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献忠屠四川是真的吗?

张献忠屠四川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718 更新时间:2023/12/30 23:06:14

张献忠作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推翻明朝也有他的一份力,而在很多人看来,农民起义自然还是要以农民,以普通平民为核心,所以领袖对待自己手下的百姓,或者其他百姓,肯定不能是“屠杀”这样的态度,但是为什么还有张献忠屠四川这样的说法呢?张献忠到底有没有这样做,屠川的究竟是张献忠,还是清军呢?

在我们大众的心里,对“农民”这个群体一直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淳朴”和“善良”,所以自然而然就会觉得农民起义的领袖会是农民这个群体的发声者,会是一个为农民大众谋福利的人。事实上,并不全是。

在封建王朝的末期,社会的矛盾日益的激化,极容易导致阶级的对立,此时,处于被剥削的阶级在税收和其他杂役的压制下,生存则成为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终,在这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剥削的最多,最贫苦的阶层便会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

我们必须肯定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王朝的勇敢气魄,也肯定他们对历史进程所做出的贡献,然而,通过比较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我们可以看到,农民阶级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可以说,农民起义军是由于自身的小农思想的局限性导致他们的成功率往往非常低。

而且,我们不能单纯认为的所有的农民就是淳朴善良的,准确来说,在掌握一定的财富和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后,他们贪图享受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可以说,他们的阶级性质此时也已经发生改变了,例如: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当然,还有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角——张献忠。

张献忠屠四川是真的吗?

今天的四川,富饶一方,素有天府之称,然而,在几百年前,这里是万人坑,尸骨万千人迹罕见,只有无数的野生动物在此活动,这些从小编祖上口口相传中也能了解到一些当年四川是多么的荒凉。而这些惨状,据说,就是张献忠造成的。过去,封建统治阶级把张献忠视为“杀人狂”、“杀人魔王”等等,流毒既广且深,特别在四川留下的恶劣影响更不容忽视。至今,大多数人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所谓“八大王剿四川”的传说影响。

那么,事实情况真是这样吗?据记载:1644年,张献忠带兵一路杀进蜀地,并在这一年称帝,建立大西国。有人说:“张献忠屠川是因为眼红李自成称帝,而将怒火发泄到他的占领的地区四川和四川人民的身上。”鲁迅先生在书中也是这么讲述张献忠屠川的原因的。

其实,严谨一点来说,这种说法不免太过儿戏了,更像是野史逸闻。针对张献忠是否屠四川,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的说法是入关清军屠四川;另一种说法时张献忠屠四川。

第一种说法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四川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屠杀民众的行径,举起屠刀的则是入关的清军,并不是张献忠。清兵的残暴行为被清朝统治者故意掩盖,并且,将责任推脱到了张献忠的头上。

第二种说法是:张献忠占据蜀地,想要借此和清廷分庭抗礼。然而,清兵势大,张献忠自知无力回天,也不想给清廷留下一个富庶的蜀地,于是,就下令屠城了。《明史》记载:“献忠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

从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向将战争视做儿戏的川军,在装备极差,后勤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和日本侵略者尚能顽强战斗。更难得可贵的是,被誉为战斗力极强和组织纪律极差的川军,他们当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是汉奸,所有亡者几乎都是战死,这一点十分令人敬佩。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百年前,清兵入关、明帝国灭亡之后,在只剩南明朝廷苦苦支撑的情况下,川人和清兵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对抗。而川人的顽强也让清朝的统治者大为恼火,最终,他们下令屠城屠杀了大批川人。

清兵屠城杀人并不在少数,其实,早在宋末元初,成吉思汗的大军驰骋天下,就曾经大肆屠城。而在明末清初,清兵在攻克久攻不下的南京后,也是将这里军民屠杀殆尽。出于这些依据,笔者认为:清兵屠杀川人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么,是不是张献忠就没有屠杀川人呢?

笔者之前就有说,不是所有的农民起义领袖都是农民的发声者,那么,很显然,张献忠也不是个为农民大众着想的人,他的本性如何从他的一些事情中可见一斑。

首先,从张献忠这个人来看,他不是一个正常人,甚至,可以说,他是有一点精神病的。这一点,从他故意攻占凤阳,将朱家的祖坟给挖了出来就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挖人家祖坟是一件影响非常恶劣的事情,更何况,张献忠挖的还是明朝皇帝的祖坟。

可以说,正常人干不出这种事,也不敢干这种事,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张献忠是一个报复心理极强的人。有记载说,张献忠在年幼时在川地曾经受过侮辱,所以,在他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后,对蜀地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我认为这并不稀奇。

而且,在清兵已经占据了当时明帝国的大部分国土的情况下,张献忠的赢面是非常小的。尤其,大部分的农民起义军都被清兵残酷镇压,作为一个曾经降了明军又叛出的墙头草,清兵接受他投降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即:张献忠知道自己的下场是不乐观的。

作为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人,在几乎没有任何后路的死局里面,张献忠这个有些癫狂的人,宁愿将这个富庶天府毁在自己手里也不愿意将它拱手让清兵,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按笔者的分析,屠川的真相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在有些心理变态的张献忠的屠杀下,蜀地人本来就已经很少了,当清兵入关后,将清兵视为异族的川人们再而奋起反抗,最终,此举更是遭到了当权者不满,故大肆杀戮。可以说,是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下,川人几尽灭绝了!”

