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为何活埋自己的母亲?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事?

韩信为何活埋自己的母亲?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64 更新时间:2024/2/11 14:06:36

这种事情怎么听都让人难以置信,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即便是真的不忠于刘邦,但是对待当年给自己吃口饭的漂母,都报答了她的恩情,又怎么会对自己的母亲这样残忍?韩信活埋自己的母亲到底是真是假,是有人编造出来的吗?历史上真的有发生过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吗,如果有的话,那韩信到底是怎么想的,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韩信,西汉时期有名的“战神”,位列“汉初三杰”之一。因其识兵法,善谋略,勇武兼备,受刘邦重用,助其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韩信一生功勋卓著,封王拜将,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刘邦评价他:“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北宋大文豪苏轼对他的欣赏溢于言表:“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他的才能也深受同为三杰之一的萧何盛赞:“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但无风不起浪,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此末在韩信,风却不起于斯,妖风在刘邦。再说韩信埋母之说“淮阴侯后,民间有云,信尝于山中,遇一仙人,望信贵不可言,遂言一风水宝地于信,令生母与父合葬于斯,必得王图,深信不疑,以计得父骸骨,匡盲母至墓,以槌云之活埋,后果封王于齐,而信以叛陨命不善终,以其既得地理,天理不容!”意思显而易见,说是淮阴侯死后,大汉民间有谣言说韩信曾经在一山中打柴时候,得遇一仙人授以寻龙点穴之术得一风水宝地,若令生母与父亲活埋祭之,子孙后代便可出将入相,韩信依其言,果然应验,但此事既得地理,自是天理难容,故韩信不得善终,惨遭祸难陨命,盖是以其弑母之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韩信跟随刘邦打下江山,却惨遭杀害,有人传说韩信心狠手辣,狠心弑母,是罪有应得。

据说韩信家庭贫困潦倒的时候,有一天他遇到一个风水大师。风水大师指着后山上的一片地方,说这个是风水宝地,如果把母亲葬在这里的话,就可以封侯拜相。韩信听信了这件事情,回去以后跟母亲说,想要把父亲迁葬后山。韩信搭好墓穴以后,于是骗母亲说让母亲到墓穴看一看父亲的尸体如何摆放。于是韩信趁机敲晕母亲,将母亲活埋在了墓穴中。如此大逆不道,所以折寿八年。

韩信出身寒苦,长大后经常依靠他人过日,还曾受过胯下之辱,他先投靠项梁项羽,但得不到重用,后来又投靠刘邦,经过一番波折后,成为大将军。楚汉争霸时,韩信取得了多次胜利,但也有过不少败仗,但他没有屈服,平定齐国后,被刘邦册封为齐王。盱台人武涉、齐人蒯通等人,都曾劝韩信自立,但他一直犹豫,没有背叛刘邦。

公元前202年,韩信与刘邦等人合围项羽,项羽最终兵败自杀,韩信很快被刘邦夺了兵权,改封为楚王。韩信到了封地后,找到之前照顾过他的漂母,隆重地报答了她,还把侮辱过自己的人封为中尉。

公元前201年,韩信被刘邦设计抓获,被贬为淮阴侯。

公元前197年,代王陈豨造反,刘邦亲自去镇压,韩信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抓获,整个家族都被杀害。

从韩信的一生来看,小编认为,韩信活埋母亲的故事,纯属一派胡言。首先,正史中并没有韩信和母亲的过多记录,只是写了他的母亲去世后,由于没钱下葬,韩信就把她埋在了开阔的地方。其次,韩信活埋母亲的故事中,说韩信的父亲是猴子,他听信一个老道的说法,为了以后能当皇帝,把猴子父亲的遗骨埋在九里山,然后诱骗母亲过来一起埋了。这情节根本经不起推敲,每一个字都没有任何依据,只能是民间传说和野史罢了。最后,韩信连给过他几餐之恩的漂母,都知恩图报,更何况自己的母亲呢?

韩信此人,在军事上,那可是少有人能与之媲美,但是在为人处事上,他的这个方面就比较欠缺,常常独断与幼稚,这也是为何他最后惨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他不应该在攻打完齐国之后,就立马向刘邦请求封为齐王,甚至还威胁刘邦,如果不封我为齐王,我就坐拥齐地,不再出兵去救驾。这样才让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他为齐王,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一个阴险小人,韩信这么以利威胁刘邦,刘邦怎么可能会不记仇呢,平民百姓都会记仇,更何况是君主了。

二、他不应该在蒯通怂恿他造反的时候,继续表忠,但又有许多暧昧的举动。虽说对韩信造反的,我们深表怀疑,但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就当刘邦想要试探他一下的时候,他没必要心慌,然后去把自己好友钟离昧给砍了脑袋。他没有想过造反,为何出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局面呢。他杀了钟离昧,自己的人品遭人唾弃。

