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袁绍为何迟迟不主动出兵?袁绍在等什么?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迟迟不主动出兵?袁绍在等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9 更新时间:2024/3/7 3:40:20

官渡之战一共持续了一年四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双方都是佣兵相持,等曹操发动奇袭后这场战事就结束的很快。前期袁绍率领十万精兵,战马万匹,要南下进攻许都,这才正式拉开官渡之战的序幕。但此后袁绍却迟迟不出手,中间准备有半年之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袁绍在兵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难道他还担心无法战胜曹操?开战之前的心理战无疑是曹操胜出了,袁绍究竟有何顾忌?

曹操攻破吕布之后,将青州和徐州部分地区割让给了臧霸等人。在袁绍刻意碰瓷之后,曹袁两家火药味就更加浓厚了。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官渡之战一触即发。但事实上曹袁正式开干前,曹操先拔掉了袁绍的一个棋子。另外,从袁绍开始嚷嚷要进攻曹操到真正两军交战,总共磨蹭了七个月。曹袁双方在这冗长的时间各有什么动作,是我们要关注的。

建安四年二月,曹操打赢吕布后回到了昌邑地区。此时,河内的张杨势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杨的手下杨丑杀掉了自己的主子张杨,然后一个叫眭固的人又把杨丑干掉。此时眭固的势力可以说是比较松散,袁绍看到了眭固的状态就主动拉拢,很有《亮剑》中孔捷收编黑云寨的感觉。

在黑云寨(眭固)同意投奔孔捷(袁绍)之后,突然李云龙(曹操)出现,派遣史涣曹仁(一营)将黑云寨(眭固)一窝端。

回到汉末视角,眭固赶紧派遣手下留守,自己前往袁绍处求救。在眭固求救过程中,被曹仁遇到并歼灭。眭固被杀,他的手下也投降了曹操,自此曹操的地盘再次扩大。当然,曹操动了袁绍的棋子,把袁绍可能的缓冲区域破除掉,二人势不两立。

曹仁撤军前,曹操派遣一个叫魏种的人担任河内太守,总管曹操所控制的河北部分地区。

刚才提到了魏种担任河内太守,而这个魏种,也曾经是无情叛变曹操的人。自从吕布“千年杀”曹操之后,曹操算是尝尽了被叛变的滋味。张邈,张超,陈宫,毕谌等人够曹操喝一壶的。

话说早些年间,曹操曾经推举这位魏种为孝廉。兖州叛变的时候,曹操在从徐州回军的路上还曾公开表示魏种绝对不会弃我而去。当曹操得知魏种也跟着叛变后,曹操大怒表示“魏种只要不跑到南越或者北胡,就一定不放过他!”

经过辗转,魏种投靠了张杨并归属眭固部。在曹操剿灭眭固时,生擒了魏种,此时,曹操居然放了魏种并任命他为河内太守,表示:“这是因为他有才能”。

曹操成长了,不是虚的。

曹操灭掉了袁绍棋子,这是袁绍不能容忍的。当时的袁绍已经灭掉了公孙瓒,统领近四州之地,可作战兵马达到了十多万人。袁绍看准时期,公开“嚷嚷”要进攻许都。消息传到曹操处,曹操手下的很多将领表示肯定打不过袁绍,在军心不稳之时,曹操发表了如下讲话。

曹操表示,自己知道袁绍的为人,他“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適足以为吾奉也。”

一针见血!可以说,以后荀彧和郭嘉的建议,都多多少少参考了曹操的这个观点。

那袁绍此时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吗?很遗憾,我们往好了说,在备战...备战。

1:建安四年八月,听说袁绍要大举进攻自己,曹操进军黎阳积极做出防守的姿态。同时,曹操派遣臧霸势力入青州攻破“齐、北海、东安”等地,打下来之后,派遣于禁屯兵河上地区。

2:建安四年十一月,张绣在听从贾诩的建议下,投降了曹操,被封为列侯。刘表当时因对曹操和袁绍都保持中立的态度,且的确年龄大了,并没有全力争取张绣这个军事缓冲区的存在。

曹操在获得两个好消息后,于建安四年十二月率军进驻官渡。

这期间袁绍在该干什么?备战...备战。

话说袁术称帝后屡受挫折,想要北上投靠袁绍,并打算将帝位让给袁绍。袁绍这个“野心家”当然乐于接受。但是袁术想从下邳地区往北行进的过程中,曹操派遣刘备和朱灵狙击。袁术在百般无奈下病死,袁术彻底离开了汉末的历史舞台。

程昱和郭嘉听说曹操派遣刘备去阻挡朱灵时,二人表示,刘备这人决不可外遣!

