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程昱为何得不到重用?曹操如何评价程昱?

程昱为何得不到重用?曹操如何评价程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3/12/12 17:44:22

程昱是曹魏名臣,也是魏国开国元勋之一。程昱早年曾率军抵抗黄巾军,后来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成为曹操身边的一位谋士。程昱能文能武,既可以出谋划策,也能带兵打仗,但程昱在曹操手下始终没办法占据主导位置,也就是得不到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曹操对程昱也并非100%的放心,曹操是如何看待程昱,对他又有怎样的评价,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这段时候正值乱世,天下从统一再次走向了分裂,而久违的乱世却也是导致了人才大喷发,历史一向是如此,每逢乱世之时,往往也是人才冒头的时候,在春秋战国之时,便是不断涌现思想学家,接下来将近几千年的时间里,这些人的思想一直在中国流传下去,并且影响着无数人,而在三国时期,则是不断涌现军事家,这些人或是自己组建队伍行兵,又或者跟随于主公之后出谋划策冲锋陷阵。

今天要讲的就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这位可不是一般的专攻于文的军师又或者是专攻与武的武将,他文可赛郭嘉,而武可以超张辽,但却偏偏就一直没有被曹操重用,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待遇,只因为曹操对其的一句评价,那就是此人太过可怕,这也是可以看出曹操不用其的真实原因。这位就是程昱。或许有的人很是惊讶,程昱不就是一位小将吗,在三国小说中也是不怎么见描述,怎么反倒是能力如此不俗呢?

事实上,此人完全可以超过曹操手下的诸多名将,并且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只可惜纵观一生,虽然他功劳不俗,却是偏偏不得重用,只能被迫给出军权,以此保性命。首先,我们来看他是怎么进入曹操阵营的,最初他之所以入曹操法眼便是因为自发的率领群众和黄巾作战,在曹操得知此人的事迹之后十分看重,于是征召此人,让其为自己效力,曹操看重他的谋算,所以将他用作谋臣,常常在自己出征的时候,让他和荀彧坐镇家中。

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吕布便是乘着这个机会想要围魏救赵,顺便给自己谋地盘,在他的武略之下,只剩三座城池可以幸免遇难,之所以此三城没有归顺其下,还是归功于程昱,他在三个城池之间游说,并且指出吕布只是有武力罢了,真正和曹操打起来几次落败,所以曹操才是真正可以效忠的对象,在程昱的游走之下,三座城池才被安稳下来,而曹操回来之后也是十分感激,表示如果不是对方的存在,或许连归处都没有。

并且,程昱对于曹操的人生规划也是十分重要,最初的曹操在和吕布接连落败的时候,甚至曾经想过归顺袁绍,当时袁绍派人和曹操请求联合,而程昱认为袁绍野心很大,并且没有大谋略,在他旗下,曹操很可能变成了韩信一样的人物,最终反而被其加害,现在虽然是处于下风,凭着自己和荀彧的能力,再加上兵马,绝对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所以,曹操没有寄人篱下的遭遇,实在是要归功于程昱。

而曹操在打下荆州之后,曾经对程昱说过这样的一番话,那就是如果没有对方,或许自己的这一切都无法达到,而自己可能直到现在也不过继续心怀野心却无法作为。旁人或许会以为这是曹操对于程昱的恭维,并且表达对爱将的喜欢,可是,程昱不是一般人,而他和曹操一样都是智谋过人,所以他很快猜到了曹操的真实意思,那就是他觉得程昱的权力过大已经到达了功高盖主的地步。

所以看出了曹操的顾虑之后,程昱也是十分识相,直接主动交出了兵权,他说自己已经老了,可以退休了。但是,既然程昱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了,又为什么曹操还是继续疏远他,而不是转而相信他真的是没有异心呢?难道真的是因为程昱的威信已经大到了曹操认为自己驾驭不住了吗?事实自然不可能如此。

首先,曹操疏远他的原因自然是有他功劳太大的原因,毕竟君王对于功臣都是有着畏惧的,可如果程昱其他方面让曹操放心,他自然也会感激对方的恩情,进而重用程昱。但是,程昱的表现却是让他胆寒,不敢重用他,因为程昱的性格似乎是过于狠辣了一些,已经让习惯了战场厮杀的曹操感到荒诞到可怕的地步,这还是因为程昱的一次输送军粮。

