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窦婴真的有秘诏吗?

窦婴真的有秘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43 更新时间:2024/1/19 11:19:19

窦婴虽然身为窦太后的侄子,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怎么样,原因就是汉景帝曾经醉酒许诺将皇位传给弟弟,但窦婴反对,窦太后因此记恨。而窦婴最终的死,史书记载是他伪造汉景帝的密诏,后来被发现其实根本没有密诏,所以被处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古代宫廷的斗争非常惨烈,所以密诏究竟有没有,史书的记载也未必真实,那么为何要说窦婴非死不可呢?

窦婴是西汉时期的大臣,也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之侄。在汉文帝时期,他担任了吴国的国相之职,后来因病免职。一直到汉文帝刘登基之后,窦婴才被任命为詹事。但是他此后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平顺。

汉景帝时期,当时的窦太后非常疼爱刘启的弟弟梁孝王刘武。在一次宴饮中,汉景帝无意中说将来要把皇帝之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因此非常高兴。这时候窦婴站出来表示帝位自古以来父子相传,汉景帝此举非常不妥。由此,窦婴算是得罪了窦太后。事后,窦婴以生病为借口,辞去了詹事的职位。

汉景帝三年的时候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重新召见窦婴,并任命他为大将军。在叛乱平息后,窦婴又被封为了魏其侯,权势一下子大了起来,朝中官员亦是争相巴结。此后,一直到汉景帝驾崩,窦婴的官场之路可谓是几经沉浮。他担任过太子刘荣的太傅,也曾因为刘荣被废而一下子就隐居好几个月。

汉武帝刘彻登基之后,窦婴被任命为丞相。但因为窦太后的关系,窦婴还是逐渐失去了汉武帝的信任和重用。同时,另一位大臣田蚡却因为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关系,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原先巴结窦婴的官员们也都开始归附到田蚡那边。

窦婴有一个至交灌夫,在一次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敬,于是便被逮捕入狱。窦婴为了搭救他而在朝堂上与田蚡辩论,但最终还是没有救下好友,灌夫被处死。窦婴最后也因为“伪造诏书罪”被弹劾,并于元光四年被斩首。

窦婴是忠臣吗

自古以来,世人大多知晓历史上汉武帝与窦太后之间的明争暗斗,对于窦婴这一人物的一生所知却并不多。其实,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曾官至大将军、魏其侯、丞相。然而好景不长,他因灌夫一事,再加上伪造诏书的罪名,最终被汉武帝判决斩首示众,连一个善终的结果也没有得到。

可能有一些人会对窦婴是不是忠臣这一问题感到疑惑,毕竟他也算是窦太后一党的人,而窦太后在那一时期的作为是有名的外戚干政。可事实上,窦太后虽是窦婴的靠山,但是两人也有许多的不合之处。窦太后曾多次想让汉景帝立她所疼爱的梁孝王刘武为储君,可窦婴认为帝位自古以来就是父子相传,多次为汉景帝解围。这也让他得罪了窦太后。另一方面,窦婴是个崇尚儒家学说的人,而窦太后则喜欢黄老学说,观念上的不符导致两人之间的矛盾加深。这些都表明了窦婴其实并没有站在窦太后一边。

此外,在汉景帝三年发生的七国之乱中,窦婴忠于朝廷,以大将军的身份立下了大功,被赐封为魏其侯。在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弟弟田蚡掌权之后,田蚡仗着自己的身份,多行不法之事。窦婴毫不畏惧,与之多次交锋。后来,窦婴的至交好友灌夫得罪了田蚡,窦婴也不遗余力地搭救他。

因此,窦婴算是一个忠义两全之人,只是他在政治上还是不够成熟,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窦婴怎么死的

窦婴是西汉的大臣,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都曾为官。他性格豪爽,颇有才华,喜爱结交宾客,还是历史上有名的窦太后的侄子。但是,窦婴最后的结局却并不好,他是被汉武帝刘彻处死的,斩首示众。

