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3岁的金城公主为何嫁给7岁丈夫?

13岁的金城公主为何嫁给7岁丈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0 更新时间:2024/1/1 11:56:01

虽然说古代人结婚很早,而且对于皇室来说,婚姻更多的就像是一场政治合作,为的是皇室的稳固和权力,而对于和亲公主们来说就更惨了,为了国家不仅要牺牲自己的幸福,更要去接受一些落后很多的文化,唐朝时期的金城公主,作为一个和亲公主,年仅13岁就出嫁,但是丈夫竟然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这到底怎么回事?

大唐宗室之女13岁的金城公主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落到她的头上。她被选为出嫁给吐蕃王——当时吐蕃赞普的王后,实现“唐蕃和亲”。

如果按照现在的计算方式(周岁),金城公主十足的年龄才12岁,也就是一个孩子,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肩负着继文成公主数十年之后的政治使命,金城公主她能做好吗?

这一天是唐中宗神龙三年或者是景龙元年(唐中宗在这年改了年号),确切的是公元707年5月19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金城公主绝不是唐中宗皇帝的亲生女儿。她的父亲是李守礼,如今有着庸王的爵位,可是,李守礼并不在乎这个在宫中长大的女儿。金城公主感觉叔叔唐中宗则更像自己的父亲,而且唐中宗也确实将她当成女儿来看。金城公主还有另一个很依恋的人,就是同宗的哥哥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对她也是呵护有加,使她对这两个人的信任度远远超过亲生父亲李守礼。

一年前,唐中宗发布诏令,为“七个公主设置官署”,派人负责官署事物,这七个公主中就有她,金城公主虽然不是当今皇上的亲生女儿,她已经享受到了皇上亲生女儿的待遇。

这七位公主中有三位是皇姑:其中太平公主是高宗皇帝和武后亲生女,在676-679年间,吐蕃赞普曾向她求婚,但武后不愿意离开她,让她出家当了道士,躲过去吐蕃和亲。使得这位风情万种的公主直到20岁才出嫁。

长宁公主和安乐公主是中宗皇帝和韦皇后的女儿,正牌的公主。

其他四位公主,包括金城公主在内则“非皇后所生”,但也是唐高宗的嫡孙女(所谓嫡就是正妻所生),可是嫡孙女就有二十多位,李守礼就有三位,而只有她——金城公主得到了这个荣誉和待遇。

可见,中宗皇帝确实疼爱她,不是当侄女看待,是当女儿对待的。

这时,还没有吐蕃和亲的事儿,记得前朝的文成公主、弘化公主都是在被选为和亲对象后才给予公主的封号的,按照惯例已经得到公主封号的宗室女子应该不会被选上的,可是,这次偏偏这个金城公主已经获得了公主的封号,还是被选上了,要前往吐蕃和亲。

在获得公主封爵披戴凤冠霞披的时候,金城公主心里很平静,当时她盼望的就是能够借此机会和父母见面,叙叙别离之情。可是,父母来了,却要行大礼参拜,说话还得客客气气的,弄得金城公主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有很多话要和父亲母亲说,可是四周总是围满着侍女太监,没法说心里话,无可奈何的金城公主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离开,急的她眼泪掉了下来。就是这眼泪也被宫里传开,是她至亲至孝的“表征”,受到了叔叔的赞赏,但她心里是哭笑不得的。

就在她被选为和亲公主将要去吐蕃做赞普夫人的消息刚一公布的时候,她的父亲李守礼进来了,而且,这次是摒开了左右,单独一个人和女儿见面。

雍王李守礼,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子。他的父亲名叫李贤,是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也是武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李贤于672年被册封为雍王,随后又于675年在他长兄死后被立为皇太子。公元679年,他母亲武则天怀疑他指使人杀死了一个支持她摄政的术士,剥夺了他的所有尊号并贬谪到巴州幽禁起来。即使到了那里,武后还是命令一位将军监视着他。公元684年,在武后即将篡权称帝的时候,这位将军又逼李贤自杀身亡,可怜的李贤刚刚31岁。

所以,金城公主没有见过自己这位正直的文武双全的爷爷。(如果李贤得以即位,唐朝的局面将会更好,肯定的是会好于武则天时代。)

李贤的3个儿子也被幽禁宫中,按时由太监教育教育,稍有不逊,就要杖打。这些太监们是看着武则天的脸色行事的,所以对他们几乎是天天杖打,李守礼的哥哥和弟弟都在这无情的杖打下死去,只有他顽强的活了下来,熬到了唐中宗李显复位的这一天,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李守礼经过这样险恶的岁月,获得自由和爵位后性情大变,如果是现在那就是心理疾病。对此史书对李守礼是很有微词的,说他贪财好色,家中妻妾数十个,还要经常在外面眠花宿柳,常常造成财务亏空。有人劝他收敛一些,他竟然说,我是个王爷,难道还愁死后没人埋葬我吗。至于说家教就谈不上了,他有六十多个儿女,女儿几乎个个是荡妇,儿子几乎个个是无赖。