当时曹操打仗处于早期起步,自然是缺少粮食运输,可是,程昱最初还在发愁粮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竟然开始给曹操的部队发肉吃,曹操自然感觉很奇怪,如果自始自终有粮食,曹操也不会困惑,但是在军需不足的情况下,程昱又是怎么送来肉的呢?于是曹操去问程昱这是什么肉,程昱却是表示,这是人肉,这样的答案相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理喻的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景帝曾经答应把皇位传给弟弟,为什么后来反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的事情也不少,或者说上一任皇帝死后,下一任皇帝并不是先帝的儿子,而是他的兄弟,这样的事情不算少见,赵匡胤赵光义就是如此。而在汉朝时期,汉景帝曾经答应过母亲窦太后,将来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窦太后更疼爱的小儿子,可是为什么又反悔了?古代不是讲究君无戏言吗?古时人们最为

  • 萧皇后一生嫁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美女自然是不少的,除了四大美女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说都是以美貌著称的,其中有一位堪称是历史上出嫁次数最多的皇后,也就是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人称萧美娘。据说她一生一共嫁了六次,这六次分别都是嫁给谁了?为什么萧皇后会有这样的命运,隋炀帝死了之后,她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萧皇后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皇

  • 武则天男宠张昌宗和上官婉儿真的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成为皇帝之后,还有两个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而其中,相传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之间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关系,上官婉儿也是在被武则天发现之后,在脸上刺字,却没想到又是因此让上官婉儿显得更加妩媚,甚至还成了一种流行的妆容。究竟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上官婉儿和张昌宗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吗?上官婉儿是大唐御史,是

  • 历史上锦衣卫真的那么风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面看到那些锦衣卫,好像每一个都是武功高强,而且极其风光的样子,面对那些违反了规定的人,可以随意处置,不管走到哪里都让人敬畏。不过,这毕竟只是影视剧里面的锦衣卫,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吗?真正的锦衣卫,恐怕他们过得日子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2010年的春节,甄子丹

  • 明朝末年为何流寇泛滥?大臣杨鹤是如何对付流寇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杨鹤是明朝末年大臣,杨嗣昌的父亲。明末流寇泛滥,并且已经威胁到了大明根基,杨鹤曾向崇祯提出,他认为流寇都是因为饥荒才会变得越来越多,所以他觉得对付流寇应该是以招抚为主、追剿为辅。杨鹤的策略起先有了一定成效,但能用于招抚的资金却远远不够。有人评价杨鹤是一名正直的好官,但一意主抚也要看当下国力能否承担。

  • 宰相写了青鹅两个字,为什么就被武则天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很多时候即便是同样的一句话,但是因为断句、读音、重音的不同,就会读出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意思。武则天时期,因为当时的宰相裴炎写下了“青鹅”两个字,就被武则天下令处死,可是这两个字怎么看都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武则天仅凭这两个字就把宰相杀

  • 文种帮助勾践复国,为什么又被勾践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古人重视知恩图报,别人帮过自己的恩情一定要报答,因此历史上才有那么多美好的历史事件,可是这种情况在君臣之间似乎很难存在,尤其是君主作为受恩的那一方,似乎臣子效忠自己是理所应当,很多时候在事成之后,不仅不赏赐,甚至还会将臣子杀掉,正所谓兔死狗烹就是如此,比如帮助勾践复国报仇的文种,最终还是被勾践赐死了

  • 明朝五军都督府有哪些权利?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五军都督府是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的总称,也是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后来朱元璋将大都督府分为五个机构,权不专于一司,兵权对于皇帝来说能分散就不要放在一人身上。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之间也能起到相互牵制、监督的作用,那这两个军事机构究竟谁

  • 楚灵王政权为何会被推翻?在位11年却始终不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楚灵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灵王在历史上的名声和评价都不算太好,他被评为是穷奢极欲、昏暴之君。实际上楚灵王是自立为王,他并非通过正规手段成为君王。楚灵王在位11年,最后却落得一个失去民心,被楚人推翻统治地位的下场,最终吊死于郊外。楚灵王在位期间究竟做了什么,导致他会被自己的臣民给厌弃呢?这次就为大家

  • 本是好友,为什么太子丹要派荆轲刺杀嬴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燕国太子丹和秦始皇嬴政,他们两个原本都是在赵国做质子,可以称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小时候也经常有来往,可以说是很好的朋友,毕竟身为质子,相互之间也会有很多共同语言。但是既然都是朋友,为什么太子丹后来还策划出了一次荆轲刺秦?很明显是把嬴政当做了最大的仇人,一定想要杀了他,这中间究竟有什么原因?随着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