汉武帝登基后,窦婴一度官至丞相,后因为窦太后的关系被罢免官职。窦太后去世后,窦婴手中更加没有权势了,他门下的宾客们也都渐渐离去。而王太后的弟弟田蚡在朝中的势力却是如日中天,原先巴结窦婴的官员们也都开始纷纷依附田蚡。窦婴整日里闷闷不乐,只有灌夫对他还像原来那样,于是窦婴将他引为至交。

元光四年,在田蚡的婚宴上,灌夫觉得田蚡、程不识和灌贤等人看不起自己与窦婴,遂痛骂众人。最终,灌夫以不敬之罪被弹劾,逮捕入狱。窦婴心中焦急,决定挺身而出,全力搭救好友。他向汉武帝说明实情,汉武帝也准许了他与田蚡在朝堂上进行公开辩论。辩论时,窦婴极力说明灌夫的长处以及无罪之处,而田蚡却拿别的罪名来诋毁灌夫。最终,汉武帝派人进行追查,发现窦婴所说不实,将他拘禁在监狱。窦婴曾有一份汉景帝的遗诏,他让侄子上书此事,想要得到汉武帝召见,但是档案中并没有这份遗诏,诏书其实在窦婴家中。于是,窦婴又因“伪造诏书罪”被弹劾。

元光四年,灌夫和其家人被处决。窦婴知道后,愤慨不已,又因有病缠身,遂一心求死,最终于同年被斩首示众。

窦婴是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大将军,最后却裸了个斩首示众的结局,手中握有汉景帝遗照,最终却被以伪造诏书的罪名弹劾,被斩首示众。窦婴为什么一定要死还有另外一层背后原因,这也是汉武帝的御下之术,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派御史按照文簿记载的灌夫的罪行进行追查,与窦婴所说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犯了欺君之罪行。被弹劾,拘禁在名叫都司空的特别监狱里。等到自己被拘禁,灌夫定罪要灭族,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汉武帝说明这件事。窦婴便让侄子上书向皇帝报告接受遗诏的事,希望再次得到汉武帝的召见。

奏书呈送汉武帝,可是查对尚书保管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遗诏。这道诏书只封藏在窦婴家中,是由窦婴的家臣盖印加封的。于是便弹劾窦婴伪造先帝的诏书,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罪。元光四年(前131年)冬天,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了。

窦婴过了许久才听到这个消息,听到后愤慨万分,患了中风病,饭也不吃了,打算死。有人听说汉武帝没有杀窦婴的意思,窦婴又开始吃饭了,开始医治疾病,讨论决定不处死刑了。意然有流言蜚语,制造了许多诽谤窦婴的话让汉武帝听到,因此就在当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将窦婴在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自窦太后死后,虎符已经移交到汉武帝的手中,长安附近的驻军都直接对刘彻负责,御林军直接由卫青控制着,全国军权集中到皇帝一人身上。汉武帝排挤大量的黄老学者,也就是先前追随窦太后的官僚,朝政上下插进大批儒生,都是自己的心腹,这样就在政治上得到了统一。

设想如果窦婴活着的话,全天下都知道他是托孤的臣,如果有一天谁和窦婴翻脸了,窦婴完全可以拿出自己的诏书,号召全天下百姓对付他,包括皇帝在内他也有这个权利。如果窦婴反叛的话,他的话可以代表先王,窦婴的话才是名正言顺的,其他人,包括皇帝都可能背上叛军的骂名。