三、据说刘邦逮捕了韩信之后,把他押入京城,并没有想过要把韩信处死。但是韩信不服,官职遭降了一级,暗地里怂恿陈稀造反,并答应其作为内应。这种事情统治者肯定无法忍受,也就意味着他的死肯定是必然的。

四、最后一个原因是至关重要的,韩信虽然军功赫赫,甚至是功高盖主,但他不是君主。在这个时候,范蠡选择的是归隐山林,而韩信却不知道敛其锋芒,继续锋芒毕露。对帝王来说,这就是在挑衅自己威信,肯定是不能忍受,所以韩信的死是必然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慕容垂真的被苻坚戴绿帽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知道苻坚囚禁慕容冲的事情,却很少有知道他和慕容垂也有关系吧?慕容垂与慕容冲两人都是慕容部落的人,而且慕容垂还是慕容冲的叔父,也是苻坚的部下,只不过慕容垂给苻坚出的主意都是一些馊主意,渐渐地就导致前秦败落了。而据说慕容垂的妻子和苻坚也有关系,苻坚真的给慕容垂戴了绿帽子了吗?苻坚对慕容垂非常好,却

  • 齐哀公被谁煮了?齐哀公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齐哀公是齐国第五位国君,不过他一生最被人熟知的一件事,却是被周夷王烹杀,下场极其惨烈。因为纪国国君在周夷王面前说了不少齐哀公的坏话,导致周王对齐哀公动了杀心,当时天下还是周王说了算,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也都听令于周王。不过齐国怎么说也是姜子牙封国,周夷王就这么不给齐国面子吗?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齐哀公到

  • 太平天国期间为何要册封2000多个王?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封王最开始是从永安开始的,最初才册封了6个王。后来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王爷人数高达2700名。可以说在天京城里面,王爷是满地走。根据考证,这里面有名有姓的王爷有200多名,出了我熟知的那几位之外,其中不乏名称比较拗口的“王爷”,比如说听王(陈炳文)、巨王(洪

  • 越国是如何灭亡的?勾践复国后为何越国又走向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越国曾在春秋时期一度称霸,勾践复国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过勾践以后,越国发生了三代弑君的事件,使得越国国力逐渐走衰。后来越王为了改变颓势,效仿列国征伐中原,越国把目标放在了齐国身上。齐王却劝说越王伐楚,称楚国此时空虚,但楚威王早有灭越之心,此役正好可以让他顺利成章拿下越国。当时楚国国力正旺,越国

  • 班婕妤为何是古代最完美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赵飞燕姐妹历来都被认为是祸水,她们出身不高,但是凭借着美貌一路成为汉成帝最宠爱的妃子,赵飞燕还成为皇后,可以说击败了后宫所有的妃嫔,独受恩宠。而在这之前,有一位被认为是古代最完美的女人的班婕妤,她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但是为什么最后敌不过赵飞燕?赵飞燕有什么地方比班婕妤强,只是因为长得很好看吗?班婕

  • 靺鞨人与高句丽有着什么恩怨?渤海国是怎么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历史上隋唐攻打高句丽的事情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了。而事实上,引发隋唐攻打高句丽的主要推手是向来好斗的靺鞨人,是他们招来的祸端,并不是世代农耕的高句丽人所引发的战争。那么这靺鞨人与高句丽又有着什么恩怨呢?为何要招来此横祸退给高句丽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靺鞨人与高句丽的恩怨靺鞨,

  • 窦婴真的有秘诏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窦婴虽然身为窦太后的侄子,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怎么样,原因就是汉景帝曾经醉酒许诺将皇位传给弟弟,但窦婴反对,窦太后因此记恨。而窦婴最终的死,史书记载是他伪造汉景帝的密诏,后来被发现其实根本没有密诏,所以被处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古代宫廷的斗争非常惨烈,所以密诏究竟有没有,史书的记载也未

  •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迟迟不主动出兵?袁绍在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一共持续了一年四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双方都是佣兵相持,等曹操发动奇袭后这场战事就结束的很快。前期袁绍率领十万精兵,战马万匹,要南下进攻许都,这才正式拉开官渡之战的序幕。但此后袁绍却迟迟不出手,中间准备有半年之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袁绍在兵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难道他还担心无法战胜曹操?开战之前

  • 宋哲宗死后为何是赵佶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宋哲宗赵煦,继位很早,九岁的时候就成了皇帝,但是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了。但是,民间却有传说,宋哲宗其实是死于纵欲过度,这是真的吗?宋哲宗年纪轻轻怎么会死于纵欲过度?而在他死后,就算他只有一个刚出生三个月就死了的儿子,明明还有那么多王爷,为何最后皇位就落到了他的弟弟宋徽宗赵佶的身

  • 耿恭打了胜仗为何被下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常说“论功行赏”,古代的将领们在立了功之后,身为皇帝自然是要给他们一些封赏的,一方面是对他们的作为的肯定,而另一方面则是对他们的鼓励,鼓励他们以后有更好的成就。然而在东汉时期却有这样一个人,他明明打了胜仗,但是回到朝中却被皇帝下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打了胜仗的反而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