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掌权期间陨落了多少人才?导致蜀汉国力持续走衰

诸葛亮掌权期间陨落了多少人才?导致蜀汉国力持续走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2 更新时间:2024/3/7 4:09:10

刘备虽然任命诸葛亮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但等刘备去世后,蜀汉朝内基本还是由诸葛亮一人掌控。而在这段时期内,诸葛亮把重心放在了北伐事业上,诸葛亮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只不过这个过程让蜀国损失了太多人才,导致此后国力逐渐走衰。诸葛亮也并非完人,他也有缺点,在用人方面诸葛亮明显不如刘备。当然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思考,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有些事也不得不做。

虽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他在刘备死后力挽狂澜和苦心经营,蜀汉可能撑不到司马昭三路伐蜀就要亡国了,但是不得不说在知人善任上,诸葛亮不如刘备,两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对魏延马谡的使用上,两人的眼光和判断截然不同。那么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期间浪费了多少人才呢?两位名将,三大谋臣,我们来看一下。

两位名将:李严、魏延

刘备在世之时独具慧眼力排众议选定魏延出任汉中太守,应该说魏延是一个称职的汉中太守,他的豪言壮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倒还真没吹牛,汉中在他手上固若金汤,在其后继任汉中太守的吴懿王平沿用魏延的防守策略也力保汉中无恙。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和凉州刺史;此后的魏延并未受到诸葛亮重用(就连临终前安排撤军事宜都没告知魏延),一些重要的任务比如防守街亭也没魏延的份,在对魏延的使用上诸葛亮绝对是大材小用了。

李严是东州军的代表人物之一,又是刘备临终前的两位托孤大臣之一(另外一个是诸葛亮),刘备这样安排显然有防止诸葛亮一家独大的用意在内。虽然李严自身也有不小的问题,但是诸葛亮大权在握对李严有一定的打压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位托孤大臣成为运粮官最后被废为民,蜀汉错失一位名将。

三大谋臣:廖立向朗,马谡

廖立是刘备在荆州招揽到的人才之一,诸葛亮曾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刘备入川后留廖立辅佐关羽,襄樊之战期间廖立是仅有的几位逃回蜀中的重臣之一,刘备先是任用他为巴郡太守后又出任侍中。

刘备去世后廖立被调任长水校尉,廖立认为自己地位应该仅在诸葛亮之下,长水校尉是一个秩比二千石的官职,所以这引起了廖立的不满于是经常贬论朝廷,被诸葛亮上表弹劾后被贬为民,流放汶山郡。

在刘备招揽的荆州人才中,向朗的影响力和地位都是比较高的:一方面他师从司马徽,和徐庶庞统等人都有交往,另外一方面刘表生前向朗就已经是一县之长了(临沮县长);刘备入主益州后向朗出任巴西郡太守,可谓是刘备身边重臣之一。

刘禅登基后向朗出任诸葛亮丞相长史,负责诸葛亮南征时的留守和善后重任,可以说向郎是蜀汉后期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却因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失守街亭后一度逃亡,向朗知情不报被震怒的诸葛亮罢免了官职耽搁了好几年。复出后的向朗出任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并在诸葛亮死后升迁为左将军。

最后说一说马谡,马谡是否被诸葛亮浪费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这样:马谡才气过人是一名非常出色和合格的参谋人才,比如诸葛亮征讨南中时就采纳了马谡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策平定了南蛮,但他却不是一名合格的统兵大将。

诸葛亮不顾刘备生前的告诫弃用魏延等人,偏偏用马谡去守至关重要的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而马谡也因此被诸葛亮斩杀,诸葛亮用错了马谡白白浪费了一名出色的谋臣。

诸葛亮用人有点任人唯亲和求全责备,而且事事亲为,该放权时不放权,虽鞠躬尽瘁却得不偿失,比起曹操“唯才是举”和刘备的用人魄力和眼光,诸葛亮差了不少,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其实诸葛亮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郑袖为什么被称为南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提起郑袖,很多人都能想起屈原,郑袖在楚国历史上的地位,有人认为甚至可以和商朝的妲己同级,可见郑袖并不是什么好人。郑袖曾经诬陷屈原,以至于楚王疏远屈原,最终屈原投江而死。而历史上的郑袖被称为南后,这个南后又是什么意思?郑袖做了这么多恶事,她最终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郑袖(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

