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什么没有后宫干政?为何会有宦官专权?

明朝为什么没有后宫干政?为何会有宦官专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71 更新时间:2024/1/19 19:38:16

后宫干政和宦官专权,都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非常严重的两种事情,一般而言,一旦出现这两种情况,当时的社会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对于后宫和宦官这两种人群来说,他们考虑的大多数其实都是自己个人家族的利益,而很少会顾虑到整个国家,或者说对于国家的注意力不够。而历史上大多数朝代都有后宫干政,为什么明朝却始终都没有呢?

说到明朝,就不可避免的说到太监,明朝的太监可以说是比皇帝要有明的多了,什么刘瑾魏忠贤冯保那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太监,他们一度把持着明朝的朝政,是名副其实的权宦。我们都知道,在汉朝时期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后宫干政,从刘邦的老婆吕雉开始,一直到后来的窦太后,都是后宫干政的典型例子。而且除了汉朝以外,其他的宋朝、唐朝、清朝都有过后宫干政的情况。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朝就连宦官干政这种现象都很频繁了,为什么后宫干政的情况却没有过呢?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设立了一系列的制度,这其中就有严禁后宫和宦官干政的制度。虽然说禁止宦官干政这一条制度到了后来基本上就已经形同虚设了,但是严禁后宫干政的制度还是被历代皇帝严格遵循的。明朝的皇帝幼年继位的也有,但是即便这些皇帝的年龄很小,他们也依然没有仰仗后宫的太后或者皇后,反而是仰仗太监多一些。没有了皇帝的仰仗,后宫里的太后或者皇后就自然没有垂帘听政的机会了。

在明朝宪宗时期,明宪宗朱见深非常宠爱曾经伴随自己度过童年的万贞儿,在当上皇帝以后,朱见深立刻就把她封为了贵妃,于是她就成了我们最熟悉的万贵妃。万贵妃可以说是整个明朝历史上最得势的后宫贵妃了,就算是皇后见了她都得绕道走,万贵妃也因此变得有恃无恐,她在后宫里可以说是为所欲为。但就是这样一个为所欲为的妃子,却从来都不过问朝廷的事情,实际上不是她不想干涉,而是不敢。朱见深虽说是一个比较仁慈的皇帝,但是他是绝对不会允许万贵妃干政的。

明光宗朱常洛非常宠爱李选侍,李选侍也因此在后宫中拥有很大的权势,权势大了,李选侍的野心也就大了。朱常洛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去世了,在朱常洛临终之前,李选侍请求朱常洛封她为皇后。如果李选侍被封为皇后,那么朱常洛死后她就成了太后,当时的太子朱由校年龄还小,所以在李选侍看来,只要朱由校继位,那么她必定就能够垂帘听政。但是李选侍想的太美好了,即便是朱常洛再怎么宠爱李选侍,最后也没有封她为皇后。

李选侍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垂帘听政的机会,于是她干脆直接住进乾清宫不出来了。结果李选侍最后是被大臣们联合赶出来了。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上面看出不只是皇帝不赞成后宫干政,就连当时的大臣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明朝时期根本就没有过后宫干政的情况出现。

明朝时期妇女的思想被束缚的很严重,南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学说叫做程朱理学,可笑的是程朱理学在宋朝并没有被提倡,却在一百多年后的明朝兴起了。在古时候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就是崇尚程朱理学的士人所总结出来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对妇女的束缚。明朝的妇女们都讲究三从四德,从来都不过问男人的事情,就算是后宫里的皇后和妃子也必须要遵守这些,后宫干政在当时来说就是妇女的一种失节,所以一般是不会有人触碰这个底线的。

除了受到思想的束缚以外,明朝的内阁制度也是导致明朝没有出现过后宫干政这种情况的原因,众所周知,万历皇帝是明朝最懒的一位皇帝,他不上朝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这么长时间不上朝,如果放在其他朝代,朝政早就乱了,但是明朝不一样,因为明朝有内阁。其实明朝相当于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皇帝的权力都是分散到各个机构的,内阁主要负责的就是处理军机要务,皇帝一般来说只要同意或者反对就可以了,所以即便是皇帝不上朝,朝廷也依旧照常运转。如此一来,即便是后宫想干政都没办法了,因为朝廷根本就不需要她们瞎凑活。

朱元璋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皇帝,他深刻的认识到后宫干政的危害,所以他从来都不讲究门当户对,不管是太子的老婆还是王爷的老婆都不能是王公贵族家的女子。因为朱元璋知道,后宫干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戚实力强大,再加上王公贵族的女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她们不好受皇帝驾驭。所以综观明朝整个历史,几乎所有的皇后和妃子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女子,她们要么是小官小吏的女子,要么干脆就是一些百姓出身的举人。

