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孝恭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孝恭一生功绩介绍

李孝恭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孝恭一生功绩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4/3/4 2:25:56

李孝恭是唐初名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渊称帝后,李孝恭拜左光禄大夫,后来由他率军攻略巴蜀,此后又平定三十余州。李孝恭是李渊堂侄,他和李世民是堂兄弟关系,李孝恭一生立下无数战功,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将领。李孝恭晚年生活算是比较奢侈豪放,但带人还算谦让,最后得了疾病而亡,享年49岁。这次就为网友介绍下李孝恭这个人物,看看他到底是个多厉害的角色。

唐朝初年,说到李氏宗亲中的佼佼者,李孝恭绝对首屈一指。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曾经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李孝恭是仅次于李世民的开国二号人物,此人之功绩,甚至可以和唐初名将李靖相提并论。

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族侄,太宗李世民的族兄,此人很早便突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高祖李渊进入长安后,李孝恭曾亲率唐军偏师进入蜀地。当时,驻扎于蜀地的是隋末的反王朱粲。朱粲也是隋末乱世枭雄之一,此人有过人的军事才能。面对这样的对手,李孝恭本人震惊自若。

初次掌军的李孝恭非常注意蜀地的民心,他在出征之前,就想出了对付朱粲的办法。进入蜀地后,李孝恭先是派人大肆宣传唐朝的政策,接着,他又在当地收复民心。李孝恭并没有对朱粲发动直接的进攻,而是先决定取得民心再战叛军。经过一个多月的经营,李孝恭终于取得了蜀人的支持。因为朱粲长期在蜀地不得人心,所以唐军很快便将其击败。李孝恭初次掌军,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蜀地平地,他的确赢得了全军上下的一致赞誉。

李孝恭毕竟属于李唐宗亲的旁支,所以李渊从一开始便对其有所猜疑。特别是在平定蜀地立功之后,这种兔死狐悲的情况更加频繁。由于李渊的猜忌,李孝恭遂长期得不到重用,直到李世民给攻打洛阳,无将可用的时候,李渊才想起了他。

李孝恭的第二场战役就是平定萧铣之战。萧铣是割据于江南的一大军阀,唐高祖李渊建国的时候,萧铣也在江南称帝建国。为了消灭这一割据势力,李渊想起了李孝恭。公元620年,已经赋闲近一年的李孝恭终于被李渊重新起用,这一次,他将和李靖配合共同消灭南方各割据势力,而萧铣,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萧铣是南朝梁朝宗室,此人正是利用祖先的威望才在江南称帝建国。对于李孝恭来说,平定萧铣将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役。这次平定南国之战,李孝恭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依照李靖的计策顺江而下,很快就到达了江陵城下。

李孝恭和上次平定蜀地一样,他也是极为重视江南的民心,他率军每平一地,就派出军士来宣传大唐的政策,由此来收获民心。因为萧铣猜疑过重,其部属也早已离心离德,故而当唐军抵达江陵城下的时候,梁军由于回援不及,萧铣只能开城投降。

平定萧铣之后,李孝恭又率军拿下了岭南。也就是从这时起,他便再次受到了李渊的猜忌。李孝恭毕竟不是李渊的嫡系子孙,故而李渊对其始终不放心。当李孝恭平定江南之后,有人就诬告其谋反,李渊依照裴寂的计策急调李孝恭搬师。李孝恭回朝后,很快便被拿掉了军权。不过,李渊还是念在了李孝恭平定江南的功劳上,最终只是将其罢职,而未伤其性命。

