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合纵连横竟然是一场骗局?张仪苏秦为何这样做?

合纵连横竟然是一场骗局?张仪苏秦为何这样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62 更新时间:2023/12/29 19:53:05

合纵连横作为战国末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国与国之间的联合策略,对于当时秦国的崛起以及后来与山东六国对抗,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却有人认为,合纵连横其实只是它们的执行者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说白了就是一场骗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张仪苏秦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手段?究竟是不是真的是一场大骗局呢?

鬼谷子王诩,一作王禅,战国时期的显赫人物。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

身为鬼谷子门下,不论是苏秦还是张仪的本事,世人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同于其他名士,鬼谷子弟子的行事作风,颇具功利性。所谓“合纵连横”,考虑的根本不是国家的安定和老百姓的利益,说白了就是苏、张二人为了建功的手段。

因为,这些师出名门的天才,迫切需要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然后,再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兜售给识货的买主。

作为大师兄的苏秦,毕业较早,下山之后,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躲在家中“啃老”。连苏秦的大嫂,都对其白眼相对,更别提社会上的其他人了。苏秦进入了人生的低谷期,对于他来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地位也是可有可无,唯有尊严是他最割舍不下的。

早年,苏秦尖锥刺股,图得不就是获得一个读书人该有的尊严吗?为了这份尊严,苏秦觐见了周显王,虽说,周朝已衰微,但是,从名义上,它仍是天下的正统。然而,不管是周显王还是周朝的文武百官,都觉得苏秦是一个能力平平的庸人,不愿将其收为己用。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许是周显王做得最后悔的选择,倘若,周显王能巧用苏秦,没准能带来一段“东周中兴”,这也未尝可知。但是,可惜的是,周朝的灭亡已成定局,从错过苏秦的那一刻起,周显王就已经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苏秦心灰意冷地离开王宫,远走秦国,拜见了秦惠王。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苏秦若在秦国找到了工作,历史的进程便会加快百年,秦国也不再受到合纵制衡,反而,会在几十年前,由苏秦提出的“连横”,提前统一中原。然而,可惜的是,世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惠王错失苏秦。

当时,由于秦国贵族阶级复辟,商鞅惨死,所以,苏秦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商鞅。而复辟的保守派,怎么会允许第二个商鞅再上台呢?

于是,苏秦再次求职未果,灰溜溜地离开了秦国。罢了,既然无法助周室正统平定诸侯,也无法帮助强秦成就霸业,苏秦只能将目光瞄准其余六国。早在鬼谷门下学习的时候,苏秦就已经看破了天下大势,既然秦国不懂得赏识人才,那么,他就向六国,兜售自己的合纵奇谋。

但是,苏秦的销售过程并不顺利,赵国相国赵成讨厌苏秦,苏秦只能退而求其次,来到燕国寻找机会。苏秦在燕国住了一年,散尽钱财上下打点,终于,得到燕文侯的接见。对于苏秦来说,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最终,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燕国国君。

在燕文侯的许可下,苏秦得以以燕国为“根据地”,逐步对外展开交涉,先后将赵、韩、魏、齐、楚六国拉入到了自己的合纵圈。随着外交工作的开展,苏秦的游说愈发顺利,没过多久,六国国君都同意以苏秦马首是瞻,并将本国的相印交给苏秦,让他成为“从约长”。

至此,苏秦走上了人生巅峰,获得了他期待已久的尊严。

在其后的十五年中,六国与秦国之间虽有小摩擦,但是,始终未爆发大规模战争。原因为何?苏秦的合纵真的取得了成效吗?从苏秦本人来看,合纵之术取得的效果绝佳。

在游说六国之后,苏秦做了两件事:

一是,回乡探亲,从《东周列国志》来看,当时,苏秦的身份甚至比诸侯还高,连周显王都要对其礼让三分,更别提曾经轻视苏秦的邻里乡亲了。由此可见,苏秦回乡的目的,单纯是为了炫耀,想来肯定是街坊四邻跪拜相迎的场面,非常有派头。

二是,将六国诸侯签订的盟约送到秦国,其实,此举同样是为了向秦王显摆,也着实吓了秦王一大跳。历代秦王都琢磨着一统中原,如今,苏秦的出现,使其他六国从此同仇敌忾,秦国不但无法完成统一霸业,就连自身的安危,都成了问题。

那么,秦国如何才能摆脱这个危局呢?唯有与合纵不相上下的连横之计,才能帮助秦国脱离险境。

故事临近落幕,另一个主角才正式登场,他就是苏秦的小师弟张仪。在苏秦进行合纵的过程中,为了让秦国不至于破釜沉舟殊死顽抗,同时,想拖延时间完成合纵大计,苏秦将刚下山的小师弟骗到赵国,又在赵国故意设计激怒张仪,将其逼到秦国。

张仪来到秦国之后,迅速受到了秦王的重用,向秦王提出了破解合纵之法——连横。然而,此时资助张仪的人,却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苏秦的计划。苏秦是为了让小师弟在秦国有更好的发展,这才设计逼他到秦国主持连横。

至此,张仪对师兄感恩戴德,为了报答师兄,张仪承诺在苏秦在任时期,绝不出兵破坏合纵,等到苏秦下台之后,再展拳脚,大干一场。

还记得,前文所说的鬼谷子的弟子颇具功利性吗?

