马错依然坚持自己“得蜀即得楚”的战略思想。最后从结果来看,司马错的确说对了这点,只要能占据巴蜀之地便能俯缈楚国,从而获得重要战略位置以及主动权。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

  • 明朝为什么没有后宫干政?为何会有宦官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后宫干政和宦官专权,都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非常严重的两种事情,一般而言,一旦出现这两种情况,当时的社会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对于后宫和宦官这两种人群来说,他们考虑的大多数其实都是自己个人家族的利益,而很少会顾虑到整个国家,或者说对于国家的注意力不够。而历史上大多数朝代都有后宫干政,为什么明朝却始终都

  • 上官婉儿与李贤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李贤,即历史上很有名的章怀太子,他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但是最终却被自己的母亲所杀,其实,如果不是有武则天这样一个母亲,李贤可能也会是一个很优秀的皇帝,但是却一直遭到自己母亲的猜忌。而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来往?他们俩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是不是情人?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

  • 山顶洞人的服装是怎样的?有区分男女装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文明源远流长,从最初出现文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服饰的记载,有关服装的发明者却与其他的远古事物发明一样,都要归功于三皇五帝。若是以此将服装确定为三皇五帝所发明的,于认同真正的服装诞生于一万到五千年前。这不禁让人觉得好奇,距离今天几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及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会穿衣服吗?

  • 上官婉儿为什么和太平公主的女儿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而上官婉儿则是武则天身边的女官,她们同样生活在唐宫,相互之间肯定会有来往,但是不知道她们俩之间的感情是如何呢?上官婉儿被李隆基赐死之后,太平公主十分伤心,只是为什么上官婉儿会与太平公主的女儿葬在一起?太平公主最终也被李隆基所杀,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之间还有什么别的关系吗?201

  • 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靖难之役,朱棣击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那谁才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呢?这个人就是靖难名将丘福。丘福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担任先锋,立下显赫战功,虽然他的谋略不如张玉,但计谋再出色还是需要有将领将其完成,丘福在战场上的气势无人能及。此后朱棣就把丘福钦定的靖难第一功臣,此后丘福还成为皇太孙的导师。下面就为

  • 李元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或许有不少人在一些小说、影视剧当中,知道这个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而且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认为李元昊真的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一表人才不说,还有雄才大略,人品自然也是好的没话说。但其实,史书上记载的李元昊,却根本不是这个样子,史书上的李元昊可以说把坏事做尽了,自己的母亲、妻子、儿子都是被他杀掉的,还

  • 华佗竟然是印度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华佗最有名的事情或许就是他的死了,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华佗就是被曹操因为疑心而斩杀的,还有就是华佗的刮骨疗毒,用刮骨的办法去除关羽中毒的胳膊上的毒性,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华佗的“国籍”。然而近代一位学者大师却提出,华佗其实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印度人,这究竟

  • 曹操和袁绍如何决裂的?曹操为什么能成为北方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和袁绍是发小关系,两人早期互动密切,入仕后还成了同事。但两人后期的关系从朋友一步步变成了兵戎相见的敌人,他们二人究竟是如何走向决裂的呢?实际上还是因为各自的权利以及利益,曹操是不愿帮袁绍打下手的,袁绍更不可能替曹操做事。而袁绍却在兵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输给了曹操,使得曹操成为北方霸主。袁绍和曹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