李孝恭和李世民关系密切,两人之间常有书信来往。在李孝恭平定南方的时候,李世民也正率领唐军主力攻打洛阳。他们二人一南一北,都对唐王朝的最终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晚年的李孝恭沉迷于酒色,公元640年,这位宗室亲王最终病逝于长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说黄文金能为太平天国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太平天国,相信大家不会太陌生了,这是清朝时期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的势头非常猛,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不过到了后期,就像是大厦将倾,有着不可挽回的趋势。不过在当时却有一个人被认为能够为太平天国续命,这个人就是黄文金。那他又有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 房玄龄是被长孙无忌气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堪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他们两位都是李世民非常倚重和信任的两位大臣,也的确在李世民身边做了不少的事情。不过,这样两位大臣,据说房玄龄最终竟然是被长孙无忌给气死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房玄龄究竟是怎么死的,和长孙无忌真的有关系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揭秘,看看房玄龄真实的死因

  • 鬼方人是怎样的?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鬼方,这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的一种民族。轩辕黄帝曾经就北逐鬼方于阴山以北。当年轩辕黄帝又能力跑到阴山与鬼方打架,这就充分说明了轩辕黄帝的部落与阴山并不是很遥远。“石峁古城”是黄帝的昆仑城也不没有有可能。鬼方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赵国史料《世本·帝系》:“老童

  • 乾隆为何发动130多次文字狱?有多少人因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或者只有坏处,尽管在电视剧里面表现的非常让人向往,但历史上真实的清朝,远没有那么简单。清朝最令文人们闻风丧胆的,恐怕就是文字狱了,简简单单说几个字,写一首诗,哪怕没有半点“反叛”的心思,却都有可能给文人们招来杀身之祸,弄得人人自危,而在乾隆掌权

  • 曹操本可借助孙权登基称帝,却留下终生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之中,孙权所采用的外交策略一直是左右逢源,曹操决定南下他就和刘备联盟,等孙权夺回荆州后他又向曹操示好,并且还支持曹操登基称帝。实际上曹操一生最大的遗憾有两个,一是没能完成一统;二就是没取代汉献帝称帝。其实曹操称帝要比他消灭吴蜀难度更小一些,而且当时他完全可以借着孙权的话顺势自立,为什么他却没这样

  • 崇祯末年有多疯狂?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皇宫的乾清宫中有着很多种悲剧,其中就有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的三大悲剧:一是童年失母之悲、刚愎自用之悲剧以及末日疯狂的悲剧。这几个都是悲剧中的典型。在老北京有句民间谚语说的是:“北京城前三门,东面亡明,西面亡清。”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北京城的前三门,东面叫崇文门,明朝亡于

  • 义和团的团员是怎样的?有多无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义和团,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这是晚清时期一个救国存亡的组织。在这个组织当中,有着许多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但是不得不说,义和团中的人们都非常的迷信与无知。当时有很多义和团的团员们认为自己能够刀枪不入。客观来说,并不单单是义和团的人迷信,1900年左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中国人都很

  • 秦朝到底亡在谁的手上?并非全怪秦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只存在了短短14年不到的时间,虽然秦是亡于秦二世之手,但这个锅却不能给秦二世一人来背。秦二世能继承皇位,本来就是在赵高等人的操纵下才形成的,有人说如果扶苏能顺利继位说不定能阻止秦朝早衰。不过就算扶苏继位他也斗不过赵高还有李斯,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扳倒扶苏,所以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当时的一批权臣身上。这种

  • 田蚡和王娡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应该对田蚡这个人物有些印象吧。剧中的主角自然就是汉武帝,而田蚡则是汉武帝的舅舅,但是,为什么他和汉武帝母亲王娡王皇后却是两个不同的姓呢?他们既然是亲姐弟,为何却是两个姓?田蚡当时身为丞相,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田蚡在历史上最终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刘彻的母亲王太后和他的丞相田蚡是

  • 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基三次让位,他真的很懦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会像唐睿宗李旦这样,两次登基三次让位。两次登基的也只有明朝朱祁镇,但是让位怎么会有三次?让一次皇位就不是自己的了,怎么还能让很多次呢?这背后当然还是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的,尤其是李旦的母亲就是武则天,那段历史自然是非常的混乱和复杂,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李旦多次让位,是不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