但金城公主却和哥哥姐姐们不一样。唐中宗李显有感于哥哥李贤的悲惨命运,收养了李守礼的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金城公主,她从小就生活在皇宫中,受到了良好教育,而且培养出高贵优雅的气质。唐中宗软弱无能,受制于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两个女人不仅野心勃勃想当武则天第二,而且生活糜烂,尤其是安乐公主,可以说是恶贯满盈,别的公主受安乐公主的刺激的引导,也全心全意的穷奢极欲,只有金城公主不为所动,她聪明爱学习,认真仔细的做针线,很讨大家的喜欢,当然唐中宗皇帝对她也是十分满意。

还有一点是她得天独厚的资本,就是她生的端庄美丽,这种美丽初看时似乎没有什么,在众姊妹中并不是鹤立鸡群,但如果仔细端详,是能够深入人心,打动人心的,乃至于自负的安乐公主都说她小小年纪已经长出了大美人坯子的摸样了。

李守礼进宫看望即将远嫁离开的女儿,也是圣命所遣,李守礼看着这个从小长在宫中的女儿此时要远嫁吐蕃也是有些不舍,这是圣上赋予女儿的政治使命,作为亲生父亲只能祝福女儿,李守礼对女儿说:“之所以你会被选为和亲公主,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吐蕃新即位的这个赞普是老赞普和南诏妃子所生,英俊无比,聪明伶俐,从三岁时开始遍选吐蕃王国的女子,竟然没有一个中意的,所以才到大唐来选。没有想到,那位吐蕃使者和曾经在长安住过的老使者见面后,听了老使者介绍和经过将近一年的考察,认为只有女儿你可以配得上他们的新选赞普。另一个原因就是,圣上非常喜欢你,看重你聪明和才气,虽然你还很小,去吐蕃和亲,派你去圣上是放心的”。

听了父亲这些话,金城公主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李守礼说的这些应该是真的,从后来金城公主能回长安省亲来看,中宗皇帝对她确实喜欢加怜爱,而给了她省亲的特权,别的和亲公主是没享受到这个权利的。按说,文成公主和弘化公主,都有机会省亲,可是她们都没有得到批准。

710年2月21日中宗颁布的婚姻诏令中也直接称金城公主为“朕之少女”,将对金城公主的喜爱用诏令的形式反映了出来。公元709年12月或710年1月,吐蕃派了一个使节团到唐朝迎亲;710年3月2日--6日,中宗皇帝亲排銮驾一直陪送她到达长安西部的始平县。中宗皇帝在这里为金城公主举行了告别宴会。在始平县支起了皇家专用的帐篷,摆上酒席,相互敬酒后,中宗将吐蕃使节叫到面前,泪流满面地啜泣着讲了一段话,大致意思就是:他看到自己的爱女远离而去简直是心肝欲碎。宫廷诗人也奉诏以此为题即席赋诗(《全唐诗》第3-4卷中就记载有20多首当场所作的诗词)。

后来,举行这一壮观的告别仪式的县也被命名为“金城县”,免了一年的赋税,甚至还决定从此之后把洒酒饯别的地方称作“怆别里”。直到这时,金城公主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吐蕃的赞普才7岁,大家都说是自己年纪幼小,可这位丈夫比自己还小6岁,无论什么时代7岁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护送和陪同金城公主的唐朝使节是经过几次遴选确定的,是唐皇十六支御林军的指挥之一,左卫大将军杨矩。他们沿着当年文成公主走过的道路向吐蕃进发,途中经过一个叫做“九曲”的地方,此地位于黄河上游的左岸,在库库诺尔湖(青海湖)和今西宁市的东南方。他们到九曲时候已经是深春时节了,天高云淡,放眼望去,黄河十分壮观美丽,美景尽收眼底,金城公主为此感到心旷神怡,兴奋不已。这些都被吐蕃的迎亲使团和杨矩看在眼里。

迎亲使团顺利到达拉萨,并且按照唐中宗的要求专门为金城公主修建了一所宫殿。不久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可以说吐蕃为此事举国同庆。

陪同金城公主到达吐蕃的唐朝使节杨矩历经了这一切,在出使之后返回国内,他被任命为库库诺尔湖(青海湖)东部地区的鄯州都督。吐蕃人和他熟悉了,也品摸到了他的性情,便以厚礼相赠,随后就以“公主汤沐之所”私人领地的名义要求他上表给唐中宗,割让九曲地给吐蕃。估计年龄尚幼的金城公主对此事也是答应了的。

九曲,那可是一块肥沃的地方,资源丰富,既可以为军队提供粮草,又可以为畜群提供牧场。另外,这里还处于唐朝本土的边陲,进可攻,退可守,从吐蕃方面来说就是上好的门户。吐蕃人以公主名义的的请求被杨矩转奏,而且也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一个是中宗对金城公主确实喜欢,再就是杨矩是军事将领,所以中宗爽快的准奏了。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吐蕃中的将领欢快的发出:“公主给我们带来了一把开大唐财富的钥匙!”果然,吐蕃越来越肆无忌惮,他们的入侵从九曲开始也就连绵不断了。这种“赏赐”封地的作法是唐朝后来对吐蕃政策中许多失算行为的始点。