窦婴是窦家的族长,要代表窦家人的利益。窦太后曾压制了汉武帝好多年,汉武帝“借力打力”就是要这群诸侯们狗咬狗,然后一个个收拾。借王家的势力压倒窦家,到时候腾出手来收拾王家。这样既打击了窦家的势力,还不得罪窦家的人。一举两得,把责任推向王家,王家人还要感激皇帝的“厚爱”。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迟迟不主动出兵?袁绍在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官渡之战一共持续了一年四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双方都是佣兵相持,等曹操发动奇袭后这场战事就结束的很快。前期袁绍率领十万精兵,战马万匹,要南下进攻许都,这才正式拉开官渡之战的序幕。但此后袁绍却迟迟不出手,中间准备有半年之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袁绍在兵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难道他还担心无法战胜曹操?开战之前

  • 宋哲宗死后为何是赵佶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宋哲宗赵煦,继位很早,九岁的时候就成了皇帝,但是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了。但是,民间却有传说,宋哲宗其实是死于纵欲过度,这是真的吗?宋哲宗年纪轻轻怎么会死于纵欲过度?而在他死后,就算他只有一个刚出生三个月就死了的儿子,明明还有那么多王爷,为何最后皇位就落到了他的弟弟宋徽宗赵佶的身

  • 耿恭打了胜仗为何被下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常说“论功行赏”,古代的将领们在立了功之后,身为皇帝自然是要给他们一些封赏的,一方面是对他们的作为的肯定,而另一方面则是对他们的鼓励,鼓励他们以后有更好的成就。然而在东汉时期却有这样一个人,他明明打了胜仗,但是回到朝中却被皇帝下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打了胜仗的反而要被

  • 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何还要为他辩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陵这个人小编依稀记得他好像是投降了匈奴的,但是他好像又不被人所谩骂,好像司马迁还给为他辩护,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司马迁为何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吧!既然李陵投降匈奴已成事实,汉武帝心里再气也无济于事,不如说点好听的让汉

  • 云台二十八将排名,邓禹为什么是第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云台二十八将为东汉开国功臣,上应二十八星宿。耿弇就是明帝时与班超、窦固齐名的民族英雄耿秉、耿恭的叔叔,祭遵的胞弟是民族英雄祭彤;另外伏波将军马援有大功,但因为女儿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将其列入。云台二十八将里只要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都没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来歙功劳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汉明帝刘庄追思他

  • 20多万部队进京勤王,为何还是没能挽救北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北宋的王朝其实大家都知道,最后的下场非常的悲剧,话说当时北宋王朝最后的时间段,是有20W部队去进京勤王的,但是大家也知道最后北宋还是灭了,那么为什么这20万部队,最后却没有挽救成功呢?下面我们就这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在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中间,是我国历史上继混乱的

  • 春秋时期周王为何不制止诸侯国之间的吞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秋时期,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事情的故事很多,但是罪大的事情就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吞并了,所以连年战争不断,最近很多人也说了,当时不是有什么周王嘛,是天子啊,为什么不阻止制止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学学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

  • 李渊为什么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起到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是西凉国国君李暠的后裔,他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家世显赫,从他这一代开始走上了反隋之路。不过李渊出生于长安,为什么他后来却是在太原起兵呢?实际上李渊当时的官职是太原留守,是当地最高级别的军政长官。眼看全国各地起义不断,隋朝即将被瓦解,李渊在李世民的劝谏下决定在太原起兵,并

  • 唐朝时期西域有哪些都护府?什么时候失守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都护府,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了。西域都护府是强大汉朝国力的产物,汉朝在击败西域的匈奴势力之后,任命郑吉为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监护者西域地区诸多小邦国的安全,所以才会被称之为“都护”,其机构为西域都护府。到了盛唐时期,随着国力强盛,为了更

  • 赵国春平君到底是谁?他为何成了赵国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春平君是战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历史上对于春平君的记载有过多缺失,导致春平君的名字还有各种事迹都难以查询。不过根据推测,春平君应该是赵孝成王的儿子,他本是赵国太子但最后却成为国家罪人。赵国原本是最有希望抵挡秦国攻势的一个国家,但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也失去了同秦国抗争的资本。那春平君究竟是怎样从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