这两兄弟,一出自导自演的合纵连横,让他们分别功成名就,而被蒙在鼓里的七国,也不过是他们的棋子罢了,“纵横之道”便是如此。

苏秦的合纵之术,相当于现今的联合国,实权有限,仅是一个维护和平的组织。表面上看似很强大,但是,实际上内部是矛盾重重,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阵营。也不会在苏秦的统一管理下,主动攻打秦国,消灭秦国。

然而,在合纵的短暂维持中,六国并没有利用这段时间发展壮大,却是在尽情享受和平的喜悦,自以为天下无事。但是,随着苏秦的去世,六国的危险便接踵而来,只能坐等强大的秦国,来攻打自己,这真的是自取灭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江山谁打下来的?一半是李世民一半是李秀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常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确,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守江山的难度要更大一些,但是,打江山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打下来了,就是王,一旦失败,不光是自己的性命,还有自己死后的名声,都只能交给别人来评价了。而唐朝时期,说大唐江山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丝毫不为过,那你知道还有一半是谁打下来的吗?有

  • 同样都是复仇灭国,为什么人们只记得勾践却不记得夫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和夫差,原本他们所处的越国和吴国,都只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家而已,是其他两个大国之间的争斗,各自扶持了一个小国作为牵制敌国的力量,这才让它们有机会登上春秋的大舞台。不过,现如今世人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也对此十分敬佩,但是为什么就没人记得,吴王夫差也是为了报自己的国恨,努力发展吴国,才将越

  • 明朝的红丸案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神奇的红丸不久,朱常洛的身体有所好转。八月二十三日,鸿胪寺官员李可灼来到内阁,说有仙丹要进呈皇上。因为已有崔文升的先例,内阁首辅方从哲认为向皇上进药要十分慎重,便在觐见奏事完毕后,向朱常洛征求对李可灼进献红丸一事的意见。朱常洛对此很感兴趣,传李可灼进宫。李可灼先为朱常洛把脉,讲了讲朱常洛的病源,然后

  • 民国时期的军队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民国时期是咱们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各路军阀,当年各个地区的军队也是各有不同。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民国军史之最。说是之最,其实也并不一定是之最。一方面,仅仅是个人以为的之最;另一方面,是欲将民国军事史中所有我认为比较异类的都做一收集,便未必一定是之最了。最大的旅福建陆军第一混成旅陈国

  • 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是诸葛亮出师表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其中桓指的就是汉桓帝。汉桓帝是东汉第11位皇帝。他在位21年,多半时间只是一位傀儡皇帝,等他拿回大权后,汉桓帝依然没有尽

  • 刘辩是被大臣下毒毒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刘辩作为东汉末期的一位皇帝,他的命运也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了,时值汉末动乱,即便是皇帝,在当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反而可能会被权臣所控制,比如汉献帝,也可能会被军阀废除甚至杀掉,比如刘辩。刘辩在历史上是汉什么帝?他被董卓废除之后,又是怎样的命运?他最后怎么死的,是被大臣下毒害死的吗?汉少帝刘辩,汉灵

  • 宣太后和义渠王的孩子最后怎么样了?存活的希望渺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杀义渠王,灭义渠国是宣太后一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秦昭襄王继位后,义渠王还曾前来祝贺,后与宣太后私通,并且生下两子。此后秦国打算灭掉义渠,宣太后设计引诱义渠王入秦,随即将他拿下,然后秦国在出兵攻入义渠,顺利将其消灭。那宣太后和义渠王的孩子结局怎么样了呢?这段历史明显不会被记录在史书中,不过根据推测他们

  • 典韦为什么排在第三?他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典韦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很多人都知道他,而他最终也是为了保护曹操而战死,曹操对此也是非常的痛心。而后世对于三国时期武将的排名中,把典韦排在了第三位,仅次于吕布和赵云。为什么典韦能够排在第三名,他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典韦能不能打得过赵云,他和赵云相比谁更厉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民间多年流传着这样的

  • 李孝恭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孝恭一生功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李孝恭是唐初名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渊称帝后,李孝恭拜左光禄大夫,后来由他率军攻略巴蜀,此后又平定三十余州。李孝恭是李渊堂侄,他和李世民是堂兄弟关系,李孝恭一生立下无数战功,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将领。李孝恭晚年生活算是比较奢侈豪放,但带人还算谦让,最后得了疾病而亡,享年49岁。这次就为网友介绍

  • 为何说黄文金能为太平天国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平天国,相信大家不会太陌生了,这是清朝时期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的势头非常猛,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不过到了后期,就像是大厦将倾,有着不可挽回的趋势。不过在当时却有一个人被认为能够为太平天国续命,这个人就是黄文金。那他又有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