前面我们说到的万贵妃,她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很快就有了身孕,但是很不幸的是,万贵妃的孩子刚生下来不久就死了,而且此后万贵妃就再也没有生过孩子。万贵妃本来还希望自己能够凭借着孩子得到更加崇高的地位,但是孩子一没,她就什么都没有了。

因此万贵妃就开始变的心理扭曲,她不允许别的妃子有孩子,只要是其他妃子怀了身孕,她要么把妃子杀死,要么就把孩子给害死,一时间后宫中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而这样的宫斗现象,在明朝很有还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与李贤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李贤,即历史上很有名的章怀太子,他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但是最终却被自己的母亲所杀,其实,如果不是有武则天这样一个母亲,李贤可能也会是一个很优秀的皇帝,但是却一直遭到自己母亲的猜忌。而李贤与上官婉儿之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来往?他们俩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是不是情人?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

  • 山顶洞人的服装是怎样的?有区分男女装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文明源远流长,从最初出现文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服饰的记载,有关服装的发明者却与其他的远古事物发明一样,都要归功于三皇五帝。若是以此将服装确定为三皇五帝所发明的,于认同真正的服装诞生于一万到五千年前。这不禁让人觉得好奇,距离今天几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及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会穿衣服吗?

  • 上官婉儿为什么和太平公主的女儿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而上官婉儿则是武则天身边的女官,她们同样生活在唐宫,相互之间肯定会有来往,但是不知道她们俩之间的感情是如何呢?上官婉儿被李隆基赐死之后,太平公主十分伤心,只是为什么上官婉儿会与太平公主的女儿葬在一起?太平公主最终也被李隆基所杀,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之间还有什么别的关系吗?201

  • 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靖难之役,朱棣击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那谁才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呢?这个人就是靖难名将丘福。丘福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担任先锋,立下显赫战功,虽然他的谋略不如张玉,但计谋再出色还是需要有将领将其完成,丘福在战场上的气势无人能及。此后朱棣就把丘福钦定的靖难第一功臣,此后丘福还成为皇太孙的导师。下面就为

  • 李元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或许有不少人在一些小说、影视剧当中,知道这个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而且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认为李元昊真的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一表人才不说,还有雄才大略,人品自然也是好的没话说。但其实,史书上记载的李元昊,却根本不是这个样子,史书上的李元昊可以说把坏事做尽了,自己的母亲、妻子、儿子都是被他杀掉的,还

  • 华佗竟然是印度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华佗最有名的事情或许就是他的死了,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华佗就是被曹操因为疑心而斩杀的,还有就是华佗的刮骨疗毒,用刮骨的办法去除关羽中毒的胳膊上的毒性,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华佗的“国籍”。然而近代一位学者大师却提出,华佗其实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印度人,这究竟

  • 曹操和袁绍如何决裂的?曹操为什么能成为北方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和袁绍是发小关系,两人早期互动密切,入仕后还成了同事。但两人后期的关系从朋友一步步变成了兵戎相见的敌人,他们二人究竟是如何走向决裂的呢?实际上还是因为各自的权利以及利益,曹操是不愿帮袁绍打下手的,袁绍更不可能替曹操做事。而袁绍却在兵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输给了曹操,使得曹操成为北方霸主。袁绍和曹操注

  • 范蠡最后为什么要选择归隐?他才是拥有大智慧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范蠡被称为商圣,但范蠡还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曾辅佐勾践复国,立下汗马功劳。不过范蠡晚年却主动选择隐退,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实际上范蠡是一位很有眼界的人,他在人生不同阶段都能找准自己的目标,拥有常人所不及的大智慧。相比多数人根本不可能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时,选择急流勇退,但范蠡

  • 吴道子为何被称为画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有非常多出名的画家,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厉害人物,而在所有的画家当中,又有一位被人们称为“画圣”的,足可见他在画画上的成就和功底,那都是相当深厚的。他就是画圣吴道子。但是你知道,吴道子是哪朝人物吗?吴道子为什么被称为画圣,他有哪些代表作品?吴道子有哪些名画传世呢?吴道子(

  • 安史之乱持续了几年?原本可以提前四年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安史之乱是从155年12月至763年2月,一共持续了7年多的时间才被平定下来。实际上安史之乱本可以提早结束,却被拖延了好几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759年发生了一件比较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从史书上的描述来看也十分诡异。当时安庆绪已经被打的节节败退,就快有破城的风险,但最后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