  • 毛遂三年未能出头,最后自荐出使楚国一举成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大家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毛遂是战国时期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当时各国公子为了网罗人才,常常会通过“养士”来扩大自己的势力,毛遂便是其中一位。毛遂在当时是一名说客,但在平原君门下三年都未展露锋芒。此后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平原君要到楚国去说服楚王求救,此时毛遂主动请求

  • 13岁的金城公主为何嫁给7岁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说古代人结婚很早,而且对于皇室来说,婚姻更多的就像是一场政治合作,为的是皇室的稳固和权力,而对于和亲公主们来说就更惨了,为了国家不仅要牺牲自己的幸福,更要去接受一些落后很多的文化,唐朝时期的金城公主,作为一个和亲公主,年仅13岁就出嫁,但是丈夫竟然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这到底怎么回事?大唐宗室之女

  • 苏武的妻子是谁?是死了还是改嫁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苏武牧羊,坚贞不屈的性格让很多人都十分敬佩,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不管是刀刃加身还是重金诱惑,苏武都能够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千古传唱。不过,毕竟苏武也是有家人的,苏武被留在了匈奴,那他的家人呢?苏武的妻子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她是一直等苏武直到死了,还是选择了改嫁?苏武的妻子是谁苏武的妻子目前知道的一共有

  • 宣太后陵墓在什么地方?兵马俑真正主人是宣太后而并非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史书上记载宣太后死后葬于芷阳骊山,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其实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芈八子而不是秦始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兵马俑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大家公认是属于秦始皇的。千百年来,这座宏伟的地下军队,以其磅礴的气势和精美的做工令亿万人折服,但司马迁的《史记》仅仅是对陵墓的规模,陪葬物

  • 齐景公和大臣晏婴开玩笑,为什么晏婴敢训斥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就是上下级,君王说的话,大多数时候都是臣子必须遵从的,尽管也有臣子谏言让皇帝改主意的,但是也不敢说的很直白,而是非常委婉,像魏征那样能把皇帝气的跳脚的真的很少。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或许又是一个这样的人,齐景公只是跟他开一个玩笑,晏婴却敢训斥国君,他是怎么做到的?话说一

  • 楚国是从什么时候崛起的?为何会源于一次被侮辱的聚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或者衰落,都不是没有原因的,而在这段时期之内,有过很多很强大的国家,除了最终统一的秦国之外,还有晋国、楚国等等。楚国在当时是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然而却一直被中原各国瞧不起,称为南蛮,但是楚国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呢?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

  • 淝水之战真的是东晋7万对抗前秦87万?真实情况绝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淝水之战作为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一直以来都被人推崇,据记载,双方战力相差悬殊,东晋只有7万人,然而前秦却达到了87万,十几倍的兵力,但是最终却还是东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因此人们对主帅也是非常的敬佩。不过,历史上真实情况当真是这样的吗?如果真的有这么多人,恐怕东晋早就被灭亡了吧。国

  • 北魏为什么要全盘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过很多不同的时期,而也并非是只有汉族,汉族在其中只是出于主要统治地位,而历史上也有过很多不同的民族,他们进行过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比如北魏鲜卑族的汉化。北魏的汉化是非常彻底的一次汉化,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北魏要这样做?彻底的汉化对北魏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

  • 秦始皇为何选择黑色龙袍?黑色在当时具有哪些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龙袍并非只有黄色,秦朝秦始皇穿着的龙袍就是黑色的。当时有个说法叫,“以水德居,服黑色”,冕冠的颜色也是黑色,直到西汉汉文帝时期才把龙袍改为黄色。因为根据五德终始的说法,是汉朝取代秦朝,汉朝属土德,土克水所以此后汉朝皇帝的龙袍才改为黄色,而且黄色也被视为最高贵的颜色,民间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