金城公主无意中充当钥匙的作用,和亲开始之初,唐朝不但没有达到休战和平的目的,而是为边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骚扰和侵犯,送走了最为美丽的公主,也为吐蕃提供了开自家门户的钥匙。

总之,当后来朝廷追查损失九曲之地的责任时,杨矩畏罪自杀了。这是后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苏武的妻子是谁?是死了还是改嫁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苏武牧羊,坚贞不屈的性格让很多人都十分敬佩,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不管是刀刃加身还是重金诱惑,苏武都能够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千古传唱。不过,毕竟苏武也是有家人的,苏武被留在了匈奴,那他的家人呢?苏武的妻子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她是一直等苏武直到死了,还是选择了改嫁?苏武的妻子是谁苏武的妻子目前知道的一共有

  • 宣太后陵墓在什么地方?兵马俑真正主人是宣太后而并非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史书上记载宣太后死后葬于芷阳骊山,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其实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芈八子而不是秦始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兵马俑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大家公认是属于秦始皇的。千百年来,这座宏伟的地下军队,以其磅礴的气势和精美的做工令亿万人折服,但司马迁的《史记》仅仅是对陵墓的规模,陪葬物

  • 齐景公和大臣晏婴开玩笑,为什么晏婴敢训斥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就是上下级,君王说的话,大多数时候都是臣子必须遵从的,尽管也有臣子谏言让皇帝改主意的,但是也不敢说的很直白,而是非常委婉,像魏征那样能把皇帝气的跳脚的真的很少。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或许又是一个这样的人,齐景公只是跟他开一个玩笑,晏婴却敢训斥国君,他是怎么做到的?话说一

  • 楚国是从什么时候崛起的?为何会源于一次被侮辱的聚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或者衰落,都不是没有原因的,而在这段时期之内,有过很多很强大的国家,除了最终统一的秦国之外,还有晋国、楚国等等。楚国在当时是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然而却一直被中原各国瞧不起,称为南蛮,但是楚国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呢?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

  • 淝水之战真的是东晋7万对抗前秦87万?真实情况绝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淝水之战作为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一直以来都被人推崇,据记载,双方战力相差悬殊,东晋只有7万人,然而前秦却达到了87万,十几倍的兵力,但是最终却还是东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因此人们对主帅也是非常的敬佩。不过,历史上真实情况当真是这样的吗?如果真的有这么多人,恐怕东晋早就被灭亡了吧。国

  • 北魏为什么要全盘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过很多不同的时期,而也并非是只有汉族,汉族在其中只是出于主要统治地位,而历史上也有过很多不同的民族,他们进行过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比如北魏鲜卑族的汉化。北魏的汉化是非常彻底的一次汉化,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北魏要这样做?彻底的汉化对北魏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

  • 秦始皇为何选择黑色龙袍?黑色在当时具有哪些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龙袍并非只有黄色,秦朝秦始皇穿着的龙袍就是黑色的。当时有个说法叫,“以水德居,服黑色”,冕冠的颜色也是黑色,直到西汉汉文帝时期才把龙袍改为黄色。因为根据五德终始的说法,是汉朝取代秦朝,汉朝属土德,土克水所以此后汉朝皇帝的龙袍才改为黄色,而且黄色也被视为最高贵的颜色,民间百

  • 张绣投降曹八年之后,为什么被曹丕一句话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张绣和曹操之间算是仇人,曹操调戏张绣的嫂嫂,而张绣杀了曹操原本最看重的继承人曹昂,这对曹操来说可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不过后来张绣还是投降了曹操,曹操也是不计前嫌,非常欢迎张绣的到来。可是张绣最终,为什么会被曹丕的一句话给吓死了?曹丕到底说了些什么,能对张绣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张绣这个人很有意思。第一次投

  • 唐昭宗为什么是唐朝最惨皇帝?唐昭宗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唐昭宗李晔是唐朝第19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时间。唐昭宗继位后,唐朝已经步入衰落,但他依然全力铲除杨复恭势力,讨伐西川、河东藩镇,希望能复兴大唐。虽然唐昭宗消灭了田令孜,并且重挫李克用,但唐军也损失惨重而且兵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朱温做大做强,也为唐朝的灭亡埋下隐患。唐昭宗被很多人称为是唐朝最惨皇帝

  • 锦衣卫待遇如何?历史上锦衣卫并没那么威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近几年,和锦衣卫有关的影视剧是越来越多,很多观众也是对明朝的这个神秘组织感到好奇。当年朱元璋创立锦衣卫是为了收集朝中的各种情报,因为朱元璋称帝后疑心越来越重,不再信任任何人,所以便建立锦衣卫直接和皇帝对接,并且赋予他们很大的权利。不过锦衣卫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威风,越到明朝后期这个群体的存在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