清朝人编纂的《明史》说张献忠杀人如草,还特别立碑明志,上书:“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这就是有名的"七杀碑"。不过,七杀碑是否真实存在,考古学家们却众说纷纭。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肯定”七杀碑“到底是不是张献忠所立,但是依小编个人看法,的确很有可能是清廷污蔑,毕竟清廷的尿性大家都了解,抹黑前朝的事情做了不少。作为一直与清廷抗击,直到康熙初年的张献忠所部,被其污蔑也是有可能的。

除了”七杀碑“之外,还有一首”七杀诗“,诸位可以品鉴一下。

《七杀诗》: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雍正时期为什么重农轻商?雍正皇帝是如何对待老农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虽然从九子夺嫡中胜出,但即位后的他面对的处境变的更加艰难。既要稳住朝局,又要想办法推行改革,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在推广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挠。雍正基本上继承了先帝鼓励开荒的策略,所以他对农耕工作十分看重,但却造成重农抑商的现象,使得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雍正皇帝对

  • 三国演义曲阿小将是谁?一个无名小卒却是隐藏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名叫曲阿小将,他被很多网友认为是被埋没的猛将,还跟潘凤、胡车儿、马忠并称四大隐藏名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演义里,曲阿小将是太史慈的手下,曾跟随太史慈一起讨伐孙策,后来成功抵挡十三骑立下功劳。实际上曲阿小将的戏份并不多,但他为什么能受到如此之大的关注呢?这就

  • 王昌龄为什么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王昌龄是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一位唐朝时期的诗人了,他的很多诗句都流传千古,而且后人根据他的创作风格,给他划分了一个“阵营”,即边塞风格,这也和王昌龄的经历、所见所感有很大的关系。而王昌龄还有一些称号,例如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等等,这些称号又是什么意思?王昌龄的诗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

  • 魏忠贤掌权九年,为什么后金一直没打入山海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魏忠贤的评价,其实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他所做的事情也很复杂,好的坏的都有,对明朝有利的和危害明朝的也都有。不过从国家危亡来说,魏忠贤做的还算是好的,因为在他掌权的就年时间里,后金一直都没能打进山海关,被阻拦在外面,那么明朝暂时就可以保住。魏忠贤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他一死,没多少年明朝就灭亡了

  • 苏轼的妻妾为什么都姓王?是巧合还是有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男性有不少在妻子死了之后续弦,再娶一个女子的情况,不过,这两个妻子,或者说他的妻妾中,很少有都是同一个姓的,除非她们之间有亲属关系。然而苏轼一生中有三个妻妾,全部都姓王,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是堂姐妹,都姓王也没什么,但是一个小妾也是姓王,这难道是巧合吗?苏轼的妻妾分别是什么人呢?苏轼一生何其幸运!

  • 隋朝早亡杨坚有无责任?杨坚一生功过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本不该只有短短37年历史,虽然杨坚在立嗣一事上犯了比较大的失误,但在杨坚时期,隋朝整个国策的大方向还是按照好的一面在发展。如果把隋朝的灭亡全部推到杨广一人身上恐怕也有失偏颇,因为在杨坚晚年也做了一些荒唐事,导致国力已有衰退的迹象。所以隋朝早亡杨坚也是要附上一定责任,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杨坚一生的功与

  • 雍正帝为何要将三子弘时削除宗籍?弘时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爱新觉罗·弘时是雍正皇帝第三子,乾隆皇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弘时的几位哥哥全都早逝,他本有机会被立为太子,但最后却被雍正削除宗籍,最后抑郁而终,年仅24岁。雍正皇帝儿子也不少,但活得长的并不多,他也明白立太子一事有多么的棘手,为何还要严惩弘时呢?只能说弘时年少太过放纵,多次惹恼雍正,不然他也不可能落到这

  • 称心是李承乾的男宠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看过《武媚娘传奇》的人应该还记得,剧中太子李承乾曾经有一个类似于男宠的乐人,叫做称心,而称心最终却被李世民杀了,这样的剧情怎么看都以为是电视剧编造出来的,但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历史上竟然真的有这个人,这些剧情居然是真实存在的。那历史上的称心到底是什么人,他和李承乾又是什么关系呢?称心是唐朝初年太

  • 靖康之难后邢秉懿被金人掳走,邢秉懿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邢秉懿是宋高宗赵构妻子,在赵构还是康王时就娶了邢秉懿,并且封为嘉国夫人。此后靖康之难爆发,邢秉懿和赵构另外两名侧室,还有他五位女儿都被金人掳走,当时邢秉懿只有17岁。此后金人还把邢秉懿等人送入洗衣院,这是惩罚犯罪之人的地方,等于是用这样的方式羞辱宋高宗。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这段历史,这次就为大家揭秘

  • 刘备是汉景帝后人,为什么要说是中山靖王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总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是因此,才得到了一个刘皇叔的称号,而这样算起来的话,刘备也是刘邦的后人,那他怎么不说自己是刘邦后人呢?不过这样的话或许就太远了,刘邦的后人那么多,说起来也有些牵强,那任何姓刘的都可以说自己是刘邦后人,反正推恩令让他们都慢慢从贵族沦为平民了。那说汉景帝可以吗?天下英雄谁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