曹操听后才感到后悔,最终追之莫及。

衣带诏事件爆发,曹操讨伐刘备。此时曹操是一个相对虚弱时期,袁绍在干什么?备战...备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宋哲宗死后为何是赵佶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宋哲宗赵煦,继位很早,九岁的时候就成了皇帝,但是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了。但是,民间却有传说,宋哲宗其实是死于纵欲过度,这是真的吗?宋哲宗年纪轻轻怎么会死于纵欲过度?而在他死后,就算他只有一个刚出生三个月就死了的儿子,明明还有那么多王爷,为何最后皇位就落到了他的弟弟宋徽宗赵佶的身

  • 耿恭打了胜仗为何被下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常说“论功行赏”,古代的将领们在立了功之后,身为皇帝自然是要给他们一些封赏的,一方面是对他们的作为的肯定,而另一方面则是对他们的鼓励,鼓励他们以后有更好的成就。然而在东汉时期却有这样一个人,他明明打了胜仗,但是回到朝中却被皇帝下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打了胜仗的反而要被

  • 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何还要为他辩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陵这个人小编依稀记得他好像是投降了匈奴的,但是他好像又不被人所谩骂,好像司马迁还给为他辩护,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司马迁为何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吧!既然李陵投降匈奴已成事实,汉武帝心里再气也无济于事,不如说点好听的让汉

  • 云台二十八将排名,邓禹为什么是第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云台二十八将为东汉开国功臣,上应二十八星宿。耿弇就是明帝时与班超、窦固齐名的民族英雄耿秉、耿恭的叔叔,祭遵的胞弟是民族英雄祭彤;另外伏波将军马援有大功,但因为女儿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将其列入。云台二十八将里只要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都没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来歙功劳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汉明帝刘庄追思他

  • 20多万部队进京勤王,为何还是没能挽救北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北宋的王朝其实大家都知道,最后的下场非常的悲剧,话说当时北宋王朝最后的时间段,是有20W部队去进京勤王的,但是大家也知道最后北宋还是灭了,那么为什么这20万部队,最后却没有挽救成功呢?下面我们就这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在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中间,是我国历史上继混乱的

  • 春秋时期周王为何不制止诸侯国之间的吞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秋时期,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事情的故事很多,但是罪大的事情就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吞并了,所以连年战争不断,最近很多人也说了,当时不是有什么周王嘛,是天子啊,为什么不阻止制止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学学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

  • 李渊为什么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起到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是西凉国国君李暠的后裔,他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家世显赫,从他这一代开始走上了反隋之路。不过李渊出生于长安,为什么他后来却是在太原起兵呢?实际上李渊当时的官职是太原留守,是当地最高级别的军政长官。眼看全国各地起义不断,隋朝即将被瓦解,李渊在李世民的劝谏下决定在太原起兵,并

  • 唐朝时期西域有哪些都护府?什么时候失守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都护府,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了。西域都护府是强大汉朝国力的产物,汉朝在击败西域的匈奴势力之后,任命郑吉为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监护者西域地区诸多小邦国的安全,所以才会被称之为“都护”,其机构为西域都护府。到了盛唐时期,随着国力强盛,为了更

  • 赵国春平君到底是谁?他为何成了赵国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春平君是战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历史上对于春平君的记载有过多缺失,导致春平君的名字还有各种事迹都难以查询。不过根据推测,春平君应该是赵孝成王的儿子,他本是赵国太子但最后却成为国家罪人。赵国原本是最有希望抵挡秦国攻势的一个国家,但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也失去了同秦国抗争的资本。那春平君究竟是怎样从储君

  • 胡宗宪简介,胡宗宪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胡宗宪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抗倭名将,他是嘉靖皇帝时期的大臣。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人应该对他很有印象,他虽然在站队上属于严嵩一党,行为做事也是老谋深算,但其实胡宗宪却是一个真正心怀天下的人,而且光明磊落,也毫不惧怕别人的指责。可是,这样厉害的胡宗宪,最终却是含冤而死,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嘉靖四